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药动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99205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三章药动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十三章药动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十三章药动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十三章药动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十三章药动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三章药动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章药动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十三章,药物动力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要求:1.掌握给药方案设计的基本内容(主要方法)、肾功能减退患者的剂量调节方法。2.掌握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应用。3.熟悉给药方案个体化(肝病患者)和治疗药物监测的主要内容。4.了解特殊人群的给药方案设计。,2,第一节 临床给药方案设计,临床最佳给药方案: 根据临床个体病人病情设计,以最佳给药途径、优良的药物制剂、最适给药剂量和最佳给药间隔,使治疗达到安全、有效、经济,尤其是使治疗既产生最佳疗效又不引起不良反应、能够满足治疗目的要求的给药方案。,3,设计临床给药方按的基本要求:,保证有效浓度达到治疗浓度水平以上且不引起毒性反应。最低有效血药浓度(MEC)

2、:能获得治疗作用的最低血药浓度。最低中毒血药浓度(MTC):能产生毒副反应的最低血药浓度。有效治疗浓度范围(治疗窗):在MEC与MTC之间的血药浓度范围。,4,设计临床给药方案的目的:,力求使患者的血药浓度达到并维持在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内。 临床给药方案设计和调整,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5,制定给药方案的具体步骤:,前提条件:以确定或已知有效治疗血药浓度的药物1选择最佳给药途径和给药制剂2确定最佳给药间隔3计算最适给药剂量4将前三项确定的试用方案用于患者,观察疗效与反应,监测血药浓度,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与剂量调整直至获得临床最佳给药方案。,6,临床给药方案设计的方法:(三种),一、生物半衰

3、期与给药方案药物按半衰期长短可分为:(1)超速处置类:半衰期小于等于1小时 青霉素0.7h,胰岛素0.1h。(2)快速处置类药物:半衰期14小时 阿米可星2h。(3)中速处置类药物:半衰期48小时 磺胺二甲嘧啶7h。(4)慢或极慢处置类药物:半衰期大于8小时 地高辛1.5天,7,根据半衰期制定临床给药方案简单、方便1按半衰期给药(间隔时间=t1/2):2半衰期很短的药物(超速和快速)(1)若给药的治疗窗较宽,可采用适当加大给药剂量,给药间隔适当延长。(2)若治疗窗较窄的药物,可采用静脉滴注给药方案。 K0=CsskV,8,3半衰期较长的药物则可能引起血药浓度较大波动,临床采用适当缩短给药间隔、

4、多次分量给药方案,以减少血药浓度的波动性。 如地高辛、苯妥英钠(成年人2040小时),9,二、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与给药方案设计,单室模型药物:,10,双室模型,11,三、稳态血药浓度波动与给药方案设计,药物治疗指数(TI):无不良反应的最大血药浓度与产生治疗效应的最小血药浓度的比值。要求:稳态最大血药浓度与稳态最小血药浓度的比值低于治疗指数。 TI=MTC/MEC=Cssmax/Cssmin,12,(一)单室模型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13,1当TI=2时,不能大于1个t1/2,否 则安全性差2对于t1/2较短,治疗指数小的药物,临床上多采用静脉滴注给药3缓释制剂kka,药物吸收较慢,Cssmax/

5、Cssmin值小,即使剂量增大、间隔时间延长,仍可保持 。,14,(二)静脉滴注给药方案设计,1稳态血药浓度与给药方案设计,15,2静脉滴注与静脉注射同时给药方案,3先静脉注射后静脉滴注,16,第二节 治疗药物监测与给药方案个体化,一、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 通常药物的药理作用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 如:本妥英钠有效血药浓度范围:1020g/ml2030g/ml 眼球震颤3040g/ml 运动失调大于40g/ml 精神失常,17,二、给药方案的个体化理想的治疗方案:能够维持血药浓度在最低有效治疗浓度以上和最低中毒浓度以下,即治疗窗之内的给药方案。三、治疗药物监测(TDM)及其应用(一)TDM是以药物动

6、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理论为指导,借助现代先进的分析技术与电子计算机手段,通过对患者血液或其它体液中药物浓度检测,探讨临床用药过程中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影响。,18,目的:实现给药方案个体化,提高药物疗效,避免或减少毒副反应,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同时也为药物过量中毒的诊断和处理提供科学依据。(二)TDM的前提条件TDM的药物应具有已知的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即血药浓度-效应关系已经确定),19,(三)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意义1.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治疗水平2.确定和并用药的原则(研究药物相互作用)3.防止、诊断药物过量中毒和药物急性过量中毒4.作为临床辅助诊断手段(血药浓度与效应有良好

7、 的相关性)5.作为医疗差错或事故的鉴定依据、评价病人是否按医嘱服药,20,第三节 肾功能减退患者给药方案设计,肾功能减退患者临床给药方案设计,主要基于监测患者肾功能状态,预测药物的Cl和k,以此为基础调整给药剂量。一、根据患者Cl和k设计给药方案 肾功能以肌酐清除率(Clcr)表示,Clcr变化会引起k变化,如果药物清除主要由肾排泄,则k可根据Clcr估算,21,成年男性肾功能正常值: Clcr=100120ml/min肾功能轻度减退: Clcr=5080ml/min肾功能中度减退: Clcr=1050ml/min肾功能严重减退: Clcr 10ml/min Cl=Clr+Cla Cl:总清

8、除率 Clr:肾清除率 Cla:非肾清除率,22,假如肾外清除不受肾功能影响 ,Clr与Clcr成正比。肾功能减退患者总清除率Cl为: Cl=Cla+AClr k(r)=kj+a Clcr,23,若给药周期不变,若给药剂量不变,则,24,若按清除率计算则周期不变,给药剂量为:,若给药剂量不变,则,25,习题1.某种抗生素(k=0.231h-1)的维持剂量为200mg/3h,此药物的首剂量为多大较适宜。2.给肾衰竭病人在间隔t=6小时,两次静注200mg抗生素,在第六及第十二小时分别测得血药浓度为3.6和6.1 g/ml,若该药的有效治疗浓度为15 g/ml ,200mg得剂量是否适宜,应如何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