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企业任职资格管理体系讲义.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97614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某企业任职资格管理体系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某某企业任职资格管理体系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某某企业任职资格管理体系讲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某某企业任职资格管理体系讲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某某企业任职资格管理体系讲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某企业任职资格管理体系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企业任职资格管理体系讲义.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华为公司任职资格管理解密管好大脑,看好手脚任职资格管理被任正非视为华为过去十年的三大成功变革之一,对华为成功迈入全球市场居功至伟,其两大特点就是“管好大脑,看好手脚”,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高速成长过程中的人才解决方案;这也标志着华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从绩效考核过渡到了任职资格管理本文是国内任职资格咨询专家、权威豆世红先生等在中国企业界多年实践任职资格咨询的基础上的应用研究成果。豆世红先生是英国国家职业资格高级督考官,曾任华为公司任职资格部长,全程领导建设了华为的任职资格体系。华为公司任职资格管理解密 管好大脑,看好手脚德为咨询:豆世红 谢安本文摘要:1. 知识经济下,对人的管理是21世纪

2、管理的中心2. 华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从绩效考核过渡到了任职资格管理3. 德为咨询归纳出任职资格管理的两大使命:管好大脑,看好手脚4. 任职资格管理被任正非视为华为过去十年的三大成功变革之一一、要管“事”,更要管“人”在员工的管理方面,我们发现,国内企业往往过于关注对“事”的管理,却忽视对“人”的管理,导致管理失衡,矫枉过正,效果不佳。经过多年的管理实践和管理变革,国内的不少企业已经引进了或者正在引进西方较为成熟的一些管理方法和手段,例如基于职位评估的薪酬管理,基于关键绩效指标(KPI)的绩效管理以及与之挂钩的激励手段如项目奖、提成奖等,这些管理手段已经被证明在过去的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发挥了较大

3、的效用的,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也有其不足,即上述管理手段主要基于职位,或基于事件(如KPI),实际上是偏重对“事”的管理方式,而知识经济条件下,对人的管理将成为管理的中心(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因此国内企业在进入21世纪以来,普遍遇到了同样的发展瓶颈,即缺乏对“人”的有效管理手段,例如员工职业化程度不高,所需要的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不能满足业务的需要,对人的评价不到位,没有有效的员工发展通道,激励失衡、好的经验无法传递等等。比较普遍的表现有以下方面:1、就事论事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公司的及时交货率越来越成问题,老板心里愤怒不已,把下属叫过来就是一顿大骂,可是骂完之后还是但解决不了问题

4、,因为老板没有那么多精力去了解分析这些具体问题,更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而下面的人在被骂后就开始兜圈子,理由一大堆,不去主动分析解决问题。做的稍微好点的老板,可能会考虑引进绩效考核来进行管理,例如将及时交货率作为KPI进行管理和考核,这样做或许在短期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效,却还是治标不治本,因为员工还是没有办法去分析、解决问题。这种就事论事,头痛医头的简单的管理模式很常见。他们没有考虑到,事是人做出来的,要把事做好,须从人的管理开始,这其实是一个关于员工的责任、权利、做事的方式(职业化)的系统问题,骂一通或简单的设置几个指标,只涉及了问题冰山的一角,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2、短期行为基于岗位评估来确

5、定岗位价值,通过绩效考核来确定员工的回报,是中国很多企业在管理基础很薄弱的情况下需要跨越的一个阶段,这是一个从没有规范到有规范的过程,但是它并非员工价值衡量和价值分配的理想模式,因为这是一种做的好就奖励,做不好就惩罚的管理思想,依旧是以事为中心,它无法解决员工的长远发展需要和激励问题。这种管理方式要求在评价期内(一般时间较短,例如绩效考核周期一般为3个月)对员工有比较精确、量化的评价,而人恰恰是不能在短期内精确评价的,华为的任正非就指出,管理其实就是一个在混沌中探索的过程,管理的突破就犹如从一个混沌进入另一个混沌;而日本企业则从来不对员工进行考核。因此,对人的管理需要平衡好短期与长期,对人的评

6、价尤其要注意精确与模糊的平衡,否则,在短期内硬是要求做出精确评价,必然是鼓励短期行为。因此,岗位评价与绩效考核或许有必要,却并非终极目标与手段。很多公司将其视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奋斗目标,不惜代价在上面精益求精,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此外,提成等手段被很多企业广泛采用,在企业的特定阶段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员工做一天算一天,没有安全感,不可能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有时会急功近利,过多的短期行为则导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无法提升,不能满足企业基业常青的发展目标。安然就是一例,这家公司由于过于追求业绩,对高业绩的经理人采取重奖,导致经理人共同把公司的短期业绩做到虚高,以从公司的股票中套利,导

7、致公司轰然倒塌。3、本位主义有的企业建立了简单的考核指标,推行了绩效考核,但发现考核还不如不考核。主要问题就在于考核指标是基于职位要求设定的,但是在当前市场需求变化非常快的情况下,公司内的责任、任务、活动却是灵活的,事实上,那些对市场反应快的公司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多数员工都在不同的项目里工作,而不是在部门里工作,因此,当前的考核与公司目标往往背道而驰。于是考核指标的设置不幸成为跨部门合作的障碍,导致员工各扫门前雪,以完成个人考核指标为中心而非完成公司的目标为中心,甚至为了考核结果比其他人好,互相拆台。不少人又会想到,设定跨部门考核指标不就解决这个问题了吗?只要深入做过考核的人都知道,计划赶不

8、上变化,这依旧不是根本解决之道。以上种种,表明员工没有与公司拧成一股绳。公司只关注“事”,较少关注“人”,公司没有很好的关注员工的想法,没有很好的管理员工的大脑,没能把公司的目标转化为每个员工的使命。我们经常在提“以人为本”,实际上我们对以人为本既了解得不够深,更没有找到好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来加以落实。这实际上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管理命题,即目前的管理手段还具有工业时代的显著特征,强调对“事”的关注,而知识经济下对知识工作者的管理需要新的管理模式,强调以“人”为中心,这种管理模式目前尚没有明确的答案。华为从绩效考核转向任职资格管理,可以说正是这个转变的一个重要探索,应该说,任职资格管理是中国企业

9、在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上的最佳实践之一,它被任正非视为华为过去十年的三大成功变革之一,也备受业界推崇和效仿,已经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在这个管理命题上,日本企业也已经跨出了成功的一步。德鲁克在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中指出,21世纪最大的管理挑战就在于,传统的以西方为代表管理模式已经在应对知识工作者的管理上遭遇了瓶颈,过于强调分析、量化、逻辑、系统的管理方式带有较强的物理性和数学性,关注的是“事”,但是这与人的特征,特别是知识工作者的特征是不吻合的,人身上所具有的价值观、使命、人的才能、不同人员的风格等软性因素,恰恰是无法用上述“硬”的方式来衡量的。反之,日本企业为代表的强调终生雇佣制、集体价值观的管理

10、方式,非常注重“人”的因素,有利于组织的稳定性、和谐性、协调性,恰好与解决这些西方企业面临的问题的方向相对应,因此德鲁克预言21世纪的日本企业的管理一旦取得突破(即解决终生雇佣制和人力资源的流动性问题),将是世界学习的榜样。可以说,对人的管理,东方人的思想更具有优势。下面,我们就从这个问题出发,来探讨一下华为的任职资格管理。概括一点说,华为的任职资格管理可以用“管好员工的大脑,看好员工的手脚”两点来形容。二、管好员工的大脑很多公司认为公司的目标是高层的事情,员工只需要接受目标分解下来的工作分派即可,结果就是公司目标、政策不稳定,在员工眼中一变再变,员工看不到方向和希望,缺乏对公司的认同和信任感

11、。这实际上漠视了员工的需求,而事实上,要使员工的工作卓有成效,他们必须首先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要做什么,没有任何员工可以不带着自己的大脑和信念而工作。德鲁克指出,要发挥员工尤其是知识工作者的创造力,就不能把他们当作“雇员”,而要把他们当作“志愿者”来管理。他们需要知道整个组织的使命,并且深信不疑。郭士纳受命重建IBM的时候,首先是提出了8条管理原则做为IBM的核心文化,在以后的十年间,我们看到了这些原则带来的巨大变化。正是因为市场的不确定性,员工不应该由一些条条框框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而必须是共同的使命和愿景,以及之下具体的管理原则来作为他们的“基本信仰”,形成工作中的动力杠杆。因此,管理员工首

12、先要管好员工的大脑,要明确公司的使命、愿景和发展目标,并共同制定实施策略。以华为为例,通过建立基本法,在一场70%以上的员工广泛参与的群众运动中,共同完成了这个过程。实际上,基本法并不解决任何具体问题,但可以说把华为上万人形形色色的思想整合到一个共同的框架内,在刚刚进入市场经济不久而处在混沌状态的的众多中国企业中,基本法如一道耀眼的强光,划亮了华为上万员工的共同前进方向。虽然不一定每家公司都有精力和能力做这种大运动,建立基本法也不是唯一的途径,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任何公司必须将公司的目标内化为员工的使命,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以促使员工自我负责、自我发展,这样,公司才可能使员工的努力工作、积极创造

13、成为自发行为,而不必受困于或过度依赖于发奖金、处罚等胡萝卜加大棒之类的外在手段。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进一步把目标的实现与员工的利益联系起来,确保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规则的清晰、稳定。华为的任职资格体系较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在有的公司,工程师就是工程师,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变化,员工越做越没有希望,而在华为,工程师被分为五级,从初级工程师到专家,能覆盖员工整个职业生涯阶段的能力、责任与贡献的特点,同时,除了上述的技术通道外,有管理潜质的技术人员也可以申请往管理方向发展。通过任职资格的认证,处在不同等级的员工获得相应的回报,从初级工程师的一般性薪酬福利到专家所能获得的股权、专业决策权、配备技术

14、助理等政治待遇,这符合公司的业务需求,也涵盖了员工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个人需求。这样,就形成了公司与员工共命运的管理机制,每个员工都主动想策略、找问题,员工基于使命和责任来工作,才能最大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共同成长。这样也就避免了传统绩效考核中那种上级不断的想提高目标,下级则不断的找借口和理由降低目标的博弈局面。 三、看好员工的手脚在前面的那个关于公司的交货及时率的案例中,员工之所以不能有效的分析解决问题,而是找理由兜圈子跟老板周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员工不知道怎么做,以及怎么做才能做的最好,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高层介入对事情的处理,很可能就弄错了方向,越管越乱是理所当然的。多数企业在绩效方面

15、表现不佳的一种问题恰恰就在此,即员工想做好,但是没有办法做好。反观餐饮业巨头麦当劳,光就如何制作一个汉堡,操作手册就有一本书厚,而正是职业化的操作手册,成就了一个西方快餐巨无霸。很多公司高层或培训师常常遇到这样的尴尬,在阐述某个问题的时候,到兴致上,需要在白板上比划比划以增强效果,可是拿起白板笔写不上两个字就发现没墨水了。在华为,基本上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在有关的作业指导书上,非常清楚了提示了在会议或培训前,秘书需要检查白板笔有无墨水,在会议或培训前30分钟需要将白板笔倒立竖放,以便墨水倒流到笔尖,书写流畅。正是由于有了这种成功做法和最佳实践的作业指导书(这里指因此,在具体到如何把工作做好的

16、问题上,管理员工还需要管好员工的手脚,即需要把如何做、如何做好整理成规范的操作指导书。华为的一些主要职位族都建立了操作指导书,例如上面提到的秘书操作指导书,就是华为从国内各大知名院校招聘了以硕士学历为主的数百名毕业生,进入秘书工作岗位,在实践中整理出来的;而对于技术类岗位、管理类岗位的作业指导书,则由外部顾问、内部专家、优秀员工代表等共同在最佳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演绎和归纳等方式做出来的。这样,员工才能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把事情做对、做好,最后,通过检查、检查、再检查,公司的管理水平、职业化水平就会节节提高。四、华为公司任职资格管理体系的特点综上所述,华为任职资格管理体系主要解决了在中国的职业化

17、进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特别是在工业经济转向知识型经济的过程中传统的管理手段不能解决的员工管理问题,即由以事为中心转向更为关注人的管理模式,这是符合知识经济的本质要求的。概括来说,它主要解答了以下两个重要的问题:1、将公司的目标使命化我们知道,只有真正从内在动机方面管理好了员工,外在的管理要素(如奖励、惩罚)才能发挥作用,任职资格所明确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以责任、员工能力、贡献为核心的任职资格标准及相应的评价手段和价值分配机制,正是通过将公司的目标与员工的个人需求和利益捆绑在一起,从而将公司的目标内化为员工个人的使命和责任。这样,公司无需时刻挥舞大棒或利用胡萝卜,而员工自然会积极努力,无所不能,

18、才能达到公司管理的高等境界无为而无不为。2、将工作行为职业化同样,员工也需要知道如何把事情做好,通过对成功经验的总结或学习借鉴,制定规范的作业指导书,可以培养员工的职业化行为。我们需要了解,职业化的工作水准并非一定要非常优秀的员工才能做到,它也不是聘请一两个培训师来讲几堂课所能解决(外部的经验不一定能在本公司获得成功),只有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适当的进行借鉴,总结出职业化的行为,让员工持续的坚持这些行为,自然会形成习惯,从而形成职业化的素养。通过对作业指导书(亦即做事的方式)的不断优化,公司的职业化水平、工作效率自然会不断提高。华为公司任职资格体系概述默认分类 2009-07-30 16:10

19、 阅读9290评论12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豆世红 任职资格反映的是从事各类工作的能力。它的特点首先是:基于工作内容,并以完成工作内容成功的行为规范为标准。也就是说要获得一定的任职资格,必需按照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完成其工作内容。它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工作质量,有助于员工的培训,明确员工需要掌握的知识范围及能力标准。以前我们是根据工作任务或职责来估计员工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如图A),这样不可避免地带来两者之间较大的差异。 任职资格就是在两者之间搭起一个桥梁(如图B),明确完成工作任务需要的成功行为的规范是什么,员工要达到成功行为的规范需要哪些必备知识与技能;根据行为规范对员工

20、的工作行为进行认证,就可了解员工还需要掌握那些必备知识。 任职资格另一个特点:基于工作的合理分类。因此,任职资格标准既具有针对性,又具有一定范围的适应性。工作分类的方法采用“自上而下”的功能分析法。首先从公司的主要目标开始。目标是随后分析的基础,所有的员工都应该能知道他们自己的工作与该主要目标的关系(直接或间接的)。第二步,就可以进行全面的功能分析,提出问题:“要达到这一主要目标需要进行哪些工作?”这样就可以进行层层分解。这里要强调的是分析的基础必须是功能的真正层次,而不是对它们的关系的传统看法以及管理者的个人立场,不能把现有的组织结构强加在分析上。功能分析是以主要目标开始以个人工作任务结束的

21、,并根据工作任务的合理分类形成资格领域(HAY称之为职位族)。一、为什么要建立任职资格体系 每位员工都知道,只要工作干得好,就有可能晋升,但是具体达到什么条件,就不清楚了,至于未来的职位要求是什么,自我的发展方向怎么定就更不了解了。员工一旦工作上不顺利或感到前途渺茫就要求调动,调到什么岗位有利于自己的发展也不清楚,这样的调动十有八九工作也不会理想,这对员工对公司都是一种损失。 目前华为公司的管理干部大部分是公司创业期的技术骨干,在今天公司迅速发展到近万人的规模情况下,老干部队伍如何随着公司战略发展不断提高管理技术、管理理念,并行之有效地付诸实践。怎样更快更有效地培养这一批,激励他们自我上进,又

22、怎样从新员工中不断选拔出未来发展需要的优秀管理者等成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上的首要问题。 解决基层员工的操作规范化及自我发展问题 任职资格体系通过对职位的合理分类,形成各个资格领域,建立起各领域的职业发展通道。这样员工就可了解并选择个人最佳的职业发展途径。任职资格标准的详细说明,使员工了解工作的具体要求、需要学习的内容,掌握绩效改进的方法。通过自己与自己比,激发自我发展的动力,并为达到个人职业发展目标而不断努力,在达标的过程中不断规范自己的操作,提高自己的技能。 解决现有干部如何进一步职业化的问题 “管理发展”是指管理队伍的建设问题。大规模的公司与小公司不同,总经理不可能管理公司的每一位员工,最

23、重要的管理问题就是对管理者的管理,通过对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来带动整个公司的经营运作,管理人员其工作性质决定一般需要从内部培养。 华为公司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公司领导层已意识到“管理发展”的重要性。在98年管理要点中十多处提到了管理队伍的建设。公司基本法也增加了“关于接班人”一章。任职资格体系的建立使干部的能上能下规范化、制度化,使干部后备队伍的选拔科学化。 解决如何尽快发掘培养新干部的问题 新干部怎样继承发展华为特色的管理理念并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有效的管理技能和专业知识。新老干部如何不断自我激励、互相学习提高,尽快形成与高速发展的公司规模相一致的职业化干部队伍。 职务是与职位相对应的,根据市场战

24、略的变化,组织架构及相应的职位会有不断变化,而任职资格的标准修订将带动员工及干部不断学习并实践去达标,以适应职位的挑选。二、怎样建立任职资格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于公司的整体经营战略,这是与人事管理的最大区别。 华为公司引入HAY项目的目的是要建立薪酬制度,同时也基本完成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并把公司战略通过KPI体系贯穿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构架之中。 任职资格体系建立在HAY项目完成的人力资源基础工作之上,是HAY项目的继续和补充。两项目的整合,基于操作方法、原理上的一致性。公司HAY项目通过采用与功能分析法原理相同的鱼骨分析法,把公司的目标层层分解,形成公司的KPI体系。KPI体系打破

25、部门的界限,形成跨部门的四大职位族。建立的职位族有:专业技术族、营销族、专业行政族、领导(或管理)族。华为职位族初步划分 领导族专业行政族营销族专业技术族研究开发生产及生产支持客户服务总裁、副总裁主要部门高级主管财务会计人力资源总务合同管理文书行政管理信息政府关系销售产品管理市场推广产品设计技术管理基础研究生产生产管理设备调测质量管理物料售前及售后服务技术支援客户培训安装现场维修 每个职位族按照工作内容的复杂程度、所需技能等分成相应的等级。下面是职位族的分级方法: “应负责任”是分级的基础,不同的级别有相应的应负责任,级别越高,工作内容越复杂。每一级标准中根据应负责、工作内容,有相应的操作规范

26、、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因素质是非显性的,不易发现且难改变,所以在分级时可暂不单独考虑。素质在操作规范中体现。 HAY的分级思想与英国NVQ的分级 思想是相通的,而HAY只有原则,没有给我公司建立最后的分级结果,有对职位的表面要求,没有每一级的具体标准内容。NVQ已经过十多年的开发,给出了一个比较科学、完善的体系框架,所以借鉴NVQ的开发成果是必要的,同时也不会打破HAY为华为设立的管理体系。 下面我们具体探讨一下管理类任职资格标准的分级方案,根据HAY的思想,一个员工的职业发展模型如下: 员工在刚参加工作时,首先做专业工作,专业水平达到一定水准才有可能进入管理类,这是对管理者的基本要求

27、。也有一些人在技术类中继续晋升,可达到技术四级或五级。因此我们可以把管理类任职资格分为三个级别,为了与技术类级别相对应,管理类三个级别分别称之为管理三级、四级、五级。 管理三级是进入管理类的最初一级,一般管理的部门和人员比较少,大部分工作还是专业技术和技术管理等。与技术类第三级的工作内容相当接近,因为达到第三级的技术人员也要带一些助手,策划整个开发组的技术方案等。所以管理三级是进入管理类的过渡级别。四级相当于公司二级部门管理职位的要求,五级相当于公司级管理职位的要求。三、任职资格标准的建立方法 任职资格标准由级别名称、工作单元、要素(操作规范和必备知识)组成。下面以管理四级为例,说明资格标准的

28、建立过程及方法: 1、确定工作单元 上面已谈到,任职资格是基于工作内容的,能否获得某一级的任职资格,要看是否能按照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完成其工作内容。每一级的工作内容由几项较独立的工作组成,我们把它称之为工作单元,单元是对职位职责的描述。单元的大小要合适,严格地说一个单元的工作要能由一个人进行。 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比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内容要综合一些,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1)专业工作每个管理人员,无论他在公司担任什么管理职务,他总要亲自负责几项局部的专业工作。这些工作可能是技术性的,也可能是处理与客户的关系。管理级别越高,这些工作可能越少。 (2)管理工作包括: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工作内容以及

29、人力资源开发。 (3) 战略制定 第一项我们将在专业技术资格标准中给予说明,管理类任职资格只考虑管理工作以及战略的制定,专业工作也可间接考虑,比如说没有达到专业三级不能取得管理四级的资格等。 根据任职资格各级的要求和公司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初步确定管理资格标准各级工作单元(草案)如下:1、任务管理单元2、内部关系单元3、环境条件单元4、促进决策单元5、绩效改进单元2、把工作单元分解为要素 工作单元可以进行更详细的描述,说明这项工作应该怎样正确完成。单元描述的是要完成的一项工作或任务,而构成单元的要素描述公司希望这一任务怎样得到完成。反映任务得以正确完成的方法。要素由操作规范和必备知识组成。 (

30、1)操作规范 操作规范是任职资格标准的第三层,是最难制定的部分。规范即:“用于作出判断的规则、标准或者原则。”这里应注意两点,首先规范不是量化的东西,他是规则、标准或者是一些原则。第二,管理类任职资格的操作规范应由管理者自己来制定,不能由其他人员或部门完成。这样才能使操作规范符合工作的实际要求。操作规范是对一个操作行为的基本特征的描述,描述的是行为的结果。它可能不那么精确,但导向客观。 下面是管理四级第一工作单元的要素内容(草案): 制订SMART计划(本部门及下属) 有效实施计划(资源利用:人、财、物、信息) 监控及评估工作活动(监控点信息收集、分析及采取行动) 操作规范要精确,让考评员(或

31、考生)直接掌握标准。因此,操作规范的语言、措辞和逻辑性都要能被使用者接受(理解)。这在较低级别标准中较容易做到,因为低级别涉及的工作只是一些手工的或常规的工作,而在高级别标准中较难做好。可能在规范中会出现如“适当地”、“妥善的”之类的词,这些“笼统的”标准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在标准和使用者之间需要一个解释的文件或程序,包括:申请人学习手册、考评员定期交流制度等。 这里要强调,引入英国职业资格体系,应把其科学的东西拿过来,再根据公司的特点进行调整和修正。在英国十多年的资格体系建立过程中,解决了两大难题:一是功能分析法的合理运用,使每一级资格的单元得以合理的确定下来,另一个是每一要素下的操作规范都是由本领域的专家制定下来的。它的结构和框架是不易变动的。我们公司需要重点对规范进一步说明和解释。因为规范是一个导向,并不精确。(精确的规范不通用,即英国在制定标准时已考虑到了通用性) (2)必备知识 管理四级“任务管理单元”的必备知识(草案): 公司目标 基本法相关条款及公司其他相关规定 工作职责 计划制订方法PDCA循环 专业知识 必备知识是指使员工能在一定范围内称职地工作的基本知识。操作证据不可能覆盖工作的每一个方面,对必备知识的考评,可以证明员工在一定范围内都能称职地工作。它是操作证据的补充,也是对证据判断的证实。另外,员工为达到操作规范的要求,可根据必备知识的内容进行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