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16年上海市子宫颈癌流行病学分析及趋势.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803378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2—2016年上海市子宫颈癌流行病学分析及趋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02—2016年上海市子宫颈癌流行病学分析及趋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02—2016年上海市子宫颈癌流行病学分析及趋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02—2016年上海市子宫颈癌流行病学分析及趋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02—2016年上海市子宫颈癌流行病学分析及趋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2—2016年上海市子宫颈癌流行病学分析及趋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2—2016年上海市子宫颈癌流行病学分析及趋势.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22016年上海市子宫颈癌流行病学分析及趋势2016年上海市宫颈癌发病和死亡整体情况2016年上海市宫颈癌新发病例的病理学诊断(MV)比例为92.60%,DCO的比例为0.20%,死亡发病数比(mortaIityincidenceratio,M/I)为0.27o注:非病理学诊断包括临床、手术、影像学、实验室诊断以及只有死亡证明(deathcertificateon1.y,DCO)o2016年上海市共有宫颈癌新发病例987例,占所有女性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2.78%,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谱的第9位。粗发病率为13.53/10万,标化发病率为8.26/10万。3564岁截缩发病率为21.69/1

2、0万,064岁累积发病率为0.71%,074岁累积发病率为0.83%,084岁累积发病率为0.91%o2016年上海市共有267人死于宫颈癌,占所有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的1.87%,居女性恶性肿瘤死亡谱的第12位。粗死亡率为3.66/10万,标化死亡率为1.87/10万。3564岁截缩死亡率为4.81/10万,064岁累积死亡率为0.15%,074岁累积死亡率为0.18%,084岁累积死亡率为0.27%o年龄特征2016年上海市宫颈癌的发病中位年龄为50岁,发病平均年龄为(51.8113.74)岁。年龄别发病例数和死亡人数总体上均随着年龄的增长先增多后减少。新发病例从20岁起开始出现,在555

3、9岁组最多,为173例;死亡人数从25岁起开始出现,在5054岁组最多,为41人。年龄别发病率总体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先上升后下降。从2024岁组的0.36/10万上升至4549岁组的26.87/10万达到顶峰。年龄别死亡率从2529岁组的0.22/10万上升至5054岁组的7.16/10万,之后下降,到6569岁组后又上升,在8084岁组的12.69/10万时达到顶峰(图1)。Agegroupyear图1:2016年上海市宫颈癌发病和死亡年龄别情况20022016年上海市宫颈癌发病和死亡变化趋势20022016年上海市宫颈癌的标化发病率从3.18/10万增长至8.25/10万,在2010年存在一

4、个Joinpoint转折点,其中20022010年的标化发病率以年均12.51%的增速上升(APC=12.51,t=10.22,P0.001),20102016年则以年均3.12%的增速上升(APC=3.12,t=2.36,P=O.040)O20022016年的标化死亡率以年均4.52%的增速上升(APC=4.52,t=8.52,P85AgegroupyearAgegroup year图4: 20022016年上海市宫颈癌死亡年龄别率变化趋势诊断特征3:20022016年上海市宫颈癌发病年龄别率变化趋势表1展示了20022016年15年间每5年为一阶段统计上海市宫颈癌新发病例明确病理学诊断、组

5、织学类型和诊断时期别的分布,考虑到不详类型的数量占有较大比例,在此仅作数据描述,不进行比较检验。上海市宫颈癌新发病例的病理学诊断比例从20022006年的85.68%持续上升至20122016年的93.19%,组织学类型以鳞癌为主(占比从20022006年的60.49%上升到20072016年67%的水平),其次是腺癌,其与其他特指类型的占比在数值上未呈现一致性变化,不详比例持续减少。I期比例从20022006年的28.47%持续上升至20122016年的33.64%,I1.1.期比例在数值上也略有下降,其他分期比例未呈现一致性变化。表120022016年上海市宫颈痣诊断特征变化趋势Tab.1

6、Casesaadproportionsofcervica1.cascerbyse1.ecteddiagnosticcharactersinShangha1.20022016Item200220062007201120122016CasesPercentagey%CasesPercentage*#CasesPercortajeMorpho1.ogica1.verification164685.68310891.36442193.19Histo1.ogica1.peSqUamOgce1.1.carcinoma116260.49230367.70320667.58Adenocarcinoma2711

7、4.1143012.6462113.09Othen422.19772261422.99UnknoWn446232259217.4077516.34StageI54728.47111732.83159633.6429615.4142912.6170114.78m1095.671323.S81743.67W1527J1.177520252531Unknown81742J3154745.47202142.60本研究统计分析了2016年上海市宫颈癌发病和死亡的多项指标。对照IArc的G1.obocan2020对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的36类癌症发病和死亡情况的最新估算,2016年上海市宫颈癌标化发病率

8、为8.26/10万,低于2020年世界平均水平(13.3/10万)和中国平均水平(10.7/10万),在全球处于发病的较低水平;标化死亡率为1.87/10万,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7.3/10万)和中国平均水平(5.3/10万),在全球处于死亡的最低水平。上海市宫颈癌发病和死亡的低水平流行,可能得益于上海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展了妇科普查行动,通过子宫颈刮片检查来筛查宫颈癌,并取得显著成效。结合上海市2007、2010和2013年的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资料显示,宫颈癌常见症状知晓率从2010年的54.29%上升到2013年的55.88%,宫颈涂片检查知晓率从2010年的34.88%上升到20

9、13年的38.51%,年轻人群的率值均高于老年人群。知晓率的提升可能加强了年轻女性的自我防护,从而减少了HPV感染和致癌的风险。但是监测资料也显示上海市宫颈涂片检查的比例从2007年的38.88%持续下降至2013年的24.61%,2013年HPV检查及阴道镜检查比例分别为4.14%和2.67%,表明上海市宫颈癌的二级预防措施依然薄弱,也为标化死亡率在15年间的持续上升提示了原因。年龄别死亡率的升高和降低与年龄别发病率的特征基本一致,提示发病率下降带来的直接效应可能更大。WHO认为高效的一级(HPV疫苗)和二级(筛查)预防措施,可以完全预防宫颈癌,然而这些措施还没有在全球得到充分的实施。201

10、8年,鉴于宫颈癌的巨大全球负担,WHO总干事呼吁采取全球行动消除宫颈癌(标化发病率410万),主要通过三重干预策略:在15岁之前为90%的女孩接种疫苗;在3545岁对70%的妇女进行两次筛查;至少治疗筛查期间发现的所有癌前病变的90%。2016年HPV疫苗在中国批准上市,通过疫苗预防HPV的感染仍然是目前降低宫颈癌发病率较为经济有效的关键策略,也是有效的手段之一,但真正起到效果不仅要看宣传发动后实际接种的覆盖比例,而且至少要在二、三十年后才能看出效果。因此尽快开展筛查,尽早发现并及时有效地治疗宫颈癌及其癌期病变,既能迅速降低死亡率,也可能因提前阻断癌变而降低发病率。自2009年中国便启动了农村妇女宫颈癌免费检查项目,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国内大多数地区的女性主要依赖于机会性筛查。上海已开展的宫颈癌筛查项目为“上海市退休妇女和困难妇女两病筛查项目”,其目标人群主要是中老年女性,年轻女性筛查参与率低。当前宫颈癌筛查项目仍存在基层服务能力薄弱、发展不平衡,妇女缺乏相关知识、健康意识薄弱等问题。我们应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尽快推进筛查的实施和扩大覆盖比例,同时也要加强癌前期病变的监测。这些措施将有利于及时地评估和策略的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