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范本汇编.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813439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范本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范本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范本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范本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范本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范本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范本汇编.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40多天时间里30多万中国军民惨遭杀戮,此等兽行暴虐,旷世未闻。85年后的今天,是第9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祭,是让我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南京沦陷后的六个星期内,平均每12秒就有一名同胞遇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一处展区上赫然写着“十二秒”。每隔12秒,就有一滴水从高空滴落,掉进一泓清泉,与此同时墙上亮起一盏印着遇难者遗像的灯,一个鲜活的生命在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陨落。列宁说,“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历史不容忘记,民族不会忘记,我们不能忘记。国家公祭,拉近了远去的硝烟,重温了民族的苦难,是缅怀过去,更是抚慰民

2、心,是珍视和平,更是不忘屈辱。不忘南京之痛,缅怀华夏之祐,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反对篡改历史的立场坚定不移。祭,是让我们珍惜当下,蜂拥前进!现如今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不足百人,他们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战争是何等残酷、和平是何等珍贵,而和平则是用无数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国破则家忘、国强则民安,没有国家的强盛就没有民族的幸福;落后就要挨打、强军才能安邦,要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我们在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的同时,更要珍爱和平,砥砺奋进。如今的南京将“创新名城、美丽古都”作为发展愿景,新时代的我们也要以强烈的忧患警醒砥砺前行,以顽强的拼搏意志奋发图强,以炽热的家国情怀铸造钢铁长城。让世人知晓,中国

3、人民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意志坚定不移。祭,是让我们矢志强国,奋斗青春!国家公祭日,祭的是国难沧桑史,祭的是民族独立奋斗史。国难当铭记,国人当自强。历史的目的是什么?梁启超先生说,“简单一句话,历史的目的就是将过去的真事富裕新价值新意义,以供现代人之资鉴。”在“两个百年”的新征程道路上,和平发展是主题,强大幸福是目标,“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作为新时代建设者和参与者,定当铭记历史,扛起责任,发愤图强,为强国强军不懈努力。任时光流逝,任时代变迁,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实现民族复兴的决心坚定不移。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感想清晨,寒风凛凛,国旗护卫队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将国旗升起

4、后又徐徐降下,为死难者下半旗致哀!今天是第9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一大早,朋友圈、微博便被各类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消息刷屏。然而,不同于平时看到双十一商家刷屏信息、明星犯罪刷屏信息,在看到这样的消息时,我会不厌其烦的每一篇都点开仔细阅读。每一次看到那些深刻而沉重的文字,我的内心都会剧烈波动,似乎悲痛的历史就在眼前。每一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追思和呼唤,追思逝者,呼唤和平。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有一面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照片墙,幸存者逝世,照片墙的灯变会熄灭。今年,有了些许不同,因为这一年,有太多的幸存者离开了我们,活着的幸存者已不足百人。我们一直在和时间赛跑,在时间的长河中努力挣扎、抢救,

5、让这一段悲痛的历史被国人所牢记,被国际所认可,希望能够得到给予中华民族如此惨烈灾难的国家的道歉、忏悔和追思。然而时间,并不会为我们的心愿而停留,哪怕只是那一秒。幸存者葛道荣说过一句话:虽然这里的灯都会熄灭,但记忆不会熄灭;幸存者们不会被忘却,真相更不会被忘却。那一天,一定会悲壮的到来,但他们永远会活在人们的记忆中,记忆不会被抹去,历史不会被遗忘,真相不会被掩盖。牢记历史,牢记灾难,是为了明天的崛起、强大和坚韧;是为了昨天的灾难不会重新出现在明天的时间长河中;是为了让逝者安息,让生者追忆。今天,南京为死难者下半旗致哀,全国人民为死难者默哀追思。相信在今后的每一天,每一位国人都会记住这场灾难,牢记

6、历史,展望未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感悟12月13日是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全国各地举行庄严的悼念仪式,缅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祈愿和平永驻。悼念缅怀是为了铭记,为了更好地前行。我们都应该铭记这一天,不忘这段悲痛历史,永葆“爱国之心”“团结之心必胜之心,担起时代重任,扛起时代使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永葆“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面对亡国灭种的威胁,亿万中华儿女发扬抗战精神,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风雨同舟、荣辱与共,挺立起了中国人民的英雄脊梁。历史充分证明,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精神动力,没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战精神支撑,贫弱的中国不可能赢得胜利。爱

7、国主义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被异化,更不能丢。战争年代,爱国主义表现为不畏强敌,用鲜血和生命为祖国换来和平;和平年代,爱国主义表现为不畏艰难,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力量。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永葆“爱国之心”,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的道理,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干起,不求轰轰烈烈,但求默默付出、锐意进取,用实打实的行动砥砺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永葆“团结之心”,汇聚强大力量。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战斗在最前线,发动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实行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为取得最终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抗日战争的历史表明,人民是抗日战争胜利最深厚的伟力,只有把全国人民动员起来、

8、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汇聚起“万众一心加油干的磅礴力量,才能真正筑成克敌制胜、无坚不摧的“钢铁长城、在前进的征程上,我们不能忘记团结这一制胜法宝,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不能忽视人民群众的力量,必须以“团结之心”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凝聚起来,汇聚起万众一心、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永葆“必胜之心”,践行斗争精神。抗战时期,无数中华儿女以“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不屈精神,与凶恶的日本侵略者进行坚决斗争,有的面临死亡威胁仍从容赴死,有的血染疆场、九死未悔,有的不畏强敌、血战到底,在他们身上体现了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斗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不可或缺、都没有过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们推进伟大事业,不管遇到多大的风险、迎接多大的挑战,都必须永葆“必胜之心”,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进行坚决斗争,毫不妥协、毫不放松、毫不动摇地朝着目标奋进、直至取得最终胜利。要把锻造过硬斗争本领作为赢得胜利的“关键招二主动在急难险重一线、为民服务实践中经受斗争锻炼,不断增强斗争本领,走好新的长征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