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闸的起源与发展.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12393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1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瓜州闸的起源与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瓜州闸的起源与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瓜州闸的起源与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瓜州闸的起源与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瓜州闸的起源与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瓜州闸的起源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瓜州闸的起源与发展.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瓜州闸的起源与发展想了解瓜洲闸的文明史吗?快跟我来吧!名闻遐迩的瓜洲闸,不仅以优美秀丽的风光著称于世,而且还以众多的文化遗址名闻天下。 沧海桑田话变迁古瓜洲闸图片明穆宗隆庆六年(1572年),瓜洲建成“广惠、通惠”二闸,并开渠六里许,以达花园港。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浪潮冲霹,“广惠、通惠“二闸一坍一废,改由启坝行灌,并加固江堤,转以防坍护岸为主。清末之季,瓜洲闸未能恢复。同心协力共兴建瓜洲闸图片瓜洲闸图片瓜洲闸建于 1969年至1975年,历时六载,先后进行了选址、地质钻探、技术设计等一系列建前准备工作,然后分期施工,陆续完成各项主体工程及附属设施,建成具有多功能的中型综合性水利枢纽。

2、走街串巷集史料瓜洲闸是扬州名胜,也是向中外游人宣传变水患为水利的课堂,你能再收集一些古瓜洲闸的史料,向大家介绍瓜洲建闸的文明史吗?赶快行动吧!瓜州闸的起源与发展众望所归自清康熙时瓜洲旧闸坍废以来,前后近三百年间人民饱受旱涝灾患,期待建闸。新中国成立后,终于成为现实。受益匪浅灌溉农田图片 瓜洲及其邻近丘陵地带农田,遇旱缺水,圩区农田当水浅雨少时,节制闸可利用潮汐引水入灌,如遇长江水位低落,抽水站仍可翻水灌溉。排涝图片运西大圩的低洼农田,三年二涝,农民深以为患,由抽水站进行抽排,受益农田达5万亩。泄洪图片洪峰过境时,除节制闸进行排泄外,船闸闸室可助排30秒立米,对控制洪涝灾害,起着显著作用。七嘴八

3、舌你知道瓜洲闸还有哪些功能吗?快点告诉我吧!边走边拍 你参观过瓜洲闸吗?带上你的相机,秀一秀她的风采!然后在下面贴上照片。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先睹为快同学们,这是什么?你知道它在哪里吗?润扬大桥图片润扬大桥图片(夜景)润扬大桥图片润扬大桥图片资料搜索润扬长江大桥于2000年10月20日开工建设,北连扬州,南接镇江,全长35.66公里。主线采用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100公里,于2005年4月30日正式通车。曾创八项“第一”润扬长江大桥是我国长江上第一座由悬索桥和斜拉桥组成的组合型桥梁。它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桥梁,在中国的桥梁史上创造了八项“第一”。第一大跨径润扬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悬索桥

4、和斜拉桥构成的组合型特大桥梁。其中,南汊主桥的主跨径长1490米,是目前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特大跨径悬索桥。第一大锚碇悬索桥的桥面靠悬索支撑,而承载悬索拉力又靠锚碇,锚碇好比一个大力士拽着绳索。润扬大桥南汊桥的北锚碇要承受68万吨的主缆拉力,相当于80万人的总体重。锚体设计为近6万立方米的一个混凝土浇注体。第一特大深基坑为了给巨大的锚体安个“家”,必须开挖特大深基坑。这个基坑相当于9个半篮球场大。第一高塔润扬大桥南汊悬索桥索塔高达21558米,相当于73层楼高,是目前国内桥梁中最高的索塔。第一长缆悬索桥主缆缠丝总长度近3200公里,近3倍于北京至上海的距离。第一重钢箱梁润扬大桥悬索桥桥面的基础

5、是钢箱梁,钢箱梁宽387米,高30米,总重21万余吨,是目前国内最重的一节钢箱梁。第一大面积钢桥面铺装润扬大桥钢桥面在全国第一个全部采用环氧沥青铺装,铺装总面积达708万平方米,近1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第一座刚柔相济的组合型桥梁润扬大桥由北接线、北汊斜拉桥、世业洲互通、南汊悬索桥、南接线、南接线延伸段6个部分组成。阅读天地 润扬大桥的建设和通车吸引了无数人来此参观,并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课外,找一找,并抄下来和同学们作一次交流。故事屋同学们,大桥通了,交通方便了,可我们不能忘记建筑工们的辛勤劳动,你能了解一些大桥背后的故事吗?快来讲一讲。你知道吗?“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是谁亲笔题写的?刚柔

6、相济的润扬大桥我了解润扬长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悬索桥和斜拉桥构成的组合型特大桥梁,它的建设体现了我国桥梁建设的最高水平。有专家形象地比喻说:“走在润扬大桥的桥面上,每一步都像是在走在中国桥梁史新的一页上。”大桥全长35.66千米,由北接线、北汊桥、世业洲互勇,南汊桥、南接线、南接线延伸段组成。其南汊桥作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悬索桥将被载入世界桥梁的史册。悬索桥是柔性的,而北汊桥则是刚性的斜拉桥,所以润扬大桥是一座相柔相济的桥梁。我来画润扬大桥是我们瓜洲人的骄傲,让我们试着给她画张像。 斜拉桥 悬索桥我链接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和扬溧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

7、、沿江高等级公路、宁启铁路、长江扬州港,为瓜洲编织了一张“江河海相通、公铁水相连”的现代交通网络。沿江公路图火车站图扬州港图润扬大桥图瓜洲闸图古运河图我参观走在润扬大桥上,我们的心中有无限感慨,试着写两句。 第三单元 美食大观园民以食为天。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瓜洲拥有了不计其数的美味佳肴。瓜洲美食历史悠久,时令小吃五花八门,长江三鲜更让人赞不绝口。无论你什么时候来到瓜洲,都能大饱口福,让你回味无穷。第三单元 美食大观园菜肴图片(盐水鹅)早点图片江鲜图片特色小吃面点图片看了图片上的美食,大家想吃了吧?瓜洲的美食可多啦!你能够说一说吗?你知道吗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瓜洲拥有了不计其数的美味佳肴。瓜洲

8、菜肴都属于淮扬菜,淮扬菜和鲁菜、川菜、粤菜并称为中国四大菜系,而淮扬菜是惟一以省以下城市和区域命名的菜系,又称维扬菜。开国第一宴都是维扬菜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为庆祝这个伟大的日子,当天晚上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饭店举行盛大国宴,宴请共和国的革命功臣和中外朋友。你们知道这次国宴的厨师是谁吗?是淮扬菜大师李魁南等人。多少年后,人们对宴席清新高雅的格调依然赞不绝口。美食荟萃维扬菜中的“十大名点”、“十佳风味小吃”、“十佳特色小吃”闻名中外,你能说出其中的几种吗?我来连煮干丝图 笋肉锅贴笋肉馄饨图 千层油糕千层油糕图 大煮干丝笋肉锅贴图 生肉藕

9、夹生肉藕夹图 笋肉馄饨特色主食蛋炒饭图片扬州炒饭相传源自隋代越国公杨素爱吃的碎金饭,即蛋炒饭。隋炀帝巡视江都(今扬州)时,也就将蛋炒饭带入扬州,后经历代厨师逐步创新,糅合进淮扬菜肴的“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加工讲究、注重配色,原汁原味”的特色,终于发展成为淮扬风味有名的主食之一。我会做提到扬州炒饭,许多人会认为就是蛋炒饭。事实上,如今的扬州炒饭种类众多,有不少新变化。配方一:鸡蛋+米饭配方二:鸡蛋+米饭+虾仁、肉丝、叉烧配方三:鸡蛋+米饭+8种配料配方四:什锦炒饭配方+琼花想不想吃,选一种试一试? 扬州炒饭名扬四海,瓜洲的小吃也风味独特。你品尝过这些小吃吗?芝麻饼图片大金果图片千层糕图片绿豆糕图

10、片粽子图大话粽子 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上一锅香喷喷的粽子来享用。粽子的种类可多啦!有各种形状,有不同的馅儿。比一比,看哪一组说得最多! 苹果队 西瓜队 柠檬队 香蕉队柠檬图西瓜图苹果图香蕉图 尝一尝 吃粽子时,适当喝些茶水或糖水有助于消化,配一些蔬菜、水果一起吃,更有营养。大显身手芦苇滩图片 瓜洲大片的芦苇滩,还没到端午节,人们就开始采摘苇叶准备包裹品尝新鲜的粽子。请你准备好苇叶、糯米、绳子,也可以加上肉馅、赤豆或红枣等。咱们一起来动手试一试,看谁包的粽子又香又漂亮。 写一写 我体验 我快乐 特色水产瓜洲地处扬州南端,属长江下游地区。这里泥土肥沃,河塘众多,有着丰富的水产品资源。鲥鱼图片

11、 “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这是清著名画家郑板桥对鲥鱼的诗赞。长江三鲜中以鲥鱼更称绝佳,向有“鱼中之王”之称。 遗憾的是长江鲥鱼已经绝迹,再也不会守时而来。它永远地成为了传说中的美味。刀鱼图片刀鱼,又称“刀鲚”、“毛鲚”,鳞细白如银光闪烁,一般长约30厘米左右,雌大雄小,体形狭长扁平似刀。猜一猜民间有“清明前鱼骨松如绵,清明后鱼骨硬如铁”的说法,你知道说的是哪种鱼吗?长江中的河豚学名为暗纹东方鲀,身体呈椭圆形,短而肥厚,口小,河豚图片门齿成板状,背部一般呈黑褐色,有花纹,腹白有肉刺,体表无鳞,光滑或有毛发状的细刺,皮肤毛糙似彩色沙皮,锐尾膨腹,形如蝌蚪

12、,看上去非常可爱。当遇到外敌或惊吓时,便迅速对鳔进行充气,使腹部迅速膨胀,整个身体呈球头而浮上水面,同时皮肤上的小刺竖起,成多刺的圆球,借此自卫。红烧河豚图片河豚肉鲜美无比,而无刀鱼、鲥鱼之刺,被誉为“三鲜”之冠。由于它身体上带有神经性毒素,更为它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红烧是很家常的做法,清理好的河豚整只放在锅里调味炖40多分钟,最能体现河豚的肥美。你知道吗 古人对河豚早有偏爱,有诗作证:“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江蟹图片每年菊黄稻香之时,螃蟹体壮油黄,肉质鲜美,令人垂涎三尺。瓜洲出产的江蟹更是蟹中极品。江虾壳薄肉鲜,夏季虾籽丰盈,蛋白质含量特高,为补钙佳品。江虾图

13、片轻松驿站读一读,试着把下面的歇后语连一连。小葱拌豆腐 白芒(忙)咸菜烧豆腐 横竖不起来江里的虾子 一清二白螃蟹掉爪子 有盐(言)在先我实践、描写长江三鲜的诗词很多,除了书中所述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可以在课外搜集一下,再和同学交流交流。、瓜洲还有哪些水产品?到身边去作个调查,并做好记录。名称形状吃法第四单元 人物荟萃(一) 运河明珠,千年古镇瓜洲,景色优美,人杰地灵,曾吸引无数骚人墨客流连于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又因其是入江口,一代名僧鉴真东渡日本就从这里出发,“瓜洲古渡”至此成为美谈;更因瓜洲独特的地理位置,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英勇的瓜洲人民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不朽的丰碑。让我们走近他

14、们,认识他们,体会他们与瓜洲的情缘。人物荟萃历史文化名镇瓜洲,始于晋,盛于唐,享有“江北重镇,千年古渡”之美誉,自古商贾云集,人文荟萃,古有诗仙李白、名僧鉴真,更有在烈火中永生的英雄儿女。知道他是谁吗?他与瓜洲有什么联系? 一代名僧 唐鉴真大和尚是名闻全国的律学高僧,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伟大使者。他在日本生活了年,为日本文化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被日本人民誉为律学开山祖、医药始祖、豆食业祖师、文化恩人。唐天宝年间,鉴真应日本朝廷之请,东渡弘法,年间次东渡,次经过瓜洲。具体情形是怎样的呢?与同学们交流鉴真东渡的故事。听了鉴真东渡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呢?与同学们交流一下。你知道吗?大明寺始建于南朝孝武帝

15、刘骏年间(公元457-464)故称“大明寺”,又称“栖灵寺”,又因其位于唐城之西,亦称“西寺”。 乾隆皇帝南巡时,看到“大明寺”二字很不高兴,认为扬州人思念大明朝,故改名“法净寺”。这样一直延续到1980年,鉴真大师的塑像从日本回国探亲,才恢复原名“大明寺”。鉴真之所以能东渡成功主要是由于他有顽强的意志。你能写几个体现目标坚定、意志坚强的成语吗? 革命英雄 瓜洲是联系大江南北的咽喉要冲,历年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当战火在中华大地上燃起时,瓜洲人民面对侵略者的铁蹄和刺刀,面对国内反动势力的反扑和镇压,坚贞不屈,英勇无畏。吴志馨为革命事业献身吴志馨(字意航)男,1883年出身于瓜洲炭业的商人家庭。童年

16、就读于瓜洲秀才石采之。十六岁考人南京江南水师学为鲁迅先生同班同舍,友谊深厚。鲁迅中途离校赴日本学医后,两人书信往来密切。志馨在水师学满三年因成绩优异被保送日本东京高航海商船学校学习。在日本留学期间,吴志馨受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参加了中国同盟会,积极从事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活动。回国后先后任广东省水雷局局长、烟台海军训练营队长。他治军有方,舰只训练有素,深受士兵拥护和领导的赞扬。1919年7月,任广东省水雷局局长,大元帅参谋部部员,为孙中山先生救国救民事业出生入死,献计献策。1921年,任海深舰舰长,继续为中国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927年春,北伐军既定江、淮,进代齐鲁,志馨乃联络同胞

17、,秘谋部署待机起义,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渤海舰队司令,并授予海军中将头衔。他率舰队北上,司令部秘密设在青岛德租界武定路,不幸为奸徒所陷,军阀张宗昌以促领积余军响为诱饵,派人将志馨从青岛绑架(名为接送护卫)到济南城秘密杀害,年仅四十五岁。1928年被国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从优抚恤。读了吴志馨的英雄事迹,你有什么感想?把它写下来,与同学们交流。脑筋加油站吴志馨的同窗好友鲁迅也是伟大的革命战士。请欣赏他的革命诗词。自嘲 (1932年)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在抗战时期,瓜洲人民同仇敌忾,一

18、致对外。 康老太智藏新四军战士 真是个聪明的老太太。你能把老人的机智勇敢表演出来吗?1944年春夏之交的一天上午,约十点钟左右,一位20来岁的年轻人从张家铁匠店小巷口,急匆匆地直朝康老太家奔来,气喘吁吁地对康老太说:“老太太,身后有两个警察追我,请你救救我。”当时,康老太正在服侍生病的丈夫,她看看来人,又转过脸看看家中,破茅屋内四壁空空,哪能藏得住人!正在为难之际,忽然想起山墙根有一堆乱草,那是前些时候刮大风从房上刮下来的。她领着年轻人,从后门来到山墙根,用权棍把乱草掏了一个洞,让年轻人藏在里头,又把洞口盖好。刚回到屋里,两个持枪的警察已来到她家,用手比划着问她:“刚才有这么高的一个人跑过来,

19、你看见了吗?”康老太说:“看见了,刚刚睡到床上”。说着,她把两个伪警察带进房内,吃力地从床上扶起生病的丈夫说:“他刚到家,一到家就喊身上不舒服”伪警察生气地说:“不是找他,还有别人来过吗?”康老太摇摇头说:“我们家又穷又脏,请谁,谁也请不来,哪有什么人会跑到我家来呢?”伪警察四处望望,见四壁无法藏人,悻悻地走了。康老太与伪警察的这些对话,躲在草堆里的人听得一清二楚。待伪警察走远后,他从乱草堆里出来,万分感激康老太。他告诉康老太,自己也是穷苦人,现在参加新四军。这位年轻人临走时留下一张字条,就朝仪征方向去了。康老太看着来人平安离去,忙对天作揖,默默叨念着“菩萨保佑!菩萨保佑!”听故事:康有成虎口

20、救同胞康有成年纪虽小,遇事却异常冷静沉着。你能复述这个故事吗?正是有了英勇无畏、聪明机智的劳动人民作强力后盾,中国的革命才圆满成功。你还知道哪些“平凡”的英雄人物吗?瓜洲人民英勇抗敌的故事还有很多,课后进行调查,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故事准备参加“革命故事会”哟! 英雄、机智的瓜洲人民抒写了难忘的历史。你还记得家乡有哪些英雄人物吗?让我们用故事会的形式来缅怀这些先烈吧! 革命英雄故事会刘成友冒险为新四军送货图片抗日勇士周经图片徐登桃送解放军侦察员过长江图片救民女 惩罚日寇图片 怎么样,很过瘾吧!故事中的人物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先烈无私的奉献成就了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身处和平年

21、代的我们如何为家乡、为人民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呢?第五单元 民风民俗 瓜洲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风纯朴。多才多艺的瓜洲人民在长年劳动生产之中,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形成了一方独特的民风民俗。让我们走到田间地头、江畔河边,去感受、去领略古老的风土人情。耍龙灯 独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文化历史,蕴育了多才多艺的瓜洲人民。人们在劳作之余,积极投身于文艺活动中。你见过哪些文艺活动呢?此文艺节目总是排在众多民间文艺队伍的前列,只要它一出现,鞭炮声、锣鼓声络绎不绝。一般由9人或11人手执,前面另有一人执长柄响动彩球。它在彩球的指挥下,时而腾云驾雾、翻滚飞转,时而翻江倒海、九曲十回。你知道这是什么文艺节目吗

22、? 瓜洲龙灯一般是9节,每节1人,前面另有1人执长柄挥动彩球,龙灯就在彩球的指引下翻腾起舞。传统耍法却有108种,其中最精彩的有金龙盘玉柱、天下太平、荷花盛开、叠罗汉等高难动作。瓜洲龙灯还有它的独特风韵,耍龙人表演都着统一服装,个个显得威风凛凛,一对头锣、头鼓和绣着“龙灯盛会”的大龙旗分别由9名壮汉抬着、举着开路,接着是六狗牙边威风旗、四面牌灯、六只高挑灯、八面彩旗和笙管乐队,浩浩荡荡,气势磅礴。瓜洲河东街是龙灯的排练场,耍龙人大多是船民和造船工人,为了舞龙,他们自己出钱、出布、出工,自己设计、扎制、彩绘、编排节目。每次灯会结束,耍龙人洗一次澡,回来品尝一餐用祭拜龙灯的猪头做成的酒宴,又乐陶陶

23、地议论起来年龙灯盛会的安排。怎么样,舞龙灯非常有趣吧!画一幅舞龙灯的热闹场面吧! 智力大冲浪龙()虎() 龙()凤() 龙()蛇()龙凤()() 龙蛇()() 龙马()()玩花灯 认识这些灯笼吗?是不是勾起了你玩灯的美好回忆,下面就让我们走近“瓜洲灯市”。瓜洲灯市,源远流长。解放前,镇上灯笼店铺有十来家,每逢灯节(农历正月十三上灯、十八落灯),陈家湾一带像灯展一般,各式各样的纸扎灯笼和琉璃灯笼争奇斗艳,汇成灯的海洋。谈一谈自己玩灯时的趣事这里灯笼品种多,悬挂还有讲究,传统风俗是:正门挂常名灯、厨房挂荷花灯、新娘房挂麒麟灯、结婚挂双喜灯、生小孩挂状元灯、厅房挂鲤鱼灯、喜庆挂宫灯、猜谜挂走马灯,儿

24、童玩耍有兔子灯、跳马灯、狮子灯、双球灯、飞机灯、轮船灯、五角星灯、宝塔灯、元宝灯、藕灯、花鼓灯、蛤蟆灯以兔子灯为例,又分玉兔灯、双兔灯、一母四子灯、悬挂的、手提的、线拖的、竹竿推的,令人目不目不暇接。心痒痒的了吧!课后向传统艺人请教,自己也来扎一个灯笼试一试。除了耍龙灯、玩花灯,瓜洲还有其它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请把下面的民间文艺活动与对应的图片连起来。 连 一 连 玩狮子图 跑马灯(又名竹马灯) 跑马灯图 玩狮子 荡湖船图 蚌舞(又名歪子精) 蚌舞图 花篮(又名花担子) 花篮图 踩高跷 踩高跷图 荡湖船都连对了吗?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见过的、比较熟悉的文艺活动,再向全班汇报。还有不明白的吗?课后跟

25、爷爷、奶奶做个调查。风俗习惯 我们的家乡瓜洲,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风纯朴。古时不仅拥有重要的经济、军事地位,还有形形色色的风俗习惯。过节习俗正月初一春节,为正月初一日,士庶家立天地牌,陈设糕果茶供、盆燃炭火,烧松柏枝,拜家堂、灶君、神佛、先代容像。“开财门”,燃放爆竹。男女老少穿戴一新,赴神庙及宗祠行礼。邻里亲朋相见,互祝“恭喜、恭喜、“恭喜发财”。早餐一般男子上锅,全家吃汤圆(意谓团圆);还有人家吃面条,意调“长寿”。是日不开生,中晚餐都吃除夕所余之饭菜,表示“年年有余”。不做活、不扫地、不洗衣、不倒污水、不动刀剪、不做针线、不说不吉利之言。当日,族亲之间互相拜年。亦有士民从初一起至十二止

26、取江水,权轻重,以逐月期讯涨落。正月十三十三日为上灯节,家家吃汤圆,俗称“上灯圆子落灯面”。晚上街头巷尾各色灯具彩扎一新,竞相争艳。男女老少,携带小孩活跃街头,观赏灯会,鞭炮声声、敲锣打鼓、热热闹闹。新妇家馈送花灯礼物。六月初六你知道瓜洲人民为什么要晒书画、晒衣服呢?六月初六,各家各户晒书画,裘服谷物,俗说”六月六,晒红绿”。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在这些节日里,我们会干些什么? 瓜洲过节的习惯还有很多,不妨访访身边的“老瓜洲”,了解一下别具韵味的瓜洲风俗。日期(农历)节日名称活动内容生产劳动习俗 瓜洲人不仅过年过节有讲究,就连生产劳动也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下面让我们走近田间、江边去领略一番。农

27、耕俗车水图旧时农户浸种,将稻种浸入缸桶,插上柳枝,意谓“九尽柳花开,稻芽齐出来”。落谷先举仪敬天、地、田诸神,求神赐丰收。妇女拔秧先采秧叶戴于髻,谓“戴秧花”。插秧始称“开秧门”,推能手“领趟”,秧手依次尾从。插秧田中唱秧歌,一人领唱,余人哼随。插秧毕称“了秧”。少数富户设牛提水车,一般农户用人力车水,一般四人一车,一人领唱号子,余众应和并调敲起锣鼓,以助精神。收割水稻后,用掼床掼稻。开始,先在掼床底下燃香祈祷,口念“掼一掼,千箩万担;抖一抖,千斗万斗”渔民俗 渔民第一次使用新船,出江作业,一定要以猪头三牲(公鸡、鲤鱼、猪龙或脚爪)、香烛拜江神大王,燃放鞭炮,来往船只第一次过江时,都要在出口处用猪头三牲贡品,放鞭炮敬神。每逢清明,七月半,冬至,过年,大小船只均在船头敬奉。炭船帮还抬出神像红绿绸带挂起来祀祭。装货的船,在除夕这天,用簸为了祈求行船顺利,渔户还有许多禁忌。例如:吃鱼不能翻转鱼身,以忌“覆船”。吃饭不能说“盛饭”,说“添饭”箕把粮食、黄豆之类的吉祥物品,从这一舱倒往那一舱,以示来年吉种,伙计们向老板要喜钱。对比现在与旧时农耕、水上作业的做法,体会之不同。想一想为什么有的风俗会消失?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