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发展趋势分析2022.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805663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9.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房地产发展趋势分析202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房地产发展趋势分析202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房地产发展趋势分析202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房地产发展趋势分析202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房地产发展趋势分析202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房地产发展趋势分析202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房地产发展趋势分析2022.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房地产发展趋势分析一、国家统计局数据1、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2021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47602亿元,比上年增长4.4%;比2019年增长11.7%,两年平均增长5.7%。其中,住宅投资111173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2020年2021年1-3月IY月IT月卜6月IT月卜8月Ir月I-Io月IT1.月1T2月112月12月2021年,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77695亿元,比上年增长4.2%;中部地区投资31161亿元,增长8.2机西部地区投资33368亿元,增长2.2%;东北地区投资5378亿元,下降0.8%o2021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

2、97538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2%。其中,住宅施工面积690319万平方米,增长5.3%。房屋新开工面积198895万平方米,下降I1.4%。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46379万平方米,下降10.9%。房屋竣工面积101412万平方米,增11.2%o其中,住宅竣工面积73016万平方米,增长10.8%。2021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159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5.5%;土地成交价款17756亿元,增长2.8%。2、商品房销售和待售情况2021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7943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9%;比2019年增长4.6%,两年平均增长2.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比上年增长1

3、.1%,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1.2%,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下降2.6%。商品房销售额181930亿元,增长4.8%;比2019年增长13.9%,两年平均增长6.7%。其中,住宅销售额比上年增长5.3%,办公楼销售额下降6.9%,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下降2.0%t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错售额增速(%)202。年2021年13月 卜4月 卜5月 卜6月17月 卜8月IT月ITo月卜11月卜12月 1T2月卜2月专(B身糖号王坡T-费另男错号E2021年,东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7324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7虬销售额103317亿元,增长8%。中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51748万平方米,增长5.4%;销

4、售额38157亿元,增长6.4%。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47819万平方米,下降1.7乐销售额35241亿元,下降2.8%。东北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6618万平方米,下降6.4%;销售额5215亿元,下降10.3%。2021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1023万平方米,比11月末增加85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加480万平方米,办公楼待售面积增加94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增加46万平方米。3、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情况2021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201132亿元,比上年增长4.2%;比2019年增长12.6%,两年平均增长6.遥。其中,国内贷款23296亿元,比上年下降12.7%

5、;利用外资107亿元,下降44.1%;自筹资金65428亿元,增长3.2%;定金及预收款73946亿元,增长11.1%;个人按揭贷款32388亿元,增长8.0缸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增速(%)602020年2021年卜3月卜4月卜5月卜8月IT月厂8月卜9月ITO月IT1.月12月1-12月1-2月二、改革开放来,中国房地产,为何能40年“轰轰烈烈”地发展?黄奇帆:这取决于1980年前后中国房地产城市化需求的极度饥渴。整体讲,八十年代中国城市化改革,制度化的松动和市场需求极度的饥渴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中国房地产爆炸性的发展。第一,1980年中国1.8亿城市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为5平方米。

6、三口之家就15平方米,又吃又住又睡又是厕所间。2020年是50平米。5平方米和现在人均50平方米对比,就能看到那个时候住房需求极度的饥饿状态。第二,1980年改革开放一开始,就释放了城市化的机制。一是可以落户的制度;二是可以离土离乡的制度;三是土地承包释放农村劳动力的制度;四是城市有了土地批租和房产商。五是老百姓有了自己拥有产权的家庭居住的房子,之后按揭贷款也出来了。这些改革变成了巨大推动力。第三,政府成立了像上海浦东这样的投融资平台,接着国家又开设开发区,每个开发区就是一个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这都是城市化运动的推动力。各项政策的松动,把前面饿得扁扁的肚子一下子就撑开了。这一爆发是什么概念呢?1

7、990年,中国1年造的房产面积是1000万平米,2017年,中国房产商建的房子是17亿平方米,2021年,中国房产商新建房的总量达到16.5亿平方米左右。所以大体上2017年的17亿平方米就打住了,后面三年没有再涨。这是波澜壮阔的中国过去30年、40年房地产发展的情况。三、房地产进入了新阶段,关键的10个指标出现了拐点第一,总人口减少。即再过40年,中国人口不会再继续上演过去“4个亿变14亿”,大家基本上认为14亿人是人口天花板,总之人口在减少。第二,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到了65斩但是中国的65%相当于欧美75%,再增长也就增加5、6个点。因为现在的65%实际上是把农村里面的青年人、中年人给抽出

8、来了,小孩和老头老太太都留在农村。第三,中国的老龄化在加深,去年已经到21%,预计2035年会到30%以上,老龄人越多,需要房子越少,反而死亡率在增加,会退出很多房子来。第四,到去年为止,中国房产商手中造好的一年以上没卖掉的房子有6亿平方米,我们一年房地产建设量也就17亿平方米,这就是一个较大的库存。中国老百姓买下来的房子,用来投资,没有住也没有出租的,有20%。在房价上升期,就算我有两套房子闲置我也不怕。房产商房没卖掉会觉得没卖掉反而划算。但是房价如果不涨了,这个库存都是积压,会造成新房需求大幅萎缩。第五,整个中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2000年后达到了50平方米,全世界发达国家人均50就是天花板

9、。第六,年度房地产建设量,2000年是1亿平方米,2010年10亿,到了2016、2017年17亿,20年翻了四番,17亿什么概念?中国造了全世界的一半!那是因为过去30年有这个需求,扩张到了人均50平还这么造,你想泡沫化需求都泡不出来。第七,中国的土地价格和房产的价格20年翻了四番。比如,上海最贵的地方衡山路,2000年时房子是6000多块钱一平米。现在那边的房子就是14万、15万。全国在原来基数上20年翻四番,基本如此。土地价格也是从每亩100万变成1000万、2000万,也是10倍、十几倍的涨。当地价有20年翻四番的趋势时,所有房产商都会囤地、炒地,大家都不怕库存,都拼命融资贷款。这个做

10、法是20年如此的温床给宠出来的,给惯出来的。第八,危旧房改造和旧城改造,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也差不多了,没有这个需求了。第九,城市的学校、医院建设也到头了。第十,中国的房地产商负债率都到90%的天花板了,再过10年也不会变成105%。总而言之不管是举债,还是公共设施、基础设施、旧城改造,还是老龄化指标,当下这些数据都表明新阶段新常态要出现了。现在房地产出现了困境,有人把它归结为是地方政府和国家的政策过头了,太集中了,太厉害了,把它给打压了,这是不合理的。整个环境已经到了这一步,不可能像当年饥渴状态时期那样去激进了。现在的困境既不是政府调控过头造成的困难,也不是房产商自作孽造成的,因为房产商2005

11、年、2010年,也都是高举债、高周转、炒地皮的行为方式。为什么当时不破产,这会儿房产龙头企业集中破产呢?原因就是这种方式在扩张的时候是可以循环的,但现在继续按这个逻辑来就转不动了。四、新常态下房地产五大调整黄奇帆:今后5年10年,中国房产商运行方式的新常态会出现五大调整。第一,全世界的房产商,负债率没有超过50%的,中国到了80乐90%,这是过去地价、房价、市场需求量猛涨16倍导致的。一旦需求没有了,他们就会进入到一个新常态,负债率从90%下降到80%、70%、50%甚至40%。第二,高价买地、大楼盘造房这种状态会收敛,会根据市场实际需求进行结构性开发。第三,房产商发了疯一样的跨界,又搞商业、

12、又搞工业、还搞制造业,觉得房产商赚了钱以后就可以随意跨界到处搞的就停了,他们就不再胡闹了。术业有专攻,这个方面会收敛。第四,中国房产公司独立法人的有9万个,整个美国的房产公司不超过500个,我们的开发商比全世界加起来还多。以后中国房产商有1万个不得了,所以今后十几年,房产商法人会不断注销,有的是倒闭,有的是自己转行、关闭等等。第五,房产商卖房不会是以前那种造100万卖100万的大周转,以后可能变成了造50万,其中25万是商品房卖掉,25万是商业性的租赁房,变成商住、长租公寓销售。这五大变化会是今后房地产常态的经营状态!所以你一点不要担心这一次的房地产阵痛会怎么样,这个阵痛恰恰是中国房地产发展到

13、这一步“必然的拐点”。拐点过后是良性循环的开始,这个开始不仅仅是靠政府约束,而是以环境土壤为导向的。五、房地产是支柱产业,必须稳定!对于房地产拐点后,房价会不会大跌,黄奇帆是这样回答。黄奇帆:这个拐点是讲20年翻几番这样的房价地价上涨到头了,以后十年可能也会往上涨,但是每年涨幅低于GDP增长。并没有说五年低一半,十年又低一半,没有这个概念。因为房产总有折旧,如果我们有550亿平方米,55年时间每年折旧2%或者1.5%,每年差不多折旧就是10亿,形成一个可循环的状态,这个平衡就形成了一个新常态。这时候房产的价格就是保值的,局部地区房价也可能继续涨。首先,房地产是支柱产业,它差不多要占GDP5%到

14、10%的分量,要稳定。第二,中国老百姓的财富60%是房产,房地产也是民生产业,也应该稳定。第三,房地产是半金融企业,里面有大量的按揭贷款,如果崩盘对金融机构也是风险。第四,房地产是龙头行业,关联着大量的供应链上的工业企业,带动几十个工业的销售产品、消费品。我们政府之所以采取五个限制措施,就是控制房地产的炒作,避免大起大落、追求稳定。长远来说,房产商自己的行为方式也会转变到比较可持续的稳定状态,对政府来说,当下对这些困难房产商我们不是简单要去救,一旦它要崩盘,它的债务实际上进入破产重整的保全,它的资产不是房产商的,是债权人的,这个债权人包括银行、非银行或者老百姓集资款的债主、也包括买了按揭贷款的

15、房子的老百姓,他也是个债权人,还有许多施工队的施工欠款。对这样的资产,如果简单让他破产,就会造成社会震荡,而使得它软着陆就要用重组的办法。重组是一切危机中重要的软着陆的一种方法。六、房企会破产吗?债务问题怎么办?第一种情况,大型的房产商,出了问题的房产商自救,自我重组壮士断臂,砍胳膊砍腿,保存最主要的一个肌体,只要不整体上瘫痪。第二种情况,优势的房产商,没出问题的房产商,去收购、兼并、重组出问题的房产商。第三种情况,我们的国家队、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也可以拿出它的资本金,战略性的资金,不一定自己直接重组房产,可以入股成为战略投资者,入股到那些优势房产商去收购兼并,他只要一介入,会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

16、影响力和信心。第四种情况,地方政府也可以拿出一定的资金把过去10年或过去5年批租给房产商的地,根据现在的市场行情打个折回购而不是没收,因为这个地事实上已经是债权人的了,你无权去没收它,而是应该回购。回购以后这个资金封闭运行,就用来还债,也是一种重组。第五种情况,房产商库存的房屋,政府也可以P1.购一部分,回购的中低端的成为保障房,中高端的成为人才房。总之,重组是软着陆的一个重要的杀手铜。为了稳住局面,这五个渠道进行重组的时当然需要资金,国家可以有专项债或者专门的贷款,这种债务不放在三条红线里,算体外循环,这也是一种办法。总之,最后应该使得这次拐点到来以后,在新的背景下,通过重组手段,实现房地产

17、平稳落地,软着陆。在新的拐点下,其实用不着担心,房地产也好、政府的条款方式也好,都会随着地产新形势进入良性循环状态。七、市场稳定是趋势!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2022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强调合理住房需求的满足则是立足于需求端,引导市场销售回归正常节奏,避免对首套刚需及改善性需求的误伤,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是为了满足购房者的合理需求,这也有利于维持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中国房地产市场短期看政策、中期看政策、长期看政策,那么政策有什么逻辑?其实归根结底还是看经济发展,过去几年,房地产行业的规模快速扩张主要靠的是快周转战略+高杠杆。这种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应该是继续降低企业的杠杆,提高预售资金监管保证开发商稳定建设,整体市场平稳,一方面信贷不会过于紧张,也不会再现2020年的大宽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