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样本.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813403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样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样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样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样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样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样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样本.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悲惨啊,30万军民惨遭日军屠杀。鲜血染红了扬子江,尸体布满了石头城。恶魔在肆意流荡,无所不至。听,受辱妇女撕心裂肺的惨叫;看,下关江面残缺不齐的尸骸悲剧使人目不忍视,惨状使人出离的愤慨。耻辱啊,美丽的六朝故都;耻辱啊,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民族。人们或许会控诉鬼子的残暴,人们或许会悲悯民族的苦难,但望着那几十万束手就擒的军队,望着那一张张绝望而麻木的面孔,悲愤之余,我眼前留下的,只有一片浓黑的沉默!“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If太多的苦难易于使人麻木,是到了重新反思历史的时候了。今天,当我们重新谈起南京大屠杀的时候,当我们愤慨悲痛了之后,

2、我们又该想些什么?我们又当做些什么?当几十万南京守军望风披靡的时候,平行关前,太行山下,一群拿着近乎原始武器的中国人却能使得日伪军队闻风丧胆相较于那些引首就戮的怯弱,我似乎看到狼牙山壮士慷慨赴死的微笑;相较于那无助的泪水,我似乎看到那些伟大的身影在振臂高呼一一_日本帝国主义一样是死,但是,意义又是否相同呢?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是共产党八路军最终肩负起了拯救中国的使命,因为,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对民族深沉的热爱,他们始终坚持着对这个民族美好的憧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他的物质的首都可以被敌人占据,但是,他们的精神首都没有被敌人所攻破!此时,我想起了纪伯伦的泪与笑其中写到

3、的:“云的一生就是悲欢离合的一生,人也是如此,一旦失掉崇高的灵魂,就成了存在于物质世界的行尸走肉。”我想,对于国家也是如此,只有拥有国魂,才能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要告诉世界,我们不仅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我们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明,我们还要拥有一群有志气的热血国民。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因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不要让时间为庸人们所设计,不要让殷红的鲜血只剩下淡淡的残梦。血已经流了,但不能让他白流。南京的大惨案依然历历在目,我们需要的不仅是黯然至于泣下,更应该正视这刻骨铭心的苦痛。因为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面淋漓的鲜血,鲁迅的担忧依旧没有过时,一

4、个民族的精神首都仍要我们去建构与呵护。这就给我们无穷的启迪:在现今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没有必要用欢乐消除自己的悲伤,如果那样就失去自我;我们也没有必要沉浸在微漠的悲哀中,我们应正视历史的烙印。我们应该时刻把祖国放在心中,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前列,为中华崛起而奋斗,但这一切却又不能在空言与大话中消磨,作为学生,我们所应注意的:更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你是否认真学习,为建设祖国积累好本领;当升旗仪式时,我们是否唱起庄严的国歌;在外国人面前,你是否随地乱扔垃圾,你时刻是否在维护着国家尊严我们就在这样的小事中构筑精神上坚不可摧的首都,试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做到了这些,我们的国家怎能不强大?外敌,又怎敢

5、在我们的面前挥刀动武?像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惨案还会在中华大地上发生吗?不会的,永远不会!让我们携手奋斗吧,青年朋友,相信铭记历史的你今天定将愈加努力奋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2022年12月13日是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85年前的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侵占中国南京后,公然无视国际法的基本准则,进行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烧杀淫掠、无恶不作,严重践踏了人类的正义和良知,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最丑恶、最黑暗的一页。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侵略暴行最凶残、最野蛮的典型案例。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如此残酷,以至于曾担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拉贝评论说:“人们也许会认为,日

6、本军队都是由释放出来的囚犯组成的,正常的人不会做出这等事来。”日本侵略者所犯下的暴行严重挑战了人类的良知,践踏了人类社会的公平正义。现在,我们举办纪念仪式,正是为了唤醒和保存这段历史集体记忆。对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虽然每个人的描述都有所不同,但多数人都以类似的方式叙述了同样的一些事件。记忆是过去经历的副产品,而纪念却是现在意志的产物。犹太民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受浩劫,战后十分重视通过举办纪念活动保存惨痛的民族记忆,他们把“牢记历史,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犹太民族的不懈努力下,“纳粹屠犹”的纪念已经渗透到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社会的各个层面,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暴行为全世界所熟

7、知,“奥斯维辛”等词汇成为种族灭绝主义的象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战后也建立了许多以“和平”来冠名的纪念馆、资料馆,但多是诉说自己在战争中遭受的苦难,而对于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性质及日军暴行给国际社会带来的灾难,往往避而不谈。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是对人类公平正义价值的弘扬。参加东京审判的中国法官梅汝瑜曾经说过:“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军国主义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纪念仪式,是唤醒人类社会对于日本侵略者暴行的集体记忆,告慰战争中遭受日军暴行者的在天之灵,缅怀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而

8、献身的英雄先烈们,弘扬人类公平正义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公平正义是人类历史发展不容辩驳的公理,是和平稳定得以建立的保障,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饱受日本侵略之苦的中华民族深知正义对于国际社会的重要意义,为了维护国际公平正义,避免对外侵略扩张的历史在人类社会重演,中国积极致力于筹建保障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对联合国的成立和联合国宪章的制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中方提出的“处理国际争议应注重正义与国际法原则等三项建议被列入联合国宪章。“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为建立和平稳定的国际关系提供了中国

9、方案,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期待,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日本只有彻底反思曾经对外侵略扩张的历史,超越民族和国家的藩篱,从人类公平正义的高度反思发动战争的性质及给世界带来的灾难,才能被中国等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接纳,才能融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40多天时间里30多万中国军民惨遭杀戮,此等兽行暴虐,旷世未闻。85年后的今天,是第9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祭,是让我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南京沦陷后的六个星期内,平均每12秒就有一名同胞遇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一处展区上赫然

10、写着“十二秒”。每隔12秒,就有一滴水从高空滴落,掉进一泓清泉,与此同时墙上亮起一盏印着遇难者遗像的灯,一个鲜活的生命在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陨落。列宁说,“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历史不容忘记,民族不会忘记,我们不能忘记。国家公祭,拉近了远去的硝烟,重温了民族的苦难,是缅怀过去,更是抚慰民心,是珍视和平,更是不忘屈辱。不忘南京之痛,缅怀华夏之祐,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反对篡改历史的立场坚定不移。祭,是让我们珍惜当下,蜂拥前进!现如今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不足百人,他们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战争是何等残酷、和平是何等珍贵,而和平则是用无数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国破则家忘、国强则民安,没有国家的强盛

11、就没有民族的幸福;落后就要挨打、强军才能安邦,要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我们在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的同时,更要珍爱和平,砥砺奋进。如今的南京将“创新名城、美丽古都”作为发展愿景,新时代的我们也要以强烈的忧患警醒砥砺前行,以顽强的拼搏意志奋发图强,以炽热的家国情怀铸造钢铁长城。让世人知晓,中国人民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意志坚定不移。祭,是让我们矢志强国,奋斗青春!国家公祭日,祭的是国难沧桑史,祭的是民族独立奋斗史。国难当铭记,国人当自强。历史的目的是什么?梁启超先生说,“简单一句话,历史的目的就是将过去的真事富裕新价值新意义,以供现代人之资鉴。”在“两个百年”的新征程道路上,和平发展是主题,强大幸福是目标,“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作为新时代建设者和参与者,定当铭记历史,扛起责任,发愤图强,为强国强军不懈努力。任时光流逝,任时代变迁,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实现民族复兴的决心坚定不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