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钢铁行业入主八钢实现大跨度并购.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07606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141 大小:11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钢铁行业入主八钢实现大跨度并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1页
某钢铁行业入主八钢实现大跨度并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1页
某钢铁行业入主八钢实现大跨度并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1页
某钢铁行业入主八钢实现大跨度并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1页
某钢铁行业入主八钢实现大跨度并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钢铁行业入主八钢实现大跨度并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钢铁行业入主八钢实现大跨度并购.docx(1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宝钢入主八钢实现大跨度并购=0101;0104=宝钢=2007年1月16日,宝钢在新疆与八一钢铁公司(下称“八钢”)签署资产重组协议。根据协议,宝钢斥资30亿元人民币,取得八钢6961的股权,同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和自治区国资委以评估值约33亿元的土地使用权作为出资,对八钢予以增资。宝钢控股八钢后,自治区国资委将保留15的股权。增资完成后,宝钢成为八钢的控股股东,“新八钢”将在重组完成后正式挂牌。这将是宝钢国内并购成功迈出的第一步。并购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面对中国巨大的钢铁市场,全球钢铁巨头虎视眈眈,意在并购。但受2005年中国出台的不允许国外钢铁企业控股中国钢铁企业等钢铁产业相关

2、发展政策的影响,米塔尔入股湖南华菱管线,但无法实现控股;安赛乐入股山东莱钢面临出局危险;米塔尔此前也曾考虑收购八钢;海外钢铁巨头纷纷在中国市场展开强势出击,再加上米塔尔与安赛乐的强强联合,无疑给中国钢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要么国内主动联合重组,要么等待被国外并购。面对米塔尔、安赛乐等外国钢铁企业的大举入侵,宝钢作为国内钢铁业的龙头企业,无疑应积极推动国内钢铁业的整合。战略考量战略层面上的长远考量是宝钢并购八钢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宝钢并购八钢意在中国钢铁内外资布局竞争中争取主动。国际钢铁并购资本的力量不断壮大,中国市场未来将是其下一步的突破重点。长期来看,如果国内优势企业不尽早主动采取行动,一旦对

3、外资开放,中国钢铁产业重组的节奏和步调就会被打乱。外资对新疆八钢窥视已久,但从国家战略利益角度而言,新疆地理位置特殊,战略性资源丰富,新疆钢厂与国内优势企业合作才是符合我们利益的最佳选择。根据八钢未来发展规划,预计2007年产钢能力将达到400万t,2008年达到600万t,“十一五”末生产规模达到800万t。而作为中国最大钢铁企业的宝钢,通过收购八钢,将成为中国首家年产能突破3000万吨级钢铁企业,向大型化发展又迈进了一步。政府推动业内普遍认为宝钢并购八钢进展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政府推动至关重要。八钢是新疆最大的钢铁企业,拥有丰富的煤、铁矿等资源条件,未来触角可广及中亚国家的钢材消费市场。但

4、其现有产钢能力有限,产品以建筑钢材为主,与其区域优势所蕴含的市场潜力差距较大,仅靠自身力量难有大的作为。因此新疆地方政府对于此次跨地域产业整合十分积极,予以大力推动。宝钢系两家企业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宝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至今已持有9家钢铁股份,包括邯钢、莱钢、广钢、马钢、八钢、安钢、酒钢、济钢和南钢。首先,济钢在得知宝钢用意后,便考虑与省内的青钢联合,并且济钢和莱钢的重组也有望于2007年春节后正式挂牌。收购济钢未果,宝钢又把目标瞄准了河北邯钢,但邯钢通过增持方式加大了收购难度。此后宝钢又有意包钢,但迄今为止尚无实质进展。宝钢试图通过二级市场收购等“纯市场”手段达到收购目的显然还不成功。在目

5、前各项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能否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仍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合作双赢八钢作为新疆最大的钢铁企业,近年虽然企业规模已大幅提高,2005年实现产钢近300万t,但在全国钢铁行业中,八钢却排在30名之后。按照2005年出台的国家产业政策,八钢显然已经处于十分不利的位置。通过与宝钢的合并,八钢可依托宝钢集团的管理和技术优势,尽快完成产品结构调整,掌握高附加值钢材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宝钢是我国生产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钢铁企业,以生产高档板材为主导产品,2005年实现产钢2380万t,全球排名第6位。对于宝钢来说,并购八钢可以取得成本和产品定价优势,增强盈利能力,提升未来发展空间。

6、宝钢可以拥有八钢建筑用钢在新疆超过75的市场占有率,以及其所拥有的煤炭和铁矿石等资源优势。今后,宝钢将凭借八钢地处亚欧大陆桥、向西开放“桥头堡”的战略位置,开发中亚国家丰富的资源和钢材消费市场,延伸发展领域,寻求更多的发展机遇,增强其在西北地区甚至中亚市场的控制力。=200704=2007/01/23=WTO指责美国采用归零计算关税措施 =0101;0104;0330=WTO;关税=世界贸易组织(WTO)负责受理上诉机构于1月9日称,美国商务部在行政复审中采用归零计算关税的措施违反了美国向WTO承诺的义务。WTO负责受理上诉机构的这一裁决,是针对日本方面对美国商务部采取的归零计算关税措施向WT

7、O提起上诉后做出的。归零是确定反倾销关税幅度的一种方法。归零是在典型的反倾销调查过程中,美国商务部计算得出一种在美国销售的产品加权平均价格,然后将得出的价格与该产品的正常价格进行比较。正常价格高于美国价格时,差额即是倾销的金额。但当美国价格高于正常价格时,差额按零计算,而不是按得出的负值计算,这即是所谓的“归零”。在计算倾销幅度时,“归零”的做法将负的倾销幅度排除在外,在倾销行为存在时又会抬高倾销幅度,由此产生对被诉方的不公平。WTO的裁决将进一步促使美国承认归零计算关税措施是不公平的。美国华盛顿Hogan和HartsonLLP法律事务所律师LewisLeibowitz称,WTO的裁决是一个非

8、常重要的决定。最近,美国商务部宣布从1月16日起不再在新案件中利用归零计算反倾销关税,但将会继续在日落审查中采用这一方法。WTO的裁决可能给美国商务部带来压力,从而取消归零计算关税。=200704=2007/01/23=徐向春=供需基本平衡行情以稳为主2007年国内钢市展望 =0101;0104;0301=供需;钢市 =2006年国内钢材市场出现新的变化,钢铁生产和消费增速双双放缓,钢材出口大幅增长。进入2007年,这些因素仍是主导钢材市场走向的风向标。一、钢材消费增速有所放缓随着宏观调控的不断深入,经济增长偏快势头得到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速双双放缓,2006年钢材消费增速呈现前高后低走

9、势。初步测算2006年预计消费粗钢385亿t,比2005年增长约15。2007年是否还像2006年下半年那样,消费增速呈个位数增长呢?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经济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时期。我国钢铁需求增长的长期动力正是源于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根据党的“十六大”战略部署,我国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433提高到2020年的60,这意味着在未来十几年间将有2亿多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我国城镇化发展空间非常大。我们可以做出这样一个基本判断,只要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没有完成,钢铁需求增长也就不会结束。尽管随着经济波动,需求会有起伏,但钢材需求整体上升的趋势不会发

10、生逆转。从经济波动周期的角度看,2007年我国经济处于中长周期的上升期和短周期的下行期。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出现回落,但在中长期基本增长力量的支撑下,经济增长将呈现高位稳定或略有回调的态势。中国社科院、国家信息中心等国内外研究机构预测,2007年我国GDP增长率为9510,比2006年低051。此外,2006年以来,国内汽车等消费升级先导型行业显露出回升势头,对钢铁等原材料需求构成支撑。房地产作为另一典型的消费升级产业,2007年投资景气虽然将有所回落,但居民对住房的需求仍相当大,增速适度回落不会改变长期较快增长的趋势。两大产业钢材需求仍将处于稳步上升的态势。因此,在基本面因素支撑下,2007

11、年钢材消费增速会有所下滑,但不会大幅滑落,初步估计为12,比2006年增加4620万t(粗钢)。 20022006年粗钢日产水平与上年11月份日产水平对照表 年度 11月份日产水平,万t 年平均 日产水平,万t 年均值比上年11月增加,2002年 53.24 2003年 66.10 60.92 14.43 2004年 83.45 74.74 13.07 2005年 101.59 95.72 14.70 2006年 126.52 115.07(预计) 13.27(预计) 2007年 132.85(预计) 5.00(预计) 二、粗钢产量预测2006年111月,我国粗钢产量为382亿t,同比增长18

12、4,增速比上年下降71个百分点。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为:一是钢铁工业大规模投资高峰已经过去,钢铁产能释放将转入平稳增长阶段;二是钢厂汲取了2005年价格暴跌的教训,在国内市场价格大幅下跌时有意识地控制产量,减少资源投放量,缓解市场压力。从钢铁工业投资情况分析,2006年111月,钢铁工业完成投资(不含矿山)195135亿元,同比增长01,远低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钢铁投资工序结构来看,从2004年起轧钢工序的投资比重逐年上升。2003年2005年轧钢项目投资占总投资额分别为339、496和514,2006年19月份更是进一步提高到543。这表明钢铁工业投资重点从总量扩张转向了产品结构优化调整

13、,可以预见炼钢和炼铁产能增长将因此减缓。尽管如此,钢铁业在建规模仍然偏大,产能增长压力不可低估。全行业在建项目达2074个,2006年5月末在建项目计划新增产能炼铁3964万t、炼钢5429万t、轧钢中热轧8311万t、冷轧2473万t,新增产能超过需求增长的态势明显,2007年钢铁产能增长的惯性依然较强。2006年11月份粗钢日产12652万t,相当于年产4618亿t。根据以往经验,2007年日产水平肯定高于这一数值,但究竟能够高出多少?通过分析2002年以来年度粗钢平均日产水平与上一年11月份粗钢水平的比值关系发现,两者存在高度相关性,即年日产水平比上年11月份日产水平高1314(详见下表

14、)。考虑到2005年以来钢铁工业投资增长速度明显下降,2007年产量增长也将明显减缓,上述比值理当下降,如果为5,则2007年日产水平为13285万t,即粗钢产量为4849亿t。2007年粗钢产量能否低于这一数值,应当说也是可能的,关键在于淘汰落后产能的进展。根据国务院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部署,“十一五”期间淘汰约1亿t落后炼铁能力,2007年前淘汰5500万t落后炼钢能力,2006年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要取得实质性进展。然而,2006年工作进展缓慢,淘汰结果不理想。为此国家发改委于2006年11月发出通知,督促河北省加大力度淘汰落后钢铁产能。11月29日,河北省发改委公布了河北省2007年底前第一批

15、淘汰落后钢铁生产装备企业名单,共计淘汰炼铁能力398万t,炼钢能力373万t。河北省发改委还将陆续公布第二批、第三批淘汰名单,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落实,力争到2007年底淘汰200m3及以下高炉,20t及以下转炉和电炉,30m2以下烧结机。除河北省之外,国家发改委还将公布部分钢铁落后产能省份的企业名单及装备。因此说,如果2007年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我国粗钢产量有望控制在4748亿t,比2006年增加约50006000万t。三、钢材进出口形势展望2006年国际钢材市场需求旺盛,价格上涨至历史高位(2006年7月CRU全球钢材指数达到1666点的历史新高)。出口钢材利润高于国内市场销

16、售,大大激发了企业出口的积极性。2006年出口钢材4301万t,比2005年增长1096;出口钢坯904万t,增长279。进口钢材1851万t,下降283;进口钢坯37万t,同比下降718。将钢材折算成粗钢,2006年净出口粗钢3396万t,而2005年同期净进口24万t。这意味着在2006年增产的粗钢中,约50是由国际市场消化的,从而缓和国内市场供求矛盾,实现国内市场供求平衡。2006年以来,世界经济保持强劲增长态势,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内需旺盛、投资活跃。2007年美国经济有望实现软着陆,日本和欧盟经济仍处于景气区间,世界经济增长步伐将有所放缓,但出现全球性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不大。国际货币基金组

17、织(IMF)预计,2007年全球经济会稳步增长,经济增长率比2006年下降仅02个百分点。世界经济环境对我国出口仍然较为有利。但是,考虑到人民币升值、贸易摩擦以及我国采取限制钢材出口措施等因素,2007年钢材出口势头将有所减弱。至于钢材进口情况,由于国产钢材竞争力提高以及国内价格较大幅低于国际市场,进口量可能进一步降低。具体分析如下:(1)钢坯出口。作为“两高一资”产品,国家对钢坯出口先后采取了取消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的限制性措施。然而,2006年出口钢坯904万t,增长279,尤其是下半年出口大幅度增长。钢坯出口之所以增长,是基于国际市场需求旺盛,而并非限制出口政策不起作用。俄罗斯国内市场

18、需求旺盛减少了钢坯出口;废钢价格上涨,钢坯成本居高不下;亚洲地区钢坯需求旺盛,以上诸多因素导致钢坯价格上涨。作为钢铁初级产品,钢坯附加值低于钢材,是公认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的“两高一资”产品,近年来成为重点调控的出口商品。不过,“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低效益。由于市场供求关系不断变化,在不同地区或某一时间段,低附加值产品可能比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更能够取得高的效益,现在钢坯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征收出口关税后,12月份钢坯出口价格(FOB)已上涨至420美元t,而螺纹钢出口价格为390美元t。钢坯比螺纹钢耗能少、成本低,吨钢价格却高出30美元,出口效益孰高孰低一目了然。其次,中国

19、钢坯出口主要集中在中国台湾、越南、韩国、泰国等地,亚洲占中国钢坯出口的95以上。这些国家(地区)钢坯供应缺口较大,主要通过进口来满足本地轧钢厂需求。向亚洲地区出口钢坯不会引起贸易摩擦,这对于深深担忧钢材贸易摩擦的中国钢铁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块绿洲。在目前的国际市场形势下,对于既有出口效益,又有旺盛需求的钢坯,如果一味地加税限制出口,则有可能把有利可图的市场拱手让给其它国家。钢坯出口为缓和国内市场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目前国际市场价格较高的情况下,企业出口钢坯有一定的利润,国家能够增加相应的税收,既缓解国内市场供应压力又满足了出口地区的需求,且无贸易摩擦之虞,可谓是皆大欢喜。由于国际钢坯市场价格波动

20、较大,当前应抓住市场有利时机,保持适度的出口规模。将来价格下跌,钢坯出口无利可图时,出口量自然会下降。到目前为止,通过出口政策调整,钢坯出口成本比钢材高1821,限制钢坯出口的力度已相当大,充分体现了出口政策导向。就目前而言,不宜因为短期内钢坯大量出口而继续上调关税。从市场实际情况出发,稳定目前税率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如果不继续出台限制出口政策,2007年钢坯出口量将主要通过市场供求关系调节,预计可比上年度减少100200万t。(2)钢材出口有所减少。目前我国钢材出口大幅度增长的现状已经引起相关贸易国家和地区的高度重视,钢铁贸易摩擦加剧的隐患也日趋显现。据商务部发布的消息,已有11个国家对我国钢

21、铁企业采取了27项反倾销、反补贴等调查,涉及金额达9亿美元。如果不能有效控制钢材出口节奏,将有可能引发国外对我出口钢材采取贸易救济措施的连锁反应。出口国家过于集中、增长速度过快是导致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2006年111月,位居出口前5位的国家(地区)共计18722万t,占钢材出口总量的50。其中出口韩国7896万t,同比增长5225;美国4896万t,增长14倍;意大利2626万t,增长415倍。目前,我国政府、协会和企业已形成共识,为减少贸易摩擦,2007年应适当控制出口规模,分散出口目的地,减轻对出口地市场的冲击。此外,人民币升值35,出口退税可能进一步下调,将导致出口成本上升,削弱中国钢

22、材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增大钢材出口难度。综合分析,2007年钢材出口量将可能下降10,约400万t。在出口总量有所减少的同时,出口产品结构将进一步优化。随着中国钢铁工业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在钢材出口总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正在迅速扩大。2006年111月份,普通冷轧板、镀层板、彩涂板、电工钢、不锈钢板、合金板等6类高附加值产品出口54321万t,同比增加3624万t,占出口钢材比重由2005年的927上升到1450。预计这一良好势头在2007年将得到进一步延续。(3)进口钢材数量仍有下降空间。尽管2007年钢材出口面临下滑的不利局面,国产钢材顶替进口钢材力度进一步加大,有利于

23、缓解出口减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国产钢材质量和档次不断提高,2006年111月份,进口钢材17008万t,同比减少698万t,下降291。其中冷轧板、涂镀板、电工钢、不锈钢板和合金板等高附加值产品进口减少了473万t。随着宝钢、鞍钢、武钢、太钢等钢厂一批冷轧、镀锌、电工钢和不锈钢生产线投产达产,为替代进口创造了有利条件。2007年进口钢材数量再减少500万t是有可能实现的。(4)2007年钢材(坯)出口可能减少500600万t,进口减少500万t,净出口减少100万t(折合粗钢)。综上所述,从增量平衡角度分析,2007年粗钢产量预计增长50006000万t,净出口减少100万t,消费增长46

24、20万t。供应超过需求4801480万t,市场供应过剩压力不大。如果钢厂能够根据市场需求适当控制产量,同时淘汰落后产能取得较大进展,国内供应压力将进一步减轻,钢铁市场有望实现平衡。总体来讲,2007年国内钢材行情总体可能呈中性偏弱走势。=200704=2007/01/23=赵云=萨尔茨吉特钢铁公司新年有新动作 =0101;0104=萨尔茨吉特钢铁公司=过去的一年,萨尔茨吉特钢铁公司首席执行官WolfgangLeese一直暗示该公司正在实施一系列的收购活动。2006年夏季,萨尔茨吉特从安赛乐手中收购了德国钢材服务中心HoevelmannLueg公司。2006年12月中旬又宣布,已经与法国Vall

25、ourec公司达成初步协议,将收购后者拥有的精密钢管公司VPE公司。截至目前,萨尔茨吉特钢铁公司的收购活动一直进展顺利,但Leese似乎并不满意现在的收购进展,一直期待在2007年能够有一项大的收购行动,而且几乎已经接近成功。他证实,公司正在进行更大规模的收购谈判。萨尔茨吉特CEO的表态,再一次让人们心里充满了好奇。在与瑞士媒体会面时,Leese多次表示,对于收购德国迪林根钢铁公司有着浓厚的兴趣。但Leese承认,由安赛乐米塔尔公司控制的厚板生产厂迪林根钢铁公司的股权结构非常复杂,收购将十分困难。2006年3月Leese曾表示,萨尔茨吉特很可能要等到钢铁市场崩溃的时候,可能是2008年,才会实

26、施收购计划。但他也表示,拒绝考虑价值仅12亿欧元的收购交易。收购VPE公司据称将花费22亿欧元,这已经是2006年萨尔茨吉特最大的收购案。分析人士确信,此项并购交易将使萨尔茨吉特在欧洲汽车钢管市场中占有较大的份额,但也警告说,汽车钢管市场比能源钢管市场更加不稳定。Leese下一次的收购对象将是比VPE更大的钢铁公司,而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被收购企业的营业额很可能会达到5亿欧元以上。提高收购额对萨尔茨吉特钢铁公司而言并不是问题。2006年8月份,该公司出售了其在Vallourec公司股份之后,拥有的净现金达到23亿欧元,即增加了9亿欧元,而该公司的净现金要达到30亿欧元不会有太大困难。由于安赛乐米

27、塔尔公司将其所属德国型钢厂StahlwerkThuringen出售给西班牙AlfonsoGallardo公司以及该公司在意大利的两家钢厂Pallanzeno公司和SanZenoAcciai公司给Duferco,因而目前萨尔茨吉特没有非常明确的收购目标,对下一步收购的钢厂类型也没有明确限定。萨尔茨吉特正在关注的收购对象包括长材厂、扁平材厂和厚板厂,而且也不存在地域限制。萨尔茨吉特的表态使人们很难猜测其下一步的收购目标,但应该不会是已经列入其收购名单上的钢厂,很可能是一家私营钢铁公司或钢铁大集团的一部分业务。尽管萨尔茨吉特可能很快就会宣布其下一个收购目标,但人们更加关注的是萨尔茨吉特如何满足自己股

28、东的心理预期。萨尔茨吉特现在拥有巨大的可支配资金,但也需要向投资者说明未来可能的高回报。在最快的投资回报期内收回投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萨尔茨吉特一定不愿意支付大量资金用于收购康力斯集团。到目前为止,这家非常保守的德国钢铁企业更愿意谨慎地将资金投入在设备改造上,而对市场变化保持警惕。萨尔茨吉特有关在进行大收购之前,等待钢铁市场崩溃的预言可能会成为现实。2006年该公司营业收入、利润等达到创纪录水平之后,萨尔茨吉特不会受到来自股东的压力,特别是对2007年有一个更好的预期。萨尔茨吉特钢铁公司于2006年初回购了部分公司股票作为防范被恶意收购的措施之后,作为保护性手段,该公司253的股份由德国下

29、萨克森州政府持有,从而为自己搭建好了防御壁垒。=200704=2007/01/23=郭廷杰=日媒体:2007年日钢铁业形势严峻应冷静、慎重对待 =0101;0104=钢铁业=新的一年已经来临,人们都在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从钢铁工业看,2006年是大并购的一年,从年初的德国蒂森克虏伯等大型钢铁公司竞购加拿大多法斯科开始,年中又掀起了米塔尔和安赛乐之间的并购和反并购高潮。这一并购刚刚落幕,年末印度塔塔钢铁和巴西CSN互相提价竞购比自己规模还大的英荷康力斯集团。国际钢铁业并购风持续不断,已成为钢铁界关注的焦点。因此,年末传出合并后的安赛乐米塔尔又并购了墨西哥钢铁企业希尔萨的消息时,日本钢铁联盟会长马

30、田表示,并不感到惊讶。日本钢铁业者议论最多的是防御并购的对策,米塔尔已宣布未来并购的重点将转向亚洲,亚洲的钢铁大国中国已在“钢铁产业政策”中明确禁止外资对国有钢铁企业控股,形成了严密的防护墙。而日本政府取消关于禁止合并的规定后,等于是降低外资并购的门栏,必将成安米并购的主要对象。为了防止发生恶意并购,有人主张干脆由新日铁和JFE合并为规模与安米接近的大型钢铁企业以与之抗衡,但经过冷静分析,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双方缺乏合并的意愿,同时合并后不少产品在国内所占的份额过大,违反了“防止垄断法”的规定。有不少人赞同新日铁的防卫措施,即在坚持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同时,还应依法扩大规模效益和对

31、抗力。新日铁除在国内加强了与住友金属、神户制钢的互相持股比例和协作外,在亚洲还扩大了和韩国浦项的互相持股比例和技术协作;特别是近日对巴西米纳斯吉拉斯扩大投资后成为最大股东而将其收归旗下,更提升了全球竞争力。紧接着JFE与韩国东国制钢签订了同样协议。日本钢铁业普遍认为,应加大与海外企业的友好合作和并购,只有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人们还普遍关心2006年日本钢产量又超过上年,高级产品的比例不断上升。鉴于2007年汽车、船舶和机电等制造业的钢材需求还在增长,需求多年疲软的建筑用钢材也呈现复苏迹象,因此预计2007年若不发生意外,日本粗钢产量有可能超过上世纪70年代创造的历史最高纪录。但也有分析师称,即

32、使如此,也不应过分乐观,特别应关注中国钢铁工业快速发展和竞争力的上升。中国钢产量在2005年35亿t的基础上,2006年又超过4亿t大关,其产量已和日、美、欧三地总计产量相当,同时从钢材净进口国变为钢材净出口国。尽管中国出口的产品多为普通钢材,但由于价廉已对世界市场和日本国内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日本各大钢厂一度曾被迫减产压库加以应对。预计2007年中国钢产量的增长速度将趋缓,但形势还很严峻。首先,中国仍会出口普通钢材,特别是受到美国的反倾销调查后,出口重点将转向日本;其次通过淘汰落后钢铁产能,鼓励大钢厂合并重组,中国钢厂的竞争力将不断加强,对此日本钢厂应有明确的认识并采取慎重的对策。=2007

33、04=2007/01/23=2010年TMK公司钢管产能翻番 =0101;0104;0213;0310=钢管;产能=俄罗斯钢管生产企业TMK公司预计在今后4年将投资13亿美元,到2010年该公司钢管产能将达到500万ta,产量将达到400万ta,同时每吨钢管价格也将提高60。2005年,该公司钢管产量为290万t,其中64为无缝钢管,36为焊管。负责TMK公司在伦敦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IPO(首次发行股票)投资银行之一的Renaissance银行分析家RobEdwards称,TMK公司在俄罗斯市场上有合理的定位,且在海外市场有所发展,并确信其出口将会进一步增加,而且该公司最近宣布成立合资企业表明

34、公司今后将会获得较高营业收入。他预测2006年TMK公司营业收入将达到37亿美元,2007年将达到41亿美元,净收入达到747亿美元,净债务减至219亿美元。RobEdwards称,虽然在2006年上半年TMK公司钢管产量下降了6,但由于单位产品价格较高,因此,2006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提高了5,达到了预计的16亿美元。2005年全年TMK公司营业收入为29亿美元,而2006年上半年就达到了16亿欧元,净收入也攀升了71,达到229亿美元。RobEdwards称,俄罗斯国营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对管线的需求不断增长。俄罗斯原油管线公司Transneft公司2005年在新管线上的投资达到了223亿美元

35、,比前一年增长了30。此外,其他俄罗斯相关企业的投资也大幅增加。TMK公司在向出口市场交货方面是俄罗斯最好的供应商。2005年该公司销售的钢管中有32是出口。欧洲是TMK公司最大的出口市场,其后是独联体国家和中东市场。在全球钢管产量方面,TMK公司位居阿根廷Tenaris公司之后,排名居世界第2位。从营业收入方面,排名位于法国Vallourec公司之后,位居世界第3位。虽然TMK公司目前是俄罗斯最大的钢管生产企业,但该公司也面临着国内同行的竞争,这些国内企业包括俄罗斯大直径无缝钢管生产企业联合冶金公司(UMC)、车里雅宾斯克Pervouralsk集团、谢维尔钢铁公司所属的Izhorsk钢管厂和

36、MMK公司。=200704=2007/01/23=肖英龙=2010年韩国废钢有望实现自给自足 =0101;0104;0205=韩国;废钢=1前言日本废钢在大量出口中国之前,主要出口韩国。2003年韩国粗钢生产中,转炉钢生产占552,电炉钢生产占448(比日本更高)。韩国粗钢生产规模曾因亚洲金融危机而于1998年下降,但其后很快就恢复了稳定增长态势,并且还增加了高附加值钢材品种产量。以日本钢铁积蓄量为基础,可以预测废钢发生量的变化。为预测日本废钢的供需动向,就应考虑如何利用这些增加的废钢(包括超过600万t的出口量)。因此,有必要把握废钢出口目的地(主要是中国大陆、韩国及中国台湾)的铁源供需情况

37、。2003年日本向上述3个目的地出口废钢量分别为254万t、191万t和87万t,三者之和占当年出口总量572万t的90以上。现以1996年以后进口日本废钢从100万t逐步增加到200万t的韩国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调查韩国铁源供需相关数据:在韩国钢铁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中,虽有始于1970年的韩国国内废钢总体供需状况、始于1977年的废钢消费单耗,始于1978年的废钢供应中自产废钢和国内市场购入废钢数据,然而却与日本一样没有废钢发生量数据,而一直是将购入量作为供应量。因此,本研究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对到2003年的韩国国内废钢需求量和废钢回收量进行研究,分析了废钢供需平衡。在此基础上预测韩国废钢进

38、口量动向以及废钢自给自足何时到来。2不同炼钢法生铁消费量21韩国废钢需求分析韩国国内废钢用途分为炼钢用、轧钢用和铸件用3类。其各自变化情况是:19772003年期间,炼钢用废钢消费量除1998年因亚洲金融危机而略有下降之外,其它时段都基本呈直线上升趋势;而轧制和铸造用废钢量则在略有增加后就长期保持稳定状态。到2003年,炼钢用废钢量最多,占废钢总需求量的933;其次是铸造占59,而轧制仅占08。22不同炼钢法废钢消费单耗变化炼钢用废钢消费量包括转炉和电炉炼钢消费废钢量。废钢单耗是指每生产1t粗钢所消耗的废钢量(单位kgt)。2003年韩国转炉废钢单耗是98kgt,电炉废钢单耗是977kgt。与

39、同样每年都从日本进口100万t以上废钢的中国单耗指标相比,韩国转炉废钢单耗低11kgt,而电炉高217kgt。转炉炼钢方面,在19901999年期间,韩国粗钢产量增长了46,而废钢消费量增长了78,同时废钢单耗也从1990年的117kgt增至1999年的154kgt;但20002003年期间,转炉粗钢产量年增长12,而废钢消费量却下降了115。而在将废钢作为主原料的电炉炼钢方面,从上世纪8090年代的20年间,废钢消费单耗从1000kgt增至1100kgt;而近年单耗则呈下降趋势,2003年已降至1000kgt以下。2000年后,无论是转炉还是电炉炼钢,韩国废钢单耗都出现下降,主要是由于浦项光

40、阳5号大高炉投产增加了生铁(铁水)而抑制了废钢使用。23不同炼钢法铁源构成分析炼钢用铁源包括生铁(铁水)、还原铁和废钢。韩国没有还原铁生产,因此炼钢只采用生铁和废钢。从炼钢收得率推定铁源合计量,从消费单耗计算出废钢消费量,就算出了生铁消费量。推算方法如下:首先,从(1)式求出转炉、电炉合计炼钢用铁源消费量(a);然后在(2)式中,用铁源消费量(a)除以粗钢产量(b),就得出转炉、电炉平均炼钢收得率(c)。炼钢用铁源消费量(a)炼钢用生铁消费量炼钢用废钢消费量(1)转炉、电炉平均炼钢收得率(c)炼钢用铁源消费量(a)粗钢产量(b)(2)然后,如(3)和(4)所示:由炼钢炉粗钢产量乘以平均炼钢收得

41、率(c),就得出铁源消费量(d),再减去废钢消费量,即得出生铁消费量。铁源消费量(d)粗钢产量炼钢收得率(c)(3)生铁消费量铁源消费量(d)废钢消费量(4)2003年韩国炼钢收得率为90,与日本相同,而在19952000年期间收得率为85左右。2003年转炉生铁配比为911,废钢为89;而电炉生铁与废钢的配比分别为114(比日本高9)和886。3废钢供应量31韩国国内发生量311自产废钢和市场购入废钢针对韩国国内不同品种废钢供应量,推算市场购入废钢品种类别。根据韩国公布的国内钢铁厂家自产废钢和国内市场购入废钢数据,可知韩国2003年废钢供应量为2337万t,其中韩国国内市场购入1714万t,

42、进口623万t。另外,在国内购入部分中,自产废钢538万t,从市场购入1356万t。自产废钢来自炼钢、轧钢和铸造3个部门。韩国炼钢部门自产废钢相对于粗钢产量的发生率,2003年为71,较日本低56,主要原因是其连铸比率高于日本。312加工废钢和钢铁废件将市场购入废钢分为加工废钢和钢铁废件(含废旧机器、车辆、船舶等),并首先对加工废钢推算:以日本加工废钢发生率为基础,设定加工废钢发生率为10,得出2003年加工废钢发生量为458万t,占市场购入废钢的338。从市场购入废钢中扣除加工废钢,则得出购入钢铁废件为898万t。从韩国19802003年间加工废钢和钢铁废件购入量变化可知,加工废钢发生量仅因

43、亚洲金融危机而于1998年有所下降,其后又稳定增长,且于20022003年达到最高值。同时,钢铁废件也呈现出同样变化。313韩国钢铁积蓄量和钢铁废件回收率韩国钢铁协会推算的韩国国内累计钢铁积蓄量在2003年末已达38042亿t。日本铁源协会是以钢铁废件回收量(国内购入加出口部分)除以累计钢铁积蓄量,即为回收率。据此计算2003年韩国钢铁废件回收率为24(而日本为27),回收量为900万t。32废钢进口量321从供需平衡看进口量变化2003年韩国粗钢产量达到4631万t,较2002年增加92万t,但废钢进口量却较上一年减少100万t(只有623万t)。因此对20022003年韩国粗钢生产、各种原

44、料消耗量、不同炼钢法铁源构成比及废钢需求量进行分析,从而得出2003年增加的92万t粗钢中75为转炉钢,其原料主要为生铁。韩国国内钢铁废件发生量和加工废钢发生量都在增加,如2002年前者增加了77万t,后者增加了21万t。废钢平均进口价从2002年的每吨1358美元上涨至2003年的2017美元,涨幅近50。以上事实表明:韩国国内废钢量的增加补充了粗钢增产造成的废钢需求,而进口废钢大幅涨价则进一步抑制了废钢进口。322从各国进口废钢量变化2003年向韩国出口废钢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占当年韩国进口总量的39,然后是日本占30,俄罗斯占17。上述3国占韩国废钢总进口量的86,这与2003年向中国出口

45、废钢的国家中日本占32、美国占29、哈萨克斯坦占12、俄罗斯占6,4国合计占79的状况类似,只不过韩国对特定国的依赖比中国更强。此外,韩国还从欧洲、亚洲国家和地区进口了55万t废钢。较之2002年,2003年韩国废钢进口总量虽然减少了100万t,但从美、日、俄3个主要进口国进口的废钢量却没有变化,主要是从乌克兰和欧洲地区进口减少。特别是20002003年间的4年中有3年都是美国向韩国出口废钢最多,最高年份分别占3339的份额。4韩国废钢自给化展望为了把握韩国每年600万t以上废钢进口量的动向,研究推算了韩国废钢自给化情况。从到2010年为止的韩国国内钢铁废件发生量与累计钢铁积蓄量的关系推算韩国国内废钢回收量。如前所述,2003年末韩国累计钢铁积蓄量为3804亿t,钢铁废件回收量为900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