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发展规划(XXXX-XXXX).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93608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发区发展规划(XXXX-XXX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开发区发展规划(XXXX-XXX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开发区发展规划(XXXX-XXX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开发区发展规划(XXXX-XXX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开发区发展规划(XXXX-XXX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发区发展规划(XXXX-XXX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发区发展规划(XXXX-XXXX).docx(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20112015)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二一一年八月目 录错误!超链接引用无效。序 言- 1 - 1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条件- 1 -一、发展基础- 2 -(一)经济指标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 -(二)创新能力持续提高,科技引领作用日益突出。- 2 -(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承载功能稳步提升。- 3 -(四)重点项目建设加速,产业集群初步显现。- 4 -(五)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经济活力明显增强。- 5 -二、发展环境- 6 -(一)发展机遇- 6 -(二)面临挑战- 8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0 -一、指导思想- 10 -二、发

2、展思路- 10 -三、基本原则- 11 -四、发展目标- 12 -第三章 战略重点与主要任务- 18 -一、培育产业集群,加快高新区规模扩张- 18 -二、提高创新能力,增强高新区综合竞争力- 20 - 20 -三、发展循环经济,促进高新区生态化建设- 22 -四、提升承载能力,推进高新区城市化- 23 -五、完善服务功能,提升高新区现代化水平- 24 -六、集约利用土地,打造精细化专业园区- 25 -七、强化辐射带动,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6 -第四章 空间战略布局- 26 -一、核心区- 26 - 27 -(一)中心区- 27 -(二)银东片区- 27 -(三)刘川片区- 27 -二、

3、辐射区- 28 -(一)平川中区工业园区- 28 -(二)中小企业创业基地- 28 -第五章产业战略定位- 29 -一、化工及精细化工支柱产业- 30 -(一)发展目标- 30 -(二)发展领域- 31 - 30 -二、新材料产业(有色金属及稀土新材料、非金属材料、新能源材料)- 36 -(一)发展目标- 36 -(二)发展领域- 36 -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含医疗器械产业)- 41 -(一)发展目标- 41 -(二)主要领域- 41 - 42 -四、现代服务业- 43 - 44 -(一)发展目标- 43 - 44 -(二)发展领域- 43 - 44 -第六章 战略支撑体系- 45 -一、科

4、技创新体系- 45 -二、功能承载体系- 45 - 46 -三、人才保障体系- 46 - 47 -四、融资服务体系- 47 - 48 -五、公共服务体系- 47 - 48 -六、园区文化体系- 48 - 49 -第七章 规划实施- 49 -一、加强组织领导- 49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49 - 50 -三、落实目标责任。- 49 - 50 -四、开展中期评估。- 49 - 50 -序 言“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白银市贯彻省委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城市转型、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升级后迎来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不断扩大高

5、新区规模,提高自主创新水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推进高新区城市化水平,积极为产业集群发展搭建平台,促进白银高新区又好又快发展,依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划精神,结合白银市情和高新区实际,制定本规划。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条件2001年10月,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与白银市人民政府签订协议,组建中国科学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2006年,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园区升级为省级高新区。2010年9月,国务院批准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定名为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白银高新区自2001年组建到2010年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0年间,得到了国务院及有关部委,甘肃省委、省政府

6、的高度重视和关怀;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是甘肃省2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是国务院批准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确定的7个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之一;是科技部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级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化基地、工信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电网公司确定的全国三个智能园区试点之一;中国科学院将白银高新区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给予重点支持。白银高新区区位优势明显,是连接甘、青、宁、新的交通枢纽,经过10年的开发建设,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管理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已经成为甘肃省乃至西部地区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

7、基地,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上重要的产业技术密集区和经济增长极,高新区比较优势和区域竞争优势不断提升。一、发展基础“十一五”期间,在白银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白银高新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服务企业为主线,努力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培育产业,高新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竞争优势日益显现。(一)经济指标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5年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01亿元,2010年达到60.3亿元,增长19.03倍,年均增长82.12%;销售收入2005年2.78亿元,2010年63.16亿元,增长了21.72倍,年均增长86.76%;固定资产投资2005年2.98亿元,2010

8、年15.12亿元,增长了4.07倍,年均增长38.38%;2010年高新区财政收入完成-亿元。“十一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高速增长,高新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图1 【十一五期间营业收入、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增速图】(二)创新能力持续提高,科技引领作用日益突出。高新区高度重视科技在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努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中科院科技力量的参与有力提升了高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科技力量显著增

9、强,形成了以中科院科技力量为引领,国家级、省级实验室及技术研究中心为骨干,其他科研机构和企业技术中心等为基础的科研体系,已成为甘肃乃至西部地区先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载体。高新区作为白银市的高新企业集中区,崛起了一批新兴的工业企业。10多位“两院”院士主持了相关项目的研究开发。中科院电工研究所承担研制的世界首座超导变电站于2011年4月在高新区投入电网运行,是全世界唯一的配电级全超导变电站。长通集团与中科院电工所合作的高温超导电缆研发是国家“双高一优”计划项目,成功开发我国第一个75米、10.5千伏/1.5千安三相交流高温超导电缆产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白银扎布耶锂资源开发产业

10、化示范工程,年产精制碳酸锂5000吨,填补了我国盐湖提锂技术空白。银光公司与青岛科技大学合作开展年产5万吨TDI和MDI技术攻关,解决了260多项难题,成为该领域国内第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聚银公司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合作的重大产学研项目聚碳酸酯(PC)研发项目,目前已圆满完成500吨中试和2万吨工艺包,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对该项技术的长期垄断。白银中科宇能公司已全面掌握多个系列的风电叶片设计制造技术,是国内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在叶片气动设计、结构设计、叶片模型、叶片模具和叶片制造等关键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高新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雏形,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发展,

11、院地、院企合作日益密切。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正在迅速兴起,一批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成果正在涌现,为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承载功能稳步提升。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努力优化投资硬环境,实现了资源供给保障有力,交通运输能力不断提升,规划布局整齐有序,景观绿化同步发展,服务设施日益齐全,各项硬件功能不断增强,整体服务水平稳步提高。目前已建成一期和二期3.5平方公里区域基础设施,全面实现了“七通一平”,确保了入区企业的建设和生产。三期建设已全面启动,开发面积5.6平方公里,预计2012年全面建成,为更多的企业落户拓展新的空间。规划并开工

12、建设银东片区和刘川片区,打造工业经济发展大平台,有力提高高新区承载能力。(四)重点项目建设加速,产业集群初步显现。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总体思路,积极开展 “项目配套招商”、“产业链条招商”、“产业聚集招商”、利用“对外窗口招商”、“小分队招商”等灵活多样的招商方式,有针对性地参加中小企业博览会、广交会、高交会、兰洽会等重点节会,前往北京、江苏、上海、浙江、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招商。一批重大项目入驻建设,项目建设步入快车道。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引进了刘化集团白银工业园、西藏扎布耶锂业公司碳酸锂深加工、北方三泰公司10万吨烧碱、中科宇能科技有限公司风电叶片、雨润集团150万头生猪

13、屠宰线、蒙牛集团奶制品基地、颐通管业公司年产4万吨PE实壁管、金轮针布公司纺织针布、白银棉纺公司5万锭棉纺生产线、甘肃汇慈本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然浓缩汁产业化、甘肃新天际钢铁热高频焊管和精密铸件、甘肃康视达眼镜有限公司软性亲水镜系列产品、甘肃国凯新能源有限公司风电塔架生产线、甘肃亿维电力变压器有限公司节能低耗变压器、甘肃阳明银光化工公司DEAP和海绵生产线等一大批重大工业项目以及中科院电工研究所超导变电站、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中试基地、中科院兰州近物所中试基地、甘肃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白银建材化工基地等一批科研项目。目前高新区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框架,化工及精细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

14、等产业集群正逐步形成。以银光集团为核心的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充分发挥银光集团特种化工核心技术和TDI自主知识产权优势,加强聚银公司、刘化集团、北方三泰阳、明银光公司等配套企业间的协作联合,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以甘肃稀土集团为核心的稀土产业,充分依托稀土集团稀土分离加工技术和“熊猫”品牌优势,优化产业结构,改造提升传统工艺,实现由稀土分离产品生产向稀土应用材料、功能材料生产的战略转变,打造新型稀土新材料产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以扎布耶锂业公司为核心的锂产业,以工业级碳酸锂为基础,发展电池级碳酸锂、磷酸铁锂、高纯碳酸锂、金属锂,正朝更高层次的锂盐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以金轮针布公司、中科宇

15、能、颐通管业、辰旭医科等为主题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快速聚集。高新区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强劲。 图2【“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图】(五)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经济活力明显增强。高新区不断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管理运行体制,通过构筑技术开发、资本运作、政策服务、园区文化“四个平台”,不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简便、快捷、高效、优质的服务,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发展氛围。2010年,市、区两级政府政务大厅入驻开发区办公,实行 “一站式”服务,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服务职能日益健全,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额度大、科技含量高的重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特

16、事特办的做法,建立重大项目“绿色通道”。高新区投资综合成本低、办事效率高、政务环境好,已经成为众多投资商“抢滩登陆”的理想之地。形成了人人关心投资,人人参与项目的创业热潮,经济发展的活力明显增强。 专栏1 “十一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情况表经济指标2005年2010年增长额年均增长率工业总产值(亿元)3.0160.319.03倍82.12%销售收入(亿元)2.7863.1621.72倍86.76%固定资产投资(亿元)2.9815.124.07倍38.38%二、发展环境“十二五”时期是白银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期,同时也面临比较严峻的挑战。要加快高新区发展步伐,必须审时度势、趋利避害

17、,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解不利因素,举全市之力推动高新区快速、协调、持续发展。(一)发展机遇1、成功升级为高新区发展注入了新活力。2010年9月26日,国务院批准原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标志着国家对白银高新区近十年来工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也给高新区发展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白银高新区必须按照国家高新区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要求和“强化国家高新区在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撑地方经济增长中的集聚和带动作用”的精神,进一步理清思路、振奋精神,全面推进白银高新区“二次创业”。2、国务院办公厅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为高新区发展提供新机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

18、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甘肃的发展要坚持统筹兼顾,突出战略重点。大力支持兰(州)白(银)核心经济区率先发展;建设兰白都市经济圈,积极推进兰州新区、白银工业集中区发展,做大做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制药等主导产业,把兰白经济区建设成为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支点,西北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在全省乃至西北地区发挥“率先、带动、辐射、示范”的中心作用。意见明确提出支持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意见的出台为高新区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3、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为高新区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策支撑党中央、国务院决定2011年至2020年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财政部、海关

19、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58号)。该通知指出,对西部地区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免征关税;自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2010年12月31日前新办的、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202号)第二条第三款规定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的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企业,其享受的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可以继续享受到期满为止

20、。这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必将对高新区的发展起到坚强的支持和推动作用。4、省委区域发展战略为高新区发展指明了方向甘肃省委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提出了“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其中“中心带动”是指支持兰州率先发展,建设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省委的这一发展战略将白银推向了新的高度,充分体现了白银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兰白核心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白银高新区必须按照省委的要求,扎实推进开发建设,进一步加快发展速度,努力壮大经济实力。尤其要牢固树立发展抓项目的理念,准确把握国家投资导向,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循环经济发展和兰

21、白核心经济区建设,积极谋划和实施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重大技术改造、资源综合利用、新兴战略性产业、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项目;依托重点产业和大型企业,聚集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集群,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为全市乃至全省的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5、白银市跨越式发展战略对高新区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十二五”时期是白银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高新区作为白银市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必须勇敢的承担起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历史责任。要大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引领全市新型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拓展空间、构筑平台、聚集产业,建设好“国家级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化基地”、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真正

22、把高新区建设成政策环境最优、投资成本最低、企业服务最好、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经济发展先行区和示范区。6、循环经济的推行为高新区提供了优越的发展平台。国务院批准的甘肃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中确定白银市和高新区为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城市和试点园区。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批准白银高新区为开展循环化改造试点示范园区。高新区必须牢牢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大力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以“两低一高”(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基本发展特征,以资源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目标,建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物质循环的工业经济体系。在精细化工、新材料等重点行业探索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树立一批循环经济典型、示范企业;构建高

23、新区循环经济产业链,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排放;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并重,坚持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突出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低碳经济,提高了资源集约利用程度,着力打造生态产业园区。(二)面临挑战1、地处西部,对外开放程度低。白银地处西北内陆地区,经济落后,相对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而言,没有区位上的优势,对外贸易和吸引投资的力量都很薄弱,与发达地区间的差距较大,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又缺乏强有力的资金和技术等投资,生态环境不佳,经济结构不合理,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薄弱等现状的改善还未得到根本性改变。2、科技资源匮乏,创新能力弱。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依靠资

24、源优势的竞争已经被依靠科技创新力量的竞争所取代,科技创新已成为衡量企业、区域乃至国家经济发展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高新区虽然引进建设了一批科研机构,但科研机构少、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结构不够合理的矛盾依然突出;尤其是应用开发领域的科技资源匮乏,研发成果不能实现产业化发展,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程度不高,现有科技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在带动整个区城经济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有限。大多数企业科研主体作用较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原创性、自主创新性和突破性成果较少,对外依赖性较强。科技经费投入有限,研发资金短缺,也制约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3、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狭窄。由于公共财力薄弱,

25、融资渠道单一,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速度较慢,配套水平较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产业创新工程、重大应用示范工程、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创新能力建设等方面专项资金投入主要依靠争取中央财政补助,地方财政投入非常有限。受国家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适度紧缩银根控制信贷总量、提高贷款利率等政策影响,国有商业银行收紧信贷规模,国有政策性银行对地方融资平台清理整顿的影响,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加大。高新区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尚未形成,投入主要依靠财政投入和银行贷款,资金瓶颈严重制约了高新区规模扩张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4、管理体制不完善,支撑服务体系发育滞

26、后。经过近十年的发展,高新区虽然初步构建了技术开发、资本运作、政策服务、园区文化“四个平台”,但与发达地区高新区相比较,高新区管委会管理体制还不健全,不能适应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要求,管委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与完善。高新区基本的投融资、创业服务、中介、信息、物流等支撑服务体系发育滞后,亟需加强和完善。5、区域间竞争加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实施,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东南沿海地区凭借其区位优势和雄厚的经济基础,纷纷加大对科技研发和产业化的投入,加快建设各类高科技园区、孵化器和专业技术平台,争夺科技人才和科技

27、成果。中西部地区发展较早的一批高新技术开发区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也在相互争夺人才、资源、资本、技术和市场。区域间的竞争已经从资源、企业、产业间的竞争转向创新环境、创新资源、创新人才间的竞争。刚刚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白银高新区如何发挥后发优势,吸纳高科技人才、聚集高新技术项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将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白银转型、甘肃振兴和西部开发的战略要求,以加快转型升级、跨越发展为主线,以建设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国家级示范区为核心,坚持投

28、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加速推进总量扩张、结构优化,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着力构建“四大主导产业”集群,加快形成“集聚高层次人才、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端服务业、营造优质发展环境”的发展新态势,把白银高新区打造成为白银城市转型的产业高地和创新高地,深化院地科技合作的示范高新区,构筑甘肃振兴和西部开发新的经济增长极。二、发展思路把白银高新区的建设发展作为调整区域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等方面的比较优势,通过“人才引领,创新驱动”,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着力引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

29、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重点发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产业,逐步形成集聚效应突出的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促进白银市城市转型,带动区域经济跨越发展。按照“核心区辐射区”的空间模式和“一区多园”的发展思路,重点发展形成鲜明特色和产业集群的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四大产业,形成由各具特色的“专业产业园区”构成的网络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甘、青、宁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高地,力争“十二五”末达到西部高新区中等水平。三、基本原则1、坚持基础先行原则。白银地处西北不发达地区,基础条件相对较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必须采取“筑巢引凤”的办

30、法,借鉴国内先进开发区的规划理念和方法,科学规划开发区空间与布局,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基础服务功能,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生态环境优美、服务体系健全、产业发展要素齐全的精品开发区,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发展环境。2、坚持创新主导原则。高新区立区之本在于不断创新,要积极统筹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大创新模式,大力推进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有效集聚、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能力,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对处于自主创新初级阶段的白银高新区来说,不断创新院地合作机制,创新产学研合作方式,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实施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3、坚持开放带动原则

31、。强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进一步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不断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 扩大对外开放领域,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做到内商外商一起招、内资外资一齐引,既要吸引国际先进生产要素资源,又要积极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参与合作与竞争,在开放中促进自身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4、坚持集群发展原则。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为承载,“拉长补短”,打造优势产业链条,使特色产业化、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规模化,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完善公共技术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各类服务配套体系,实现要素集聚、功能完善。形成专业化

32、、特色化、规模化的创新产业集群,提高产业关联度和集中度,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5、坚持人才强区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大对高层次人才进区创新创业的支持扶持力度,引进和培养产业发展的领军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提高智力资源密集度,不断健全完善促进人才发展的政策体系,努力打造适合人才发展的生活环境,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人文环境,建立一系列稳定长效的人才奖励激励机制。积极倡导“尊重创造、崇尚竞争、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理念,形成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带领一个创新团队,支持一批先进技术,带动一批新兴产业的良好态势。6、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突出环境优先,集约发展,把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

33、作为发展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生态型、低碳型、循环型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四、发展目标到2015年,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形成规模,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创新集群基本形成,建成为国家级高新区中特色鲜明、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学研合作、自主创新、技术孵化和转化的重要新基地和辐射区。积极主动吸纳中国科学院、有关高校、科研机构的高新技术成果在开发区转化,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科技产品及科技成果,拥有一批具有创新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知名产业品牌,建成一批在国内有重要影

34、响的技术创新中心。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开发区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充分体现,工业生态和循环经济体系基本形成。1、综合经济目标: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年均增长25%以上,占白银市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030%以上。到2015年,营业收入达到38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增加值超过10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亿元。实现翻两番。图3:【十二五期间GDP、营业收入、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增速图】2、产业发展目标:到2015年,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占园区总收入的比重超过50%;打造化工及精细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形成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增上市上

35、柜企业10家,新增营业收入过百亿元企业2家、过亿元企业15家,新注册企业180家。到2015年,累计利用外资1.5亿元,出口创汇1亿元,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2家。3、科技创新目标:到2015年,R&D经费支出占营业总收入的3%,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超过10%,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园区内科技企业总数比例高于10%,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家,孵化毕业企业100家,新增企业孵化器与企业加速器面积100万平方米,新增知识产权申请40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0项,技术成果交易总额10亿元。到2015年,人才总量达到1.4万人,本科以上学历占70%以上。图4:【R&D经费、孵化器

36、、知识产权图】4、区域发展目标:开发区总体规划100平方公里。到2015年,完成开发配套面积50平方公里,新增开工建设面积-万平方米,累计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万元增加值能耗低于1.01.89吨标准煤,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到2015年,建成公共服务优质、园区环境优美、人居生活和谐的园区。专栏2:“十二五”主要指标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数量综合经济指标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25%以上占白银市工业产值的比重4030%以上营业收入380亿元业总产值300亿元增加值10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亿元产业发展目标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占园区总收入超过50%新增上市上柜企业10家新增营

37、业收入过百亿元企业12家过10亿元企业15家新注册企业180家累计利用外资1.5亿元出口创汇1亿元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2家科技创新目标R&D经费支出占营业总收入3%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总支出超过10%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园区内科技企业总数高于10%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家孵化毕业企业100家新增企业孵化器与企业加速器面积100万平方米新增知识产权申请40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0项技术成果交易总额10亿人才总量1.4万人本科以上学历70%以上区域发展目标开发区总体规划100平方公里完成开发配套面积50平方公里新增开工建设面积累计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万元增加值能耗低于1.01.89吨

38、标准煤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 16 -专栏3:十二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情况表一级指标二 级 指 标数 量2010年基数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年均增长率综合经济指标营业收入380亿元83.1610015022029038035.5%工业总产值300亿元75.359013018023030031.8%工业占白银市工业产值的比重30%以上18%20%25%27%30%增加值100亿元20.212538507010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亿元1.842.54.05.87.510产业发展目标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占园区总收入超过50%12.2%2030404550新增上市

39、上柜企业10家0244新增营业收入过百亿元企业2家02过亿元企业15家57121215新注册企业180家1520505050累计利用外资1.5亿元00.10.30.50.6出口创汇1亿元00.170.50.60.81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2家11科技创新目标R&D经费支出占营业总收入3%1.8%2%2 2.5%2.8%3%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总支出超过10%15810%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园区内科技企业总数高于10%2.35%3%4%6%8%10%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家12467孵化毕业企业100家05253040新增企业孵化器与企业加速器面积100万平方米0.23303035新

40、增知识产权申请40项1255101010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0项1333技术成果交易总额10亿0.23135810人才总量1.4万人0.981.01.21.31.41.5本科以上学历70%以上区域发展目标开发区总体规划100平方公里完成开发配套面积50平方公里5.323.326102415303035405049.446累计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50.89182329364525.7%万元增加值能耗低于1.0吨标准煤2.3632.302.232.081.981.89五年降20%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30%- 53 -第三章 战略重点与主要任务按照国家对高新区“四位一体”的战略要求,加快产业创新

41、、环境创新、机制创新,实施差别化战略,走“专精化”道路,加强高新区主导产业、要素资源和高质量经济主体的优化组合,大力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化工及精细化工为主的循环经济,优化提升产业层次,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白银高新区由传统政策型、扶持型向理念型、创新型、专业型现代高新区转变,向生态化、规模化和可持续发展转变,探索一条西部欠发达地区资源型城市通过高新技术实现城市转型的成功之路。一、培育产业集群,加快高新区规模扩张从资源利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引导优势资源和人才向技术占优的行业与企业聚集,推动行业与企业的技术进步及制度创新,达到优

42、化区域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的目的,实现高新区行业联合、资本聚合、技术融合。重视产业集成性和成长性,坚持产业集群化方向,注重市场导向和技术功能升级,发展产业关联度高、市场潜力大、高附加值的产业和项目,促进产业融合,不断催生新技术,扶持高成长性企业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发展新兴产业,增强产业成长能力。发展特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增强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依托。依托白银市的比较优势,围绕初步形成的产业框架,实施资源扩张、技术提升、产业集群三大战略。通过科技创新,发展有利于白银高新区快速发展、竞争能力不断提升和可持续增长的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在园区内形成特色化、规模化、集群化

43、的产业发展态势,做大做强重点产业,逐步形成产业聚集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创新产业集群(见图)。图5:【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集群】氟材料产业煤化工产业氯碱化工产业异氰酸酯产业硼化工产业有机硅产业精细化工产业集群现代服务业高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投融资机构技术转移中心有色金属产业稀土新材料产业凹凸棒矿产业碳材料新材料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产业集群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超导装置风电装备交通运输设备专用设备制造特种化工设备矿用设备特种电缆医疗器械产业集群氟材料产业煤化工产业氯碱化工产业生物医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锂离子电池产业风电产业太阳能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有色金属产业稀土新材

44、料产业凹凸棒矿产业碳材料新材料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异氰酸酯产业硼化工产业有机硅产业精细化工产业集群风电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物医药及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高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投融资机构技术转移中心图5:【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集群】 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促进科技支撑、政策引导和市场推动的协同互动,发展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形成产业结构调整的强力支撑。加速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图2中的红色、绿色部分),积极推动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努力在已初具规模的高端装备、风能

45、及太阳能利用、基因重组药物、特种高分子新材料、锂电池材料等领域实现重点突破。深入挖掘这些已有较强基础和优势产业的潜力,通过内引外联,积极构建具有集聚效应的产业集群,“十二五”期间力争培育2个产值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坚持“合作共赢”原则,以更加积极和开放的姿态,加强与兰州、金昌、天水等省内地区,与陕西、青海、宁夏、新疆等西北地区,以及与国内外高新技术发达地区的合作,吸引它们在白银高新区创办企业或为企业进行配套,逐步加强产业联系,形成坚固、完整的产业链,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开发区的凝聚和辐射作用。二、提高创新能力,增强高新区综合竞争力坚持“创新引领、特色发展、促进转型、赶超跨越”的方针,以科技和人才为抓手,促进项目研发、企业孵化、科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