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807379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持续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求和地区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特征,专业建设过程将着力于实现人才培养全体系“无缝对接”,适应产业人才递进式培养特性,坚持学以致用、学而会用、勤学有用的产业链“嫁接式”专业建设推进路线。实现把专业直接办在产业链上,突出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的新模式优势。通过落实新师徒制与项目模块化技能训练相结合的“1+N”三共特色教学实施办法,使得学生适应边学边工、工学结合、工学交互的成长节奏,实现本专业“研究产业、服务行业、对接企业、促进就业、聚焦专业”的五业建设特色,全面对接产业发展“即教即学即做”三位一体的职业教育与需求的融合预期。一、建设预期与

2、目标专业建设定位将立足办学定位、专注内涵发展、提升办学特色与质量,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将本专业打造成品牌专业。专业建设与课程实施过程中,通过提升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和规模,优化专业培养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和配套,持续丰富学习平台和教学资源库建设,完善专业建设的校内外实训条件与资源,以期凸显本专业建设成果在行业中的特色与积极反响。探索建立起校企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完善各类培养的教学文件、管理制度及相关标准;推进专兼结合、校企互聘互用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学校、企业、行业和社会机构参与的评价机制;切实提升专业学习过程中的岗位技能获得,以提高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实现学校与产业、专业与企业、教学与

3、生产、教室与田间、课堂与岗位、教师与师傅的零距离对接。围绕“德才并举一专多通”的引导重心,培育有思想觉悟、能适配岗位、强专业认同、精对口技能、会灵活提升、肯踏实成长的综合应用型人才。二、建设实施内容与保障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开发校企合作课程、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等工作的有序实施,保隙本方案的顺利完成。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农业产业转型发展和福建经济社会需求,以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方式方法、保隙机制。1 1)“12345”人才培养模式1个调研:即组织对

4、所服务的乡村旅游等行业企业深入开展人才质量和规模的需求调研,形成一个调研报告;2个导向:即以所服务乡村旅游行业的提高职业能力和岗位需求为两个培育导向;3个对接:即建立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流程,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个流程对接;4个协同:即以学生学习能力持续提升为主线,校企协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协同开发课程资源、协同实施培养过程、协同评价培养质量四个过程协同;5重构:即创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式,对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方法等进行五个方面递进重构。2 2)“1+N”三共专业人才培养实施办法针对本专业建设,采用“1+N”三共

5、(被省农业农村厅推荐为农业农村部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的典型案例)专业人才培养实施办法,即T个开放的乡村文旅平台+N个大学生创客团队”的共享、共创和共赢的办法,借助实体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和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实践平台和N类岗位技能人才协同的组合优势。3 3)新师徒制项目模块化专业技能成长链路专业岗位技能型师傅,全过程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本专业针对性的岗位技能需求培养,通过项目系列实战和模块化技能培养,实现技能获取的节奏安排有序,和学生能力画像跟踪工程中的因材施教与团队协同,构架专业技能获取与成长的完整链路。借由新师徒制的学习实践粘性,增强学生的行业岗位要求感知体系化和专业认同感的塑造。根据培养对象职

6、业能力学习成长规律,以工学结合方式,使培养对象从普通的行业认知的高职学生,到职业岗位技能初步掌握的初技能人才,再到熟练掌握中高级技能人才、基层管理者。4 .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本省/本区域农业农村重点发展领域,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引入行业标准和企业资源积极开展“三教改革”和“课堂革命”,提高专业建设标准化水平。(1)专业标准规范化课程评价体系与五业实践专业建设特色学生通过每学年持续性能力综合评估,和三师实时引导,更好的适应边学边工、工学结合、工学交互的成长节奏,实现本专业“研究产业、服务行业、对接企业、促进就业、聚焦专业”的五业建设特色,凸显职业化人才教育的实用性和综合性。(2

7、)立德传承学苑制下的五育习惯树人体系增强本专业思政教育与课程思政的培养力度,加强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以树立正确、积极的三观和塑造完整的健康的人格。通过学苑制学习活动习惯适应,形成德智体美劳五育提升的树人体系。5 .开发校企合作课程积极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教材编制和课程建设,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推进课程教学内容与产业转型同步发展,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产业需求科学对接,建设一批高质量校企合作课程、教材和典型案例。创新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增加项目化、情景化、浸润式实践教学比重,着力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对产业的认知程度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1)校企合作

8、产业课程体系打造与资源整合讲解员实训、植物染实训、休闲餐饮实训、自然教育项目实训和高职学生素质提升之-博雅教育等课程及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开发自然研学实务、农场导服话术和博雅教育理念等活页教材。(2)教学过程与学生能力的评估和画像构建每学年跟踪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过程,引入能力综合评估体系,构建学生能力画像,有目标、有指向性的引导学生更好的成长。(3)三全育人与劳动教育“四个一”计划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把劳动教育作为重点,执行开发一门劳动课、设置一个劳动月、掌握一项劳动技能、一项劳动习惯养成。6 .打造实习实训基地打造功能集约、开放共享、高效运行的专业类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一批兼具生

9、产、教学、研发、创新创业功能的校企一体、“产学研创”协同的实训实习基地。为产业学院的“即教即学即用三位一体的循环递进人才培育提供良好的载体和保隙。(1)校内外联合实践基地教学网络打造针对本专业的特性,打造系列校内外联合实训/实习/实践培养基地,形成人才流动配置和轮岗学习的实践基地网络,让教学长在产业链上目标得以网格化落地。(2)线上学习与资源平台搭建线上内容展示平台和资源交互平台搭建,便利线上学习与成果展示,有利于加强专业认同感和社会服务针对性服务效率提升。7 .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完整配置专业师资团队,校企互聘综合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校企导师联合授课、联合指导,推进教师激励制度探索,促进善于管理、精于教学、长于科研的高水平“三栖”教师的培养,发挥行业企业技能型“引保带”三师全过程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