宁波市石化产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92360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市石化产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宁波市石化产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宁波市石化产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宁波市石化产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宁波市石化产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波市石化产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市石化产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docx(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甬经信发2011251号关于印发宁波市石化产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各县(市、区)经信局(经发局、发改局)、市经信委系统有关单位:现将宁波市石化产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十一月一日目 录前 言1一、产业发展现状3(一)产业发展概况3(二)主要企业、产品和产能4(三)发展优势7(四)存在问题8(五)发展机遇10(六)面临挑战11二、发展环境和趋势12(一)世界石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12(二)我国石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13三、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14(一)指导思想14(二)基本原则15(三)实施阶段和发展目标15四、发展重点、方向和项目16(一)发展重点

2、16(二)产业链发展方向18(三)重点项目26五、政策与措施29(一)完善和落实产业政策,创新投融资体制,加大财税政策支持29(二)推广园区内循环经济模式,加强节能、环保和安全工作30(三)加快人力要素集聚,自主创新,促进科技进步30(四)加快和完善化工园区建设,提高化工园区综合协调能力31(五)完善石化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32附表一 重点建设项目一览表33附表二 重点推荐项目一览表139附表三 重点推荐项目一览表240附图一 宁波市三大石化区块位置示意图41附图二 宁波大榭开发区石化产业现状图41附图三 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平面规划图42附图四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大项目图43附图五 宁波

3、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总图44附图六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总图45附图七 宁波大榭开发区规划总图46前 言(一)编制目的宁波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之一,产业基础强、目标市场近、民间资本实力雄厚、基础设施全、区位条件佳。近年来宁波市依托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下称镇海炼化),石化产业发展迅速,具备了规划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的各项条件。利用宁波现有的石化产业基础、港口和投资资本优势,初步形成了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大榭开发区三大石化产业集聚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全面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型

4、升级的攻坚时期。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接近20%的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要走在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前列,以提升石化产业的国际国内竞争力。编制今后五年宁波石化产业的发展规划,是为了贯彻国家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抓住石化产业调整振兴的有利时机,结合宁波市石化产业的市场、港口和资本等优势,研究石化企业发展方向及思路,进一步提升石化产品价值链。尤其是加大加快乙烯后续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镇海炼化1500万吨/年炼油、120万吨/年乙烯的炼化一体化二期项目,吸引国内外石化巨头入驻宁波,充分发挥石化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和高新产业关联效应,做实石化基础产业,稳步发展基本化工原料

5、产业,积极推进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业和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形成宁波强大完整的石化产业链和石化产业群,构建起杭州湾南岸的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并向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的目标迈进。(二)编制依据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包括:(1)国家有关文件和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2005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编制专题会议文件(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0石油和化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 2009.10石油和化工产业振兴支撑技术指导意见. 2009.10乙烯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2005炼油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 2005石油和

6、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讨论稿).2011.01(2)浙江省及宁波市有关文件和政策:浙江省“十一五”临港石化工业产业发展规划.2005浙江省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2009浙江省石化产业发展规划课题组. 关于浙江省石化产业发展规划初步意见的汇报. 2009.9浙江省临港石化发展研究报告.2010.5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2011.3宁波市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规划(2008-2020年).2009宁波市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发展规划(2009-2020年)宁波市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 2009.12宁波市石化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2005.11宁波市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总

7、体规划(预审稿).2010.12(三)适用的范围或领域发展规划适用于宁波大市区,包括余姚、慈溪、奉化、宁海、象山等市县,主要布局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大榭开发区。(宁波市三大石化区块位置示意图见附图一)。一、产业发展现状(一)产业发展概况宁波石化产业建设始于1957年,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成为全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已形成了镇海、北仑、大榭三大石化产业集聚区,其中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以镇海炼化、LG甬兴、大安化学等为核心的石化产业群;宁波经济开发区形成了台塑关系企业(宁波)一期项目、逸盛石化、新桥化工等为核心的石化产业群;大榭区块形成了宁波万华、大榭石化、三菱化

8、学等为核心的石化产业群。宁波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具备了较强的产业基础,实现了石油化工、高分子合成材料、基本化工原料、有机化工中间体、涂料、染料、橡胶制品、化工机械等行业为主的格局。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规模以上石化企业400多家,从业人员49110人,石化产业总资产1211.4亿元,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045.3亿元,实现利税总额380.7亿元、利润总额为156.5亿元。目前,宁波石化企业生产的成品油、PTA、腈纶、ABS树脂、聚丙烯树脂、聚苯乙烯、MDI等多种石化产品在国内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奠定了基础。宁波石化产业代表性企业为镇海炼

9、化,是国内最大的原油加工基地和重要的原油集散基地之一,2010年加工原油2085万吨,居世界炼油厂排位第19位。建成投产的乙烯装置及配套项目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国产化率最高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镇海炼化还拥有年吞吐能力超过4500万吨的深水海运码头,为原料和成品油输送供给提供保证。公司已形成了“大炼油、大乙烯、大芳烃、大码头、大仓储”的产业格局。 “十一五”期间,确定了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为支撑,以烯烃、芳烃为主要原料,发展三大合成材料及其深加工为特色的石油化工产品,配套发展基本化工原料产业。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台塑石化专区和青崎工业区,形成PTA、PP、

10、PVC、ABS、PS等众多重点产品的生产基地。宁波大榭开发区形成上下游配套的MDI产业链。 (二)主要企业、产品和产能“十一五”期间,投资建设规模较大的是镇海炼化和台塑关系企业(宁波),镇海炼化建成投入运行的是省市重点项目乙烯及配套装置,见表2-1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主要装置及规模,台塑关系企业(宁波)建设了8套重要装置及附属公用工程,见表2-2台塑关系企业(宁波)主要生产装置及规模。表2-1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主要装置及规模序号装置名称规模(万吨/年)1乙烯装置1002环氧乙烷/乙二醇(EO/EG)653聚乙烯(LLDPE)装置454环氧丙烷/苯乙烯装置(PO/SM)28

11、.5/625丙二醇装置106聚丙烯307裂解汽油加氢708甲基叔丁基醚(MTBE)/丁烯-1装置13/49丁二烯抽提装置1610芳烃抽提装置6 011乙苯装置65表2-2台塑关系企业(宁波)主要生产装置及规模 序号装置名称规模(万吨/年)1ABS树脂(包括SAN)452聚氯乙烯(PVC)303丙烯酸/丙烯酸酯(AA/AE)16/204聚苯乙烯(PS)205聚丙烯(PP)456高吸水性树脂 (SAP)37对苯二甲酸(PTA)608对苯二甲酸PTA(在建)150随着镇海炼化乙烯工程的建成,台塑关系企业(宁波)主要化工产品生产装置的投产,已形成了以乙烯为龙头的一定规模的石化产业链,宁波现有乙烯下游产

12、品主要生产装置见表2-3、丙烯下游产品主要生产装置见表2-4、C4下游产品主要生产装置见表2-5、C5下游产品主要生产装置见表2-6、C9下游产品主要生产装置见表2-7、芳烃下游产品主要生产装置见表2-8。 表2-3 乙烯下游产品主要生产装置序号产品(项目)名称生产规模(万吨/年)主要原料生产企业备注1LLDPE45乙烯镇海炼化 投产2PVC30乙烯、氯化氢韩华石化在建3PVC30乙烯、氯化氢台塑投产4EO/EG65乙烯、氧气镇海炼化投产5乙醇胺6环氧乙烷、胺阿克苏诺贝尔在建6乙撑胺3.5乙醇胺阿克苏诺贝尔建成7螯合剂2.5乙醇胺阿克苏诺贝尔建成8醋酸纤维4醋酸、纤维素大安化学投产9聚醚7多元

13、醇、环氧乙烷太平洋化学投产表2-4 丙烯下游产品主要生产装置序号产品(项目)名称生产规模(万吨/年)主要原料生产企业备注1PP45丙烯台塑投产2PP50丙烯镇海炼化投产3环氧丙烷/苯乙烯28.5/62丙烯、乙苯镇海炼化投产4ABS(SAN)45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台塑投产5ABS(SAN)50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LG甬兴投产6AA/AE16/20丙烯/醇台塑投产7SAP(高吸水性树脂)3丙烯酸台塑投产8腈纶6丙烯腈杭州湾腈纶投产表2-5 C4下游产品主要生产装置序号产品(项目)名称生产规模(万吨/年)主要原料生产企业备注1丁二烯抽提16C4馏分镇海炼化投产2PTMEG2四氢呋喃三菱化学投产

14、3MTBE/丁烯-113/4C4馏分、甲醇镇海炼化投产4丁腈橡胶5丁二烯、丙烯腈顺泽橡胶投产5SSBR(溶聚苯丁醚橡胶)7丁二烯、丙烯腈科元塑胶投产6丁苯胶乳8丁二烯、苯乙烯LG甬兴投产表2-6 C5下游产品主要生产装置序号产品(项目)名称生产规模(万吨/年)主要原料生产企业备注1C5分离(异戊二烯、间戊二烯、双环戊二烯)15C5馏分金海德旗投产2C5石油树脂1.5C5馏分甬华树脂投产表2-7 C9下游产品主要生产装置序号产品(项目)名称生产规模(万吨/年)主要原料生产企业备注1C9石油树脂3C9馏分恒河石化投产2C9-C5共聚树脂2C5 、C9馏分恒河石化在建3C9分离10C9馏分恒河石化投

15、产表2-8 芳烃下游产品主要生产装置序号产品(项目)名称生产规模(万吨/年)主要原料生产企业备注1芳烃抽提60芳烃镇海炼化投产2苯酐6邻二甲苯镇海泰达化工投产3苯胺36苯万华聚氨酯投产4乙苯65苯、乙烯镇海炼化投产5PTA60对二甲苯台塑 投产6PTA60对二甲苯三菱化学投产7PTA130对二甲苯逸盛石化投产8PTA150对二甲苯台塑 在建9MDI30苯胺、甲醛宁波万华投产10MDI二期30苯胺、甲醛宁波万华投产11PS20苯乙烯台塑 投产12DOP25苯酐、辛醇爱敬化工投产13DOP15苯酐、辛醇东来化工投产14EPS(发泡聚苯乙烯)18苯乙烯新桥化工投产(三)发展优势宁波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石

16、化产业基地之一,具有良好的港口、市场优势、产业基础强,而且还具有较好的产业投资资本优势。港口优势 石化产业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强。宁波港是国际知名的深水良港,是国家重点开发建设的四大国际深水中转港之一,建有国内最大的原油泊位和液体化工专用码头,2010年货物吞吐量在大陆港口中列第二,集装箱吞吐量列第三,已成为我国集装箱运输干线港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是国内主要的原油、铁矿石、液体化工和煤炭中转储存基地,已建成30万吨级的原油码头1个、25万吨3个,大榭实华二期45万吨原油码头开始建设,建成投产后原油吞能力将超过1亿吨。良好的港口条件为宁波石化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市场优势

17、 宁波市位于长三角洲一体化经济圈,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大,沿海铁路和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使交通运输更加便利,具有发展石化产业的明显区位优势。长三角地区轻纺工业最为发达,对石化下游产品的需求非常大。聚酯及涤纶产业规模占全国的份额比例超过三成,PTA和聚氨酯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塑料制品产量占居全国第二,合成材料及下游制品工业发达为宁波发展石化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产业基础优势 从产业基础看,宁波石化产业以炼油和乙烯为重点,依托镇海炼化、台塑关系企业、中海油大榭石化等龙头企业,已成为国内石化产业重要生产基地。三个产业集聚区内石化企业产品物料互供关系日益密切,石油资源利用正在向深加工、多层次等炼化

18、一体化方向发展。投资资本优势 宁波的民营企业经过改革开发以来的资本积累,已具有雄厚的投资资本,为延伸石化产业链带来了资金和活力。美国DOW化学、韩国LG化学、日本三菱化学和荷兰阿克苏诺贝尔等企业先后投资宁波,为发展石化下游产业奠定了基础。自主创新能力较强 随着镇海炼化、宁波万华、台塑关系企业等龙头企业日益注重并不断加强自主创新技术开发和应用,有力促进了宁波石化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以及提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其中,镇海炼化的催化剂国产化率达到85%以上,炼油能耗、吨原油新鲜水用量、吨原油污水排放量等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四)存在问题产业结构不均衡,基础原料还存在较大缺口。目前宁波石化产业结构,主要

19、以炼油和合成材料工业为主体,几个规模较大的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及其中间体原料生产企业20家,所需原油、乙烯、丙烯、丙烯腈、丁二烯等原料主要依赖进口或外省采购,产业的发展缺乏基础原材料产业支撑,本地原料供应不足,使下游产品生产成本难以控制,虽然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项目的投产使本地石化基础原料供应不足的局面有所缓解,但原料供应和价格的波动仍将对后续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产业链关联度较低,整体竞争力亟待提高。宁波石化产业在空间上初步形成了集聚发展的局面,但产业集群化程度不高,现有石化产业集聚区内部分企业档次偏低,甚至有的与石化产业不相关联;企业集聚以扁平式为主,纵向关联集聚功能较弱,产

20、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宁波石化产业链关联度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土地、能源、水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要素较紧张,持续发展面临困境。北仑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化用地,在台塑关系企业完成一期项目建设后,土地资源较为紧张,发展空间相对较小;宁波大榭开发区石化规划用地剩余也较少;相比之下,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多数是围垦而成的滩涂地,还有发展空间。石化产业高投入、高产出等特点决定了其单体项目能源、水等资源消耗量相对较多,占地面积相对较大,污染物排放总量相对较高。高端技术人才仍很缺乏,产学研模式还未形成气候,人才培养、研发能力与石化产业发展不相适应。土地、能源、水资源和人力资源紧张等因素,制约了石化产业进一步发展。节

21、能减排与环境保护压力增大。石油化工行业是耗能大户,约占全部工业能耗的17%,仅化工行业约占工业能耗的9%。虽然各企业努力采取节能减排的措施,但与社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石化园区内物料输送和公用工程还未完全集中管理。乙烯装置投入运行后,使宁波石化产业的节能降耗压力更大。宁波市实现二氧化硫和COD两个约束性排放量指标的规划目标也存在很大困难。环境容量有限,给石化产业发展带来了很大压力。(五)发展机遇国家实施推进长三角协调发展,为石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宁波处于长三角核心区,而长三角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一体化发展基础较好,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具有高起点上加快发展的优势和

22、机遇。国家对长三角地区的战略定位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的协调发展,为宁波石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十二五”期间,要发挥产业和沿海港口资源优势,推动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发展,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国际港口城市。国家相关产业政策为石化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国家相关产业政策鼓励发展大型芳烃原料生产及深加工、大型乙烯装置建设、大型合成树脂及合成树脂新工艺及生产技术开发和成套设备制造、采用先进工艺技术的大型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生产等。国家鼓励外商投资乙烯、乙烯副产品 C5-C9产品的综合利用、苯、甲苯、二甲苯、乙二醇

23、等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及其衍生物生产、合成材料的配套原料双酚A、对二甲苯等的生产,新材料及精细化工等的生产。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宁波石化产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浙江省及宁波市积极推动石化产业发展的相关举措。浙江省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其中包括重点打造宁波等石化产业基地,以促进经济调整转型、产业优化升级、区域协调发展。宁波市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宁波石化基地中下游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102015年)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就如何以大型炼油、乙烯项目为龙头,延伸石化下游产业链,提升产品价值链,带动地方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使宁波石化产业做到定位清晰、布局合理。

24、(六)面临挑战宁波石化产业发展与全国大环境类似,发展速度比较快,成效显著,但“十二五”期间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国际市场 近两年美国页岩气的成功开发,为石化产业提供了充足和低廉的天然气原料供应,使北美成为除中东之外最具原料优势的石化生产地区,美国石化行业将对中国石化市场产生较大影响。随着中东地区石化项目建成投产,我国与中东贸易零关税的实现,大量低成本的中东石化产品进入我国市场,将给我国的石化产业带来严重的冲击。宁波是港口城市,运输便利,本地基础化学品生产企业更易受国际市场冲击,给相关企业的生存将带来很大的影响。国内市场 随着独山子、天津、惠州等多套新建乙烯及下游配套装置陆续投产,同时又有一批新型煤

25、化工项目投产,特别是周边地区上海、江苏和福建等地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建成投产,我国石化产品自给率将会进一步提高,某些产品甚至会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劳动力成本提高宁波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成本普遍较高。由于石化企业自动化程度高,对人员的知识化和专业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化工企业的劳动力成本进一步提高,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双重挑战石化产业的发展必然增加总能量消耗并带来污染物排放。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提出,“十二五”末高耗能产品单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再下降10%,主要产品实现

26、清洁生产。而镇海炼化新建炼化一体化项目(1500万吨/年炼油、120万吨/年乙烯)综合能耗约957.25万吨/年标煤,增加二氧化硫排放量3850吨/年以上,化学需氧量625吨/年以上。石化产业发展要向世界级基地迈进,将面临着节能减排的艰巨任务。二、发展环境和趋势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石化工业步入成熟期,主要石化产品的产能已大部分能满足世界市场需求,部分产品已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世界性的市场竞争和技术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兼并,产业重组屡见不鲜。乙烯工业是石化工业的核心和龙头,石化产品中有大约70%来自乙烯工业,它不仅能提供各种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也是生产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三大高分子

27、合成材料的原料,而且能带动丙烯、碳四烯烃、芳烃等各产品链的延伸和发展,乙烯装置及其中下游产品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各地石化产业投资的热点。(一)世界石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2009年全球乙烯产能约为1.31亿吨,需求量为1.12亿吨,过剩达1900万吨/年;2010年预计投产乙烯能力超过1000万吨,主要集中在中东和亚洲,全球乙烯产能过剩1700万吨;预计至2015年,中东地区的乙烯产能将增加至3260万吨/年,全球乙烯产能将达到约1.70亿吨,需求量为约1.16亿,世界乙烯仍将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2009年以来,西欧、北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化工产业进一步衰退,世界石化工业重心正在向中东和亚洲转移。近

28、35年内,全球石化产品需求增长的60%将在亚洲。到2015 年,亚洲将占关键石化产品需求的50%。中东地区已经成为全球石化产品的重要生产地区,全球重要的油品和石化品出口基地。世界石化产业未来发展趋势:(1)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竞争进一步加剧;(2)全球石化重心东移,产业发展格局演变;(3)科技创新仍是核心动力,受到高度重视;(4)专业化发展为目标,企业重组不断强化;(5)原料多元化、发展新能源成为战略重点;(6)“绿色”低碳经济与环境保护成为焦点;(7)大型化、一体化、基地化已成基本趋势;(8)以差异化、高价值的产品技术引领发展。(二)我国石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我国大部分主要石化产品在2010

29、年生产和消费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增长,部分产品增幅较大。国内原油加工能力达到.5.12亿吨/年,原油加工量为4.2亿吨/年,均居世界第二位;三大成品油产量2.53亿吨/年,表观消费量2.45亿吨/年,分别同比增长10.0%和10.2%;乙烯产量为1418.8万吨/年,同比增长31.7%,当量消费量约2700万吨/年;主要有机原料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也都取得增长,其中丙烯腈、正丁醇、苯酚、丙酮、PTA、醋酸等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同比增长都达到了两位数以上。目前我国乙烯产量位居世界前列,2011年乙烯产量可达1400万吨/年,乙烯满足率可望达到60%以上,2015年中国的乙烯产能将达到2300万吨/年,自给

30、率约为65%。我国正步入乙烯生产和消费大国的行列。2009年我国化工新材料整体市场自给率约56%,较“十五”期间有大幅提升,目前中低档产品已基本实现国产化,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工程塑料、特种橡胶国内自给率仅有35%和30%。我国石化发展趋势:国际化竞争加剧,石化产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石化工业国际化竞争愈来愈加剧,除了与常规的发达国家的竞争外,来自中东石化产业的竞争将使我国产业面临新的课题,使资源、市场、投资的竞争十分激烈。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石化产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一体化、园区化、集约化、产业联合的发展模式,推动产业升级。国内有10多个大型炼油化工

31、一体化基地,其产业辐射作用越来越明显。按照“产业集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约、公辅配套”的模式进行规划和发展形成了上海化学工业区、南京化学工业园和惠州大亚湾石化基地为代表的大型石油化工园区,促进上下游一体化,推动产业升级。新型煤化工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石油路线提出挑战。以先进的煤气化技术代替石油生产洁净燃料和石油化工产品。我国的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新型煤化工产业正在步入产业化轨道。神华包头MTO项目已投入煤制烯烃运行,其他多个煤制烯烃项目将投入建设,在高油价的时代将对传统的石油原料路线形成挑战。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是未来石化发展的方向。我国石化行业节能降耗任务艰巨,需要加快发展高新化工产品、

32、高附加值的高端化工产品,并使企业生产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转变。石化产业实施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可起到节省能源、保护环境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国家石化总体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的指导下,坚持走新型石化工业道路,进一步发挥石化工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以石化工业转型升级为主线,提升石化工业现代化水平。本着“延伸石化产业链、提升产品价值链”的总体指导思想,增强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经济开发区、宁波大榭开发区三大石化产业区的集聚功能;以发展基本化工原料为重点,夯实基础原

33、料生产或供给体系;大力推动高附加值的化工新材料和特种化学品,自主创新,形成宁波的石化产业特色;进一步利用宁波港口优势,统筹规划重点石化产业链和重点项目,突出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一体化、园区化、集约化、低碳环保、国际一流的石化产业基地,为宁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基本原则石化产业是宁波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以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医药、化学纤维制造业为主,产品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对促进宁波相关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规划编制原则是:符合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34、的原则。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本质安全、生态效率提高、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原则。充分体现环境保护、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等理念。坚持上游发展要对地方经济起带动作用的原则,布局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石化产品装置。石化产品品种、质量、规模、技术、成本具有竞争力的原则,延伸石化产业链,提升产品价值链。从现有的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以至产业链集群发展、升级,走内涵式、集约型发展道路。按照“基地化、大型化、一体化、专业化”的发展模式,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专业化、国际化的要求,统筹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分步实施、集约发展的原则。并以镇海、北仑、大榭为核心,进一步整合生产能力,严格限制其他地区石化项目建设,进一步实

35、施重大项目,推进石化产业规模化发展,打造中国最集聚的石化产业基地。三个区块实行错位发展和石化产品高端化、市场化原则,优化全市石化工业区域布局。 (三)实施阶段和发展目标贯彻国家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围绕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的总体发展定位,将宁波石化基地打造成世界级炼化一体化及延伸加工基地。宁波石化产业发展总体目标是:落实并实施宁波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结合宁波作为长三角国际门户和资源集散中心的地位,依托国内外市场,重点面向长三角市场,通过扩大炼油乙烯产能、做大做强乙烯下游产业链,大力发展高端石化产品和新型精细化工、化工

36、新材料,并全面提高油品质量。“十二五”期间,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为支撑,以烯烃、芳烃为主要原料,发展高端化工新材料及其深加工,引进低碳低排放的高端石化产品和特种化学品项目,配套发展基本化工原料产业。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台塑石化专区和青崎工业区,尽快建成炼油、乙烯上游产业,构建完整化工合成材料产业链。宁波大榭开发区提高原油加工能力,完善聚氨酯产业链。“十二五”期间,全市石化项目总投资约1200亿,石化产值保持11-15%的年均增长率,到2015年末产值超过4000亿元;“十二五”期间,要全力推进大企业大集团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培育产值200亿以上企业5家、15

37、00亿以上企业1家,使宁波成为国内最大、亚洲领先的石化产业基地。“十二五”期间,石化产业的发展其每年总能耗增加要控制在500万吨标煤以内,通过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单位产品能耗进一步降低,能耗累计同比下降18.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4项指标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SO2)、氨氧、氮氧化物累计同比下降10%。到2020年,宁波有望建成国际竞争力较强、石化产业年增加值过千亿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全面带动长三角石化产业发展,为优化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石化产业布局做出应有的贡献。四、发展重点、方向和项目(一)发展

38、重点“十二五”石化产业发展重点在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宁波大榭开发区的炼油、乙烯、乙烯下游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四类行业方向。在石化基地建设中,要突出“延伸石化下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统筹规划,错位发展,分工协作”的指导思想,统筹规划重点石化产业链和重点项目,通过产品项目一体化、物流传输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公用辅助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园区建设思路,努力将石化产业基地打造成为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1)加快建设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1500万吨/年炼油和120万吨/年乙烯的炼化一体二期工程,到2015年使镇海炼化炼油能力达到4000万吨/年、乙烯能力达到220万吨/

39、年以上,延伸发展乙烯下游产品,启动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尤其是高端功能材料项目。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建设台塑关系企业(宁波)二期项目,启动1000万吨/年炼油及120万吨/年乙烯项目,进一步完善下游产业链,青峙工业区重点做大做强合成纤维原料PTA的产业链。宁波大榭开发区建成具有1000万吨/年炼油能力的石化基地,加强建设万华石化园,使园区成为专业特色明显、产业链完整的国际级聚氨酯原料生产基地。(2)重点发展精细、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强、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的高端石化产品。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布局六个产业化功能区,即:新型硅氟材料区、高性能合成橡胶材料区、高性能树脂及弹性体材料区、高性能纤维

40、材料区、专用/特种化学品区、配套原料及辅助项目区。积极引进低能耗低排放的高端石化产品生产技术。适度发展附加值高、当地相关产业需求旺盛、供需缺口大的特种/专用化学品。(3)积极引入或开发制烯烃工艺路线,使烯烃生产方法多元化。利用临港优势,进口基础化工原料,适度发展醇制烯烃项目,弥补宁波基础原料的不足。对直接煤制烯烃等耗水量大、二氧化碳排放高,且投资费用高的项目,要限制引入建设。(4)整合、建立园区公用工程岛和物流仓储中心服务于石化产业。提高效率,进一步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5)优化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集聚,严把新建和搬迁改造石化项目产业布局关,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41、减少对生态环境和周边地区安全的影响。除三大石化区域外,其他区、县不再新建石化项目,原有的有污染的高能耗项目逐渐淘汰或搬迁改造,进入园区,纳入园区统一管理。(二)产业链发展方向1、乙烯下游主要产品链乙烯工程的正常运行,液体化工码头乙烯、丙烯低温储罐系统的建成,为“十二五”期间乙烯下游生产带来稳定的原料保证。(1)乙烯环氧乙烷下游系列产品产业链环氧乙烷 主要用作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和原料,用于制造乙二醇、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乙撑胺系列、聚醚以及表面活性剂、洗涤剂、增塑剂和树脂等。乙二醇 主要用于制聚酯涤纶PET、聚酯树脂PET、吸湿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以及聚氨酯原料。中东的价格优势,对国内乙二醇企

42、业生产形成较大冲击。新建或扩建要慎重。乙醇胺-乙撑胺(乙烯胺)-甲基二乙醇胺 乙醇胺是氨基醇类最重要的产品,主要用作表面活性剂、合成洗涤剂、水泥减水剂、合成树脂和橡胶增塑剂等领域。乙醇胺可用于乙撑胺(乙烯胺)、甲基二乙醇胺(MDEA)、二甲基乙醇胺(DMEA)等化工产品的生产。聚醚多元醇 聚醚多元醇是生产聚氨酯的重要原料,其消费量占聚醚总消费量的80%以上。也是重要的表面活性剂,也用于高效水泥减水剂生产。(2)乙烯乙丙橡胶产品链乙丙橡胶(EPR)的主要品种为三元乙丙橡胶(EPDM),具有优异的耐老化、耐热、耐寒、耐化学腐蚀等特点,主要用于汽车密封条、耐热运输带、胶管、电线电缆和建材防水材料以及

43、塑料改性,汽车工业是乙丙橡胶最重要的应用领域。(3)乙烯醋酸乙烯-EVA产品链EVA是乙烯与醋酸乙烯共聚物,具有优良的柔韧性、耐寒性、弹性、耐应力开裂性以及较好的相容性,在热熔胶、垫片、薄膜、住宿制品、发泡制品有广泛应用,又可作为聚氯乙烯的增韧、抗冲、耐寒改性剂。近年随着太阳能电池板的迅速发展,作为胶黏剂的EVA薄膜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4)乙烯乙苯苯乙烯PS、ABS、MBS、SBR、SBS、AS、HIPS产品链苯乙烯广泛用于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及其它化工产品生产,通过聚合生产聚苯乙烯(PS)、EPS树脂,与丙烯腈、丁二烯共聚可生产ABS树脂,与丁二烯共聚可生产SBR/SBS及其它衍生物如丁苯乳胶等。(5)乙烯聚乙烯(PE)产业链聚乙烯包括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主要消费于薄膜制品、吹塑制品和注塑制品。限制扩建和新建,重点发展改性产品,发展高性能的双峰聚乙烯、透明级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特种聚乙烯品种,以满足塑料深加工产业对各类新型聚乙烯品种的需要。2、丙烯(C3)下游的主要产品链丙烯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