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汽缸水压试验检验规程.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09365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53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轮机汽缸水压试验检验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汽轮机汽缸水压试验检验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汽轮机汽缸水压试验检验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汽轮机汽缸水压试验检验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汽轮机汽缸水压试验检验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轮机汽缸水压试验检验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轮机汽缸水压试验检验规程.docx(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汽缸水压试验检验规程编制: 詹 亨 熙校对:审定: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质量保证部二五年四月汽缸水压试验检验规程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汽缸水压试验的检验内容与要求。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汽缸水压试验的检验。2. 应用标准及文件PS84356TR高中压内外缸的水压试验JB/T 9629-1999汽轮机承压件水压试验技术条件图纸总装配工艺3. 检验要求3.1 打压前,检查试验准备情况。 在水平中分面处不允许放密封垫片和密封材料,但可以在水平中分面上涂以划线用的紫蓝色染料,以减弱试验介质时密封面的氧化侵蚀。只允许在闷头法兰处用密封垫片。拧紧水平中分面螺栓。 汽缸应该放平就位(在试验时也

2、应保持水平)。 水压试验所用水质应为清洁的自来水,水温应大等于5。 所用压力表应具有校验记录。超过有效期及无校验记录的压力表严禁使用。 为减少压力表指示误差,在汽缸及试压泵上应分别装上量程相同的两只压力表:一个装在泵上,另一个装在汽缸腔室上。压力表的量程应是试验压力的1.53倍(最好是2倍试验压力的量程)。3.2 按图纸要求压力,对汽缸缓慢升压,在升压过程中同时检查是否有任何异常的漏泄或突然压力下跌。3.3 达到水压试验压力后,检查汽缸水压试验情况。 密封性试验不允许漏泄,强度试验要求壁面无漏泄。 汽缸各壁面应无泄漏现象。 在水平中分面和试验闷板处,允许微量渗漏(每分钟小等于4滴),但应及时补

3、压,保持规定的试验压力。同时,这样的泄漏要不妨碍检查工作进行,或者不会遮盖汽缸的任何泄漏。 填写水压试验记录。4. 不符合项的处理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不符合项时,必须按QG/SQG 07.20办妥手续。5、记录与签证质量记录的填写必须符合QG/SQG27.7的有关规定。6、资料汇总水压试验结束后将水压试验记录归至项目工程师处,由项目工程师按台份归入机组档案。汽轮机高中压缸部分总装盘车检验规程 编 制:顾 伟 校 对: 审 定: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质量保证部二五年四月高中压缸部分总装盘车检验规程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超临界600MW汽轮机高中压缸部分厂内总装、盘车的检查内容与要求。 本规

4、程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超临界600MW汽轮机高中压缸部分厂内的总装与盘车检验。2、应用标准及文件JB/T 4058汽轮机清洁度标准JB/T 9629汽轮机承压件水压试验技术条件SQZ60.05-01汽轮机主要零部件(转子部分)加工装配技术条件SQZ60.06-01汽轮机主要零部件(静子部分)加工装配技术条件JB/T 9637汽轮机总装技术条件SQB.31.01汽轮机主要零部件清洁度QG/SQG 07.20不符合项管理规定QG/SQG 07.35质量记录管理规定191.00.00-1高中压部分厂内总装盘车装配工艺卡JB/T 2901汽轮机防锈技术条件典5.6.155-001油漆、油封工艺3、检验要

5、求3.1总装前的准备工作3.1.1装配前检查员须仔细核对零部件的合格标记,对于主要零部件还须核查检验记录,如有需照配的零部件应核对照配的正确性。3.1.2进入装配的零部件,必须按JB 4058及SQB31.01的规定检查其清洁度及外观质量。3.1.2.1主要零部件清洁度等级见表1。表1序号名 称清洁度等级内表面外表面1高中压外缸洁-3洁-32高压内缸洁-2洁-33中压内缸洁-2洁-34高压持环洁-2洁-35中压1#、2#持环洁-2洁-36平衡活塞汽封洁-2洁-37隔 板洁-2洁-28喷嘴组洁-2洁-29喷嘴室洁-2洁-310端汽封洁-2洁-311转 子洁-1洁-112轴承座洁-2洁-313轴

6、承洁-1洁-13.1.2.2 铸钢件清洁度等级要求见表2。表2代 号表 面 清 理 程 度洁-2清除掉所有氧化皮、附着物、粘砂、夹砂、粉尘、油污、锈点等,清理到接近金属本色。洁-3清除掉所有氧化皮、附着物、粘砂、夹砂、粉尘、油污、锈点等,不得有油污及松动的氧化皮等物。3.1.2.3 焊接件清洁度等级要求见表3。表3代 号表 面 清 理 程 度洁-2清除掉所有氧化皮、附着物、焊渣、焊珠、锈点等,清理到接近金属本色。洁-3清除所有疏松的氧化皮、焊渣、焊珠、锈点等。没有松动的氧化皮。3.2 前轴承座与台板装配检查3.2.1 将前轴承座按工作支承状态,与台板进行涂色对研。3.2.2 按要求检查其精度,

7、其接触面积大于75%(挠性台板仅供参考),测量外口四周间隙应小于0.05mm。若不符合要求,应进行拂配。3.2.3 按图一检查前轴承座纵向键的配合尺寸,要求台板与键过盈00.02,轴承座与键的两侧总间隙为0.040.08,并记录于QCI-A-07-001。轴 承 座BEARING PEDESTAL座 架SEAT FRAME键KEY 图一汽轮机中心线123.2.4 按图二检查前轴承座两侧压板的安装间隙,要求为0.080.18,并记录于QCI-A-07-010。图二3.3 隔板与持环的镶配3.3.1 隔板装配前检查3.3.1.1 隔板在装配前应检查持环内隔板槽的清洁、去毛倒刺、材质缺陷等情况。如有

8、上述情况发生,应处理后方能进行装配。3.3.1.2 核对装配的隔板台份、级份、旋向,以肉眼检查隔板外观质量,如有缺陷或隔板汽道碰伤拉毛,必须修整至符合规定,检查并去除隔板中分面切割后残留薄片后才能进行装配。同时必须检查所装隔板的汽道高度的测量情况,合格后方可进入装配。3.3.1.3 检查领出的“L”型嵌条外观、尺寸、去毛倒角,剔除不合格嵌条。3.3.2隔板装配检查3.3.2.1 隔板分别装入持环内,要求隔板中分面与汽缸、持环中分面齐平。3.3.2.2 检查镶入的“L”型嵌条,应无变形、扭曲、损坏等情况。3.3.2.3 检查冲击锤铆击后“L”嵌条在槽子内应连续、不间断。3.3.2.4 全面检查隔

9、板装配情况,合格后清洁。将持环上下半合起来,拧紧中分面螺栓后送大件加工隔板汽封槽的供给尺寸,由大件检验组对隔板汽封槽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应的检验记录。完工后送装配进行汽封环装配。3.4 高中压缸部件支承键尺寸检查3.4.1 检查高中压外缸、高压内缸、中压内缸等部件内侧支承其内部通流部套处凹槽底平面(包括压板槽底平面)与中分面的平行度,要求小于0.05。平行度符合要求后,测量各支承键的槽子深度尺寸,并作好记录。3.4.2 检查各内缸、各静叶持环、各平衡活塞汽封体等部件上、下半定位键槽两侧面平行度,端部内汽封体下半定位键槽两侧面平行度,要求小于0.05。平行度符合要求后,测量键槽宽度尺寸,并作好记录

10、,供配制偏心定位销扁身用。3.4.3 测量高中压外缸、高压内缸、中压内缸的相对应的定位销孔尺寸,并作好记录,供配制偏心工艺销用。3.4.4 检查按供给尺寸委托加工的支承键厚度尺寸。要求在提供供给尺寸时,支承键与上半键槽的槽底留有0.130.25的间隙值。3.5 外端汽封体定位方键的配制检查3.5.1 检查外端汽封体方键槽两侧面的平行度,要求小于0.05,合格后测量其槽宽,并作好记录,供配制定位方键用。3.5.2 检查外缸上与端部外汽封体定位方键槽相配的各销孔尺寸,并作好记录,供配制定位销用。3.6 前轴承座与可调式装配台架的就位检查3.6.1 前轴承座及可调式装配台架的就位后,检查1#轴承与2

11、#轴承(工艺轴承支座)中心距为6140,1#轴承中心与高中压外缸(调阀端)汽封平面处的距离为508,见图三。工艺轴承支座汽轮机中心线1#轴承中心线高中压外缸汽封平面2#轴承中心线调阀端6140508图三3.6.2用钢丝初查前轴承座与可调式2#工艺轴承支座装配台架之中心(见图四),同时检查前轴承座水平状态,要求左右的中心偏差小于0.05,前轴承座水平左右偏差小于0.05,同时前轴承座纵向前扬0.050.10。图四3.6.3 用假轴复查1#工艺轴承与2#工艺轴承在前轴承座可调式装配台架内的中心,要求左、右偏差小于0.05。3.7 高中压外缸下半就位3.7.1 高中压外缸下半就位后,初步用假轴检查汽

12、缸与轴承洼窝的同心度,要求为0.03;检查汽缸的水平位置,要求汽缸纵向前扬0.05,横向水平偏差0.10,尽可能做到左右对称,并记录于QCI-A-01-033。3.7.2 以两端汽封686.6档为基准,用假轴复查汽缸两端基准孔与轴承洼窝的同心度,要求为0.02。汽缸支承键3.7.3 检查汽缸猫爪处尺寸(见图五),并记录于QCI-A-01-005。轴承座图五3.7.4 实测并记录汽缸定中心梁(调阀端)之轴向调整垫片的厚度尺寸(电厂安装时参考),供给尺寸注意放余量。3.7.5 试装各内缸、各静叶持环、各平衡活塞汽封、蒸汽室等部套后,检查相配内、外夹层间隙应符合产品图纸要求。3.7.6 在各汽封环安

13、装槽处,从调阀端向电机端看,在下半中分面右侧,上半左侧检查配对标志钢印,应符合31-26汽封弧段安装槽打印、鉴别标志守则。3.8 高压内缸、中压内缸、中压#2静叶持环、高压排汽侧平衡活塞汽封等部件找中检查3.8.1 检查高压内缸、中压内缸、中压#2静叶持环、高压排汽侧平衡活塞汽封等各左右垫片支承面与高中压外缸中分面的平行度,要求小于0.02。3.8.2 用假轴依次检查高压内缸、中压内缸、中压#2静叶持环、高压排汽侧平衡活塞汽封上下中心偏差,然后计算出两侧支承键下垫片的供给尺寸,并作好记录。在配制支承键下垫片时,各支承键下垫片留0.100.13余量,待全实缸测定天地中心合格后,再磨准;提供下垫片

14、供给尺寸时要考虑假轴找中挠度修正值;高压内缸调阀端处中心要比电机端处中心高0.200.25(即调阀端支承键下垫片少磨去0.200.25)。3.8.3 检查各支承键下垫片尺寸,并记录于QCI-A-01-050。3.8.4 各支承键下垫片复装于汽缸二侧支承面上时,检查其配对钢印。3.8.5 根据销孔测量的尺寸提供其供给尺寸,以配制高压内缸、中压内缸、中压2#静叶持环、高压排汽侧平衡活塞汽封处的偏心工艺销。工艺销加工后,检查偏心工艺销应符合供给尺寸的要求。其中:高压内缸2只中压内缸1只中压2#静叶持环1只高压排汽侧平衡活塞汽封1只3.8.6 用假轴检查高压内缸、中压内缸、中压2#静叶持环、高压排汽侧

15、平衡活塞汽封下半之左右中心偏差,计算出各扁身工艺销的中心偏移量,按此提供配制扁身销的供给尺寸,注意扁身销与键槽要留有间隙,其间隙值要求为0.080.105。3.8.7 按图六检查各扁身销的尺寸,检查扁身销的偏移量,并记录于QCI-A-01-200。图六3.8.8 将各产品扁身定位销配入外缸底部相应销孔内,复查高压内缸、中压内缸、中压2#静叶持环、高压排汽侧平衡活塞汽封的中心,要求左右中心偏差小于0.05,并记录于QCI-A-01-020。3.8.9 按设计图纸检查高压内缸、中压内缸、中压#2静叶持环、高压排汽侧平衡活塞汽封等部件和高中压外缸之间的轴向与径向热涨间隙,要求轴向为0.200.05,

16、径向为3.0,并作好记录。3.9 高压侧平衡活塞汽封、蒸汽室、高压静叶持环、中压侧平衡活塞汽封、中压#1静叶持环等部件找中检查3.9.1 检查高压侧平衡活塞汽封、蒸汽室、高压静叶持环、中压侧平衡活塞汽封、中压#1静叶持环等各左右垫片支承面与高中压外缸、高压内缸、中压内缸中分面的平行度,要求小于0.02。3.9.2 用假轴依次检查高压侧平衡活塞汽封、蒸汽室、高压静叶持环、中压侧平衡活塞汽封、中压#1静叶持环等部件上下中心偏差,然后计算出两侧支承键下垫片的供给尺寸,并作好记录。在配制支承键下垫片时,各支承键下垫片留0.100.13余量,待全实缸测定天地中心合格后,再磨准;提供下垫片供给尺寸时要考虑

17、假轴找中挠度修正值。3.9.3 检查各支承键下垫片尺寸,并记录于QCI-A-01-050。3.9.4 各支承键下垫片复装于汽缸二侧支承面上时,检查其配对钢印。3.9.5 根据销孔测量的尺寸提供其供给尺寸,以配制高压侧平衡活塞汽封、蒸汽室、高压静叶持环、中压侧平衡活塞汽封、中压#1静叶持环处的偏心工艺销。工艺销加工后,检查偏心工艺销应符合供给尺寸的要求。其中:高压侧平衡活塞汽封1只蒸汽室1只高压静叶持环1只中压侧平衡活塞汽封1只中压#1静叶持环1只3.9.6 用假轴检查高压侧平衡活塞汽封、蒸汽室、高压静叶持环、中压侧平衡活塞汽封、中压#1静叶持环下半之左右中心偏差,计算出各扁身工艺销的中心偏移量

18、,按此提供配制扁身销的供给尺寸,注意扁身销与键槽要留有间隙,其间隙值要求为0.080.105(其中蒸汽室的扁身销与键槽间隙值为0.030.05)。3.9.7 按图六检查各扁身销的尺寸,检查扁身销的偏移量,并记录于QCI-A-01-200。3.9.8 将各产品扁身定位销配入高中压外缸、高压内缸、中压内缸底部相应销孔内,复查高压侧平衡活塞汽封、蒸汽室、高压静叶持环、中压侧平衡活塞汽封、中压#1静叶持环的中心,要求左右中心偏差小于0.05,并记录于QCI-A-01-020。3.9.9 按设计图纸检查高压侧平衡活塞汽封、蒸汽室、中压侧平衡活塞汽封、中压#1静叶持环等部件和高压内缸、中压内缸之间的轴向与

19、径向热涨间隙,要求轴向为0.200.05,径向为3.0,并作好记录。3.9.10 合上高压侧平衡活塞汽封、蒸汽室、高压静叶持环、中压侧平衡活塞汽封、中压#1静叶持环等部件和高压内缸、中压内缸上半后,复校持环和活塞汽封的中心。3.9.11 中心要求合格后,配入高压内缸、中压内缸顶部的测量用扁身工艺销,测量出扁身工艺销的中心偏移量,按此提供顶部偏心定位销的供给尺寸,注意扁身销与键槽之间要留有间隙,其间隙值要求为0.100.15。3.9.12 按图六检查各扁身销的尺寸,检查扁身销的偏移量,并记录于QCI-A-01-200。3.9.13 装配扁身定位销时注意销与键槽两侧面之间的平行度,要求为0.02。

20、3.9.14 将各产品扁身定位销配入后,再次复查高压侧平衡活塞汽封、蒸汽室、高压静叶持环、中压侧平衡活塞汽封、中压#1静叶持环等部件的中心。3.9.15 检查高压内缸、中压内缸顶底部各产品定位销的施焊质量及焊缝高度,电焊表面平滑过渡、无焊珠、焊渣,并着色检查电焊处无缺陷。3.10 高中压外缸顶部定位销的配作与检查3.10.1 盖合高中压外缸内各部件上半,拧紧1/3中分面螺栓,检查中分面间隙0.03;合上高中压外缸上半,拧紧1/3中分面螺栓,检查中分面间隙0.03。并记录于QCI-A-01-150。3.10.2 检查高中压外缸中分面所有定位孔尺寸同时按顺序进行编号和作好记录,以便配制定位螺栓用。

21、3.10.3 记录高中压外缸顶部的销孔尺寸,配入高中压外缸顶部的测量用扁身工艺销后,测量出扁身工艺销的中心偏移量,按此提供顶部偏心定位销的供给尺寸,注意扁身销与键槽之间要留有间隙,其间隙值要求为0.100.15。3.10.4 按图六检查各扁身销的尺寸,检查扁身销的偏移量,并记录于QCI-A-01-200。3.10.5 装配扁身定位销时注意销与键槽两侧面之间的平行度,要求为0.02。3.10.6 检查高中压外缸顶底部各产品定位销的施焊质量及焊缝高度,电焊表面平滑过渡、无焊珠、焊渣,并着色检查电焊处无缺陷。3.10.7 检查高中压外缸内各部件两侧支承键上垫片尺寸,并记录于QCI-A-01-050。

22、3.11 高中压转子(191.24.01G01)落缸,初定轴向动静间隙3.11.1 涂色检查推力轴承壳体下半与前轴承座支承处洼窝的接触面积要求大于75%。3.11.2 高中压转子吊入汽缸时,以高压第一级K=7.27-0.25值为定位基准。3.11.3 按图七、图八提供的测量位置,根据表4的要求,初测通流部分轴向动静间隙,并作好检验记录,然后最终确定轴向定位尺寸的K值;测量转子调节级与蒸汽室出汽底平面间轴向距离,并作好记录,以供给做准喷嘴组厚度用。高压调节级第1级 第210级第11级图七中压 第1级 第27级 第8级图八表4符号级分ABCDK调节级10.486.97/1/10.4412.0215

23、.627.2726.089.2512.1814.9937.409.9312.1714.9847.409.9312.0714.8857.506.8612.0711.7067.506.8612.3311.9677.256.6112.3311.9687.256.6112.3311.9697.256.6149.9346.56107.006.3612.5812.21117.006.36/1216.9216.9213.8616.651316.9216.9216.8717.151412.8312.8316.6417.211510.9510.9516.6317.201610.9410.9443.8944.81

24、177.947.9419.0519.97188.998.9918.1018.391911.2911.29/3.11.4 检查转子与外缸汽封档基准孔同心度,要求同心度小于0.03,并作好记录。以转子为基准,检查主油泵轴向及径向位置尺寸,测量并记录主油泵壳体下调整垫片厚度,以便提供该垫片的供给尺寸。3.11.5 测量推力轴承内调整垫片的厚度和壳体侧部两支承搭子下面调整垫片的厚度,并提供该垫片的供给尺寸。3.12 喷嘴组装配检查3.12.1 检查喷嘴组汽道内的清洁度应达到洁-2要求。3.12.2 检查喷嘴组出口处的型线应符合设计要求。3.12.3 检查喷嘴室腔室内的清洁度应达到洁-2要求。3.12.

25、4 检查喷嘴组与喷嘴室的结合面,要求结合面连续不能间断,且接触面积大于90%。3.13 高中压缸端部内侧汽封体找中检查3.13.1 测量高中压缸端部内侧汽封体上半支承键的槽子深度尺寸,供配制下半支承键下垫片之用,支承键与上半键槽的槽底留有00.05的间隙值。3.13.2 装入扁身工艺销后,用假轴检查内侧汽封体之左右中心偏差,计算出扁身工艺销的中心偏移量,按此提供配制扁身销的供给尺寸。3.13.4 检查扁身销的尺寸和偏移量。3.13.5 将支承键、底部扁身定位销装入内侧汽封体后,复核中心,要求左右中心偏差小于0.05,并作好记录。3.13.6 按图检查高中压缸端部内侧汽封体和高中压外缸之间的轴向

26、与径向热涨间隙,要求轴向为0.200.05,径向为3.0,并作好记录。3.14 高中压缸端部外侧汽封体找中检查3.14.1 装上端部外侧汽封体后用转子检查外端汽封的中心位置,要求中心偏差小于0.05。并以下半为基准,调整上半汽封体的中心。3.14.2 用工艺销及平行滑动量块测量方键槽中心偏移量,以配制方键。要求方键与方键槽两侧的总间隙为0.050.10,并检查其配对钢印。3.15 汽封环的装配检查3.15.1 检查各级汽封弧段的标记钢印。3.15.2 检查各级汽封弧段端面的接触间隙,要求小于0.05。3.15.3 各级汽封弧段装入隔板和汽封槽内,检查其灵活性和弹性。3.15 复测通流部分动静间

27、隙3.16.1 根据已确定的定位“K”值尺寸,对转子进行轴向定位后,按图七、图八及表4的要求复测通流部分轴向动静间隙并记录于QCI-A-24-061、QCI-A-24-125。3.16.2 按图七、图八测量隔板汽封与转子围带汽封的径向间隙,弹簧汽封径向间隙采用贴胶布法检测,要求径向间隙为0.71mm(调节级围带汽封径向间隙为0.76、中压第1级隔板汽封径向间隙为0),并记录于QCI-A-24-061、QCI-A-24-125。3.16.3 按图九及表5的要求测量各处平衡活塞汽封、端部汽封体汽封的径向间隙,采用贴胶布法检测,并记录于QCI-A-06-060、QCI-A-06-070、QCI-A-

28、06-080。汽流方向 图九表5项目L1L2L3高压进汽侧平衡活塞汽封0.510.516.58中压进汽侧平衡活塞汽封0.510.517.86高压排汽侧平衡活塞汽封0.510.5113.73端汽封(调阀端)内0.510.5113.73外0.760.765.600.510.5113.73端汽封(电机端)内0.510.519.76外0.760.769.550.510.519.803.17 前轴承座内部各部件装配检查3.17.1 当转子处于K值定位条件下,将推力盘向电机端贴紧推力瓦块后,测量推力轴承的轴向调整垫片的厚度尺寸,并提供该垫片供给尺寸。3.17.2 按主油泵图,检查主油泵动轮的位置尺寸为前1

29、2.02、后8.98,并记录于QCI-A-70-001,定出主油泵法兰定位销孔位置尺寸。3.17.3 按图检查危急遮断油门飞锤与拉钩之间隙,要求为1.572.36,并记录于QCI-A-31-001。3.17.4 检查轴向位移发送器支架、转速测量支架及转子偏心发送器支架等的位置尺寸。3.17.5 检查按图检查前轴承座内侧油封位置尺寸,其中心可比转子中心略高0.25mm。3.18 高中压转子轴向窜动量的测定3.18.1 在半实缸状态下,以“K”值定位为起始点,检查高中压转子轴向窜动量,要求向调阀端方向窜动量为6.25,向电机端方向窜动量为5.49,并记录于QCI-A-24-020。3.19 高中压

30、部分分缸盘车3.19.1 启动顶轴油泵,检查顶轴油压和转子的浮起量,并记录于QCI-A-24-320。3.19.2 盘动转子,按要求检查转子轴颈、中间和主油泵延伸轴的跳动量,并记录于QCI-A-24-001。3.19.3 检查推力轴承的推力间隙,要求为0.250.38,并记录于QCI-A-08-001。3.19.4 彻底清洁各部件后,依次将上半各静叶持环、各平衡活塞、各汽封、蒸汽室及各内缸等盖合于下半,最后盖合外缸上半,冷紧中分面螺栓,消除间隙,分别检查各中分面间隙,要求自由状态下0.05塞尺不入,紧1/3螺栓状态下0.03塞尺不入。3.19.5 启动盘车马达,进行盘车试验。盘车时间应不小于1

31、小时,盘车时注意各轴承处油压,同时监听动静之间有无异音及异常情况,并记录于QCI-A-24-320。3.20 盘车后开缸检查3.20.1 检查前后轴颈是否完好。3.20.2 检查通流部件是否完好。3.20.3 复测通流部分动静间隙。3.20.4 确定鉴相器调相槽位置,应与转子零位线在同一直线上。3.21 本体各部套,按装箱清单进行清理、油封、装箱。装箱检验检查并确认所有部套、零件都已配齐,不得混入工艺用螺钉、垫片等,若发现非产品零件混入,立即通知车间更换后,始可装箱。注:对出国机组应按特殊要求进行清洁、油漆、油封、装箱;所有精加工面应去除锈斑,涂防锈油,并用中性油纸封贴,或采用高温防锈胶带封贴

32、。3.22 高中压外缸、高压内缸、中压内缸出厂前请大件检验员复查汽缸上各测温孔、测压孔及疏水孔是否遗漏,合格后方可出厂。4、 不符合项的处理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不符合项时,必须按QG/SQG 07.20办妥手续。5、 记录与签证质量记录的填写必须符合QG/SQG07.35的有关规定。在装配过程中检验员在本道序检验结束时,零件在装箱前,先督促操作者按清洁度要求做好清洁工作,检查操作者在长、短工作票上签证后,再在长、短工作票上予以签证。6、 资料汇总装配结束后将所有记录资料及相关报告汇总到项目工程师,按台份归入机组档案。超临界600MW 汽轮机低压缸部分总装盘车检验规程 编 制:李 铭 熙 校 对:

33、审 定: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质量保证部二五年八月超临界600MW汽轮机低压缸部分总装盘车检验规程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超临界600MW汽轮机低压缸部分厂内总装、盘车的检查内容与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超临界600MW汽轮机低压缸部分厂内的总装与盘车。 2、应用标准及文件JB/T 4058-1999汽轮机清洁度标准JB/T 9629-1999 汽轮机承压件水压试验技术条件SQZ60.05-2001 汽轮机主要零部件(转子部分)加工装配技术条件SQZ60.06-2001汽轮机主要零部件(静子部分)加工装配技术条件JB/T 9637-1999汽轮机总装技术条件SQB.31.01

34、汽轮机主要零部件清洁度QG/SQG 07.20不合格品管理规定QG/SQG 07.35质量记录管理规定191.00.00-1厂内总装(低压I、II部分)装配工艺卡3、总装前的准备工作3. 1检查员须核对进入装配零件的合格标记,对于主要零件还须核查检验记录,如有需照配的零件应核对照配的正确性。3.2进入装配的零件,必须按JB4058及SQB31.01的规定检查其清洁度及外观质量。3. 2.1主要零件清洁度等级见表1。表1序号名 称清洁度等级内表面外表面1低压外缸洁-3洁-32低压内缸洁-2洁-33持 环洁-2洁-34低压各级隔板洁-2洁-25进汽导流环洁-2洁-26排汽导流环洁-2洁-27端汽封

35、洁-2洁-28轴承座洁-2洁-39轴 承洁-1洁-110低压转子洁-1洁-13.2.2铸钢件清洁度等级要求见表2。表表2代 号表 面 清 理 程 度洁-2清除掉所有氧化皮、附着物、粘砂、夹砂、粉尘、油污、锈点等,清理到接近金属本色。洁-3清除掉所有氧化皮、附着物、粘砂、夹砂、粉尘、油污、锈点等,不得有油污及松动的氧化皮等物。3. 2.3焊接件清洁度等级要求见表3。表3代 号表 面 清 理 程 度洁-2清除掉所有氧化皮、附着物、焊渣、焊珠、锈点等,清理到接近金属本色。洁-3清除所有疏松的氧化皮、焊渣、焊珠、锈点等。没有松动的氧化皮。4、部件的预装4. 1 涂色检查台板接触面。4.1.1将低压外缸

36、各支承面朝上,分别与相应的台板进行涂色对研。4. 1.2主台板接触面积大于75%,间隙小于0.05mm。两侧台板接触面大于70%,间隙小于0.05mm,局部允许小于10mm。若不符合要求,应进行拂配。5、外缸拼缸找正5.1低压缸台板就位5.1.1检查前后及左右台板之锚固缺口的中心应与纵横中心线对。5.1.2检查台板的纵、横向水平度允许偏差不大于0.13mm/m。5.2 外缸中部下半就位5.2.1检查汽缸中心与锚固板配合中心线对齐。5.2.2以张紧之钢丝为基准,检查汽缸的横向中心(初步)。5.2.3调整台板底部之千斤顶,检查汽缸中分面纵横向水平,要求底脚与台板接触良好:底脚支承面与台板间之间隙小

37、于0.05mm,汽缸中分面纵向、横向水平误差小于0.20mm/m。5.3 下半外缸拼缸5.3.1外缸下半中部与电机端吊放于相应的台板上,使其前后锚固板缺口中心与台板缺口中心对齐。5.3.2以调阀端为基准,依次找准低压外缸(中部)及低压外缸(电机端)之水平及中心。以钢丝为基准,检查外缸的中心。检查要求:调阀端外内油封挡为中心,中缸下半内缸支承角尺板及电机端内油封档向基准靠拢,二点成同一中心,中心偏差0.03mm。5.4 低压外缸下半缸之连接5.4.1按图装入垂直接合面所有连接螺栓,同时配入各偏心衬套。检查螺孔是否存在错位,如存在需作出相应的标记和处理。要求:按SQZ60.06-2001的要求,拧

38、紧连接螺栓后,垂直接合面间隙不大于0.03mm,并将实测数据记录。5.4.2检查汽缸中心偏差和中分面接缝高低偏差。检查要求:左右中心偏差不大于0.03mm,平面高低偏差不大于0.03mm。5.5.2复查低压外缸两端内油封挡与假轴之同心度及水平中分面接缝处之错位。对不符合要求处要通知车间予以修正。检查要求:中心偏差小于0.02mm。按图1检查外缸水平中分面的水平度,并将实测数据记录。图15.5.3检查汽缸之水平中分面及垂直接合面外侧30mm的骑缝定位销孔和定位销的尺寸。6、低压内缸对外缸找中6.1 按图2检测内缸二侧支承垫片键与键槽间隙。要求:垫片键与键槽间隙为0.20mm。图26.2 按图3配

39、制底部偏心假销,要求按外缸底销孔(146)的实际尺寸和内缸销孔(114)实际尺寸相配,且销与孔之间的间隙为0.03 0.08mm。图36.3内缸就位后,吊入假轴,以外缸调阀端和电机端内油封档为准,校验轴承中心,要求:中心偏差小于0.02mm。6.4 用假轴检查内缸的中心,并检查内缸与外缸的中心之高低偏差,从而得出4块支承垫块的装配余量,并作好记录,以备配作。要求:中心偏差小于0.05mm,内缸与外缸水平中分面相对平行,允许偏差0.05mm。6.5按供给尺寸配磨4块支承垫片,并按供给尺寸的要求进行检查之。6.6 将支承垫片配入内缸后,检查钢印的配对情况。配入内、外缸底部假销后,复查内缸的中心,要

40、求:中心偏差小于0.05mm。6.7底部偏心销的配制6.7.1 取出偏心销后,检查其偏心值,并作好记录。6.7.2 按图3及测出的偏心量,检查偏心销的尺寸,并确保销与孔间隙0.03 0.08mm。将偏心销装入后,复校内缸中心,并记录。检查其匹配钢印。6.8 按图(191.01.93-1/1)旋入#8双头螺栓,固定#9螺母,并钻铰12圆柱销后,按图配准压紧螺母之热胀间隙,同时配钻10开口销孔。要求:热胀间隙:0.30 0.50mm。6.9 配装内缸轴向定位调整块。6.9.1 按图4实测内缸侧部的调整块(191.01.93.05)的实际厚度,并记录之。图46.9.2 检查加工后的调整块尺寸,修拂调

41、整块与内、外缸接触面,要求至少保证80%,在调整块单侧留有0 0.03 mm的间隙。6.9.3 将调整块按图配入槽中,固定螺栓后,检查垫片两侧的间隙和配对钢印,并记录调整块的实测数据。6.10 复查内缸与外缸的中心。要求:中心偏差不大于0.05mm。7、低压内缸水压试验(191.01.14)7.1水压试验前预检查7.1.1 低压内缸水平中分面应放平。7.1.2 泵水法兰装配符合要求。7.1.3 按技术要求冷热紧中分面螺栓。7.2 试验与检验7.2.1试验时,应装设二只定期校验合格的压力表,量程应是试验压力的1.5倍3倍(最好是用2倍的量程)。一个装在泵处,另一个装在试件腔室的上方。7.2.2

42、水压试验压力2.24MPa,区域“Z”,如图5所示。 图57.2.3 试验时,压力的上升应缓慢进行。当压力上升到工作压力时,暂停升压,进行初步检查,若无渗漏或其他异常现象,可再升压至试验压力,并在试验压力下保持10min。然后进行仔细检查,检查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7.2.4 检查时,不允许碾补或填堵试件壁面缺陷。7.2.5试验后,试件的外壁、焊缝及中分面处没有渗漏现象和可见残变形,则认为合格(允许中分面处有局部微渗)。7.2.6 试件试验不合格,允许返修,修后应重新作水压试验。7.2.7 试验合格后,检验员应在现场记录上做好记录,并在工作票上签证,作好水压试验标记。8、进汽导流环对内缸找中 8.1 低压进汽导流环轴向位置初定8.1.1 检查进汽导流环二侧调整垫圈支承面与中分面的平行度,要求:平行度偏差小于0.02mm。8.1.2 低压静叶持环(电机端、调阀端)和进汽导流环支承于二侧垫块和调整圈上就位后,检查其热胀间隙。要求:轴向热涨间隙0.33 0.54mm,如图6图68.1.3 按低压转子装配图,调整进汽导流环的轴向位置。按图7所示检查“A”在电机端和调阀端的尺寸保持一致。并在支持缺口处划出印记作为定位参考。图78.2 检查低压进汽导流环与内缸的中心。要求:中心偏差小于0.05mm。8.2.1 检查调整垫圈的厚度与供给尺寸的一致性。配入后复查其中心。8.2.2 实测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