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806290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乡镇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乡镇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乡镇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乡镇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乡镇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一、总则(一)编制目的加强和规范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二)编制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三)分级分类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

2、,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四级。突发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袭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四)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镇行政区域内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五)工作原则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坚持

3、预防为主,以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坚持在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应急协同联动制度,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公共安全科技研发,依法实施应急管理,使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科技化。二、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一)应急指挥机构与职责1、应急指挥机构成立XX镇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若出现超出本级政府处置能力范围的,需由上级政府负责处置的,由镇政府向XX县政府提请报告。应急指挥部成员组成如下:指挥长:书记副指挥长:副书记

4、、镇长、副书记、人大主席、副镇长、纪委书记、组织委员、副镇长、武装部长成员:政办主任、财政所所长、计生办主任、综治办主任、农办主任、城建办主任、招商办主任、派所所长、司法所所长、国土所所长、卫生院院长、交管所所长、林业站站长、安监站站长、各村(社区)主任、治保主任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XX担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地点设政办。各村(社区)设立相应应急处置指挥机构。突发事件发生后,各村(社区)、政府各有关部门应按照应急指挥部的要求,成立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门工作小组,负责本部门、本系统的应急处置工作和协作事宜。2、应急指挥部的主要职责:(1)研究决定全镇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意

5、见;(2)领导全镇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与重建工作;(3)在较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根据其类型,决定启动相应的专项预案和应急指挥部;(4)及时向市应急委员会报告在本镇发生的重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配合市应急委员会在本镇行政区域内发生的重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工作;(5)根据应急处置的需要向市应急委员会提出启动上一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6)决定较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状态的结束;(7)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它职责。3、根据事件发生、发展情况,设立情报信息组、现场秩序组、技术勘验组、打击处理组、医疗救护组、交通运输组、善后处理组、机动备勤组、专家咨询

6、组等。各组主要职责:(1)情报信息组由应急办工作人员组成:负责收集深层次、内幕性情报,迅速弄清事发原因、性质、目的、人员、规模等,及时准确地向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2)现场秩序组由派所、综治办、交管所工作人员组成:负责维护事件现场秩序,确保现场领导安全,制止违法行为,对事件现场实施隔离,防止无关人员特别是仇视社会的不法分子进入现场制造事端;负责维护交通管理和秩序,执行交通管制任务;负责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3)技术勘验组由派所民警组成:负责对事件现场进行勘验,及时提取、收集现场物证、痕迹等证据。(4)打击处理组由派所民警组成:负责对现场及重点人头进行录音、录像、拍照等,收集固定证据;依法采

7、取强制措施,疏散、驱散和强行带离滞留人员;依法查处违法犯罪人员,特别是对暴力犯罪分子要予以果断处置,必要时可按规定使用武器警械。(5)医疗救护组由卫生院工作人员组成:负责受伤人员的救护。(6)交通运输组由指挥部负责,迅速调集车辆运送现场急需物资、装备、药品等;输送现场疏散人员,协助处理伤员的救护工作。(7)善后处理组由民政所工作人员组成:负责死、伤者家属的安抚、慰问工作,做好群众的思想稳定工作,妥善处理好善后事宜,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8)机动备勤组由武装部基干民兵组成:负责组织机动备勤力量在指定地点集结奉命补充增援。(9)专家咨询组由政办工作人员联系县应急专家组组成:负责对事件的技术咨询,分

8、析事件发展形势,提出处置决策建议。4、其他成员主要职责:(1)应急办:负责应急处置预案的管理与实施;及时通报、反映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信息,综合协调各有关部门为应急处置提供通讯、能源、物资、设备、设施等保障。(2)综治办:负责镇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指挥、协调工作;负责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中涉及国家安全的情报信息的收集、掌握、分析和重点人员的控制;负责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应急处理的综合协调工作。协调派所对事件现场进行控制处置,做好机动增援准备。(3)民政所:协助做好死伤人员家属、群众的安抚工作,负责组织协调、接收、管理应急救援的社会和个人捐赠工作。(4)财政所:负责我镇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应急资金保

9、障和管理。(5)卫生院:负责事件现场医疗救护的组织、指挥和卫生防疫工作。(6)司法所:负责处理事件中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及化解工作。(7)政办:做好应急通信、上传下达、通报等工作。(-)应急联动机制突发事件发生后,镇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处理的需要,可要求本行政区域内的中央、省、市级或其他有关单位承担相关的应急处理工作任务;可按照程序报请民警支援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指挥部办公室根据政府和指挥部的指令和授权,可以协调、调度、监督相关联动部门处置突发事件。三、运行机制(一)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整理有价值的情报信息,掌握各种可能引发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苗头,并做出正确分析判断,形成预测报告和预测

10、建议,建立情报信息会议联系制度,定期汇总通报,实现信息共享,力争准确预测事态发展走向。对预测的结果科学分析和综合评估后,判定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预警级别,及时向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报告,向相关部门做出通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二)预警级别及发布程序根据突发事件的危害性、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可划分为一般(IV级)、较重(III级)、严重(级)和特别严重(I级)四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标示。具体划分标准按照有关标准确定。全镇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根据管理权限、突发事件的危害性和紧急程度,通过广播、通信、网络、警报器、宣传车或组织人员逐户通知等方式,及时发布、调整和解除预警。对老弱病残等特

11、殊人群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需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进行预警。涉及跨区域的预警信息发布、调整和解除,须报上级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单位批准。预警信息要通俗易懂,内容主要包括突发事件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单位等。(三)预防预警行动进入预警期后,应依法依规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并根据预警级别的实际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实施24小时值班,加强信息监控、收集;(2)及时向社会发布可能受到突发事件危害的警告或劝告,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和应急常识;(3)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容易受到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和重要财产,并妥善布置;(4)要求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和人员进

12、入待命状态;(5)调集所需应急物资和设备;(6)确保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供气等公用设施的安全运行;(7)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措施。四、应急响应(一)分级响应1、一般(四级)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在镇政府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由镇突发事件指挥部统一组织应急处理工作。2、较大(三级)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在我镇政府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我镇突发事件指挥部统一组织应急处理工作。3、重大(二级)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在政府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我镇突发事件指挥部统一协调应急处理工作。4、特别重大(一级)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在县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我镇突发事件指挥部积极协调应急处理工作。(二)信息报告和通报1、报

13、告责任主体:突发事件发生所在地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将有关情况向当地或上级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报告。镇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单位是受理报告和向上级报告突发事件的责任主体。2、报告时限和程序: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突发事件发生后,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立即核实并在1小时内向上一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逐级上报到县、市、省政府的时间距事件发生最迟不得超过3小时,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特殊情况下,可越级上报,但必须同时报告上一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单位。3、报告内容: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和已经采取的措施等。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要及时掌握较

14、大以上突发事件信息,对于一些事件本身比较敏感或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或可能演化为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信息的报送,不受分级标准限制。4、突发事件涉及港澳台侨、外籍人员,或者影响到境外,需要向有关国家、地区、国际机构通报的,按照相关规定向上级政府外事办公室办理。(三)基本响应程序1、基本应急突发事件发生后,指挥部办公室应组织专家对突发事件的性质、规模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提出启动突发事件预案的建议,经突发事件指挥部批准后启动相应的分级应急响应模式。2、扩大应急当基本应急启动后,事态仍难以控制,或有扩大、发展趋势时,指挥部办公室可根据实际情况报指挥部批准后启动上一级应急模式

15、。3、指挥与协调由事发地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为一线指挥,根据上级指令和应急处置程序负责现场指挥协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将事件处置全过程情况及时向县突发事件指挥部汇报,认真执行应急指挥部下达的指令。事件处置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配合的,均首先由事发地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协调。必要时,由应急指挥部协调或向上级应急指挥部提出申请,请求予以协调帮助。4、现场处置根据应急救援需要,设立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现场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应急处置措施:(1)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2)迅速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危险源,划定危害区域,加强巡逻,维持社会治安;(3)针对突发事

16、件可能造成的损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损害扩大的活动;(4)加强现场监测,防止疫病、环境污染等次生、衍生、耦合事件的发生;(5)抢修被损坏的公共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提供生活必需品、临时避难场所;(6)决定启用储备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必要时征收、征用其他急需的物资、设备,或者组织有关企业生产应急物资,组织运输企业运输应急救援人员和物资;(7)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措施。5、应急结束突发事件的应急结束需符合以下条件:突发事件的隐患彻底消除,或已发生的事件得到完全处置,经过一定时间(由事件主管部门根据具体事件而定)后没有出现反复。应急结束决定的做出,

17、须由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向应急指挥部提出终结建议,经批准同意后实施,并向上一级应急指挥部报告。五、后期处理(一)善后处置、恢复突发事件涉及到的群众安置、求助问题,由镇财政所、民政所负责按相关专项预案开展救济,切实保障公众的正常生活,努力消除公众恐慌,尽快恢复秩序。(二)调查和总结每一起突发事件处置完结后,参与处置的各部门都应就此项工作做出认真总结,形成经验,查找不足。并将此总结报县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吸取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六、保障措施(一)通信与信息保障按照镇政府的统一要求,由镇应急办负责建立各级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信息系统,承担突发事件及相关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发布和信息传递等工作。通

18、信保障以本级保障为主,上级和友邻协同保障为辅。实行统一计划,按级组网。采取警地结合,明暗结合,有、无线结合的方法,保证通信联络既畅通又保密。镇突发事件指挥部办公室应建立健全有关部门、村(社区)应急救援机构、专家的联系方式档案,确保应急救援通信畅通。按照其职责负责及时收集、分析、处理和上报全镇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各专业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村(社区)应急救援机构负责本部门、本地区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并按照要求,定期向镇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报送相关信息。(二)现场救援装备保障现场救援装备由应急指挥部协调指挥各相关部门提供充足保障。政府各部门必须保障应急救援装备投入,要按要求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设备。

19、各专业应急救援指挥机构配备与现代应急指挥相适应的应急指挥设备,各专业应急队伍按有关规范配备应急装备、设施。(三)应急队伍保障由镇派所按照县应急指挥部的统一要求,负责协调组织建立以民警为主,卫生院、综治办等相关部门专业人员组成的应急队伍。在人员编制、装备建设、专项训练等方面加大投入,训练培养一支适应形势需要的专业队伍。(四)交通运输保障由政办、综治办、交管所和派出所协调配合,共同建立动态数据库,明确种类交通运输工具数量、分布、功能、使用状态等具体情况,根据行政区域实际情况制定交通管制路线和线路规划,确保应急救援中人员、物质、装备运输的畅通、快捷,满足应急处置工作需要。(五)医疗卫生保障卫生院负责

20、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应急救援时,根据医院的布局和事件现场的需要,主要完成对伤病员的分检处理、现场事态评估,及时协调有关医疗专家和医疗小分队进入现场,按照现场抢救、院前急救、专科救治的不同环节和需要,实施对受伤人员的救护。镇卫生院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医疗救治资源分布、救治能力与专长、卫生防疫机构能力与分布情况,检查各单位的应急准备保障措施,负责及时提供有关资料。(六)治安保障根据事件状况和应急救援需要,由派出所按照就近原则,指挥调度相关警种,维护现场秩序,防止出现因突发事件引发的其他案(事)件,维护社会稳定。(七)物资保障政府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要求备足应急救援物资,救援物资的储备经费由财政解决

21、。对在突发事件中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无辜群众,由镇政府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牵头,民政所为主,按其专项预案或上级指示做好善后安置,保证群众顺利度过困难时期。突发事件发生后,民政所应对事件造成的直接损失、需救助人员的基本数据认真进行调查核实,并报告镇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A)经费保障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由财政所保障突发事件应急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日常运转经费。(九)紧急避难场所保障由财政所、民政所、综治办组织提供紧急避难场所、必要生活物资,由派所派出警力维护避难场所的治安秩序,必要时申报调用武警力量维持避难场外围安全。(+)公共设施保障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分别负责煤、电、油、气、水的供给,以及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有害物质的监测和处理,确保应急状态下事发地居民和重要用户用电、用油、用气、用煤、用水的基本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