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是怎样炼成的.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11862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103 大小:37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石是怎样炼成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王石是怎样炼成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王石是怎样炼成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王石是怎样炼成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王石是怎样炼成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石是怎样炼成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石是怎样炼成的.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xxfdcewx/王石是怎样炼成的来源: 陆新之连载一:十年因缘话王石王石是谁?中国企业家的个性化代表,地产业大亨,中国第一房地产品牌万科的缔造人和掌门人,中国人登顶珠峰的最大年龄记录创造者。王石性格鲜明,风格明快,能言善辩,好出惊人之语,具有丰富的人格魅力,在媒体有极高的曝光率。作为成功人士的代表,他管理企业标榜专业化、透明度,率领万科由一个十几人的贸易公司,做成一个年销售额四五十亿元,一年卖出一万多套住宅的房地产龙头企业,为此他屡屡获得各种优秀企业家奖励。作为万科的创始人、掌舵人,王石的很多带有创建性的工作其实已不仅属于万科,而且属于整个地产界。而入选2000年经济风云人物,他的一系列社

2、会和商业活动,又使得王石的影响远远超出地产界。除了一个成功老到的商人角色外,他又是极限运动的爱好者,登雪山成就有目共睹。他也酷爱滑翔伞运动,是内地第一个在台湾玉山飞滑翔伞的人。他还是外国品牌手机在内地的形象代言人,出席财富论坛,在哈佛演讲,他的业余生活和职业生涯同样动人。而且,王石不是富豪,不是资本家,他本身只是拿工薪加奖金的职业经理人,奉公守法,积极纳税,私生活检点,从无绯闻,个人形象非常健康。当然,王石的张扬也引起很大争议,不谦逊,在媒体曝光频率不低,这也引来了不少街谈巷议。在2003年,再去谈王石是很危险的一件事,因为这有点像给大家介绍F4或者赵本山,容易吃力不讨好。认识万科的掌舵人王石

3、九年了,这个年过半百但是还不断能够制造出新闻的公众人物很有点马拉多纳或者贝利的味道,哪怕多少人说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哪怕已经不在第一线,但总是有吸引力让人忍不住看看,他到底又干了什么,说了什么。10月,在胡润制作的“2003中国百富榜”子榜“2003房地产影响力人物五十强”中,王石位居榜首。11月,在第五届中国(深圳)国际住宅与建设科技博览会上,王石被授予地产界的年度特别贡献奖,表彰他一年来为房地产界带来的推动。对这个奖项王石的感受是:“这个奖我怎么感觉有点像电影界的终身成就奖啊,我不还在干吗?”王石说,无论是万科,还是他个人,都还远未到领这个奖的分上,包括他的同事和所有的人,都还在努力。而深圳

4、当地媒体对此的评价是:“王石不但在深圳地产界,甚至在全国地产界都成了精神领袖,如果这次评选没有王石的话,可能就失去了权威性。这次王石得了一个特别贡献奖,这对王石是一种肯定,但也说明王石在2003年的地产界的角色有了微妙变化。他的影响力太大,已经不局限于房地产界了。”11月30日,在2003年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拉力赛中,深圳市浪骑游艇会组队的“中国一号”夺得全程比赛总分冠军,实现了中国大帆船航海拉力赛历史零的突破,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在深圳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了这一结果。王石以“中国一号”见习水手身份参赛,被授予“启航奖”。这不,他在珠穆朗玛峰登顶后,回来还滑雪,还参加了航海,2003年

5、12月还计划去南极洲,一切都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又多少有点艳羡不已!青年王石王石于1951年1月出生于广西柳州,毕业于兰州铁道学院给排水专业。1983年到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公司工作,1984年组建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任总经理。1988年中心改组发行股票,更名为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公司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交易。王石历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99年2月辞去总经理职务。王石现兼任中国房地产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房地产协会城市住宅开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房地产协会副会长以及深圳市总商会副会长等职务。这是万科公司为王石出具的官方简历。虽然生在广西,其实王石的原籍是安徽的金寨,

6、著名的革命根据地。王石的父母都是红军时代就参加革命的革命军人,所以他自小就养成了勤俭刻苦的个性。王石小的时候对父母的印象是他们天天工作,就像职业革命家,对家庭顾及很少,所以后来王石也有点这样。“这不是好坏的问题。你生在一个充满欺诈的家庭,你想有诚信就很难,相反也是一样。我的父母给我的印象就是工作,那我就会把工作看成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王石很真实地剖析过他的想法,有时候还带着一丝内疚。“所以我对女儿在尽到父亲责任方面是很惭愧的,她从小在广州长大,我对她的关心很少,但潜移默化的东西肯定是有的。她将来想做什么我会完全看她的个人喜欢。”在八个兄弟姐妹之中,王石排行第三。而除了他一个是从商之外,其他兄弟

7、姐妹都没有下海。王石一向不喜欢谁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人这种略带一点读者文摘语境的问题,所以他很坦白地说:“与其说是哪个人影响了我,还不如说是哪一段经历影响了我。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一是当兵的经历,二是上大学时的自学。”除了知道他在新疆当兵期间沉迷于黑白摄影之外,王石从军那一段历史现在基本上只能通过他自己的回忆了。“我们那个时候能去当兵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我当时的理想就是成为一个职业军人。但是到了部队以后,我发现我的个性特征可能不太适合当兵,因为我比较喜欢出风头,喜欢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但军人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所以在当了五年汽车兵之后,王石就离开了部队。这一段经历在当时肯定没有显示出什么来,在服役的

8、后期,他甚至特别盼着离开部队。但是王石认识到:“在我日后到深圳创业也好,还是至今做的许多事情,我的部队生涯都给了我许多正面的有意义的帮助。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因为有在部队艰苦生活的锤炼,在常人看来要吃的那些苦在王石看来什么都不是。例如,初到深圳创业的时候,王石几乎是清教徒一样地全力以赴投入工作。典型的例子如下:“有一次一个朋友来找我出去办点事儿。我问他,你吃饭了没有。他说吃过了。我说我还没有吃。他说要不要出去吃一点。我说很简单,当着他的面,撕开一袋方便面,干吃了。那时一块面包当一顿午餐在我看来很正常,领着民工扛一五0斤一袋的饲料,也很正常。绝对不会觉得苦。”王石自己总结,给他留下深刻影响

9、的还有部队的集体生活和团队意识的培养。“军人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在部队中你自觉不自觉地就增强了团队意识。所以有人评价万科的组织纪律严明,我想这是和自己的经历分不开的。”青年王石的第二段经历是上大学。他是以工农兵学员身份进入兰州铁道学院给排水专业的。而王石的精明,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慢慢体现出来。“当时从部队转业后,即使去开车在社会上也是受欢迎的,但我选择了去当锅炉大修工。我只要说说锅炉大修工的粮食定量,大家就会知道那是一个多么苦的职业。当时的机关干部是每月27斤粮,司机是45斤,而锅炉大修工是49斤。选择这个职业是因为我想上大学。那时候上大学需要推荐,我想没有人会推荐司机,但有可能会推荐工作条件

10、更苦一点的锅炉大修工。”结果,王石如愿以偿上了大学。但他并不喜欢入学的给排水专业,所以王石把很多时间花在自学的两门课上,一是英文,二是政治经济学。二十多年之后,王石回忆:“这两门课对我很重要。英文让我的信息量比别人多多了,当然今天能说英文、能通读英文的人太多了,那时候的情况不一样。我因为喜欢旅游,就去看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等一些原版的英文杂志,其实那都是一些公开出版物,是很容易共享的资源。但我一和别人聊天,就发现自己知道的信息别人都不知道。这样的事情发生多了,你就会觉得自己有优势,也很容易建立自信。”王石对于自己的思想形成也很坦白:“选政治经济学是因为当时泛政治化的大环境,我特别希望借助这样一门学

11、科,弄懂当时一些想不清楚的问题。当然学了三年下来我也还是没有弄懂。但是政治经济学至少给了我一个基础,思维方式跟别人不太一样。”一些跟王石同样年龄段、同样后来做成事情的人,总喜欢津津乐道自己如何透过通读资本论、政治经济学什么的有了多大收获,对于日后的做生意有多大多大的好处云云。而王石的承认自己“没有弄懂”无疑更加真实。可以想像到的是,富有人文情怀的王石当时的感觉是复杂的。虽然上大学离开了重体力工作岗位,可是王石依然对那个专业的课程一点兴趣也没有,更多时间他是自学。王石承认,他的很多书,都是那个时候看完的,尤其是对外语和政治经济学,他下的工夫最大。后来他就凭着自学的外语基础,当上了广州市外经贸委的

12、英文编译。当然,这个工作也没有令一直希望做更多事情的王石停步。把妻子和初生的女儿留在了广州之后,1983年,33岁的王石从广州某机关下海,只身来到深圳组建万科公司,当时万科的原始资本为零。王石在万科走过的20年,实际上就是一条白手起家的创业之路。刚到深圳,王石只是抱着“试试看,不行就出国”的念头,没想到后半生从此就定格在深圳,打造了万科这么一家卓尔不群的企业。初识铁汉王石我是在1994年3月30日的下午第一次见到王石的。那天,做了财经记者还不到一年的我,刚好和当时的深圳特区报记者田先生通电话。他说起下午两点钟在阳光酒店有个新闻发布会,而我刚好在离阳光酒店500米不到的地方,于是也就徐徐踱步过去

13、。当时我根本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不料这一非常偶然的决定,却带来了以后我和王石以及万科的十年友谊。我进入会场的时候,宴会厅里和平时的新闻发布会不太一样,有点乱,而众人脸上的神色也和平时那些上市啊招商啊什么的来宾大不一样。我问旁边相熟的薛女士,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位上海证券报的深圳特约记者一脸严肃,连连摇手道不要说话,王石讲话了,先听先听。我再看台上,前面的一位发言人踌躇满志地坐回主席台,轮到一个面无表情的瘦削的中年男人走上讲台,开始发言。听他说了几分钟,再加上会场上的工作人员提供了一套新闻材料,我才醒悟过来,原来台上这个男人,就是深圳有点名气的企业家王石,他所代表的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正遭到

14、其时股市上大出风头的君安证券公司的责难。环境有些被动,王石在讲台上的脸色也不太好看,但他的发言还是很有条理,一直讲了差不多20分钟。我当时觉得这人和平时看到的那些厂长局长还有点不一样,起码发言有逻辑、有思路,不会让人听着没劲。到最后,很多记者纷纷发问,王石则表示欢迎大家继续关注这个事件,而万科将会于第二天下午在公司会议室进行进一步的情况说明。会场上,还有一个很斯文的圆脸青年上来宣读一张声明,当时介绍是万科的董事会秘书,后来才查到名叫郁亮。这位1994年刚以参股申华一战在金融证券界中知名的北京大学高材生,今天已经是万科集团的总经理了。有趣的是,在发布会过程中,还有一个身穿白衬衣、西裤,打着领带,

15、“很白领”的男生前后穿插拍摄照片,活跃非常。当时君安证券有人觉得有点不妥,还问了一句,你是谁,干什么呢。那个男生想了一想,说“我是中华工商时报的啊”,然后飞也似的就走了开去。当时场面比较混乱,也就没有人继续深究。后来我才知道,这位拿着美能达套机热心记录历史的典型白领,就是当时万科周刊的副主编、研究室副主任丁长峰,现在他也成了万科集团的副总经理。回看起来,万科培养人才还是很见效果的。而也就是这位丁大兄,约我给万科周刊撰稿,从此我的文字生涯一发不可收拾,一度泛滥,最后波及南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和经济观察报等数十份报刊。以此观之,丁长峰先生真有点文化界的吴三桂之感,正是他引我这个粗人进入这个圈子是也

16、。三三事件之中,王石和万科诸将连日不眠不休,有四处争取盟友者,有和主管部门反复沟通协调者,也有不少年轻员工自发地留在公司以壮声威。第三天,经各个层面明暗交手后,万科筹划得宜,成功地把发难的一家大股东分化争取到本方,局面上已然反客为主。随即王石乘胜追击,在阳光酒店曾被人发难的同一地点召开新闻发布会,顺水推舟地把万科准备进行的改革措施强势推出。至此,在传媒舆论上,已经是万科一边倒地占据上风。发难方也因为内部意见分歧,“改革倡议”遂不了了之。经此一役,王石在媒体间留下开放革新的个性形象,这使他个人和公司都受益匪浅。新制度建设者我第一次专访王石的时候,他还是用万科五大产业的模式来描绘未来发展,但其后,

17、他率领万科行进的方向早就超过了这种综合商社的模式。三三事件中股东代表很难说是善意的发难行为被王石化解了,照常理,他应该把这群人的意见都看作邪门歪道,统统扫除干净才对。难得的是,他能一分为二地去考虑对手质疑的价值:“万科的竞争实力在哪儿呢?它的贸易没有拳头产品,股权投资本身无法形成竞争优势,工业产品中没有全国名牌,文化经营没有形成规模效益,真正有点优势的是它的物业管理,而物业管理本身是不赚钱的,单独形不成经营气候。能够形成行业竞争优势的只有万科的房地产。但目前看来,万科的房地产并不具有竞争优势。”于是对方倡议:改组公司的产业结构,收缩工业、贸易和股权投资业务,保留已在业内具有较高声誉的文化经营业

18、务,重点发展大众城市住宅开发和写字楼出租等房地产业务。这些未必很准确的判断,印证了王石当时模糊的担忧。这场争战再次提醒王石和万科:转型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于是,也就有了后来长达八年的调整期。现在想来,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八年已经是一个生命周期了。要坚持这么长的调整,可能当时王石也想不到。不过,熟悉他的人也可以理解,对于这个意志坚定的人来说,除非他没有想清楚,没有下决心,他一旦深思熟虑决定要做的事情,即使是十年八年,也不会轻易动摇。而经此一役,我对万科的印象极为深刻。王石那时候虽然提出了“健康丰盛人生”的概念,不过公司没有现在这么大,时间也比较多。每周两次的网球训练,八卦岭宿舍区的拖拉机牌局,

19、他都常常是主力。而我这个媒体新丁,也乐得多跑企业,多学东西,于是一周总有几次和王石碰面,逐渐和丁长峰等一群万科新生代相熟起来。万科周刊每周出版,需要稿件数量巨大,我这个半桶水也就开始在上面放言无忌。很多时候,我就是白天听王石一番高论,晚上回去自己捣鼓捣鼓文字,或赞同或反对,总能有一些文字写出来,排在万科那本最早还是薄薄的刊物上。而王石以“帆生”为笔名亲自撰稿或者口述的房地产业反思、探讨的文章,也确实和外面大多数的陈词滥调大不一样,言之有物又能让人感同身受。1993年,当时市值已经有十几亿元的万科把总部搬到水贝工业大楼,这幢六层的工业楼怎么也不是志存高远的王石和万科所能够满足的,当时考虑只是两年

20、的过渡期,不料却一待就是八年。记得三三事件过去不久,有一天加班之后,王石和我一起走在水贝二路,他突然有感触地说,水贝可能真的是有点“背”啊,来了之后,很多事情都不顺了。我似懂非懂地点头,说搬到大楼去办公当然好啦!其间,万科考虑过把总部搬进自己开发的“海神”项目。这个项目本来想做成深圳第二高的顶级写字楼,因为市场变化,最后改成了住宅楼,而且万科从中没有赚到什么钱。还有一次是考虑搬到荔枝公园旁边万科自己开发的荔景大厦,不过,为了更多的利润,万科最终选择了把总部继续留在工业区低矮的六层建筑物之中。这一点,也让我记住了王石的务实。因为常去万科,所以用不了多久,我也就意识到王石在万科的江湖地位是怎样。虽

21、然他平时没少给大家来几句幽默,和很多员工也能够玩在一起,但是他天生的那股霸气摆在那里,举手投足,基本上是一锤定音,让万科人颇为敬畏。那时候我还拉着不少万科的员工悄悄问,老王到底有什么东西让大家叹服。答案五花八门,不过有两点很集中:一是王石很聪明,学习能力很强,常常有很多新主意、新想法。二是王石很威严,公事公办,大家基本比较服他,万科里面的关系也比较清晰。1994年,正好是万科创业十周年,公司专门在仙湖的大草地上搞了一个大派对。公司上下的表演活动很多,特别是把王石、姚牧民、赵晓峰等总字号人物拿来开涮的节目,更让大家笑破肚皮。一问之下,大家都兴高采烈地说,涮老总这可是万科的保留节目啊!有一次我忍不

22、住问王石,他们给你穿上草裙还丑化得那么厉害,是不是有点过分。王石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日本一些公司不是有专门的出气房吗,里面有个橡皮人,就是给下属职员当作上司来拳打脚踢泄愤的。平时我这个人比较硬,同事们一年到头,可能有时候也会受点气。借公司联欢的机会,让大家一起玩玩,消消气,多好。这一次晚会给我印象很深的,除了老总们的群魔乱舞之外,还有晚会散去之时,王石带头和大家一起捡草坪上的垃圾。职员们也很统一行动,没有谁偷懒的,不到十分钟,草坪上就很干净了。如今这虽然只是一桩小事,但在1994年,一家企业能够自上而下这样约束自己,还是令我很感慨。在1995年,现在声名不小的新财富杂志主编张信东还是活跃在采访

23、第一线的勤奋记者。他在追踪企业文化与众不同的万科很久之后,在当时新锐的投资导报上,写出了整整一个版的人物报道王石:万科教父。不过编辑怕这个标题容易引起歧义,于是改为了王石:万科领袖。凸显王石对于万科的巨大影响力是传媒基本的共识,虽然当时王石还没有全国性知名度,但是他在深圳以及相当多的新兴企业之中的品牌影响力已经初步形成了。话又说回来,那时候的王石已经开始关注很多国际上的管理经验和企业文化,因此奉行公开和透明度,不仅说到还能做到。记者和万科总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都很顺畅。除了财务数字之外,其他大量的企业第一手资料也很透明。这一种自信,确实很罕见。多年之后,有一个记者写了两万字的王石登山始末故事,

24、发表前要给王石先过目,王石说不用了这种光明磊落的性格是我对王石印象极深的一点。对我个人来说,有着万科这样一个成长中的出色企业作为标本来研究,加上能够及时听到王石和他身边的对很多经济现象一针见血的分析,自己多多少少也得到一些积累。我到今天还是很认真地对同事们说,我的所谓财经知识经验,有一半来自王石和万科。这种体验常常让我觉得自己和万科有一种微妙但是真实的联系。,连载二 王石之初深圳创业王石的职业生涯和万科的发展用专业化之前、之后来区分是一个比较好的解读角度。对于万科和王石自己本人来说,万科草创阶段约十年的商业经验,都还是一个摸索,属于革命前的夜路;而专业化这一役之后,才是王石真正找到用武之地,使

25、万科找到方向,从而走上高速发展轨道的阶段。事实上,在专业化之前,万科已经发生很多有趣的故事,王石领军,比起大多数同行来说也更为出色。但是,套用一句坊间的俗话来形容他的志向,那就是“由优秀到卓越”,王石确实为这个说起来容易的目标不遗余力。由1993年开始,王石开始做减法。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说起来简单的减法,竟然一直延续了九年,直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2002年才彻底完成。如此长的调整期,原因是什么呢?2003年的夏天,王石身穿着一身白色登山服,在他的办公室里面淡淡一笑说:“家家都有家家的难处嘛。”由1992年意识到犯错误,王石开始调整万科,“但是一边调整,一边还在继续犯新的错误;直到1995年

26、之后,才能真正集中精神不犯错误”。深圳创业1983年,王石刚到深圳时,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一个人只要有几千打折叠伞、半吨味精,由特区倒回内地,一转手就能发大财。但王石没选做这些生意。“当时许多人都在做这些生意,去找批文、换外汇。我没有做这类眼前就能赚钱的生意,是因为我知道一个很简单的关于供求关系的道理。(因为)等我跟着大家把这些事情都做完了,市场上肯定是供大于求了。(所以)我并没有把更多的关系用在找批文、换外汇上。”无疑,青年王石的想法已经比大多数同时代人要更进一步。很多年后,某个周末他和我一起乘车到蛇口一带摄影采风的时候,路过那一家依然兴旺的饲料厂,他很感慨地指着那些一个个巨型的大罐子说,这

27、就是他在深圳创业成功的第一站。当时,离开了在广州的妻子和女儿,还有稳定的政府部门工作,王石加入的是深圳特区发展有限公司下面的一个贸易公司的一个科的一个组,什么行政级别也没有了,可谓真正从零做起。即使是这样,王石没有被经济泡沫所惑,经过调研,他决定去做饲料生意。当时深圳有两个饲料厂,都存在对原料的潜在需求。他发现瓶颈在哪里了,那就是谁能解决运输,谁就能赚钱。“我的朋友都说我傻,放着眼前赚钱的买卖不做,去做一件看不到结果的事情,事实证明我是对的。这就是我说的那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它不是很急功近利,一定要春种秋收。但我确实是属于那种目标设定比较清楚的人。”没有人比王石更清晰地描述了他自己在深圳刚开始的

28、创业经历:“1983年我来深圳时已经33岁,但一切都是从头做起,货场搬运、鸡饲料推销,还兼司机、出纳,是个典型的小人物。这么多年过去了,万科做大了,我也水涨船高成为所谓的公众人物,但骨子里我更喜欢80年代的创业生活,我愿意保持已经形成的生活态度和习惯。内心我不认为自己是个大人物。”80年代初期的深圳就是个大工地,到处掀开的黄土工地,推土机、重型运输车烟尘滚滚!王石开始做饲料生意的第一步要多艰难有多艰难。“在火车站的货场,我领着临时召集的民工卸玉米包,自己仗着年轻也跟着扛,因为当时我才33岁,体力还可以,而一包玉米的重量有一五0斤。”在扛大包休息之余,有一位农民工不解地问王石:“你一个城里人,随

29、便做什么生意,也不至于同我们一起扛麻袋呀。”那时候就开始有点酷的王石没有回答,但心里却想:燕雀焉知鸿鹄之志!生意做了半年蛮红火,给贸易公司赚了钱,因此王石一度被称为“饲料大王”。“到了1984年放弃饲料生意,组建万科至今。公司出名了,公司的创建者也出了名,风光的一面百分之百地被外界传诵,经历的酸甜苦辣、切肤之痛只有自己知道。”这些都是王石的真实感受。万科之初王石的回忆着重的是当时创业的悖论环境。或者,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这家公司传奇式的成长。王石1983年从广州到深圳,1984年成立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后,做过很多种业务,刚开始是做家用电器仪器,以进口日本产品为主,像索尼、松下、JVC这

30、些。当然其他业务也做得很热闹,像搞服装厂、手表厂、饮料厂、印刷厂、K金手饰厂。“这样说吧,就是除了黄赌毒、军火不做之外,基本万科都涉及了。”王石很多年后回忆的时候打趣地说。当时王石就有一句名言,说过很多次,当然现在已经不说了,也没有必要说了,就是“万科一不赚女人的钱,二不赚死人的钱”。女人的钱不赚,万科就绝不会涉足色情娱乐行业,而80年代,歌舞厅一直是深圳最赚钱的行业。死人的钱不赚,万科就决不会把手里的地皮用来做墓地。当然,当时要说服手下员工执行这样的政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王石做到了。万科什么赚钱的生意都做“万科创建于上世纪的1984年,当时公司的全称为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一群二

31、三十岁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开始创业的道路。办公地点为罗湖区建设路南口一座多层建筑的整个二层。顶层竖立着硕大无比的红蓝绿公司标志和公司名称的霓虹灯,到了夜晚,彩色的霓虹灯在程序的控制下跳跃着,流光溢彩。整个建筑物坐东朝西,面对着高架铁路,凡夜间进出特区的火车乘客都会被万科的霓虹灯招牌所吸引。”这是王石多年之后颇为抒情地回忆创业之初的感觉。这一家名字冗长的贸易公司是深圳特区发展有限公司企业集团的下属,是非常典型的靠进出口贸易起家的深圳公司。在二楼的公司总部就像是个卖场,陈列摄像机、录像机、投影机、复印机及部分办公文具,员工大约40人。顾名思义,公司应该是做教学器材的,但从展场的商品来看,除了影视商

32、品可以称得上教学器材之外,万科经营的内容同公司的名称并不相符合。因此当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的采购部门慕名专程到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采购教学器材时,公司经理王石才意识到公司名称原来不是那么合适,他也立刻意识到这可不行,得名正言顺。没有多长时间,公司名称改为深圳现代企业公司,看得出来王石追求缔造现代企业制度的雄心。由于生意越来越好,业务一再扩展,1986年还没有改名为万科的这家公司继续发展,在保留建设路展场的同时,把总部搬迁到高架铁路对面的和平路50号,离今天的广深铁路公司总部也就50米,离罗湖口岸不到1公里,算是占尽地利。这个新的办公楼是由一栋九龙海关三层单身宿舍改建而成,简洁的几

33、何外形用镜面玻璃包装,按王石的说法就是“显得现代、简约,富有时代气息,尤其镜面玻璃上映衬着的蓝天上的白色云朵缓缓移动时,你会感到这座建筑物在行走”。此时,万科的决策者正做着“贸易王国”的美梦!也就是在这座小楼里,万科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正式更名为万科企业股份公司,那是在1988年11月。因为当时是在80年代,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之中,赢利空间比较大,可选择机会比较多,所以基本上是做什么赚什么。因此那时王石在深圳有个外号叫金手指,意思是他指什么做什么就赚钱。但是当时王石自己可不敢这样想,“我非常清醒地认识到,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你要赚钱并不是很难,但并不等于你万科有核心竞争力。”不过,知易行难。

34、王石第一次营造万科核心竞争力的努力没有成功。万科成立之初,经营摄录像器材的进口贸易非常有成绩,1986年的时候,其经营的摄录像器材数量一度占有国家计划外市场60的份额。只是好景不长,后来受水货市场的严重冲击,该项业务的前景难以乐观。当时,万科曾经设想引进录像机的散件在国内组装和销售,并与国家定点生产厂家中的三家签订了协议,但最后仍然无法纳入国家计划,无疾而终,令王石痛感形势比人强。万科创业的头几年,深圳正好处于大进大出的阶段,当时深圳的整个社会都呈现出一种畸形发展的态势。比如说当时倒卖钢材、水泥非常赚钱,很多人就是靠倒这个起的家。以万科当时的实力和精力也完全可以做,但是王石不做。他宁肯去做手表

35、、首饰、服装,这些也许没那么赚钱,但是他觉得至少要高雅一些。王石骨子里的这个东西,决定了他的第一个合资公司,也就是1986年成立的国际企业服务有限公司,走的就是文化产业的路子。这家公司做的是展览、装饰方面的业务。这个后来和外国著名的智威汤逊广告公司合作的合资公司,一开始做了二十几个展览,包括山西石窟展、摄影展等艺术类的展览,当然也包括一些经济类的展览,虽然不是很叫座,但是很叫好。发展到后来,公司开拓了广告业务,深圳的很多名牌,包括金威啤酒、阿波罗、特美思的品牌设计等都是由它包装出来的。国企公司再后来发展出模特队、影视公司,还有境外发行的期刊和彩视印刷,总之是有声有色,很替王石和万科长脸。还有一

36、个例子很能说明王石的价值观。在1990年,万科和深圳电视台合作搞了一个万科杯卡拉OK大赛,王石还亲自上台颁奖。由现在保存下来的画面模糊的录像来看,王石看这个节目时候很投入,确实乐开了花。原因无它,因为王石真的喜欢这类东西。在那个时候,就算中央电视台也不敢和企业合作搞这样的娱乐节目,因为当时媒体控制还很严,而深圳电视台因为在特区,所以步子就走得比较大一些。另外,万科还搞了万科影视基金会,还组织创作了一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像曾经走红大江南北的血染的风采、黄土高坡等等,都是由万科组织创作和推出并传遍大江南北的。投资祖国大地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之后,老人家“要敢闯”、“胆子要大一点”、“步子要快一点”的指

37、示如滚滚春雷,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华夏大地上回响,经久不息地震动着中国的每一个角落。逼人的形势、难得的机遇,使得全国各地的政界和企业界都变得热血沸腾、雄心勃勃,拉开了一副大干的架势。老人家的指示给激进的人吃了定心丸,给稳健的人以鼓励,给保守的人以鞭挞,也给所有的人指明了方向搞活经济是唯一的出路。于是,各地政府纷纷考虑如何加快本地经济的发展步伐问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万科同仁也热火朝天,积极性一经激发,就如火如荼。来自五湖四海的万科人纷纷研究起自己家乡的特点和条件,而且几乎不约而同地发现自己家乡发展经济的潜力实在是太大了,不迅速起飞实在是说不过去,于是,也都纷纷要求万科到家乡去投资,觉得这样“于

38、公于私都是两利”。大家的理由听上去都很充分!海南,没得说,中国最大的特区,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薄弱正好是一张白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也有人把话说活了,即使画坏了也不影响大局。上海,中国最大城市,建国以来长期扮演全国经济发展龙头老大的角色,基础良好,实力雄厚,在全国经济发展布局中的地位至关重要。珠江三角洲,十年改革开放中崛起的新秀,毗邻港澳,拥有侨乡优势,有望成为亚洲第五小龙。郑州,地处中原腹地,交通极为便利,铁路交通更是全国第一。古人言“得中原者得天下”,这里日后将建成世界金融中心,为商家必争之地,看你敢不敢来中原逐鹿。还有北海,大西南的门户,对内辐射西南各省,对外连接澳洲和东南亚各国,况兼

39、天然良港,有漫长而优良的海滩,实在是得天独厚;乌鲁木齐,欧亚大陆桥,丰富的地下宝藏,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西移,作为西北重镇的地位将日益突出,此时不去开发,更待何时?还有丹东、齐齐哈尔、怀化、陆丰再有京津地区、胶东半岛、闽南经济区等等。但中国如此之大,潜质良好的又何止于此?于是就有许多不甘寂寞的“乡亲”们出于热爱家乡的感情,操起了战国纵横家苏秦、张仪的游说本事,到处启发和引导投资者前往开拓大事业,真是各有独特优势,各有优良条件,真是“谁不说俺家乡好”。在这个热火朝天的年代,投资者实在会遗憾自己没有三头六臂,照顾不了方方面面,不得不忍痛放弃许多良好的机会。但是王石很快就能够从这些集体发热之中冷静下来

40、,他抛开这一切热闹的表象,往深处看一看,发现许多无法超越的界限和无法摆脱的规律。王石是这样分析的:“很多城市都作了宏伟的规划:开发几百、几千平方公里土地,建起几百万吨的乙烯厂、几百万吨的炼油厂、几千万吨的炼钢厂,建起多少个万吨泊位,开发多少公里的海滩等等。这些美好的远景规划,令人不由得不动心、不向往。很多人虔诚地、执著地相信自己的设想一定会实现。”但是,这些设想又包含有多少的现实根据呢?王石不客气地说:“很多这样的设想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主观想像,一种神话,是严重脱离实际和经济规律的。”他由他自己亲身往北海商业谈判的例子来说明:“北海市现有常住人口只有一五万,国民生产总值一五个亿,但其城市规划已

41、做到了3000平方公里的范围。从经济角度粗略地测算一下,仅开发300平方公里的土地,以深圳的标准计算,就需要700个亿的投资,而700个亿的投资又需要有1000个亿的国民生产总值的产出能力。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已经大到了假如没有奇迹发生就永远都不可能缩短的地步。有人也许会以深圳为例来反对这个结论,但是深圳的发展具有只此一家的背景,其特殊性是其他地区所难以比拟的。目前全国性的投资热潮显然已经造成了资金分流的局面,忽视这种局面必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令王石吓出一身冷汗的北海投资梦,结果套住了一大批勇敢的投资者。1992年,仅20多万人口的北海市,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市政府大张旗鼓的“筑巢引凤”政

42、策,引来了大批外来地产商。在公开允许炒地炒楼的宽松环境下,房地产公司由1992年的6家猛增到1993年的1700家,政府批地80平方公里,报建商品房340万平方米。不少人从土地和楼盘的炒卖中赚取了惊人的利润,但万科并未加入他们的行列,而是实实在在地搞地产开发。1992年12月,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的“万达苑”破土动工,市场定位为多层中高档商住楼,包括60套公寓和1000多平方米的商场,主要销售对象为外来投资者和知名厂家。由于在政策许可之下预售楼花,公司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差,在北海房地产发展到高潮时得以迅速回笼资金。后来,“万达苑”基本出售和出租完毕,万科算是能够顺利撤退。但是,接下来的事情众所周

43、知,北海房地产的泡沫和沉没,成为90年代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之一。经过这场投资大发烧之后,王石体会到,无论何地,发展经济都需要有一个全局观念的问题。“任何地区性的经济发展,都必须摆正与全局的关系,找准在全国经济发展布局中的位置,才能找到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道路。冷静地分析形势,客观地衡量自己,而不是想当然地设计、自我中心地规划,这才是明智之举。”“经济的发展自有其特点和规律性。尊重科学、尊重客观规律不能仅仅当成一句口号。如果用一种类似于搞政治运动的方式和思路来发展经济,则难免碰壁和犯错误。”此后,王石一直这样提醒自己,还有合作伙伴。而1994年之后,至少在投资方向上,王石掌舵的万科,都没有出现大的

44、失误,业绩年年稳定上扬就是最好的证明。在1995年祝贺万科公司成立11周年的纪念文章上,署名南丁的丁长峰的总结很有意思:“1992年对于公司的革命意义在今后几年中将持续不断地体现出来。在这一年中,公司做出了两项战略决策:一是将房地产业务作为核心业务发展,并推动该项业务的跨地域投资;二是发行B股,引进国际资本和管理经验,建立一个开放的组织架构。虽然1993年国家即进行宏观调控,控制基建规模,卖方市场也向买方市场转化,但在三年中,公司的业务结构趋于明朗,房地产业务成功确立为核心业务,今年上半年房地产部门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9和43,外地业务占公司利润的比重已上升到70,在在说明了

45、公司主动变化、调整自己适应市场的努力已初见成效。”经历了从1992到1994年的带着阵痛的变革,王石率领万科,终于走上了一条专业化发展房地产的快车道。在确立地产业务主导地位的同时,万科跨出深圳,在全国各区域经济中心开发房地产或进行土地储备,得以避开深圳市场日趋饱和的发展局限,并抢先占领内地市场,成为深资北上发展较为成功的地产企业之一。在宏观紧缩,多数地产商或楼盘积压或陷入停顿的情况下,万科以合理的地域组合,借助多年积累的专业经验和专业队伍,降低了经营风险。1995年中期,万科房地产营业收入和赢利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9和43,在同类公司中表现不俗。专业化努力初见成效,不过万科地产享受到专注缔造的

46、真正辉煌,还要到四五年之后。万科工业赚辛苦钱现代企业有限公司的贸易做到1988年,倒腾视频记录仪的王石和他的工友们听到了特区政府要大办工业的深情呼唤,终于咬咬牙,打口袋里摸出500万元,买下了水贝工业区的那栋六层厂房。如今这厂房的价值据说已经翻了X倍,可那年头这物业投资的意识到底有多少恐怕是谁也说不清了。一帮人只知道这厂房是要用来办工业,用来赚钱的,可不知道工业究竟是怎么个搞法想来想去,只有来料加工省心一方面可以有租金、管理费的稳定收益,另一方面不担风险地可以学到些工业管理经验。他们这种看上去挺保守的算盘还打得不错!没多久,外商来了,项目来了,工人也招来了。眼见上千工人齐刷刷站成一片,年方37岁的王石“小总”对当年的利润增长又格外添了几分信心,当下指手画脚,排兵布阵:一、二、三、四层做车间,五、六层做工人宿舍。可谁知没过几天,问题就出来了:厂房在设计之初并没想到要解决上千人全日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一时间,供水不足、供电不足、电梯爆满、食堂爆满,只设两个“坑位”的厕所也爆满,纤细的排污管时时被堵塞以至遍地流污富有创新精神的“小总”们自然想出些怪招:缩减“坑位”间隔,增加“坑数”;甚至有人想出要在厕所里安装录音机,循环播放节约用纸、提高效率等注意事项。这些高招还是没能避免悲剧的发生,有一天在疏通堵塞的管道时用力过猛捅漏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