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丹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92907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104 大小:4.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丹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山西省丹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山西省丹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山西省丹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山西省丹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丹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丹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docx(1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西省丹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总 体 方 案晋城市环境保护局山西省丹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总体方案组织单位:晋城市环境保护局领导组:组 长:李作富副组长:杨金中成 员:张建明 焦金生 乔荣生 李乾元 李维民赵启发 牛启中 杨作栋 李晋龙 马全新技术支撑:山西省环境科学学会 编制人员:宋佳 王志平 郭前进 韩旭 马捷 技术审核:宋建民 技术审定:杨金中目 录第一章 基本概况1第一节 河流基本情况1第二节 流域自然地理1第三节 气候4第四节 水文4第二章 流域社会经济状况7第一节 社会环境7第二节 社会经济7第三节 交通环境9第四节 旅游经济10第三章 污染源排污11第一节 污染源分布11

2、第二节 污染源排污状况11第三节 污染源排污特征19第四章 地表水环境质量20第一节 水环境监测20第二节 水环境质量22第五章 水污染问题与防治策略32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32第二节 水污染防治目标与对策34第六章 水污染防治方案36第一节 水污染防治技术优选36第二节 水污染防治方案41第三节 工程建设与实施54第七章 保障措施69第一节 组织保障69第二节 管理保障70第三节 资金保障71第四节 政策保障72第五节 科技支撑保障72第六节 部门协调能力保障73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76第一节 结论76第二节 建议76 第一章 基本概况第一节 河流基本情况丹河是沁河最大支流,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

3、24211325,北纬35163558之间。丹河发源于高平市寺庄镇丹朱岭,河流曲折东南经泽州县北义城镇河底村附近折向南流,于泽州县之两谷坨附近出境,在河南省山路平出太行山,经博爱至沁阳县北金村注入沁河干流,山西境内沿途流经高平市的寺庄、永录、高平市区、米山、河西,泽州县的北义城、高都、金村、柳树口、大箕等乡镇。丹河的主要支流自上而下有:小东仓河、东仓河、许河、东大河、巴公河、北石店河、白洋泉河和白水河等,由于其出口在河南省,在山西省境内丹河与沁河是两条独立的河系(图1-1)。丹河山西境内流域面积2931km2,为长流河,河流全长约129km,上游从源头到高平市的寺庄村,中游从高平市寺庄到太行山

4、脚下,从太行山脚下到最后注入沁河的河段为下游,河道平均纵坡6.4,河床糙率在0.05左右。丹河干流呈带弧度的曲线,弯度比较小,任庄水库大约处于弧度的顶端。干流主河道河床稳定,河床平均宽约l00m,没有改道,河道急弯很小。第二节 流域自然地理丹河流域总的地形是北高南低,四周高中间低,且地形较平坦开阔,形成宽阔的高原盆地,流域内最高点为东北部陵川县六泉乡的北板山,主峰海拔高程1791.6m,最低点为丹河下游河谷出境处铁路桥,海拔高程仅290m。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690-1000m之间(图1-2)。地貌形态以中山和中低山为主,次为低山及丘陵,有部分山间盆地、山间宽谷及高中山区。丹河流域石灰岩广布,

5、溶洞发育,断层较多,水量渗漏严重,上游在高平市境内除汛期外基流量很小,河床主要是污水径流。丹河流域包括晋城市城区、高平市全部及泽州县、陵川县的大部分,这里地势起伏不大,绝大部分为农耕地,分水岭一带山区多为人工油松林,天然植被多见散生的侧柏、荆条、黄玫瑰、酸枣等乔灌木和白羊草等草本植物为主。第三节 气候丹河流域属东南季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区内年际降水量变化较大,据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50mm (19532010年),最大年降水量为1117.6mm (1954年),最小为295.9mm(1965年),降雨主要集中在7月、8月、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年平均气温为7.911.7之间,无霜期18

6、0d以上。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770mm,蒸发量变化大,多年平均最大蒸发量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月份,其值为2983mm,最小蒸发量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2月份,其值为156mm。第四节 水文丹河干流设有2处水文站,山路平水文站位于河南省境内,控制流域面积3049km2,始建于1954年,观测至今,属国家基本站网,由水利部黄委会管理,是丹河山西河段的把口站。省内建有任庄水文站,该站于1968年建站,观测至今,控制流域面积1313km2,是任庄水库专用水文站。据山路平站资料,丹河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为2.8l亿m3,平均实测径流量为2.32亿m3。丹河流域内河流结冰基本在每年12月份到次年2月份之间,冰层

7、薄,无凌汛等灾害。流域水资源总量为4.24亿m3,其中,河川径流量3.44亿m3,地下水资源量3.25亿m3,重复水资源量2.45亿m3。 境内广为出露的碳酸盐岩类岩石,为岩溶裂隙水的发育和赋存提供了基础,由于河流切穿了含水岩层,其下面的相对隔水层也露出地表,出现了地下水天然排泄中心,主要岩溶大泉有白洋泉,位于泽州县东下村乡北寨村南500m处。泉水从白云质灰岩缝隙中喷出,涌水量50100L/s。三姑泉为晋城市最大的岩溶泉,出露于泽州县大箕镇孔庄村东5km的丹河河谷西岸三姑村,泉水呈股状集中涌出,流量4.70m3/s,出露高程302.3m,流量最大的为南股泉,涌水量为3500L/s。三姑泉及丹河

8、排泄带是丹河清水流量的主要组成部分。该泉现在已经被下游的河南省青天河水库回水淹没。在该泉的上游沿丹河河谷还有三姑泉群的多处泉水出露,较大的有郭壁泉、土坡泉、台北泉、白洋泉、小会泉等,出露高程342.3848.2m,多年平均流量7.2m3/s,近期流量下降为5.52m3/s。三姑泉泉域总面积2814km2,包括丹河流域的大部分区域。由于泉水出露于丹河深切峡谷中,出露高程低,采用泉口引水方式利用困难,晋城市主要采取在岩溶泉域径流区凿井取水的方式利用,1980年以后晋城市建成了高平、巴公、北石店、城区4个岩溶地下水水源地,年开采量约3900万m3。郭壁泉又名五龙溪,在泽州县金村镇郭壁村中。该地南北两

9、山,中有石台百仞,上有天然寨堡五座,与人工构筑的箭女儿墙成一石城。泉有两眼,一南一北,清流绕台分泻。南边不远有一石洞,飞泉自崖而下,瀑布封门,称水帘洞。第二章 流域社会经济状况第一节 社会环境丹河流域内有四个县(市、区),共计35个乡镇(图2-1);总人口168.6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95.08万人,农村人口为73.55万人(表21);人口密度为575人/km2,流域内有十几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5%以上;流域内共有耕地177.24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为1.16亩/人。第二节 社会经济经济总量:2012年四个县(市、区)国内生产总值为686.0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29.29亿元,占全市总产

10、值的4.3%,第二产业总产值为425.83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62.1%,第三产业总产值为230.28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33.6%。人均 GDP 37131.5元(见表21)。工业经济:近几年来,晋城市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构建以煤为基础的产业链,走煤电化、煤电铝、煤焦铸一体化之路,发展洁净能源、电力、煤化工、中高档铸件、新型建材、丝麻织品、特色饮品和旅游八大产业,建设年产5000万吨清洁煤、800万千瓦时电力、200万吨高浓度氮肥、200万吨中高档铸件四大基地。2012年全市原煤产量达8526万吨;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218亿千瓦时,水泥233万吨,农用化肥(折纯)236万吨,焦炭91万吨,钢材

11、产量269万吨,生铁334万吨;另外服装、电石、钢、釉面砖、大麻混纺布、日用陶瓷、日用玻璃制品等均有较快的增长。表2-1 丹河流域四县市2012年人口及国民生产总值统计表县(市、区)总人口(人)人口(人)生产总值(亿元)产业分类人均GDP(元/人)非农业农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城区48259641881463482203.31.188.1114.142239高平484862247800237062234.712.7172.149.248405泽州486305201038285267217.711.4154.851.544812陵川2328388312714971130.394.110.81

12、5.513070合计1686601950779735522686.0929.29425.83230.2837131.5农业经济:流域内主要农业作物为谷子、玉米、小麦、高粱、大豆、薯类等;经济作物主要为棉花、油料、蔬菜、麻类等;经济果林主要为黄梨、柿子、苹果以及山楂等。2012年农业产值达29.29亿元。第三节 交通环境流域内交通发达。铁路交通有太焦、侯月两条铁路干线穿越流域。公路已形成了外通内畅的公路网络,晋阳、晋焦、长晋、晋济高速公路已经通车;普通公路G207国道、5条省道与高速公路综合交错,形成流域四通八达的的交通网络,为流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运输支撑能力。市政府一直把公路交通设施的改善

13、,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全市实施的“村村通”工程继续保持全省先进,全市村通公路达到2148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6%;通油(水泥)路的村达到了1925个,通达率为85%,为农村居民生活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交通事业快速发展,营运效率进一步提高。全市完成交通建设投资、公路通车里程、市民汽车拥有量、公路客运量、货运量以及公路客运周转量逐年增长,为流域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快速提升奠定了良好的交通环境。第四节 旅游经济流域内旅游资源丰富,有各类旅游资源20余处,以玉皇庙雕塑艺术为主的府城、鈺山旅游区和以开化寺壁画艺术为主的猞猁山、羊头山旅游区,古迹以青莲寺、二仙庙、玉皇庙、棋子山

14、等较为著名,分布在干流两岸不同区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新兴产业已成为流域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近年来,旅游景点改善和旅游设施逐步健全,吸引了境内外大量游客,旅游观光人数快速增长,旅游产值稳步上升,2012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152.8亿元,成为了全省乃至全国的旅游热点地区,并被评为是国家模范旅游城市。第三章 污染源排污状况本次流域内污染源统计,未考虑排污负荷小呈零散分布的工业、生活点源,以及农村生活与农业面源的排污量,仅考虑到流域内对丹河及其支流地表水体产生影响的主要排污单位。 第一节 污染源分布 工业污染源: 流域内目前主要产业有煤炭采掘加工、氮肥制造、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日用及

15、医用橡胶制品制造、炼铁、畜禽屠宰等15个行业。主要排水企业共有63个,产业多分布于丹河干流及一、二级支流的两侧河谷中(图3-1)。生活污染源: 流域内生活污染主要为城镇与企业住宅区办公、生活区排污。流域内集中的生活污染源主要为高平市市区、晋城市市区(含泽州县城区)以及高平河西镇、泽州的巴公镇与南村镇、晋城城区的北石店镇主要的乡镇集中生活区,城镇多分布于丹河干流上中游和白水河的上游河谷地带。主要排污单位及废污水与污染物的排放状况见附表1。第二节 污染源排污状况流域排污总量:流域内排水污染源主要为工业点源与城镇生活源两类.2012年废污水排放总量约6501.57万t/a(178125 t/d),其

16、中工业占49%,城镇生活排水占51%;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氮(TN)分别为1912.72、258.05、1176.14 t/a,其中工业分别占到总量的48%、29%、43%,生活源分别总量的占52%、71%、57%(表3-1)。整体污染负荷工业源占43%,生活源占57%(图3-2)。表3-1 丹河流域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统计表(单位: 104t/a、t/a)废水类型年排水量日排水量CODNH3-NTN工业3201.97877259212774.18507.98其中:矿井水1617.5844317504.5233.64128.82其他废水1584.3943408416.754

17、0.54379.16生活3299.690400991.45183.67668.15其中:城镇生活3102.585000972.73183.67635.83矿区生活197.1540018.720.232.32合计6501.571781251912.72258.051176.14县域排污负荷:2012年流域内四个县(市、区)排水污染源,废污水及污染物排放总量见表3-2。整体污染负荷高平市占18.4%、陵川县占0.2%、晋城城区占65.1%、泽州县占16%(图3-3)。高平市、泽州县排污对丹河上中游段产生重要影响,晋城城区排污对白水河中游段产生了重要影响。表3-2丹河流域各县(市、区)主要污染物排放

18、量统计表(单位:104万t/a、t/a)废水类型年排水量日排水量CODNH3-NTN高平市1291.9735396430.9022.61262.68陵川县7.302001.171.111.96晋城城区4190.931148201129.79200.57697.91泽州县1011.3727709350.8733.76213.59合 计6501.571781251912.72258.051176.14 行业排污负荷:流域内涉及15个工业行业、2类废污水处理排水源,各行业废污水及污染物排放状况见表3-3。除工业、生活废污水处理厂与煤炭采掘加工业外,氮肥制造、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日用及医用橡胶制

19、品制造和畜禽屠宰业排污负荷占到约89%,其余10个工业行业仅占11%(图3-4、3-5)。其中氮肥制造、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两行业涉及的10个企业的排污负荷占到近81%,对丹河污染贡献居至工业行业的首位。表3-3 丹河流域各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统计表 (单位:104t/a、t/a)序号污染源名称年排水量CODNH3-NTN1煤炭采掘合计1581.08480.833.58126.382日用化学产品制造0.7381.060.010.083日用及医用橡胶制品制造29.20829.23.58.76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19.00821.245.3732.025氮肥制造498.228276.1

20、425.23154.696棉、化纤纺织加工5.481.150.931.317炼铁43.80817.082.287.018建筑装饰及水暖管道零件制造0.660.680.060.169其他专用设备制造3.662.810.431.210机械制造6.5763.710.170.5511速冻食品制造2.560.2200.0612啤酒制造21.9065.040.170.4613果菜汁及果菜汁饮料制造4.3866.350.130.3614畜禽屠宰20.0810.240.398.6315淀粉及淀粉制品的制造7.31.171.111.9616生活污水处理厂3859.881037184.47800.1817工业废水

21、处理厂197.108190.232.32合 计6501.571912.72258.051176.14企业排污负荷:流域内涉及63个主要工业污染源4个污水处理厂,共计67个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源,各企业废污水及污染物排放状况见附表。以63个工业污染源排污分析排污负荷,兰花化工、凤凰山矿、王台铺矿、天源化工、科创化肥等16个企业,污染负荷占到工业总负荷的71.3%,其余47个企业仅占28.7%。若叠加考虑4个污水处理厂,以67个排水污染源分析排污负荷,则兰花化工、凤凰山矿、王台铺矿、天源化工、科创化肥等15个企业,污染负荷占到流域总负荷的86.2%,其余52个企业仅占13.8%(图3-7)。丹河与白水

22、河排污负荷:丹河流域一级支流较多,多数与干流直接相同,仅有白水河在省域内为一独立水系,在河南省与丹河汇合。白水河主要接纳了晋城城区的生活污水。2012年丹河与白水河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3-4。整体污染负荷丹河为60%,白水河40%(图3-8)可见白水河排污负荷对丹河出境后的水质有直接影响。表3-4 丹河与白水河主要污染物纳入量量统计表 单位:104t/a、t/a废水类型年排水量日排水量CODNH3-NTN丹河3410.0293425.2958.365.92672.75白水河3091.5584700954.42192.12503.39合计6501.57178125.21912.72258.0511

23、76.14支流排污负荷:2012年流域内的9条支流与干流纳污情况见表3-5。整体污染负荷白水河居首,约占整体污染负荷的53%、北石店河、巴公河、丹河干流以及许河约分别占14%、11%、11%、6%,其余5条支流仅占5%(图3-9);市域内直排丹河干流的8条支流,北石店河、巴公河、丹河干流和许河纳污负荷约占整体污染负荷的85%以上(图3-10)。可见丹河干流的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中游的3个污水处理厂和干流西侧4条支流的排水,而白水河干流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上中游的镇源污水处理厂及上、中游无组织排向沟渠的污水。表3-5 丹河流域干、支流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统计表(单位:104t/a、t/a)河流名称年排水量日

24、排水量CODNH3-NTN丹河干流684.3018748219.8111.32202.24釜山河8.142231.980.060.95永录河67.164184016.130.242.65小东仓河63.73174614.450.553.92东仓河211.425792.462.003.1515.37许 河409.5311220124.519.5158.73东大河102.782815.863.755.9616.35巴公河684.741876024023.34136.21北石店河1178.2232280215.5811.78236.31白水河3091.5584700954.42192.12503.39

25、全流域6501.57178125.21912.72258.051176.14各河段纳污负荷:按照对丹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的监控断面,分析5个河段2012年的纳污状况(见表3-6),整体污染负荷丹河中游任庄水库东焦河水库河段约占57%,上游的赵庄高平河西河段约占30%,高平河西下城公断面、下城公断面任庄水库、东焦河青天河水库3个河段仅占13%(图3-11)。白水河纳污河段主要集中在晋城城区,城区南村河以上河段,污染负荷占到白水河流域的95%以上,约占到丹河全流域整体污染负荷的50%以上(图3-12)。表3-6 丹河流域各河段地表水主要污染物纳入量量统计表(单位:104t/a、t/a)纳污河段年排水量

26、日排水量CODNH3-NTN赵庄-高平河西1026.2528116345.513.89228.22高平河西-下城公断面265.72728085.48.7234.46任庄水库-任庄水库157.27430951.182.611.79任庄水库-东焦河水库1954.2153540472.5140.53397.73东焦河青天河水库6.571803.710.170.55丹河小计3410.0293425.2958.365.92672.75白水河3091.5584700954.42192.12503.39全河段合计6501.57178125.21912.72258.051176.14中上游段第三节 污染源排污

27、特征流域范围内分布有高平、泽州、陵川、城区4个县(市、区);分布67个主要排水污染源,涉及17个工业行业;2012年废污水排放总量约6501.57万吨(日排178125吨), 年排放COD、NH3-N、TN分别为1912.72、258.05、1176.14吨;排入丹河流域的主要污染物:SS、COD、BOD5、NH3-N、TN,负荷超标的污染物依次为TN、NH3-N、COD。排污特征:污染物负荷:TN居首约占总负荷的70%,其次为NH3-N、COD分别占17和6%,其它污染物合计约占7%。TN与NH3-N为主要污染物。整体污染负荷:工业源占43%,生活源占57%,生活污染重于工业污染。县(市、区

28、)域污染负荷:晋城城区占65.1%、高平占18.4%、泽州占16%、陵川占0.2%,城区、高平、泽州为主要排污区域。行业排污负荷(不含煤炭采掘业):氮肥制造、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两行业占到近81%,其余10个工业行业约占19%,氮肥制造、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为主要排污行业。企业排污负荷:以63个工业企业计,化工、煤炭采掘加工等16个企业占到70%以上负荷;以67个排污单位计,污水处理与化工、煤炭采掘加工等15个排污单位占到85%以上负荷。主要纳污河流:白水河居首(纳污负荷占到全流域的50%),其次为北石店河、巴公河、许河。河段纳污负荷:丹河干流任庄水库东焦河水库河段纳污量居首,其次为赵庄高

29、平河西河段,其他干流河段纳污量极少;白水河纳污河段主要集中在晋城城区南村河以上河段。第四章 地表水环境质量第一节 水环境监测一、监测断面丹河流域目前设置不同类型的水质监控断面21个,包括干流6个例行监测断面,支流白水河1个;干流县(市、界)临时性控制监测断面1个;直接入丹河干流一级支流9个,二级支流2个;白水河干流1个,一级支流2个(表41)。 各监测断面及补充监测断面的具体位置及情况见图41。表41 丹河流域水环境监测断面布置及控制意义河流名称序号断面名称控制级别控制意义干流1赵庄省控源头区2高平河西省控监控高平市区排污影响3上城公桥市界监控高平出境水质4任庄水库出口省控监控出库水质5东焦河

30、水库出口省控监控泽州段排污影响6后寨省控监控出省境水质支流7白水河省控监控晋城城区段排污影响8釜山河入丹河口瞬时监控监控对干流影响9永录河入丹河口瞬时监控监控对干流影响10小东仓河入丹河口瞬时监控监控对干流影响11东仓河入丹河口瞬时监控监控对干流影响12许河入丹河口瞬时监控监控对干流影响13东大河出陵川界瞬时监控监控陵川出境水质14北马河出陵川界瞬时监控监控陵川出境水质15东大河入丹河口瞬时监控监控对干流影响16巴公河入丹河口瞬时监控监控对干流影响17北石店河入丹河口瞬时监控监控对干流影响18白洋泉河入东焦河水库瞬时监控监控对干流影响19南村河入白水河口瞬时监控监控对干流影响20大箕河入白水河

31、口瞬时监控监控对干流影响21白洋泉河出陵川口瞬时监控监控对白水河干流影响省控例行监测断面的监测工作主要由晋城市环境监测站实施监测,监测频率省控断面每两月监测一次,每年共六次;其它断面则由市、县(区)两级环境监测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实施不定期的监测。二、监测指标省控例行监测断面,水环境监测的指标为:PH、悬浮物(SS)、总硬度、溶解氧(DO)、化学耗氧量(COD)、生化耗氧量(BOD5)、氨氮(NH3N)、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氮(TN)、亚硝酸盐氮(NO2)、硝酸盐氮(NO3)、挥发酚、总磷(TP)、总氰、砷、汞、六价铬、铅、镉、石油类、电导率、氟化物、氯化物、总铜、总锌、色度、浊度、透明

32、度、阴离子活性表面剂、硫化物、大肠菌群、水温和流量共33项。其它瞬时性监控断面,指标主要是对COD、BOD5、NH3N、TN指标的监测。第二节 水环境质量一、水环境现状丹河干流:依据2012年丹河干流水环境例行监测断面监测结果的平均值分析,丹河水质主要受到COD、BOD5、NH3-N、TN、F-5项指标的影响,最为突出的是TN 、NH3-N两个指标(表4-2)。表4-2 2012年丹河省控、市控断面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 单位:mg/L序号断面名称CODBOD5NH3-NF-TNNH3-N最大值TN最大值1赵 庄61.60.2120.480.3152高平河西226.75.710.837.67.54

33、10.43上城公桥(市界)3087.250.788.1*4任庄水库出口1.64.61.811.152.413.024.355东焦河水库出口1542.981.354.015.317.436后 寨61.80.4780.660.6870.9931.66丹河支流:依据2012年丹河支流水环境瞬时监测结果的平均值分析,各支流同样是受到COD、BOD5、NH3-N、TN、F-5项指标的影响,最为突出的是TN 、NH3-N,其次为 COD和BOD52个指标(表4-3)。表4-3 2012年丹河一、二级支流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 单位:mg/L序号断面名称CODBOD5NH3-NF-TNNH3-N最大值TN最大值

34、1白水河257.69.520.7912.611.214.52南村河入白水河17.54.84.760.798.93白洋泉河出陵川61.60.1410.220.94釜山河入丹河31.510.13.3251.48.85小东仓河入丹河33.510.87.6050.716.16许河入丹河11740.31033.321737巴公河入丹河217.17.0751.55268北石店河入丹河断面25.58.22.450.788.39白洋泉河入东焦河水库18.55.20.190.442二、水环境功能按照山西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DB14/67-2014)标准,丹河流域水功能分为一般景观水保护、过渡区水源保护、工业

35、用水保护、一般源头水保护、保留区水源保护5类功能目标(表4-4、图4-2)。表4-4 丹河流域地表水功能区划表河流(段)断面名称水功能水环境功能保护目标丹河干流赵庄源头水一般源头水保护高平河西工农业用水一般景观水保护上城公桥(高平交界)任庄水库工农业及景观用水过渡区水资源保护东焦河水库出口工农业及景观用水工业用水保护青天河水库入口工农业及景观用水工业用水保护晋焦铁路桥景观娱乐用水过渡区水资源保护-后寨景观娱乐用水保留区水资源保护丹河支流寨上源头水一般源头水保护白水河(河西部队处)农业用水一般景观水保护白水河(河西部队处)以下过渡区釜山河源头段/其他河段源头水/农业用水一般源头水保护/永录河源头

36、段/其他河段源头水/农业用水一般源头水保护/小东仓河源头段/其他河段源头水/农业用水一般源头水保护/东仓河源头段/其他河段源头水/农业用水一般源头水保护/许河源头段/其他河段源头水/农业用水一般源头水保护/东大河源头段/其他河段源头水/农业用水一般源头水保护/巴公河源头段/其他河段源头水/工农业用水一般源头水保护/-北石店河源头段/其他河段源头水/工农业用水一般源头水保护/-白洋泉河源头段/其他河段源头水/工农业用水一般源头水保护/-白水河支流南村河源头段/其他河段源头水/农业用水一般源头水保护大箕河源头段/其他河段源头水/农业用水一般源头水保护三、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根据丹河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

37、结果,流域各河段的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则须根据保护目标要求,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相应的标准类别。本次对主要污染物的评价,执行表4-5标准。表4-5 丹河流域主要污染物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标准类别CODBOD5NH3-NF-TN1530.1510.21530.510.52041113061.51.51.5401021.52-3581.751.51.75-3071.51.251.5图4-2 丹河水环境功能区划图四、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根据2012年对丹河流域各河段和支流的监测的结果,以年均值采用表4-4、4-5标准进行评价。结果见图43、表46。表4-6 丹河流域干、支流地表水环境质量

38、评价结果(2012年年均值)干支流断面名称CODBOD5NH3-NF-TN类别现状水功能目标丹河干流赵庄高平河西劣劣劣上城公桥(高平交界处)劣劣劣任庄水库劣劣东焦河水库出口劣劣劣后寨丹河支流釜山河入丹河口劣劣劣劣小东仓河入丹河口劣劣劣劣许河入丹河口劣劣劣劣劣劣-巴公河入丹河口劣劣劣劣-北石店河入丹河口劣劣劣-白洋泉河出陵川界白洋泉河入东焦河水库-白水河支流白水河劣劣劣南村河入白水河口劣劣劣评价结果:经对2012年监测结果的评价,丹河流域监测的32项指标除COD、BOD5、NH3-N、TN、F-处于、间和劣外,其他 27项指标水质类别均处于间,说明丹河流域地表水主要受到TN、NH3-N、COD、

39、BOD5和F-的污染,除丹河干流源头赵庄以上河段和东焦河水库以下河段外,并且多数河段与支流普遍受到TN、NH3-N污染,个别河段和支流同时受到COD、BOD5和F-的污染。干流与支流NH3-N超标0.4150.5倍,最大超标50.5倍。干流与支流TN超标0.2186.5倍,最大超标86.5倍。另:许河入丹河干流口COD超标1.92倍,BOD5超标3.03倍。五、地表水环境污染特征与原因分析丹河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受到污染源排污的影响,其水环境污染的特征与原因分析如下。1丹河干流污染特征:丹河干流除赵庄以上的源头段和出省境的青天河水库以下河段水环境符合功能要求外,其他河段水环境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环境容量超载的河段有两段,一是高平河西高平出境的上城公间河段,二是任庄水库东焦河水库间河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