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18解热镇痛抗炎药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02190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理18解热镇痛抗炎药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药理18解热镇痛抗炎药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药理18解热镇痛抗炎药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药理18解热镇痛抗炎药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药理18解热镇痛抗炎药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理18解热镇痛抗炎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18解热镇痛抗炎药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解热镇痛抗炎药,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而且大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它们化学结构虽不同,但有共同的作用机制: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由于有抗炎作用,且与糖皮质激素不同,故又称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 。,炎症 机体对感染的一种防御机制主要表现为红肿,疼痛等(红肿热痛),通过抑制环加氧酶(cyclo-oxygenase, COX) 而抑制前列腺素(prostagladins, PGs)的合

2、成, 从而缓解或消除PGs(特别是PGE2)的致痛、致热和致炎作用。,NSAIDs药理作用机制,Cox-1(结构型)和Cox-2(诱导型),1. 解热作用: 降低发热者的体温,对正常人无影响。发热: 病原体及其毒素 中性粒细胞产生与释放内热源 体温调节中枢, 前列腺素合成增加 调定点上调 这时产热,散热, 体温。,NSAIDs的药理作用,解热机制:解热镇痛药是通过抑制中枢主要抑制PG合成酶(环氧酶COX-2),减少PG(特别是PGE2)的合成,从而消除PG对体温调定点的上调作用,使散热增多、产热减少而发挥解热作用。,实验依据: 脑室注入微量PG引起发热,PGE2致热作用最强。 其它致热物引起发

3、热时,脑脊液中PG样物质含量增加数倍。 临床上用PG人工流产的产妇都有发热的副作用。 解热镇痛药对内热源引起的发热有解热作用,但对注射PG引起的发热无效。 以上实验说明PG和发热有关。也说明内热源可能使中枢合成与释放PG增多。PG再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引起发热。,镇痛作用: 中等程度镇痛,对慢性钝痛镇痛效果好(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或关节痛、痛经等)。 对严重创伤性剧痛和内脏绞痛无效。 不产生欣快感与成瘾性,临床广泛应用。,抗炎作用:大多数解热镇痛药都有抗炎作用,对控制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有肯定疗效。 抗炎机制: PG是参与炎症反应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它们不仅能使血管扩张,通

4、透性增加,引起局部充血,水肿和疼痛,还能增强缓激肽等的致炎作用。 NSAIDs通过抑制PGs合成而产生抗炎作用.,治疗胶原组织疾病如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骨关节炎、红斑狼疮和强直性脊椎炎等疾病,药物分类1. 水杨酸类-阿司匹林 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 吡唑酮类-保泰松4. 其他-吲哚美辛5. 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发现-早期历史,在公元前十五世纪Hippocrates描述了咀嚼柳树皮可以减轻疼痛,1.水杨酸类,阿司匹林,阿司匹林(aspirin)又叫乙酰水杨酸。,发现-早期历史,在1838年Salicylic Acid首次从植物提取出来。,发现 -水杨酸,1860年Kolb

5、e合成开辟了一条工业生产的道路,发现-水杨酸,不久Salicylic Acid的衍生物在临床上使用1875年水杨酸钠作为在临床上使用1886年水杨酸苯酯应用于临床,发现,乙酰水杨酸于1853年被合成在1899年开始药用。,【作用及应用】解热镇痛: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常用剂量0.5g) 用于感冒发热,增强散热过程、使发热者体温降低到正常,而对正常体温没有影响。 用于轻、中度疼痛,尤其是炎性疼痛,如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等。,2. 抗风湿:大剂量有较强的抗炎、抗风湿作用,可使急性风湿热患者1-2天内退热,关节红肿疼痛缓解。 能明显减轻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炎症和疼痛。亦可用于

6、鉴别诊断急性风湿热。,3.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影响血栓形成(小剂量),主要是抑制TXA2(血栓素)的生成-临床用于血栓的预防。 TXA2-PGI2平衡 血小板: Cox-1和TXA2合成酶TXA2 血栓形成 血管内膜: Cox-2和PGI2合成酶PGI2 抑制血小板聚集.小剂量(40mg/日)即显著减少TXA2而对PGI2没有影响。(血小板寿命10天,没有合成COX-1的能力),用以防治冠心病及术后血栓形成等血小板高聚集性疾病。,4. 其他:脑内COX-2过表达与AD有关,可试用100mg/日治疗。 血中TXA2/PGI2比值增高与妊娠高血压和先兆子痫有关,亦可试用40100mg/日防治。

7、,老药新用途,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最近研究还表明:对结肠癌有预防作用其应用范围不断被拓展,体内过程: 阿司匹林口服后小部分在胃吸收, 大部分在小肠吸收,0.5-2小时达 峰浓度 阿司匹林血浆浓度甚低,吸收后水解为水杨酸 水杨酸血浆蛋白结合率80-90%,水杨酸盐主要经过肝药酶代谢小剂量水杨酸(1g 以下)按一级动力学进行,半衰期2-3小时,大于1g以上按零级动力学进行,半衰期15-30小时,水杨酸的排泄,受尿液pH的影响,碱性尿排出85%,酸性尿5%,服用碳酸氢钠促进排泄。,【不良反应 】 胃肠道反应: 恶心、呕吐 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作用 较大剂量能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 胃溃疡、胃

8、(无痛性)出血。 因抑制COX-1,干扰了PGs(PGE2)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凝血障碍:小剂量抑制血小 板聚集,大剂量抑制肝脏合成凝血酶原。3. 过敏反应: 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罕见“阿司匹林哮喘”:白三烯相对升高。,水杨酸反应:过量(5g/d)可致中毒: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视、听力减退,严重者可出现过度呼吸、酸碱平衡失调,甚至精神错乱。 需立即停药,并施行各种对症治疗,输氧、给维生素K、静滴碳酸氢钠的葡萄糖生理盐水溶液以纠正酸血症和碱化尿液促进水杨酸排泄。,5. 瑞夷综合征:严重肝损害和脑病。罕见(患病毒感染性发热的儿童和青少年),2. 苯胺类,非那西丁(Phenaceti

9、n),仅用于复方。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 Tylenol),是非那西丁的体内活性代谢产物又名扑热息痛,是本类药的常用药物。,【药理作用及应用】 解热镇痛作用缓慢且持久,强度与阿司匹林相当,但抗炎作用较弱。 临床用于解热镇痛,【不良反应】 对乙酰氨基酚短期应用不良反应少见,但大剂量长期应用可致严重的肝、肾损害(毒性代谢产物N-乙酰对位苯醌亚胺所致) 非那西丁过量则产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出现紫绀及其他缺氧症状,还可引起溶血性贫血。,3. 吡唑酮类 本类药物包括保泰松(phenylbutazone)及代谢产物羟基保泰松(oxyphenbutazone),【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后,

10、可穿透滑液膜,在滑液膜间隙内的浓度可达血浓度的50%,停药后,关节组织中保持较高浓度达3周之久。,【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保泰松抗炎抗风湿作用强而解热镇痛作用较弱,临床主要用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但不是首选药物)。 较大剂量可促进尿酸排泄,用于急性痛风。,【不良反应】 1.胃肠反应 2.水钠潴留 3.过敏反应 4.肝肾损害 5.甲状腺肿大及粘液性水肿,【药物相互作用】 保泰松诱导肝药酶,加速自身代谢,也加速强心甙代谢 还可通过血浆蛋白结合部位的置换,加强口服抗凝药、降糖药、苯妥因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及毒性。,4.其他有机酸类,最强的PG合成酶抑制药,有显著的抗炎、镇痛和解

11、热作用,对炎性疼痛镇痛效果明显。主要用于抗炎和镇痛:关节炎、滑囊炎、腱鞘炎、强直性脊椎炎、痛经等,吲哚美辛(Indomethacin),不良反应多且严重: 胃肠道:厌食、恶心、腹痛、诱发溃疡 中枢:眩晕、额痛、精神失常 血液: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再障. 肝损害:黄疸,转氨酶升高。,舒林酸(sulindac,苏林大) 布洛芬(ibuprofen ,异丁苯丙酸) 胃肠道反应较轻,病人易接受 吡罗昔康(piroxicam,炎痛喜康) 尼美舒利(nimesulide)(选择性COX-2抑制剂),白加黑(日片) 扑热息痛 325mg 盐酸伪麻黄碱 30mg 氢溴酸右美沙芬 15mg 白加黑(夜片) 扑热

12、息痛 325mg 盐酸伪麻黄碱 30mg 氢溴酸右美沙芬 15mg 盐酸苯海拉明 25mg,泰诺感冒片 扑热息痛 325mg 盐酸伪麻黄碱 30mg 氢溴酸右美沙芬 15mg 马来酸氯苯那敏 2mg,镇痛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中枢性 外周性激动阿片受体 抑制PG的合成镇痛作用强 镇痛作用中等用于剧痛 用于各种钝痛有镇痛、镇静、 有解热、镇咳止泻等作用 镇痛抗炎等作用易成瘾 不易成瘾,阿司匹林和吗啡在镇痛上的区别,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类风湿:慢性进行性关节部位炎症,伴有滑膜、软骨和骨质的破坏,最后导致关节变形僵直。在发病过程中,有免疫机制参与。改善症状的药物:NSAID 改变病情的药物(通过免疫抑制和/或抗炎作用): 金制剂,青霉胺,柳氮磺吡啶等,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致尿酸生成过多所引起的一类代谢性疾病。分类: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别嘌呤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丙磺舒抑制痛风炎症的药物:秋水仙碱,抗痛风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