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企业的发展分析.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95379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140 大小:40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色金属企业的发展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0页
有色金属企业的发展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0页
有色金属企业的发展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0页
有色金属企业的发展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0页
有色金属企业的发展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色金属企业的发展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色金属企业的发展分析.docx(1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摘 要2006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快报数)3580.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5年增长23.0;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为1917.01万吨,同比增长17.48;氧化铝产量为1369.98万吨,同比增长60.97;规模以上企业六种精矿金属总量为382.63万吨,同比增长15.97,增幅比2005年上升了9.82个百分点;铜材产量506.54万吨,同比增长8.51,铝材产量为814.78万吨,同增长39.59。2006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474.9亿元,比2005年增长62.19;实现利税1630.7亿元,比2005年增长87.47,增幅比上

2、年增加了40.2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100.3亿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增加了548.7亿元。2006年有色金属进口额为414.52亿美元,同比增长36.5;2006年有色金属出口额为239.82亿美元,同比增长45.4,增幅比上年高21个百分点;2006年有色金属外贸进出口逆差达174.66亿美元,比2005年增加近36亿美元。该年海关统计的20种有色金属中有11种出现外贸逆差。国际市场主要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从2004年起连续3年持续攀升,2006年连创历史新高。2006年,LME三个月期铜年平均价格达到6637美元/吨,是2002年平均价的4.2倍;LME三个月期铝年平均价格达到2594

3、美元/吨,是2002年平均价的1.9倍;LME三个月期铅年平均价格达到1283美元/吨,是2002年平均价的2.8倍;LME三个月期锌年平均价格达到3252美元/吨,是2002年平均价的4.1倍。政策面有色金属也受到关注,主要品种产业政策、进出口、环保、市场进入等方面政策频出。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引导下,2006年有色金属表现出: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向拥有资源优势的大型有色金属企业集中;国家继续加强宏观调控,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政策趋于稳定;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国际上的地位显著提高等特点。节能减排放在突出位置、转变产业发展模式,采用多种形式开发、利用境外资源和推进产业战略重组、优化产业结构将

4、是2007年有色金属工业发展重点考虑的问题。目 录第一部分 行业运行分析及预测1第一章 2007年有色金属运行分析及预测2第一节 有色金属工业生产持续增长2一、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增幅达到232二、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超过1900万吨2三、氧化铝产量大幅度增长4四、铜材、铝材产量持续增长5五、有色金属矿山产品产量总体上呈增长态势7第二节 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经济效益继续大幅度提高8一、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3000亿元8二、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实现利税超过1600亿元8三、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实现利润翻一番8四、按矿山、冶炼、加工划分有色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9五、

5、按金属品种划分有色金属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9六、有色金属工业企业资产变动情况9七、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人均销售收入明显提高9八、资产利润率、利税率和销售收入利润率、利税率提高9第三节 有色金属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650亿美元11一、2006年有色金属进口额继续增长11二、2006年有色金属出口额增幅回升11三、有色金属外贸进出口逆差继续扩大12四、实现外贸顺差的多系小金属品种,且多数具有资源优势13五、未锻轧铜和铜材净进口量均明显下降13六、铝土矿进口和铝材出口量均大幅度增长14七、未锻轧铅净出口量和铅精矿进口量增长14八、进口未锻轧锌下降,进口锌精矿增长15九、进口镍矿大幅度增长,净进

6、口未锻轧镍持平16第四节 2006年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几个特点17一、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17二、经济效益向拥有资源优势的大型有色金属企业集中17三、有色金属固定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17四、主要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仍在高位运行17五、在国际同行业中的地位显著提高17第二章 2006年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发展分析18第一节 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规划18一、指导思想18二、发展目标18三、重点任务19第二节 有色金属工业重大科技突破20一、一批科技成果通过行业鉴定20二、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获行业和国家表彰20第三节 行业创新能力建设取得新进展22一、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22二、九家有色企业进入国家首批

7、创新型企业试点行列22第三章 有色金属行业投资与效益分析23第一节 2006年有色金属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23一、有色金属矿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23二、有色金属冶炼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所占比例下降23三、有色金属加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明显提高23四、有色金属新开工项目投资增幅回落23五、自筹资金是有色金属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24第二节 2006年有色金属价格走势分析25一、2006年铜市分析25二、2006年铝市分析26三、2006年铅市分析27四、2006年锌市分析29五、2006年镍市分析29第三节 2006年行业效益分析31一、有色金属行业生产成本分析31二、有色金属行业总体效益分

8、析31三、有色金属行业资产和资金分析32第四章 2007年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趋势分析34第一节 世界经济环境分析34一、世界经济总体形势35二、主要经济体经济状况36三、国际贸易发展情况37四、2007年世界经济展望37第二节 产业发展环境总体稳定39一、市场需求稳定,但增幅回落39二、主要有色金属价格趋向回落,但仍在高位波动40三、国家继续加强宏观调控,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政策趋于稳定40四、产业战略整合不断深入41第三节 2007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方向43一、把节能减排放在突出位置,转变产业发展模式43二、引导有色金属工业有序发展43三、加强分析研究,应对市场异常变化44四、统一协调,采用

9、多种形式开发、利用境外资源44五、推进产业战略重组,优化产业结构44第二部分 行业细分领域分析及预测45第五章 2006年铜工业发展分析46第一节 2006年铜工业发展现状46一、行业总体经济运行分析46二、产品产量大幅增加46三、主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有所改善47第二节 产业结构分析49一、主要铜生产企业规模继续扩大、产业集中度仍在提高49二、铜原料供应短缺将成为限制国内精铜产量增长的主要瓶颈因素49三、高铜价正在悄然改变铜加工行业的产业结构50第三节 投融资状况51一、铜冶炼投资有所降温、铜矿采选投资大幅回升51二、政策频频出台控制冶炼项目投资51第四节 2006年铜工业竞争力分析52第五节

10、 2007年铜价预测53第六章 2006年铝工业发展分析54第一节 2006年铝工业发展现状54一、行业总体经济运行分析54二、产品产量大幅增加54三、主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56第二节 产业结构分析57第三节 投融资状况59第四节 2006铝工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60一、2006年铝工业政策环境分析60二、产业结构分析61三、技术进步及竞争力分析62四、国际同行业发展状况及趋势63第五节 当前铝工业发展的突出问题64一、环保节能任重道远64二、投资反弹面临着巨大的政策风险64第七章 2006年中国铅锌行业发展分析65第一节 2006年铅锌工业发展现状65一、投资热潮不退,产能继续快速增长65二、原

11、料紧张状况缓解,铅锌产量增速进一步加快65三、产业结构继续向好66四、淘汰落后和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一些进展67第二节 铅锌工业运行环境分析68一、政策环境68二、资金环境69三、原材料和能源环境69四、市场环境70第三节 铅锌工业存在的问题71一、节能工作薄弱71二、高价抑制锌的消费71三、大型企业对原料供应的重视程度不够71第八章 2006年镍钴工业发展分析72第一节 2006年镍钴工业发展现状72一、经济运行情况72二、产业结构分析72三、镍供需分析73第二节 投融资情况74第三节 2006年镍钴产业政策环境分析75一、现行产业政策对镍钴工业的影响75二、国内企业加强联合共同开发国内外镍钴资

12、源77第四节 当前镍钴工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80第九章 细分地区分析及预测81第一节 行业区域分布总体特征分析及预测81一、有色金属行业区域分布特点分析81二、有色金属行业经济区域分布分析82三、有色金属行业区域发展趋势分析83第二节 2006年江西省有色金属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85一、2006年江西省有色金属行业在全国地位85二、江西省有色金属主要企业85三、江西省有色金属行业经济运行状况86四、江西省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趋势预测87第三节 2006年甘肃省有色金属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90一、甘肃省有色金属行业在全国的地位90二、甘肃省有色金属主要企业90三、甘肃省有色金属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91

13、四、甘肃省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趋势预测92第四节 2006年湖南省有色金属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94一、湖南省有色金属在全国的地位94二、湖南省有色金属主要企业94三、湖南省有色金属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95四、湖南省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趋势分析96第五节 2006年河南省有色金属发展状况及分析98一、河南省有色金属在全国的地位98二、河南省有色金属主要企业98三、河南省有色金属行业运行分析100四、河南省有色金属发展预测100第三部分 企业分析102第十章 2006年有色金属企业综合比较分析103第一节 有色行业前20家重点企业分析103一、重点企业规模指标分布状况分析103二、重点企业盈利能力分析104

14、三、重点企业偿债能力分析104四、重点企业发展能力分析105五、重点企业运营状况分析106第二节 重点企业三年运行状况分析108一、铜陵有色金属公司分析108二、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分析108三、金川集团公司分析109四、云南铜业分析110五、南山集团公司分析111第四部分 行业风险提示及信贷投向建议112第十一章 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113一、资源形势依然严峻113二、环境保护要求对产业发展形成压力113三、粗放型发展模式亟待转变114四、产业的高效益难以长期保持114第十二章 2007年有色金属行业信贷建议115第一节 2006年有色金属行业总体发展特点及授信建议115一、2006年有色金属

15、行业总体发展特点与授信额度建议115二、2006年行业资金需求特点及授信建议115三、2006年行业竞争特点及客户结构授信建议115第二节 有色行业细分产品发展特点及授信建议116一、铝-2007年国内外价格坚挺,关注电解铝和深加工116二、铜-2007年价格略有回落,关注自有资源企业116三、铅锌-2007年价格有望高位震荡,关注技术装备116四、镍-2007镍价将维持高位运行,关注资源投资116第三节 有色金属行业地区发展特点及授信建议118一、有色金属行业区域发展特点总结118二、区域市场授信建议118第四节有色金属行业所有制发展特点及授信建议119一、所有制企业对比及发展特点总结119

16、二、所有制类型授信建议121第五节 有色金属行业规模发展特点及授信建议122一、规模对比及发展特点总结122二、规模类型授信建议123第六节 有色金属行业企业发展特征及授信建议124附 表表12005-2006年主要有色金属品种生产情况3表22006年主要地区常用有色金属产量3表32006年分地区氧化铝产量5表42006年各地区铜材和铝材产量5表52005-2006年精矿产量7表62006年有色金属产品进口额11表72006年有色金属产品出口额12表82006年有色金属品种贸易差额12表92006年铜产品进出口量13表102006年铝产品进出口量14表112006年铅产品进出口量15表1220

17、06年锌产品进出口量15表132006年镍产品进出口量16表142006年有色金属工业企业成本费用情况表31表152006年有色金属工业企业效益情况32表162006年有色金属工业资产及资金变化33表172006年主要经济体增长及贸易情况35表182006年铜冶炼运行情况46表192002-2006年中国铜工业技术经济指标48表202006年精铜产量超过5万吨的铜生产企业单位49表212007年全球及中国市场精铜供求关系预测53表22中国铝冶炼业与有色行业主要财务情况比较54表232006年氧化铝生产能力、产量分布55表24原铝产能在20万吨及以上的原铝企业57表25全国各地区原铝产能、产量分

18、布58表262006年铅锌企业产量66表272006年镍钴工业生产经营状况72表282005-2007年世界原生镍供需平衡表73表292006年有色金属行业销售收入区域分布及排名82表302006年行业利润总额区域分布及排名83表312006年江西省有色金属行业在全国中的比重85表32江西省主要有色金属企业86表33江西省有色金属运行情况86表342006年甘肃省有色金属行业在全国中的比重90表35甘肃省主要有色金属企业91表36甘肃省有色金属运行情况92表372006年湖南省有色金属行业在全国中的比重94表38湖南省主要有色金属企业95表39湖南省有色金属运行情况96表402006年河南省有

19、色金属行业在全国中的比重98表41河南省主要有色金属企业98表42河南省有色金属运行情况100表432006年有色行业前20家企业规模指标分布状况103表442006年有色行业前20家重点企业盈利状况104表452006年有色行业前20家重点企业偿债状况105表462006年有色行业前20家重点企业发展状况106表472006年有色行业前20家重点企业发展状况107表4820042006年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经济运行状况108表4920042006年江西铜业集团公司经济运行状况109表5020042006年金川集团有限公司经济运行状况110表5120042006年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经济运

20、行状况111表5220042006年南山集团公司经济运行状况111表532006年有色行业规模指标比重状况119表542006年企业亏损状况(不同所有制)120表552006年有色行业规模指标比重状况122表562006年企业亏损状况(不同规模)123附 图图12006年主要地区常用有色金属生产分布4图21995-2006年氧化铝产量4图32006年铜材地区生产结构6图42006年铝材地区生产结构7图52006年三个月期铜价格走势26图62006年三个月期铝价格走势27图72006年三个月期铅价格走势28图82006年三个月期锌价格走势29图92006年三个月期镍价格走势30图101990-2

21、006年中国精铜产量47图11最近10年中国电解铝产量56图122006年有色行业规模指标分布(所有制类型)119图132006年有色行业销售利润率和资金利用率(所有制类型)120图142006年有色行业规模指标分布(规模类型)122图152006年有色行业不同规模类型企业销售利润率123 第一部分 行业运行分析及预测第一章 2007年有色金属运行分析及预测 本章数据来自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与国家统计局统计口径略有不同。阅读本报告请注意资料来源。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有色金属工业开局良好。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生产持续增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进出口贸易总额平稳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进

22、一步改善。第一节 有色金属工业生产持续增长一、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增幅达到232006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不包括独立黄金企业,下同)完成工业增加值(快报数,下同)3580.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5年增长23.0,增幅比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的增幅高6.4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25.93亿元,比2005年增长18.24,占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为37.03;多种经济成分的非国有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254.54亿元,比2005年增长26.08,占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为62.97,所占比例比上年上升了1.5

23、1个百分点。二、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超过1900万吨2006年,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为1917.01万吨,同比增长17.48。其中,铜299.89万吨,同比增长16.08;电解铝934.90万吨,同比增长19.77;铅273.55万吨,同比增长15.0;锌315.3万吨,同比增长16.31;镍10.77万吨,同比增长13.05;锡13.81万吨,同比增长15.62;锑15.01万吨,同比增长3.15;镁52.412万吨,同比增长11.64;钛1.33万吨,同比增长43.05。2006年,十种有色金属产品产量超过100万吨的省有6个,他们依次是:河南省330.37万吨,比2005年增长12.13;云南

24、省187.83万吨,比2005年增长33.50;湖南省141.57万吨,比2005年增长13.64;山东省132.52万吨,比2005年增长16.16;甘肃省131.23万吨,比2005年增长10.50;山西省117.92万吨,比2005年增长41.51。这6个省的十种有色金属产品产量总计为1041.44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4.33。表1 2005-2006年主要有色金属品种生产情况单位:万吨、%指标名称2006年2006年同比增长2005年2005年同比增长十种有色金属(合计)191717.481631.8418.14其中:矿产1767.416.831512.83416.411.精炼铜(铜

25、)299.916.08258.3425.33其中:矿产211.39.94192.1922.642.原铝(电解铝)934.919.77780.6017.023.铅273.615237.8831.29其中:矿产214.114.92186.3324.284.锌315.316.31271.087.6其中:矿产313.716.27269.777.495.镍10.813.059.526.296.锡13.815.6211.9442.017.锑153.1514.5516.58.汞0.0259-28.250.0361-14.869.镁52.411.6446.9610.2110.海绵钛1.343.050.9386

26、.81资料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表2 2006年主要地区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单位:万吨、% 地区名称2006年2006年同比增长全国总计1917.01 17.48天 津3.32 11.78河 北0.80 -85.57山 西117.92 41.51内 蒙 古87.95 29.13辽 宁49.59 5.55吉 林0.11 -74.15黑 龙 江0.78 -30.27上 海14.06 15.14江 苏30.85 -4.9浙 江35.12 9.19安 徽77.10 36.83福 建8.22 36.25江 西54.30 8.64山 东132.52 16.16河 南330.37 12.13湖 北55.58

27、 16.21湖 南141.57 13.64广 东27.73 -16.09广 西72.91 9.91重 庆12.95 20.29四 川61.53 -4.89贵 州72.88 19.89云 南187.83 33.5陕 西49.54 42.03甘 肃131.23 10.5青 海86.87 19.63宁 夏67.06 50.03新 疆6.32 8.65资料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图1 2006年主要地区常用有色金属生产分布资料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三、氧化铝产量大幅度增长2006年,氧化铝产量为1369.98万吨,同比增长60.97,增幅比2005年上升了39.29个百分点。氧化铝产量中中国铝业

28、公司约占70,非中铝企业约占30。图2 1995-2006年氧化铝产量资料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表3 2006年分地区氧化铝产量地区名称2006年(吨)2006年同比增长(%)全国总计1369979060.37山 西254800569.12山 东3673555133.83河 南519761150.34广 西9428901.97重 庆232567202.76贵 州110516113.44资料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四、铜材、铝材产量持续增长2006年,铜材产量506.54万吨,同比增长8.51。铜材产量排在前19位的省、市依次是:浙江省134.61万吨、江苏省110.90万吨、广东省83.

29、84万吨、安徽省37.97万吨、河南省34.49万吨、江西省26.21万吨、辽宁省15.50万吨、上海市13.31万吨、山东省11.96万吨、天津市11.18万吨。以上10个省、市的铜材产量合计479.97万吨,占全国铜材总产量的94.75。2006年,铝材产量为814.78万吨,同增长39.59。铝材产量排在前10位省、市依次是:广东省204.87万吨、河南省145.74万吨、江苏省68.69万吨、重庆市66.41万吨、浙江省59.05万吨、山东省53,59万吨、辽宁省39.81万吨、福建省34.85万吨、四川省19.23万吨、河北省17.30万吨。这10个省市的铝材产量合计709.54万吨

30、,占全国铝材总产量的87.09。表4 2006年各地区铜材和铝材产量地区名称铜材铝材2006年(吨)同比(%)2006年(吨)同比(%)全国总计50653848.51814780139.59北 京19658-7.7314533-23.85天 津111798-6.6124679-24.83河 北1744758.741730488山 西16584-21.233489-28.18内 蒙 古6724133.5415835419.72辽 宁154983-4.1339811614.56吉 林2780012.94黑 龙 江700005.67上 海133103-1.7113721537.85江 苏110898

31、910.9768690846.07浙 江13461460.8259053143.92安 徽37974917.445018864.09福 建18870102.3934846829.71江 西26213870.982035119.93山 东119578-22.0753585481.36河 南34486833.96145736449.78湖 北42345-31.2984776-24.38湖 南64171118.2116843031.2广 东8384102.72204870941.37广 西18579149.5512958118.02重 庆5400-4.2966407468.7四 川21909-25.

32、9419232756.32贵 州8762-0.6云 南24345233.631161599.99陕 西269416209-64.17甘 肃689637.047819718.44青 海38828612.44宁 夏1117-77.84新 疆16252-5.17资料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图3 2006年铜材地区生产结构资料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图4 2006年铝材地区生产结构五、有色金属矿山产品产量总体上呈增长态势2006年,规模以上企业六种精矿金属总量为382.63万吨,同比增长15.97,增幅比2005年上升了9.82个百分点。六种精矿金属总量中,铜精矿含量75.54万吨,同比增长15.

33、96;铅精矿含量73.99万吨,同比增长18.04;锌精矿含量为214.2万吨,同比增长17.59。2006年,规模以上企业生产钨精矿折合量为7.99万吨,同比增长8.8;规模以上企业生产钼精矿折合量为9.76万吨,同比增长46.68。表5 2005-2006年精矿产量单位:吨名 称2006年同比增长2005年同比增长六种精矿产量382633815.9732994406.151.铜精矿含量75536715.966513857.392.铅精矿含量73989018.046267984.83.锌精矿含量214201017.5918215715.624.镍精矿含量6892215.1159876-5.3

34、95.锡精矿含量51832-33.537797421.926.锑精矿含量6831710.486183619.25钨钼精矿折合量1.钨精矿折合量798638.8073403-14.032.钼精矿折合量9764646.68665714.08资料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第二节 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经济效益继续大幅度提高一、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3000亿元2006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474.9亿元,比2005年增长62.19,增幅比上年上升了25.1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75.1亿元,比2005年增长60.59,占全国

35、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35.44。2006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省份有5个,他们依次是:江苏省1379亿元、浙江省1177亿元、河南省1115亿、广东省1051亿元、山东省1034亿元。二、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实现利税超过1600亿元2006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630.7亿元,比2005年增长87.47,增幅比上年增加了40.22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税828.6亿元,比2005年增长82.49,占全国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利税的比例为50.81。2006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实现利税

36、超过100亿元的省份有4个,它们依次是:河南省217.8亿元、江西省134.1亿元、云南省133.8亿元、山东省124.0亿元。三、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实现利润翻一番2006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100.3亿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增加了548.7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583.3亿元,比2005年增加利润282.4亿元,增长93.84,增幅比上年上升了26.36个百分点,占全国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的比例为53.02。2006年在有色金属行业中实现利润超过10亿元的行业小类依次是:铝冶炼企业(包括氧化铝和电解铝)288.19亿元,铜冶炼企业160.7

37、9亿元,常用有色金属(铜、铝)加工企业157.62亿元,铅锌采选企业131.79亿元,钨钼采选企业81.8亿元,铅锌冶炼企业60.92亿元,镍钴冶炼企业48.57亿元,铜采选企业37.08亿元,钨钼冶炼企业31.76亿元,有色金属合金企业14.94亿元,其它常用金属冶炼企业13.42亿元,贵金属加工企业11.68亿元,稀有金属加工企业10.417亿元。2006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利润超过10亿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2005年的17个增至21个,它们依次是:河南省(159.6亿元)、江西省(93.6亿元)、云南省(92.7亿元)、山东省(90.8亿元)、内蒙古自治区(67.8亿元)、

38、甘肃省(57.4亿元)、山西省(52.9亿元)、陕西省(50.5亿元)、浙江省(48.3亿元)、青海省(44.6亿元)、江苏省(39.7亿元)、广西壮族自治区(35.5亿元)、广东省(34.5亿元)、湖南省(34.1亿元)、贵州省(31.9亿元)、四川省(27.9亿元)、安徽省(21.3亿元)、辽宁省(20.3亿元)、新疆(17.3亿元)、湖北省(15.1亿元)、福建省(11.6亿元)。四、按矿山、冶炼、加工划分有色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2006年,有色金属行业按矿山、冶炼、加工划分,主营业务收入,矿山为1019.51亿元,占7.57;冶炼企业为6803.81亿元,占50.49;加工企业为5

39、651.55亿元,占41.94。实现利润,矿山为271.56亿元,占24.68;冶炼企业为634.0亿元,占57.62;加工企业为194.7亿元,占17.7。实现利税,矿山为357.2亿元,占21.9;冶炼企业为966.39亿元,占59.26;加工企业为307.13亿元,占18.83。五、按金属品种划分有色金属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2006年,有色金属行业按金属品种划分,主营业务收入铜镍行业(包括矿山、冶炼、加工)为5211.79亿元,占38.68;铝行业(包括矿山、冶炼、加工)为3924.61亿元,占29.13;铅锌行业(包括矿山、冶炼)为2106.14亿元,占15.63;其它行业为223

40、2.34亿元,占16.57。2006年实现利润,铜镍行业为318.1亿元,占28.91;铝行业为367.61亿元,占33.41:铅锌行业为207.09亿元,占18.82;其它行业为207.46亿元,占18.86。2006年实现利税,铜镍行业为493.37亿元,占30.25;铝行业为513.45亿元,h-31.49:铅锌行业为313.06亿元,占19.2;其它行业为310.85亿元,占19.06。六、有色金属工业企业资产变动情况2006年末,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拥有资产总额达到9305.36亿元,同比增长31.31;负债总额为5699.28亿元,同比增长28.82;资产负债率为61.25。其

41、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拥有资产总额4486.62亿元,同比增长26.88,占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资产总额的比例为48.22。七、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人均销售收入明显提高2006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人均销售收入达到83.6万元/人.年,比2005年增长52.3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人均销售收入为77.42万元/人.年,增长了63.06。八、资产利润率、利税率和销售收入利润率、利税率提高2006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资产利润率为11.82,比2005年上升了4.04个百分点;资产利税率为17.52,比2005年上升了5.25个百分点。2006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销

42、售收入利润率为8.17,比2005年上升了1.53个百分点;销售收入利税率为12.1,比2005年上升了1.63个百分点。第三节 有色金属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650亿美元2006年,有色金属外贸进出口总额为654.3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39.7。其中,出口额239.82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45.4;进口额414.48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36.5。2006年,有色金属外贸逆差为174.66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5.9。一、2006年有色金属进口额继续增长2006年有色金属进口额为414.48亿美元,同比增长36.5。其中,铜进口额225.78亿美元,同比增长39.1;铝进口额87.37亿美元,同比增长20.5;镍进口额39.05亿美元,同比增长72.4;锌进口额21.70亿美元,同比增长81.9;铅进口额10.39亿美元,同比增长53.5。表6 2006年有色金属产品进口额产品名称2006年(亿美元)同比增长(%)合计414.48 36.51.铜225.78 39.12.铝87.37 20.63.铅10.39 53.54.锌21.70 81.95.锡3.85 -6.46.镍3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