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脂类的营养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98310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脂类的营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第六章脂类的营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六章脂类的营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第六章脂类的营养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第六章脂类的营养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脂类的营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脂类的营养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脂类营养,1.掌握脂类的理化特性和营养作用2.动物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3.必需脂肪酸的概念、种类和作用4.日粮添加脂肪的应用,目 的 要 求,内容目录,第一节 脂肪的分类、性质及作用,第二节 脂肪的消化、吸收及代谢,第三节 必需脂肪酸,第四节 日粮添加脂肪的应用,一类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不溶于水,而溶于乙醚、苯、氯仿等有机溶剂的物质,统称为脂类。饲料常规分析中将这类物质称为粗脂肪或醚浸出物(EE)。,第一节 脂类的组成、分类与作用,非皂化脂类,可皂化脂类,脂类,简单脂类,复合脂类,磷脂类,鞘脂类,糖脂类,脂蛋白质,固醇类,类胡萝卜素类,脂溶性维生素,一、脂类的组成与分类,甘油脂,

2、蜡质,1脂类的氧化酸败 自动氧化:由自由基激发的氧化。 微生物氧化:油脂暴露空气中,由存在于饲料中 或由微生物产生的脂氧化酶引起。酸价:衡量饲料油脂品质高低的指标。指中和1克脂肪中游离脂肪酸的KOH的毫克数。酸价越高,酸败越严重,营养价值越低。,二、脂类的性质,氧化酸败,2.脂肪酸氢化:不饱和脂肪酸变成饱和脂肪酸。3.脂类的水解特性:在稀酸、强碱或微生物产生的脂酶作用下脂类分解为基本组成单位(甘油和脂肪酸)。 水解对脂类的营养价值没有影响,但水解产生的一些脂肪酸有异味或酸败味,可能会影响脂类的适口性。脂肪酸碳链越短(特别是46C的脂肪酸),异味越浓。,二、脂类的性质,三、脂类的营养生理作用,1

3、供能贮能作用;2作为机体的组成成分;3为动物提供必需脂肪酸;4作为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5其他作用:,(1)能值最高;(是Pr和CH2O的2.25倍) (2)产生额外能量效应; (3)脂肪是动物体内主要的能量贮备形式。,关于脂肪的供能贮能作用,饲粮添加一定水平的油脂替代等能值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能提高饲粮代谢能,使消化过程中能量消耗减少,热增耗降低,使饲粮的净能增加的效应称为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或脂肪的增效作用。(当植物油和动物脂肪同时添加时效果更加明显),1)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的概念:,关于额外能量效应,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协同作用;适当延长食糜在消化道的停留时间,有助于营养物质的更

4、充分吸收;脂肪的抗饥饿作用使动物用于活动的维持需要减少,用于生产的净能增加;,2)脂肪额外能量效应的可能机制,脂肪酸可直接沉积在体脂肪内,减少由饲粮碳水化合物合成体脂的能耗;,添加脂肪提高日粮适口性,因此有更高的能量进食量,动物的生产性能得到提高。,(1)脂类的保温、防护作用;,(2)脂类是代谢水的重要来源;,脂类其他营养生理作用,(3)磷脂的乳化特性;,(4) 胆固醇的生理作用;(是甲壳类动物必需的营养素),(5)饲料中添加可减少机器磨损、降低粉尘、提高适口性、改善外观。,第二节 脂类消化、吸收和代谢,二、反刍动物对脂类的消化吸收,一、单胃动物对脂类的消化吸收,三、脂类的代谢,脂类的消化、吸

5、收,一、单胃动物对脂类的消化吸收,要点:1消化的主要部位是十二指肠,空肠 2参与脂类消化的酶主要是胰脂肪酶、肠脂肪酶和胆汁。 3消化产物是甘油一酯、脂肪酸、胆酸、胆固醇等,组成水溶性的易吸收的乳糜微粒。 4主要吸收部位是回肠,并以异化扩散方式吸收。 5胃内为酸性环境,对脂肪的消化不利,在胃内起初步的乳化作用。,乳糜微粒,十二指肠 空肠 血液,小肠黏膜,脂肪,脂蛋白,二、反刍动物对脂类的消化吸收,要点:1瘤胃是反刍动物脂类物质的主要消化部位,在瘤胃中脂类物质得到明显的改组,瘤胃对脂类的消化有四个特点: (1)大部分不饱和FA氢化变成饱和FA,使EFA含量减少; (2) 部分不饱和FA发生异构化反

6、应,生成支链脂肪酸; (3) 中性FA、磷脂、甘油变成VFA; (4) 微生物合成的奇数碳和支链FA数量增加。,2脂类物质通过网、瓣胃时几乎不发生变化,进入皱胃后消化吸收与单胃动物相似。3瘤胃壁只吸收VFA和短链FA。,二、反刍动物对脂类的消化吸收,瘤胃,脂肪酸,甘油,饱和脂肪酸,异构化脂肪酸,完全氢化,部分氢化,挥发性脂肪酸,微生物分解,支链脂肪酸 奇数碳脂肪酸,微生物合成,混合乳糜微粒,小肠,1.合成代谢:部位,猪和反刍动物脂肪酸合成主要在脂肪组织和乳腺,人主要在肝脏,禽完全在肝,大鼠、小鼠 肝和脂肪组织。2.合成原料: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均可利用经消化道吸收的脂肪酸作为合成脂肪的原料。反刍

7、动物主要利用酮体和乙酸(幼畜可利用葡糖),单胃动物主要利用CH2O,少部分利用脂蛋白和体蛋白。,三、脂类的代谢,三、脂类的代谢,4.脂肪肝:正常情况下,脂肪占肝湿重的5%,但在脂肪代谢紊乱时可上升到30%,甚至50%。鹅强饲可提高肝重6倍,而体重只增加2/3。,3.影响因素:受日粮因素和激素调节,脂质和CH2O的摄入量通过反馈和正向调节控制FA合成,饱和FA抑制FA合成。,5.吸收进入细胞的甘油、FA重新合成甘油三酯,并形成乳糜微粒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进行转运。6. 能量充足时,体内的脂类物质主要以在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中合成甘油三酯为主,饥饿时,以甘油三酯氧化供能为主。,7.氧化供能是脂类物

8、质的主要作用。,三、脂类的代谢,第三节 必需脂肪酸,一、概念,二、作用与缺乏症,一、必需脂肪酸的概念,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供给,或在体内通过特定的前体物形成,对机体健康和正常生理机能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EFA,essential fatty acids)。 通常将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称为EFA。,参与磷脂合成,并以磷脂形式作为细胞生物膜的组成成分。,1、生物学作用,二、EFA的作用、需要量及供给,EFA是类二十烷合成的前体物。, EFA能维持皮肤和其他组织对水分的不通透性,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1)影响生产性能:引起生长速度下降,产奶量减少,饲料利用率下降。

9、(2)皮肤病变:出现角质鳞片,水肿,皮下血症,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强。 (3)动物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生长受阻,严重时引起动物死亡。 (4)引起繁殖动物繁殖机能混乱,导致繁殖力下降,甚至不育。,2、EFA缺乏症,二、EFA的作用、需要量及供给,缺乏症:A 细胞膜结构失去完整性,典型症状为需水量上升,粪便变稀; B 家禽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尤其易患消化道、呼吸 道疾病(缺乏亚油酸时胞膜完整性破坏);C 羽毛粗劣,水肿,生长率低;D 干扰精子形成,降低受精率;影响胚胎的发育。,家禽 饲料中含1%可满足要求。但实际需要量远远高于该值。提高亚油酸含量可提高蛋重。,二、EFA的作用、需要量及供给,案例

10、分析近期由于玉米价格不断上涨,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某蛋鸡养殖厂在饲料中加入了部分面包渣替代玉米,使用新配制的饲料后,发现脏蛋增多,且鸡蛋变小,养殖效益比以前有所下降。请分析营养原因。,案例分析:该情况的发生是在更换新配制饲粮后发生的,饲养环境没有发生变化,显然是使用新原料的问题。面包渣是烘烤面包的副产物,其原料是以小麦为主,从营养价值来分析,小麦与玉米相比,蛋白质含量略高,两者的无氮浸出物含量均较高,但小麦中非淀粉多糖含量较多,可达小麦干重的6%以上,主要是阿拉伯木聚糖,这种多糖不能被动物消化酶消化,而且有粘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动物的消化率。,同时粘性的食糜使蛋鸡的饮水量增加,排泄物湿度大,这是

11、脏蛋增多的一个原因;同时,从粗脂肪的含量来看,小麦低于玉米,且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也低于玉米,玉米中亚油酸含量高达2%,是谷类籽实中最高的,小麦中的亚油酸远低于玉米。亚油酸作为必需脂肪酸对蛋重大小有直接的影响,当饲料中亚油酸不足时,会明显降低蛋重和产蛋率。,猪 猪对亚油酸的需要量为0.1%。反刍动物 对亚油酸没有特殊需要。亚油酸的供给 生长较快或产蛋率较高的畜禽应注意亚油酸供给量。一般给家禽日粮补充植物油,目的是补充能量和亚油酸;猪日粮以补充动物油为主,目的是补充能量,此时油与脂肪供能效果相当,而脂的价格低。,二、EFA的作用、需要量及供给,第四节 日粮中添加油脂的应用,一、添加原因,二、适量油

12、脂提高能量利用率的原因,三、添加油脂在生产中的应用,一、添加油脂的原因,1.可利用的价廉质优的油脂产品增多; 2.动物生产能力提高,需要提高饲粮能量浓度; 3.一般而言,日粮含有适当脂肪可提高整个日粮能量的利用率(增能效应); 4.添加油脂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二、添加适量油脂提高日粮能量利用率的原因,1.延长饲料在消化道的停留时间,提高养分的利用率;2.代谢过程简单,动物可将现成的FA沉积到组织和产品中去,减少合成代谢的消耗。3.反刍动物氧化FA产生ATP的效率比氧化乙酸高10%(产后020天牛添加脂肪效果较好),4.动物氧化利用脂肪时热增耗较低(夏季添加油脂可以减少动物热应激

13、)。 5.添加油脂与基础日粮中已有油脂饱和度不同,可起到互补作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一般蛋鸡添加 0.51% 肉鸡13% 1.混合油脂效果优于单一植物油(饱和FA与不饱和FA混合,促进其协同作用的发挥,1/3动物油+2/3植物油效果最好),动物油生产中应用较麻烦,冬季是固态,需增添加热设备。 2.添加油脂后,日粮有效能高于其加合值,产生增能效应。,三、添加油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一)家禽日粮中添加油脂的应用,3.添加油脂后,可增加蛋重和蛋黄重,但添加过高时鸡蛋胆固醇含量上升。,4.高温季节家禽采食量下降,添加油脂可维持蛋重,降低体增热,一定程度上缓解热应激。,(一)家禽日粮中添加油脂的应

14、用,5.鸡蛋、鸡肉中FA组成受日粮影响较大,与日粮FA模式相似(生产强化蛋)保健蛋。 6.一般家禽营养需要中不列出EE的需要,而仅列出亚油酸需要,代表对EE的需要量。对蛋鸡,1%的亚油酸可能不足。,(一)家禽日粮中添加油脂的应用,(二)猪日粮添加油脂的应用,要点:1. 520千克猪添加油脂后会提高饲料转化率和日增重,而采食量略下降(一般不宜添加);20100千克猪添加油脂后改善饲料转化率和日增重,同时背膘提高(肥育后期应降低动物油脂)。2.适中的温度下,用油脂代替碳水化合物,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提高,高温时期添加油脂才能获得最大增产效果。,3.妊娠后期、泌乳期母猪添加油脂,泌乳量、乳中脂肪含量增

15、加,仔猪增重和成活率提高,哺乳期母体失重减少,缩短断奶配种间隔。 4.猪对脂肪的消化率取决于FA链的长短和游离FA的多少及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 5.不同来源油脂对猪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影响不大,过多会影响肉质,形成软酯胴体(提倡使用混合油脂)。,(二)猪日粮添加油脂的应用,(三)反刍动物添加油脂的应用,1.添加对象:瘦弱牛;泌乳期每天减重1kg以上的牛;乳脂率较低的牛;产奶量急剧下降的牛;泌乳曲线异常的牛。2.油脂对瘤胃养分代谢的影响(1)影响微生物活动 油脂DM2%3%时,纤维分解菌受抑制,且不饱和度越高,抑制越明显;未酯化油脂影响大于酯化油脂。油脂添加量越高,影响越大;酯化与非酯化油脂

16、混合后其抑制程度小于任何一种。(2)提高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率。(3)降低钙、镁的吸收率。,3.使添加油脂效益增高,副作用减少的原则a 提高粗饲料采食量b提高钙、镁含量:Ca 1% ,Mg 0.20.3%(市场有棕榈酸钙出售)c饲喂饱和FA或保护油脂(CaFA)(降低溶解度,降低负影响)d多次饲喂,维持最适的能氮比,(三)反刍动物添加油脂的应用,1.采食量问题:动物为能而食。添加油脂可提高日粮能量,采食量可能降低,应防止其他养分不足。能量提高,其他养分浓度应相应提高。2.对产品品质的影响。3.注意油脂对加工设备的影响:一般添加油脂应有喷油设备,动物油的加热设备。油脂大于23%时,饲料制粒难,且外观发青,不好看。添加油脂较高时,可将一部分油脂在制粒后喷添、使用保护油脂或其他形式保护油脂 。4.注意防止油脂的氧化。,(四)添加油脂应注意的问题,本章复习思考题,1.简述脂类的营养生理功能。2.简述EFA的概念、种类及其功能。3.简述反刍动物、单胃动物对脂类的消化 吸收的特点。4.何谓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简述其可能的机制。 5.如何在动物饲粮中添加油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