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翻样及加工课件 单元5基础钢筋翻样及加工.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99156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3.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翻样及加工课件 单元5基础钢筋翻样及加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钢筋翻样及加工课件 单元5基础钢筋翻样及加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钢筋翻样及加工课件 单元5基础钢筋翻样及加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钢筋翻样及加工课件 单元5基础钢筋翻样及加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钢筋翻样及加工课件 单元5基础钢筋翻样及加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筋翻样及加工课件 单元5基础钢筋翻样及加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翻样及加工课件 单元5基础钢筋翻样及加工.ppt(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单元5基础钢筋翻样及加工,1,5.1 基础平法识图,单元5 基础钢筋翻样及加工,目 录,5.2 基础钢筋排布规则,5.3 基础钢筋翻样计算实例,2,单元5 基础钢筋翻样及加工,1了解基础平法识图的基本知识;2掌握基础钢筋的排布规则;3能够进行基础钢筋翻样计算。,3,5.1基础平法识图,4,独立基础分为普通独立基础和杯口独立基础两种类型,本单元指普通独立基础。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有平面注写和截面注写两种表达方式。独立基础的底板截面形状有阶形和坡形两种,其编号表示如下:阶形截面编号加下标“J”,如DJJ01、DJJ02;坡形截面编号加下标“P”,如DJP01、DJP02。,5.1.1 独立基础平法识

2、图,5.1 基础平法识图,5,独立基础的平面注写方式分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两部分内容。集中标注是在基础平图上集中引注:基础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配筋三项必注内容,以及当基础底面标高与基础底面基准标高不同时的相对标高高差和必要的文字注解两项选注内容;原位标注是在基础平面图上标注独立基础的平面尺寸。,5.1 基础平法识图,6,1独立基础集中标注的具体内容(1)注写独立基础编号(必注内容)如DJJ、DJp等。(2)注写独立基础截面竖向尺寸(必注内容)。如阶形截面注写为h1/h2/h3等;坡形截面注写为h1/h2,如图5.1所示。,5.1 基础平法识图,7,图5.1 独立基础截面竖向尺寸(a)阶形截面独立

3、基础竖向尺寸;(b)坡形截面独立基础竖向尺寸,5.1 基础平法识图,8,(3)注写独立基础配筋(必注内容)以B代表独立基础底板的底部配筋,X向配筋以X开头、Y向配筋以Y开头注写;两向配筋相同时,则以X&Y开头注写。当圆形独立基础采用双向正交配筋时,以X&Y开头注写;当采用放射状配筋时以Rs开头注写,先注写径向受力钢筋(间距以径向排列钢筋的最外端度量),并在“/”后注写环向配筋。如图5.2所示。,5.1 基础平法识图,9,图5.2 独立基础底板底部配筋,5.1 基础平法识图,10,(4)注写独立基础底面相对标高高差(选注内容)当独立基础底面标高与基础底面基准标高不同时,应将独立基础底面标高与基础

4、底面基准标高的相对标高高差注写在“()”内。如DJP03(-0.500)表示该坡形独立基础底面标高比基础底面基准标高低0.500m。(5)必要的文字注解(选注内容)当独立基础的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应增加必要的文字注解。,5.1 基础平法识图,11,2独立基础原位标注的具体内容原位注写矩形独立基础截面尺寸如图5.3所示。原位标注原位注写坡形独立基础截面尺寸如图5.4所示。独立基础采用平面注写方式的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综合表达如图5.5所示。独立基础通常为单柱独立基础,也可为多柱独立基础(双柱或四柱等)。,5.1 基础平法识图,12,图5.3 矩形独立基础原位标注,5.1 基础平法识图,13,图5.4

5、 坡形独立基础原位标注,5.1 基础平法识图,14,图5.5 独立基础集中及原位标注,5.1 基础平法识图,15,多柱独立基础顶部配筋和基础梁的注写方法如下:(1)注写双柱独立基础底板顶部配筋双柱独立基础的底板顶部配筋通常对称分布在双柱中心线两侧,以“T”开头注写为“双柱间纵向受力钢筋/分布钢筋”。当纵向受力钢筋在基础底板顶面非布满时,应注明其总数。如图5.6所示。,5.1 基础平法识图,16,图5.6 双柱独立基础顶部配筋示意图,5.1 基础平法识图,17,(2)注写双柱独立基础的基础梁配筋当双柱独立基础为基础底板与基础梁相结合时,注写基础梁的编号、几何尺寸和配筋。如JL(1)表示该基础梁为

6、1跨,两端无延伸;JL(1A)表示基础梁为1跨,一端有延伸;JL(1B)表示基础梁为1跨,两端均有延伸。通常情况下,双柱独立基础宜采用端部有延伸的基础梁,基础底板则采用受力明确、构造简单的单向受力配筋与分布筋。基础梁宽度宜比柱截面宽度100mm(每边50mm)。基础梁配筋的注写如图5.7所示。,5.1 基础平法识图,18,图5.7 双柱独立基础梁配筋注写示意图,5.1 基础平法识图,19,(3)注写配置两道基础梁的四柱独立基础底板顶部配筋当四柱独立基础已设置两道平行的基础梁时,根据内力需要可在双梁之间及梁的长度范围之内配置基础顶部钢筋,注写为“梁间受力钢筋/分布钢筋”。如图5.8所示。,5.1

7、 基础平法识图,20,图5.8 四柱独立基础底板顶部配筋示意图,5.1 基础平法识图,21,采用平面注写方式表达的四柱独立基础注写如图5.9所示。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的截面注写方式分为截面标注和列表注写(结合截面示意图)两种表达方式。具体内容可参考相关资料。,5.1 基础平法识图,22,图5.9 四柱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注写示意图,5.1 基础平法识图,23,条形基础整体上可分为梁板式条形基础和板式条形基础。梁板式条形基础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支剪力墙结构等。平法施工图将梁板式条形基础分解为基础梁和条形基础底板分别进行表达。板式条形基础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和砌体结构。平

8、法施工图仅表达条形基础板。当墙下设有基础圈梁时,再加注基础圈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5.1.2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5.1 基础平法识图,24,条形基础编号分基础梁、基础圈梁和条形基础底板编号,如表5.1所示。,表5.1 条形基础编号,5.1 基础平法识图,25,1条形基础梁的平面注写方式条形基础梁的平面注写方式分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两部分内容。2条形基础底板的平面注写方式条形基础底板TJBP、TJBJ的平面注写方式分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两部分内容。(1)条形基础底板集中标注的内容条形基础底板的集中标注内容为:条形基础底板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配筋三项必注内容,以及条形基础底板底面相对标高高差、必要的文

9、字注解两项选注内容。,5.1 基础平法识图,26,注写条形基础底板编号(必注内容)坡形截面编号加下标“P”,如TJBP03(5B);阶形截面编号加下标“J”,如TJBJ03(5A)。注写条形基础底板截面竖向尺寸(必注内容)当条形基础底板为坡形截面时,注写为h1/h2,如图5.10所示;当条形基础底板为多阶截面时,注写为h1/h2/等;当条形基础底板为单阶截面时,注写为h1,如图5.11所示。,5.1 基础平法识图,27,图5.10 条形基础底板坡形截面竖向尺寸,5.1 基础平法识图,28,图5.11 条形基础底板单阶截面竖向尺寸,5.1 基础平法识图,29,注写条形基础底板底部及顶部配筋(必注

10、内容)以B开头,注写条形基础底板底部的横向受力钢筋;以T开头,注写条形基础底板顶部的横向受力钢筋;注写时用“/”分隔条形基础底板的横向受力钢筋与构造钢筋。如图5.12所示。,5.1 基础平法识图,30,图5.12 条形基础底板底部配筋示意,5.1 基础平法识图,31,当为双梁(或双墙)条形基础底板时,除在底板底部配置钢筋外,一般尚需在双梁或双墙之间的底板顶部配置钢筋,其中横向受力钢筋的锚固从梁(或墙)的内边缘起算。如图5.13所示。,5.1 基础平法识图,32,图5.13 双梁条形基础底板配筋注写示意,5.1 基础平法识图,33,注写条形基础底板底面相对标高高差(选注内容)当条形基础底板底面标

11、高与条形基础底面基准标高不同时,应将条形基础底板底面相对标高高差注写在“()”内。必要的文字注解(选注内容)。,5.1 基础平法识图,34,(2)条形基础底板原位注写的内容原位注写条形基础底板的平面尺寸。原位注写修正内容。当条形基础底板上集中标注的某项内容(如截面竖向尺寸、底板配筋、底板底面相对标高高差等)不适用于条形基础某跨或某部位时,将其修正内容原位注写在该跨或该部位处,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5.1 基础平法识图,35,桩基承台平法施工图有平面注写和截面注写两种表达方式。桩基承台分为独立承台和承台梁,编号如表5.2所示。,5.1.3 桩基承台平法识图,表5.2 桩基承台(承台梁和独立承

12、台)编号,5.1 基础平法识图,36,1独立承台的平面注写方式独立承台的平面注写方式分为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两部分内容。(1)独立承台集中标注的内容具体规定如下:1)注写承台编号(必注内容),如CTJ、CTP。2)注写承台截面竖向尺寸(必注内容)若承台为阶形截面,注写为h1/h2/等,单阶截面仅注写h1,如图5.14所示;坡形截面注写为h1/h2,如图5.15所示。,5.1 基础平法识图,37,图5.14 阶形截面承台竖向尺寸,5.1 基础平法识图,38,图5.15 坡形截面承台竖向尺寸,5.1 基础平法识图,39,3)注写独立承台配筋(必注内容)底部与顶部双向配筋应分别注写,顶部配筋仅用于双柱

13、或四柱等独立承台,当独立承台顶部无配筋时则不注顶部。规定如下:以B开头注写底部配筋,以T开头注写顶部配筋。矩形承台X向以X开头,Y向以Y开头,两向配筋相同时以X&Y开头。当为多边形桩承台(五边形或六边形)或异形桩承台且采用X向和Y向正交配筋时,注写方式与矩形独立承台相同。,5.1 基础平法识图,40,当为等边三桩承台时,以“”开头,注写三角布置的各边受力筋(注明根数并在配筋值后注写“3”),在“/”后注写分布钢筋,当为等腰三角形三桩承台时,以“”开头,注写等腰三角形底边的受力钢筋两对称斜边受力筋(注明根数并在配筋值后注写“2”),在“/”后注写分布钢筋,,5.1 基础平法识图,41,4)注写桩

14、承台底面相对标高高差(选注内容)。5)注写必要的文字注解(选注内容)。,5.1 基础平法识图,42,(2)独立承台原位标注的内容独立承台原位标注是在桩基承台平面图上标注独立承台的平面尺寸,相同编号的承台可仅选择一个标注,其他与其编号相同者仅注写编号即可。如图5.16所示。,5.1 基础平法识图,43,图5.16 独立承台平面尺寸原位标注示意图,5.1 基础平法识图,44,2.承台梁的平面注写方式承台梁CTL的平面注写方式分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两部分内容。承台梁的集中标注内容为:承台梁编号、截面尺寸、配筋三项必注内容,以及承台梁底面相对标高高差、必要的文字注解两项选注内容。,5.1 基础平法识图,

15、45,具体规定如下:注写承台梁编号(必注内容)如CTL03(10B)。注写承台梁截面尺寸(必注内容)注写bh,表示梁截面宽度截面高度。当为加腋梁时注写bh YC1C2,其中C1为腋长,C2为腋高。,5.1 基础平法识图,46,注写承台梁箍筋(必注内容)当具体设计采用一种箍筋间距时,注写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与肢数(箍筋肢数写在括号内);当具体设计采用两种箍筋间距时,用“/”分隔不同箍筋的间距及肢数,按照从基础梁两端向跨中的顺序注写,先注写第一种箍筋(在前面加注箍筋道数),在斜线后再注写第二种跨中箍筋(不再加注箍筋道数)。施工时应注意:在两向承台梁相交位置,应有一向截面较高的承台梁箍筋贯通设置;当

16、两向承台梁等高时,可任选一向承台梁箍筋贯通设置。,5.1 基础平法识图,47,注写承台梁底部、顶部及侧面纵向钢筋(必注内容)以B开头注写承台梁底部贯通纵筋;以T开头注写承台梁顶部贯通纵筋;以G开头注写承台梁两侧面对称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的总配筋值。注写承台梁底面相对标高高差(选注内容)当承台梁底面标高与桩基承台底面基准标高不同时,将承台梁底面相对标高高差注写在“()”内。注写必要的文字注解(选注内容)单排桩承台梁钢筋构造如图5.17所示。,5.1 基础平法识图,48,图5.17 单排桩承台梁钢筋构造示意图,5.1 基础平法识图,49,基础连梁系指连接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或桩基承台的梁。地下框架梁系

17、指设置在基础顶面以上且低于建筑标高0.000(室内地面)并以框架柱为支座的梁。基础连梁和地下框架梁的编号如表5.3所示。,5.1.4 基础连梁与地下框架梁平法识图,表5.3 基础连梁和地下框架梁编号,5.1 基础平法识图,50,基础连梁的直接引注内容规定如下:(1)注写基础连梁编号(必注内容)。根据地基与基础的实际情况,基础连梁可设计为贯通基础或不贯通基础两种形式。当设计为不贯通基础的形式时,应逐跨标注为单跨基础连梁JLL(1),单跨基础连梁的端部钢筋从基础边缘开始进行锚固。(2)注写基础连梁截面尺寸(必注内容)。注写bh,表示梁截面宽度截面高度。当为加腋梁时注写bh YC1C2,其中C1为腋

18、长,C2为腋高。,5.1 基础平法识图,51,(3)注写基础连梁箍筋和贯通钢筋(必注内容)。以B开头注写梁底部贯通纵筋;以T开头注写梁顶部贯通纵筋;以G开头注写梁两侧面对称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的总配筋值。(4)选注基础连梁底面相对标高高差与基础底板底面基准标高的高差。,5.1 基础平法识图,52,(5)选注必要的文字注解。地下框架梁的表示方法除梁编号不同外,其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的内容与楼层框架梁相同。基础连梁和地下框架梁可以与各种类型的基础进行特殊配合应用,应特别注意梁底标高应高于交错设置的相邻基础顶面标高,以满足基础沉降所需空间。基础平法施工图如图5.18所示(本图仅为本书教学参考)。,5.1

19、 基础平法识图,53,图5.18 基础平法施工图,5.1 基础平法识图,54,5.2基础钢筋排布规则,55,独立基础钢筋排布规则如图5.19图5.22所示。,5.2.1 独立基础钢筋排布规则,5.2 基础钢筋排布规则,56,图5.19 阶形截面独立基础DJJ底板钢筋排布构造(短向采用两种配筋),注:水平方向为x向,竖向为y向。 x向间距用s表示,y向间距用s表示。 独立基础底部双向交叉钢筋长向设置在下面 ,短向设置在长向钢筋的上面。,5.2 基础钢筋排布规则,57,图5.20 坡形截面独立基础DJp底板钢筋排布构造(同向采用一种配筋),注:水平方向为x向,竖向为y向。 x向间距用s表示,y向间

20、距用s表示。 独立基础底部双向交叉钢筋长向设置在下面,短向设置在长向钢筋的上面。,5.2 基础钢筋排布规则,58,图5.21 独立基础底板钢筋长度减短10%的钢筋排布构造,5.2 基础钢筋排布规则,59,图5.22 双柱独立基础钢筋排布构造,5.2 基础钢筋排布规则,60,条形基础钢筋排布规则如图5.23图5.29所示。,5.2.2 条形基础钢筋排布规则,5.2 基础钢筋排布规则,61,图5.23 十字交叉条形基础底板钢筋排布构造,5.2 基础钢筋排布规则,62,图5.24 丁字交叉条形基础底板钢筋排布构造,5.2 基础钢筋排布规则,63,图5.25 条形基础底板配筋长度减短10%的钢筋排布构

21、造,5.2 基础钢筋排布规则,64,图5.26 条形基础无交接底板端部钢筋排布构造,5.2 基础钢筋排布规则,65,图5.27 转角处基础梁、板均纵向延伸时底板钢筋排布构造,5.2 基础钢筋排布规则,66,图5.28 转角处基础梁、板均无延伸时底板钢筋排布构造,5.2 基础钢筋排布规则,67,图5.29 底板不平时的底板钢筋排布构造,5.2 基础钢筋排布规则,68,桩承台钢筋排布规则如图5.30图5.32所示。,5.2.3 桩承台钢筋排布规则,5.2 基础钢筋排布规则,69,图5.30 矩形承台CTJ、CTP配筋构造,5.2 基础钢筋排布规则,70,图5.31 等边三桩承台CTJ钢筋排布构造,

22、5.2 基础钢筋排布规则,71,图5.32 桩在承台、筏板内的连接构造,5.2 基础钢筋排布规则,72,柱插筋排布规则如图5.33图5.36所示。,5.2.4 柱插筋排布规则,5.2 基础钢筋排布规则,73,图5.33 柱插筋在独立基础或承台的锚固构造(一),5.2 基础钢筋排布规则,74,图5.34 柱插筋在独立基础或承台的锚固构造(二)( 中的第三个锚长控制仅适用于承台),5.2 基础钢筋排布规则,75,图5.35 柱插筋在条形基础梁或承台梁的锚固构造(一),5.2 基础钢筋排布规则,76,图5.36 柱插筋在条形基础梁或承台梁的锚固构造(二),5.2 基础钢筋排布规则,77,剪力墙插筋排

23、布规则如图5.37、图5.38所示。,5.2.5 剪力墙插筋排布规则,5.2 基础钢筋排布规则,78,图5.37 墙插筋在条形基础的锚固构造,5.2 基础钢筋排布规则,79,图5.38 墙插筋在承台梁的锚固构造,5.2 基础钢筋排布规则,80,5.3基础钢筋翻样计算实例,81,基础钢筋翻样计算的基本步骤为:(1)识读图纸,根据图纸的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掌握图纸的配筋等信息;(2)根据钢筋的排布规则及构造要求分析钢筋的排布范围等相关信息;(3)根据教材附录的相关知识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5.3 基础钢筋翻样计算实例,82,【例5.1】 根据图5.18基础平法施工图示意,对DJJ01的钢筋翻样进行计

24、算。,5.3.1 独立基础钢筋翻样计算,5.3 基础钢筋翻样计算实例,83,图5.18 基础平法施工图,5.3 基础钢筋翻样计算实例,84,图5.39 DJJ01钢筋排布示意,5.3 基础钢筋翻样计算实例,85,【例5.2】根据图5.18基础平法施工示意图,对TJBP02的钢筋翻样进行计算。,5.3.2 条形基础钢筋翻样计算,5.3 基础钢筋翻样计算实例,86,图5.18 基础平法施工图,5.3 基础钢筋翻样计算实例,87,图5.40 TJBP02钢筋排布示意,5.3 基础钢筋翻样计算实例,88,【例5.3】根据图5.18基础平法施工示意图,对CTJ01及承台下桩的钢筋翻样进行计算。,5.3.3 桩基础钢筋翻样计算,5.3 基础钢筋翻样计算实例,89,图5.18 基础平法施工图,5.3 基础钢筋翻样计算实例,90,图5.41 CTJ01及灌注桩钢筋排布示意,5.3 基础钢筋翻样计算实例,91,Thank You!,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