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说课内容设计.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806742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亲子沟通说课内容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子沟通说课内容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子沟通说课内容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子沟通说课内容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子沟通说课内容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亲子沟通说课内容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亲子沟通说课内容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亲子沟通说课内容设计1 .说选题:(一)案例概述家庭教育知行读本(中学版)中的不会“好好说话”的牧涵一文。案例讲述了因为缺乏有效沟通,不了解孩子真实想法和需求的李牧涵妈妈和女儿之间因为吃饭穿衣等事情发生争吵。牧涵在和家长沟通时不耐烦,冷淡,唱反调,甚至反驳或大声争辩。家长想与之好好沟通,牧涵却常用不说话或者“随便”两个字打发,完全不能和家长“好好说话”(二)案例分析从家长的角度来看,自己辛苦为孩子准备牛奶、水果做早餐,女儿却不很不耐烦,根本不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为了不喝牛奶甚至用“拉肚子”做为借口,给她买的衣服她也不喜欢,甚至唱反调穿妈妈觉得不合适的依附。妈妈因此觉得难过委屈,不知道牧涵为何从

2、“听话懂事”的好孩子变成“不愿意够用、不耐烦、顶撞、不能好好说话”的孩子。客观分析后发现问题的出现并不完全因为牧涵。首先,牧涵喝牛奶会拉肚子,他说过很多遍,妈妈却一概当做没听见,武断的给出结论这是他不想喝牛奶的借口。其次,他被长期的漠视真实需求,生活中所有事情都被母亲强势包办,生出了对抗情绪,曾经想要表达的真实想法也不愿意再表达,表现的难以沟通起来。最后,李牧涵已经15岁,有了独立的想法和意识,有了自己的审美和喜好,而这些想法和意识不能被妈妈允许和尊重,从而有了反叛心理。2 .说对象:初三学生的家长。本班家长大多平时跟孩子沟通甚少,有事需要沟通时开口不是吼就是大道理。听话看事只听片面就要“贴标

3、签”“下定义”。一个简单的问题或事件不就事论事,反而容易上升到道德层面,造成孩子嫌烦,觉得跟父母沟通不在一个频率。家长们不知道该如何跟孩子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思想仍然停留在传统教育方式里,不是吼骂就是情感攻击。殊不知这种打击式及说教式教育让孩子跟家长更难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关系。3 .说理解:(一)教学理解与把握通过对所教班级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对孩子们而言,最大的问题便是如何与家长有效地沟通。想要解决学生的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的便是家长的教育问题;如何扭转家长的传统教育观念,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变得尤为重要。(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家长了解什么是有效沟通,掌握有效的亲子沟通方法,并有意识的改变

4、跟孩子的沟通方式。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引导家长反思,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和换位思考,有意识的学习,从而改变和孩子的沟通方式,。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家长反思自己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转变教育观念和沟通方式,从而和孩子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4 .说教学的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如何让家长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学会与孩子有效沟通。(二)教学难点如何将所探讨的与青春期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落到实处。5 .说方法说教法:通过运用情境模拟、案例分析法、讲授法、让家长反思并意识到自己与孩子沟通时存在的问题,激发探讨学习的兴趣。说学法:过情境模拟及案例分析,让家长就像照镜子,意识到自己平时与孩子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和

5、其他家长探讨中思考并分享如何解决问题。通过情境模拟让家长产生共鸣,进入角色,让家长自己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能积极作出改变,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的。6 .说过程:导人(1分钟)师:现场的各位爸爸妈妈,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由我校举办的让爱不再成为伤害的节目现场。今天在开场之前,我想在这里先做个简单的调查。(播放情境模拟)师:以上这些场景中,我们都是如何跟孩子沟通的呢?在日常的各种场景下我们对孩子说的最多的又是什么呢?下面的这些话,是不是在我们和孩子的沟通中经常出现?我们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是不是觉得特别失望,觉得自己用心良苦,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可孩子怎么就不懂呢,那么就那么叛逆,不懂事儿呢?!那你

6、们知道孩子在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在想什么吗?【设计意图】(1)以情境模拟,放大家长和孩子沟通日常片段,将本次的主题引出来。(2)让家长通过情境模拟,产生共鸣,进而思考如何建立有效沟通。【教学过程】(一)环节一:视频分享,感悟行为(2分钟)师:语言是一种沟通的方式,但也可以成为伤人利器。学会有效沟通,让我们的爱不要再成为枷锁和伤害。(观看视频父子相处视频。)师:视频中那些对话算是沟通吗?算不上吧,只能算是吵架。各自都在抒发着自己的情绪和不满,完全不愿意倾听对方想要表达的真实想法。然后武断的下定义给结论。根本算不上是一次沟通教师小结:在亲子关系中,我们经常强调沟通,强调有效沟通,那么有效沟通的意义和重

7、要性又有那些呢?(1)有效沟通能够使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需要、状态,能及时给与帮助和指导;(2)父母和孩子在沟通过程中,能够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给孩子安全感和归宿感(3)有助于环缓解孩子的叛逆心理,特别是家长以朋友身份接近他们时,他们会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这样会起到很好的沟通效果。(4)我们常常说父母和孩子之间有代沟,那么有效沟通就可以消除代沟的负面影响,有助于两代人的相互谅解,消除敌意,相互取长补短。(5)有效沟通,了解并关注孩子,可以使孩子的心理、生理都得到健康的发展。【设计意图】第一,通过情境模拟引入主题“沟通”。情景再现能让家长清楚的意识到在沟通中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让家长反思共鸣。第二

8、,要做到懂得沟通,如何沟通,首先要知道什么才是有效沟通,要注意那些方面。通过视频,让那个家长清晰的看到自己在平时和孩子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反思及学习。第三,主持人站在第三方的角度来总结孩子的想法及苦恼,帮助父母了解孩子在和父母沟通的过程中的所有感触及想法。双方明确并理解对方的想法后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三)环节二:案例分析,感悟深省(2分钟)师:其实我们都很清楚在亲子关系中,沟通的重要性,但依旧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看案例不会好好说话的牧涵。)为什么李牧涵一个在大家眼里很听话的乖孩子会对母亲表现出不耐烦?我们回顾一下整个案例,李牧涵喝牛奶会拉肚子,他说过很多遍,妈妈却一概当做没听见,武断的给出结论

9、这是他不想喝牛奶的借口。他被长期的漠视真实需求,生活中所有事情都被母亲强势包办,生出了对抗情绪,曾经想要表达的真实想法也不愿意再表达,表现的难以沟通起来。教师小结:首先,我们家长需要学会倾听,去正视和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在沟通的过程中,不要情绪化,武断说“不听话、叛逆”之类的,贴标签给结论。有分歧时耐心商量沟通,明白和尊重他们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的案例,发现自己在和孩子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四)环节三:追追根溯源,交流经验(3分钟)发现自己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观看视频吐槽和父母沟通的问题。)教师小结:平时父母眼里“不懂事”、“不听话”、“叛逆”的孩子原来只是

10、想要父母来夸夸他;原来那个有什么事情都不愿意跟父母说的孩子曾经那么认真的想要你好好听他说话,他曾经那么认真的想要跟父母分享烦恼、成功和喜悦;原来那些曾自以为孩子好的大道理、打压式教育曾经深深的伤害过他。【设计意图】反思,孩子的那些行为是不是因为父母的沟通不当造成的?你在沟通上有那些问题需要改进?(五)环节四,知行合一,用心灌溉(2分钟)通过以上的调查案例分析,我们反省了在亲子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我把大家之前的回答大致的总结如下我们在亲子关系中的主要问题就是没有有效沟通。(1)在沟通中关注“听”、“说、问,不要情绪化,不要急于贴标签下定论。(2)让孩子学会并敢于“描述事实”、“表达感受”、“表达需

11、求”、“提出期待”。(3)让沟通成为情感的桥梁。教师小结:在亲子沟通中,父母容易放大自己的感受,不谈事实只说感受,容易忽略事情本身,将问题上升到道德层面。在和孩子沟通中,我们试着问自己几个问题:第一,我有在听吗?第二,我说清楚了吗?第三,我问对了吗?。如果在沟通过程中情绪不稳定,那就进入第四个阶段,不要着急,先静静。我们先处理情绪问题,在解决沟通问题。【设计意图】第一,教师站在第三者的角度,以主持人的身份给出建议和意见,更能让家长信服。第二,帮助家长梳理建立有效沟通的方法,总结本节课所得,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7 .说反思建立有效的亲子沟通关系,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轻易解决的问题。首先要改变父母的观念,跟孩子沟通中不是以一个主导者而是以平等的身份出现,同时及双方做出努力和改变,才能取得预想的想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