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泡沫塑料 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08006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氨酯泡沫塑料 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聚氨酯泡沫塑料 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聚氨酯泡沫塑料 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聚氨酯泡沫塑料 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聚氨酯泡沫塑料 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聚氨酯泡沫塑料 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氨酯泡沫塑料 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一节 聚氨酯的合成原理,1937,德国Bayer合成第一种聚氨酯热塑性塑料Durthane U。,40年代,制得了合成纤维贝纶U(Perlon U)。,50年代,得到聚氨酯弹性体、弹性纤维和泡沫塑料。,60年代,聚氨酯涂料和粘合剂等开始应用。,我国聚氨酯工业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1959年上海市轻工业研究所开始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研究。,1. 聚氨酯(Po1yurethane, PU)的发展,2,由两官能团的二元异氰酸酯和二元醇反应:,多元异氰酸酯,多羟基化合物及端羟基聚醚、聚酯,体形聚氨酯,+,2. 聚氨酯的反应式,精品资料,4,你怎么称呼老师?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

2、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教师的教鞭“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5,异氰酸(OCNH)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烃基R所取代的衍生物(OCNR)叫异氰酸酯。异氰酸酯的OCN基团是具有两个杂积累双链的高度不饱和的基团,化学性能十分活泼。,(1)异氰酸酯的结构、反应活性,3. 异氰酸酯的化学反应,6,例如,异氰酸酯与醇的反应,无催化剂参与的反应机理:,各类含活泼氢化合物与异氰酸酯反应活性次序为,7,(2)异氰酸酯与含活泼氢化合物的反应,初级反应,8,因为各个反应产物中仍含有活泼氢原

3、子,可与过量的异氰酸酯进一步发生反应。,次级反应的活性较小,能形成支化或交联,是合成非线型聚氨酯材料的基本反应。,次级反应,9,a. 与醇的反应,异氰酸酯与醇反应能力:伯醇仲醇叔醇,芳香族二异氰酸酯与醇类反应活性:当第一个NCO起反应后,会使第二个末反应的NCO基活性降低。,b. 与水的反应,对泡沫塑料十分重要,10,(3)异氰酸酯的自聚反应,a. 异氰酸酯二聚,b. 异氰酸酯三聚,高温下则二聚体会发生分解,三聚体在150一200时仍很稳定(与二聚体不同)。可制取优异的油漆涂料及耐温、阻燃的埂质泡沫塑料。,11,(1)一步法,Perlon U,由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带有三个端经基的支化型聚

4、酯可合成得交联型聚氨酯树脂。,粘合剂,4. 聚氨酯树脂合成原理,12,(2)两步法,第一步:二元醇与过量二元异氰酸酯制备端基为-NCO基团的预聚物。,第二步:预聚体进行扩链或交联。,扩链反应:预聚物通过末端活性基因的反应使分子相互连结而增大分子量的过程。PU树脂扩链剂主要为水、二元醇或二元胺。,二元醇,二元胺,13,0R1,分子扩链,端基为OHR1, 分子无限扩链,端基为NCO及OH1R2,分子扩链,端基为NCOR2, 分子不扩链,端基为NCOR2, 分子不扩链,端基为NCO ,含未反应异氰酸酯。,异氰酸酯指数(R),14,第二节 聚氨酯的主要原料及其特性,(1)异氰酸酯合成,a. 伯胺光气化

5、法:,缺点:毒性大,副反应多。,b. 一氧化碳法:,必须在高温(160-220)、高压下进行,需贵金属做催化剂。,1. 异氰酸酯,15,a.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甲苯,二硝化,还原,二胺,光气化反应,TDI,2,4异构体,2,6异构体,常见的三种TDI混合物为TDI100、 TDI80及TDI65。,用TDI所制得的PU机械性能较好,但TDI其沸点低,毒性较大。,TDI,(2)常用的异氰酸酯,16,不同品种TDI的主要性质,2,4位TDI的活性大于2,6位,17,b. 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MDI,MDI易二聚,毒性低,一般在低温下贮存。,c. 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

6、PAPI),PAPI是粗制MDI,分子量大,沸点高,毒性低。分子中含有较多的异氰酸酯基团,制得的PU交联密度高,链刚性较大。,18,a. 聚合型异氰酸酯:毒性小,较稳定,可提高PU的支化及交联度。,(3)一些特殊类型的异氰酸酯,TDI三聚体,TDI与三羟甲基丙烷(TMP)加成物,b. 隐蔽型异氰酸酯:加热可释出异氰酸酯,方便贮存。,氨基甲酸苯酯,19,(1)聚醚多元醇,聚醚多元醇常用的是由单体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四氢呋喃开环聚合而成,采用碱性催化剂KOH和醇(或胺) 。,a. 二羟基聚氧化乙烯醚:由丁二醇为起始剂,KOH为催化剂,使环氧乙烷开环聚合而得。,2. 多元醇化合物,20,b. 三羟基

7、聚氧化丙烯醚:甘油为起始剂,KOH为催化剂,使环氧丙烷开环聚合得到。,c. 四羟基聚氧化丙烯醚:乙二胺为起始剂,KOH为催化剂,使环氧丙烷开环聚合得到。,21,聚醚多元醇分子中端羟基数与起始剂分子中的羟基数相等。起始剂可以调节聚醚多元醇分子量。,常用聚醚多元醇的种类,22,(2)聚酯多元醇,聚酯多元醇通常由二元酸与过量的多元醇反应而成,分子量为1000-3000。聚酯多元醇也可由内酯(如己内酯)开环聚合而得到。,常见聚酯多元醇的组成和用途,23,(1)二元醇类,(2)二元胺类,低分子量的脂肪族和芳香族的二元醇,如乙二醇、1,4-丁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和对苯二酚二羟乙基醚等。,常用的是芳香族胺类,

8、如联苯胺、3,3-二氯联苯二胺和3,3-二氯-4,4-二苯基甲烷二胺(MOCA)。,MOCA,对苯二酚二羟乙基醚,3.扩链剂,24,(1) 叔胺类:三乙胺、三乙醇胺、三亚乙基二胺、丙二胺、N,N-二甲基苯胺等。,催化机理:发生亲核反应,叔胺与RNCO生成过渡状态络合物,在其它醇分子进攻下生成聚氨酯并释出催化剂叔胺分子。,4.催化剂与其他助剂,25,(2) 有机锡类化合物: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辛酸亚锡等。,a. 采用“胺-有机锡”混合催化剂,调节链增长与发泡反应的速率。,(3) 混合催化剂,b. “协同效应”使催化效果比单一催化剂要提高很多。,(4)其他助剂,制备泡沫塑料中需要发泡剂、泡沫稳定剂

9、等;聚氨酯橡胶需要防老剂、填充剂及硫化剂等。,两类催化制的相对活性,26,第三节 聚氨酯大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二元异氰酸酯+聚酯或聚醚多元醇,预聚体,a. 软、硬段化学组成、分子量大小及柔性链段比率。b. R基团的化学组成。c. 交联密度的大小、交联基团的类型。,PU结构与性能,27,b. 内聚能:酯基的内聚能大于醚基,所以聚酯二元醇PU链间的作用力较大,耐热性、机械强度较高。,a. 光稳定性: ONC RNCO中的R为脂肪族链光稳定性好。,几种基团的内聚能,聚氨酯的结构与性能关系,28,c. 存在交联结构赋予PU分子一些独特的性能。,d. 耐热稳定性,耐热性次序为:酯、醚 脲、氨基甲酸酯

10、脲基甲酸酯 、缩二脲,29,第四节 聚氨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是以树脂为基础,采用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在其内部产生无数小气孔而制成的塑料。,Mc值 :体型结构大分子中交联点间的分子量的大小。,Mc,交联密度 ,泡沫塑料的硬度及机械强度。,1.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分类及应用,(1)分类,30,(2)应用,软泡主要用作衬垫材料,可代替泡沫乳胶。广泛使用于家具、火车、汽车及航空、包装、纺织品和各种泡沫衬垫,如坐垫、地毯衬垫及医药卫生、建筑及国防等方面。硬泡其比强度高、质量轻、绝热和隔音性能优良,常用作热保温与夹心支持的材料。如冷藏设备、管道和贮罐绝热保温夹层,建筑、国防装方面的夹层材料。半硬泡具有吸收冲击

11、能的特性,主要用于防震缓冲方面的部件,大量用于车辆、飞机等方面。也可用作密封材料和能量吸收材料。,31,(1)成泡原理,a. 泡沫的形成:在成泡剂的作用下,产生泡沫。,b. 泡沫的增长:新气体不断产生,泡孔膨大。,c. 泡沫的稳定:在泡沫增长阶段,气泡壁层变薄,要求聚合物有足够的分子量和交联。使用泡沫稳定剂。,2. 聚氨酯泡沫塑料合成原理,32,a. 水,b. 低沸点卤代烃,受热气化产生气泡(物理方法)。,(2)成泡剂,(3)反应控制,聚合物形成的反应,如链增长、扩链及交联。,产生气体生成小泡,不断扩散与合并为大泡。,33,(4)原料组成,a.异氰酸酯:TDI、MDI、PAPI,b.聚醚或聚酯

12、多元醇:,c.催化剂:常用混合催化剂。,d.发泡剂:水或低沸点卤代烃。,软泡要求Mc值大,故须采用分子量较大的多元醇(f2-3)。硬泡要求Mc值小,故须采用分子量较小的多元醇(f 3-8)。,34,e.泡沫稳定剂:降低原料各组分的表面张力,增加互溶性及稳定发泡过程,有利于得到均匀的泡沫微孔结构。,SiOC型,有机硅泡沫稳定剂,f.开孔剂:直链烃或脂环烃(如聚丙烯、聚丁二烯及液体石蜡等) 。,缓冲和吸音性能良好,隔热性良好,开孔型泡沫塑料,闭孔型泡沫塑料,g.其他组分:阻燃剂及防老剂、稳定剂、增强剂和着色剂等。,35,36,聚氨酯泡沫塑科生产方法的比较,(1) 操作过程:一步法和两步法。,4. 生产工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