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框架版4-9-1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碳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框架版4-9-16.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徐碇缄市建4236方多为加快推进低碳城市试点建设,实施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培植生态文明新优势,围绕低碳城市试点实施方案,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扣低碳城市试点目标任务,从城市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全领域、全过程实施低碳发展战略,以实现碳排放峰值目标、控制碳排放总量、探索低碳发展模式、践行低碳发展路径为主线,以建立健全低碳发展制度、推进能源优化利用、打造低碳产业体系、推动城乡低碳化建设管理、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为重点,创新碳数据管理制度以及低碳产品和技术推广制度,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
2、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二)工作原则加强规划统筹,坚持市场导向。实施创新驱动,推动绿色发展。围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动低碳技术创新,提高核心和关键技术水平,加快低碳技术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积极培育发展低碳产业,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倡导绿色低碳消费,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改革意识,引导全民参与。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推进低碳试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加快形成适应新常态的低碳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不断提升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国际化程度。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参与低碳城市试点建设良好氛围。二、重点领
3、域和任务分工(一)构建低碳发展政策制度体系1 .建立低碳发展基础制度。制定促进低碳发展政策措施,建立实施效果跟踪评价机制。探索开展总量控制制度、重点项目碳评价制度以及城市规划碳排放评估等制度创新。制定市级碳排放权交易工作规范和监管规则。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和报告制度。2 .编制低碳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路线图。编制碳数据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建立碳排放数据管理平台。引导企业参与全国碳交易,开展核证自愿碳减排项目开发。探索建立低碳技术交易平台,加快培养碳交易服务专业人才,招引培育一批碳核查第三方机构。3 .编制低碳产品和技术推广目录。引导低碳技术和产品研发,支持绿色低碳产品生产、销售
4、和消费。鼓励企业开展碳标识和低碳产品认证。(二)加快产业低碳化发展4 .推进工业领域节能减碳。对电、热生产及供应企业、水泥、煤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实施能源总量控制,压缩控制高耗能行业规模,开展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减碳行动,加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节能低碳技术改造。5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为突破口,引导人才、技术、资本、土地等资源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6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深入实施“机器换人”行动计划、工业“强基”工程和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支持企业瞄准国内外标杆企业推进技术改造。7 .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建设服务业
5、集聚区为突破口,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高端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精细化和优质化发展、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化和集群化发展。8 .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优化农业空间布局,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单功能的传统农业向多功能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体系。(三)构建现代低碳能源体系9 .培育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拓展天然气气源和应用领域,优化火电项目,提高热电联产比例,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四)推动低碳公共体系建设10 .打造低碳交通。以形成出行畅通、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绿色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重点,实现城市交通低碳可持续发展和公众低
6、碳出行。11 .推广低碳建筑。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把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相关指标纳入规划前置条件,实施专项技术审查。依托可再生能源建筑示范城市的建设成果,全面推进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12 .在星级酒店开展节能减排活动。(五)持续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13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提高主要资源产出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循环利用率。支持符合条件的园区申报国家级、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建设,促进循环经济集聚发展。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14 .推进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废旧物资回收系统建设,形成再生资源规范回收、资源聚集和规模高效利用
7、的产业链条。加强对废水、废气、餐厨垃圾及余压余热的回收利用。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积极推广秸秆气化燃料和固化成型燃料技术。15 .严格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占补平衡,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促进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科学有序开采矿产资源,严格设置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采区,加强矿山“三废”治理,努力恢复矿山生态环境。16 .综合高效利用水资源。实行用水总量控制管理,优化水资源在流域、区域及行业配置。大力推广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等节水技术、节水型器具应用。加强工业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优化农业用水配置和种植结构,推动公共建筑、生活小区、住宅等节水和中水回用设施建设。(六)深入
8、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17 .推进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强与亚行、国开行、农发行等合作,大力开展环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实现水环境持续改善。推进小流域治理,强化“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整治,不断提升流域水质和水体资源功能。18 .实施XX工程。19 .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执行比一级A更严格的排放标准。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开展农田尾水生态拦截工程,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加强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鼓励清洁生产技术改造,监控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推进园区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削减工业排污量。20 .构筑湿地生态屏障。围绕构建梯级湿地体系,修复沿岸湿地,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加快城市游
9、憩型湿地和乡村湿地保护建设,减少面源入湖污染,建设污水净化型湿地,深度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及污泥。21 .深入推进“绿化工程”。开展增绿增效行动,提升林业多种功能。加强环区域、水源地保护区、城郊结合部、新桥机场周边、高速公路沿线、江淮分水岭岭脊区域等城市关键区域造林绿化。22 .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牢固树立“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理念,加强城市自然山水格局保护,构建城市绿色空间体系,完善城市绿色生态网络。推进精品公园、游园和街头绿地建设,加大林荫路建设力度,构建绿色低碳出行网络。完善城市水系、高压走廊和绕城高速、出城公路等生态景观带、隔离带和绿荫廊道建设,加快建设慢行绿道、林荫停车场、屋顶绿
10、化、景观阳台等多元绿色空间。推进节水型、集雨型绿地建设。加强市域郊野公园与市区综合公园的绿色廊道沟通,构建“大公园”体系。科学布局建设湿地公园。23 .加强矿区环境综合整治。对肥东、庐江等废弃采石场、露采废弃矿山实施恢复治理,防范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恢复山体自然景观和矿山地质环境。因地制宜开展砖瓦用黏土矿区整治与土地复垦等相结合的综合整治,逐步恢复土地使用功能。24 .加强工业废气治理。以“三厂两尘两气污染防治为重点,实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淘汰水泥、钢材等行业落后产能,对城区重污染企业全面实施搬迁改造。推进燃煤发电机组全面脱硫、脱硝和水泥脱硝工程,全面实施除尘器提标改造,治理挥发性有机物
11、(VOCs)污染。加大空气污染物监测力度,建立预警体系,有效缓解雾霾。25 .控制城市烟尘和油烟污染。加强道路交通、施工工地、料场、裸露地面等扬尘的污染控制。推行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全密闭运输,严格控制渣土在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污染。整治餐饮油烟污染,推进餐厨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杜绝露天燃烧秸秆、废弃物,规范处理生活垃圾。26 .治理机动车排气污染。新增车辆全部达到国家现行新车注册排放标准。全面淘汰黄标车及国家强制要求淘汰的老旧车型。提升油品质量,加强加油站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的回收治理。实施清洁能源普及计划,鼓励发展背压式热电联产和余热、余压发电综合利用。加快推进“气化”,淘汰污染严重、分散的小
12、燃煤锅炉。实施绿色交通工程,增建自行车道和步行道路,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城区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比例达到100%。鼓励支持市民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27 .控制城市环境噪声。实施重点路段降噪工程,有效治理工业、交通、施工与社会等各类噪声污染源,全面实施城区二环内机动车禁鸣。加强对居住区、办公区、学校、医院等周边环境噪声控制,创建安静居住小区。28 .有效处置固体废弃物。完善固体废弃物收运处置系统,确保医疗、化学等有毒危险固体废弃物专业收集、专线清运和集中处置,扩建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置中心,规划建设第二座处置中心。着力解决重金属、有机毒物等新型污染。大力提升电子废物回收和处置能力。29 .开展土壤污
13、染防治。加强土壤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建设,以基本农田、重要农产品产地、特色农产品基地为监管重点,开展农用土壤环境监测、评估与安全性划分,建立污染土壤风险评估制度。引导支持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技术研究,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七)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30 .加强教育宣传平台建设。通过太阳能、地源热泵、非常规水资源开发、日光利用、墙体垂直绿化等节能低碳技术和设施展示,打造节能低碳教育平台,制定城市生活低碳指南,倡导清洁炉灶、低碳烹饪、健康饮食等低碳生活方式,宣传推广节能低碳相关知识。31 .开展低碳社区创建。鼓励科研机构、学校联手社区开展节能低碳主题活动,提升全社会节能低碳意识,促使居民形
14、成少开车、少开空调、节约水电、垃圾分类回收等低碳生活方式。32 .扩大低碳工作影响力。充分发挥一中欧低碳生态城市合作项目试点城市优势,举办相关会议论坛,积极参与国际、国家和省市科研项目。三、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33 .加强组织领导。(二)政策保障34 .制定配套优惠政策。研究完善包括支持产业结构调整、节能降耗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配套优惠政策,形成支持低碳试点的政策合力。限制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和高资源消耗的低附加值产品进出口。深化能源价格改革,促进能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35 .健全统计核算、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研究制定可操作、可视化的低碳发展指标体系。根据主体功能定位、产业发
15、展特点,制定差异化碳排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年度碳排放统计核算和评价考核,对碳排放超过或接近排放限额的县(市)区、开发区和重点企业,实行预警提醒和限制性措施,缓批或限批建设项目。(三)资金保障36 .加大对低碳项目的资金支持。利用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支持低碳建设项目和科技型低碳企业。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低碳产业。支持相关企业和项目单位申报专项资金支持。37 .加大政府采购力度。支持相关企业产品申请进入国家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充分利用首台(套)扶持政策,实行优先采购或者强制采购,促进低碳领域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产品自主创新。(四)创新保障38 .加强基础能
16、力建设。围绕提升低碳发展的政府管理能力、科技支撑能力、投入保障能力、制度创新能力和监督考核能力等基础能力,引进和培育并举,建设一支专业从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碳排放和低碳发展的高素质队伍。支持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设置低碳发展相关专业,建设低碳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9 .构建促进低碳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将低碳技术创新研发优先列入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等科技计划,鼓励低碳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大力扶持节能减排、低碳和温室气体控制技术、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以绿色低碳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等园区为载体,实施一批低碳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项目,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低碳产业集群和聚集区,建设一批低碳发展领域的工程研究中心、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质检中心、国家重点试验室。(五)监管保障40 .加强政府监督。探索建立第三方巡查和暗访制度,努力营造低碳城市建设诚信环境。对监督和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公开通报并督促整改,对整改不及时、不到位的,将严肃追究责任,并作为所在地政府、部门年度考核依据和下一年度资金项目安排依据。41 .健全公众参与监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