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发展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的发展史.docx(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网络的发展史1962 力量、在冷战中聚集 1963 促成脑语的统一 1964 英雄所见略同 1965 第一次对话 1966 网父出山 1967 孕育中的第一网 1968 群雄争夺,以小取胜 1969 互联网诞生 1970 ARPANET雏形初具 1971 E-MAIL的诞生 1972 初露锋芒 1973 规则的确立 1974 PC-ARPANET发展的基石 1975 黑客文化的兴起 1976 UNIX新突破 1977 邮局大同盟 1978 战国时代的革命导火索 1979 准平民时代的五件大事 1980 笨小孩蹒跚学步 1981 推动Internet的巨轮 1982 黑客战胜官僚 1983 阿帕
2、帝国联接世界 1984 核战、人性、赛跑、网络 1985 传奇中的1985 1986 初见峥嵘 1987新巨人的崛起 1988 一只让网络瘫痪的小虫 1989 独立网最初的互联与合并 1990 万维之网 1991 来自芬兰的小企鹅 1992 起飞前夜 1993 MOSAIC风暴 1994 明星诞生的年代 1995 世界因“I“疯狂 1996 Internet世界之辩 1997 Internet发展的分水岭 1998 电子商务腾飞 1999 世纪的轰动1962 力量、在冷战中聚集 Internet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而这项庞大的工程真正的开始时间是1962年。不过确切地说,Internet没有明
3、确的发展历史,因为它本身就是不易定义的,它只是人与人之间所达成的协议,是高科技的反映。它证实了通讯对人们的重要性,并充分肯定了个人的创造能力。 从本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世界被按照意识形态和信仰的不同,划分成东西方两大阵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展开了疯狂的军备竞赛,而这种不见硝烟的“冷战”在激烈程度上丝毫不亚于真枪实弹的战争。 1957年,苏联率先发射两颗人造卫星。1958年1月7日,美国艾森豪威尔总统正式向国会提 出要建立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该机构也被称为ARPA)。希望通过这个机构的努力,确保不再发生在
4、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看着苏联卫星上天的这种尴尬的事。谁也没能想到,在ARPA成立4年后,一位拥有心理学博士学位的心理学教授,会被请到ARPA来领导指令和控制技术的研究工作。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就是J.C.R.Licklider。Licklider在担任麻省理工学院(MIT)心理声学教授期间,在林肯实验室的地下室偶然遇到计算机专家W.Clark,后者给他看了一台奇妙的机器TX2,这让Licklider立刻着迷,转而将自己研究的“人际关系”改换成“人机关系”。Licklider与Clark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渐成为朋友。Licklider以后又加入了BNN公司(Bolt Beranek and New
5、man,Inc.)工作。作为一个心理学家,他极为重视电脑的重要性。他的理想就是要让电脑更好地帮助人们思考和解决问题。1962年,Clark在林肯实验室里,从LINC(实验室仪器计算机的英文缩写)上首次实现实时实验数据处理。同年8月,Licklider与Clark共同发表论文,阐述分布式社交行为的全球网络概念。而MIT的Slug Russell、Shag Graetz、Alan Kotok三位大学生就在这一年编制出世界上第一款游戏程序“空间大战”(Space War),这是联网用户分时运行同一程序的第一个实例。分时系统蹒跚起步,使林肯实验室的工程师们逐渐熟悉了人机交互和联网技术,一批电脑通讯技术
6、人才在这里成长,为即将进行的网络实验创造了有利的基础。1962年10月,ARPA的第三位主任Jack Ruina,叫上正在BBN工作的Licklider和他在林肯实验室工作的好友Fred Frick,共同讨论在ARPA建立一个部门来研究“指令与控制”技术。Licklider很快被这个技术所吸引。不过,由于本职工作的繁忙,两人只好靠扔硬币来决定谁放开手头工作去领导这个部门。最终,命运决定了Licklider前去ARPA工作。虽然他向ARPA提出了一系列看似过份的要求,不过事实证明,ARPA没有找错人。Licklider为了转变他所领导的办公室的工作方式和作风,他把办公室更名为“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
7、”(IPTO: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iques Office)。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Licklider就把全国最强的电脑专家团结到ARPA周围,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洛杉矶分校的一批科学家和工程师。实际上,这些人就是后来研制ARPANET(阿帕网)的中坚力量。1962年,人类历史上开始了崭新的一页,这完全可以与蒸汽机的发明相提并论。然而,在那一年中,也许只有上帝才清楚,ARPA这个冷战时期的产物竟为人类未来做出重要贡献。1963 促成脑语的统一在Licklider提出“电脑与人类交流”的思想之后,1963年,一位在电脑发展史上做出重
8、大贡献的人物终于制定出统一的信息表示方法ASCII(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这为Licklider思想的实施,在技术层面上给予了强有力的帮助。这位伟大的人物就是后来被尊称为“ASCII之父”的Bob Bemer。最初,ASCII是由128个由数字0和1组成的七位二进制串构成的。每一个字串代表了英文字母表中的一个字母、阿拉伯数字、标点符号和一些特定的符号。我们现在使用的电子邮件、World Wide Web、激光打印机和光盘游戏都应该归功于这项技术的突破。回头看看ASCII出现之前的计算机构造,你会觉得ASCII的出现竟是如此的重要。在ASCII出现之前,不同的计算机之间无法相互通信。每家制造商都
9、使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字母、数字和控制码。那时,在计算机中表示字符的方式就有60多种,更可笑的是,IBM的设备中就使用了9种不同的字符集。电脑之间的相互对话都无法完成,更别说与外界对话了。在1956年到1962年期间,Bob Bemer效力于IBM公司,而当时多种代码混杂的局面非常严重。于是,1961年5月,Bemer向美国国家标准研究所(ANSI)递交了一份关于制定通用计算机代码的建议。于是,代表着当时大多数计算机制造商的X3.4委员会得以建立并投入工作。担任该委员会主席的是前Teletype公司的副总裁John Auwaerter。隶属ANSI的这家委员会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就通用代码达成了一致
10、意见。利益之争是造成耗时如此之久的部分原因。该委员会不得不确定采用哪家的专用字符。Bemer说:“这项工作非常琐碎,但最终,我和Auwaerter在会议室外握着手说,就是它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最终结果与Bemer最初的计划极为相似。今天,古老的ASCII作为一种字符集标准,已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设备和大多数操作系统。可实际上,自1963年ASCII编写完毕到它被普遍采用总共花费了18年的时间。这与IBM及其System360系统有关。当ASCII正在开发之际,每个人,甚至包括IBM的人在内,都认为该公司会采用这种新标准。在此之前,IBM使用穿孔卡代码的扩展码EBCDIC。但是,正当ASCII
11、完成和System360准备推出时,IBM的OS360开发小组组长Frederick Brook告诉Bemer,穿孔卡和打印机还没为ASCII做好准备。这时,IBM只好为System360开发一种在ASCII和EBCDIC之间转换的方式。可惜,最后开发的技术却未能奏效。直到1981年,IBM最终开始在PC中使用ASCII。至此,ASCII才真正成为计算机通信的标准。ASCII虽然诞生于1963年,但至今仍保持活力。虽然,在一些新型的操作系统使用了另一套新的编码方案,如Windows NT,但它都必须与ASCII保持兼容。ASCII的出现,使得电脑信息表示达成统一,为以后电脑联网交流奠定了基础。
12、1964 英雄所见略同 身处不同地方的三个人,几乎在同一时间段里,在互相完全不知底细的情况下竟然得出完全相同的研究结论,这也许是偶然,也许是巧合,但最重要的是找到了真理!在电脑联网迫在眉睫之时,人们必须尽快找到最佳的联网方案。早在1962年,在素有军方思想库之称的兰德公司(RAND)工作的Paul Baran为公司提交了11份报告,讨论我们今天 称为“ 包交换(Packet Switching)以及“存储和转发”(Store and Forward)的工作原 理。在这11份报告中,影响最大的是1964年3月发表的“论分布式通信网络”(On Distribu ted Communications
13、 Networks)。在这份报告中,他概括了“亢余联结”的原理,并举出 了多种可能的网络模型。用专业的网络理论来解释,传统的网络模型是“中央控制式网络” ;而Baran提出的网络模型是“分布式网络”(Distributed Networks)。尽管“分布式网络”的想法有悖于传统的网络理论,但当时提出这一理论的不仅只有Baran 一个人。首先提出这一思想的应该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Leonard Kleinrock。1961年7月,Klei nrock曾发表了第一篇有关这方面理论的文章,题目是:“大型通信网络中的信息流”(Inf ormation Flow in Large Communicati
14、on Nets,RLE Quarterly Progress Report,July 196 1)。这比Baran的报告至少早了半年多。而第一本关于分布式网络理论的书也是由Kleinroc k在1964年完成的,这本书的题目就是:通信网络:随机的信息流动与延迟(Communica tion Nets:Stochastic Message Flow andDelay,Mcgraw-Hill,New York,1964)。无独有偶,就在Baran提出分布式网络理论之后不久,英国41岁的物理学家Donald Watts Da vies,也在研究一个相似的网络理论。分布式网络理论与传统的中央控制的网络
15、理论完全不同。理论提出,在每一台电脑或者 每一个网络之间建立一种接口,使网络之间可以相互连接。这种连接完全不需要中央控制, 只是通过各个网络之间的接口直接相连。在这种方式下,网络通信不象由中央控制那样简单 地把数据直接传送到目的地,而是在网络的不同站点之间像接力赛一样地传送。重要的是, 如果某一个节点出了差错,不由中央的指令来控制修复,而是由各个节点自行修复的,修复 的时间也许会更长一些,并且不那么及时。但是,无论如何,对于分布式网络来说,单个节 点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了。一条线不通,完全可以走另一条线。而这一点,恰好符合军方建立 一战时使用的通信网络的要求,网络不会因为中央被摧毁而整体瘫痪。因此
16、,Baran受到 军方足够的重视。另外,在的分布式网络理论中,每一次传送的数据被规定了长度。超过这个长度的数据 就被分成不同的“块”(Block)后来再传。因此,同一个数据有可能要被分成不同的部分 才能传送。另外,每一个“块”不仅包含具体的数据,而且还必须做上标记:来自哪里、传往哪里。这些“块”在网络中一站一站地传递,每一站都有记录,直至到达目的地。如果某个“块”没有送达,最初的电脑还会重新发出这个“块”。送达目的地后,收到“数据块” 的电脑将收到的所有“块”重组合并,确认无误后再将收到数据的信息反馈回去。这样,最初发出数据的电脑就不用再重复发送了。Baran、Kleinrock、Davies
17、三人提出的网络原理简直如出一辙。不仅基本的理论框架完 全一样,甚至连数据被分成的每个“块”的大小,以及数据传送的速度也被设计得一模一样 。不过,Baran的目的是为美国军方建立一个用来打仗的网,而Davies的目的则是要建立一 个更加有效率的网络,使更多的人能够利用网络来进行交流。不论怎样,这一思想体现了数 据共享网络的基本特点,直到现在仍然是互联网最核心的设计思想。1965 第一次对话第一个将两台不同的电脑连接起来的实验是由Thomas Marill提出来的。和当时的许多 电脑迷一样,Marill也不是学习电脑专业的,他只是一名心理学家,曾经是Licklider的学 生。Marill有一个规
18、模很小的电脑公司,起名为“美洲电脑公司”(CCA:Computer Corpor ation of America)。1965年,麦瑞尔代表美洲电脑公司向APAR提交了一份计划,提议在马萨诸塞州和加利弗 尼亚州之间进行一次联网实验。ARPA担心Marill的公司的规模不足以完成这项实验,于是建 议麻省理工学院的林肯实验室来主持这项实验。如果实验成功,那不仅仅表示理论的可行性 ,更重要的是,象征人类崭新的交流方法即将开始。当时,Lawrence Roberts正好在林肯实验室工作,负责这项实验的任务落到了他的肩上 。Roberts和Marill通过只有2,400bps的调制解调器,将麻省理工学院
19、林肯实验室的TX-2电 脑和加利弗尼亚州SDC系统发展公司的Q-32电脑连接到了一起。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不同电脑之间的远距离联网。而且,系统使用的是分时方式( TimeSharing)。在多用户电脑环境中,虽然每个用户都感觉是和大家同时工作的,但电脑 并不能真正同时处理不同的工作。电脑不是处理完一个用户的提交的任务后才去处理下一个 用户的任务的,而是为每个用户提交的任务都分配一小段的处理时间,并把用户的任务分成 多个的小段,然后对这些小段按照先后次序循环处理。由于电脑的速度很快,所以用户感觉 不到执行中间的停顿。尽管这次实验按计划完成了,并且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可是,接下来的问题仍然不少。
20、首先是传输速度。由于线路长而不稳定,这种联网方式的实际速度只有几百波特率,哪 怕只是传送很小的一段信息,就得等上很长一段时间。如果网络不能做到一秒钟内作出反应 ,就等于没什么用处。其次是网络的可靠性值得怀疑。由于使用的是线路交换的方式,整条线路被占用,在直 接从出发点把信号传到目的地的过程中,信号损失可能会很大。当然,究竟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网才是最重要的问题。如果一开始选错方向,将为今后的 发展带来很大的麻烦。尽管在此之前已经有人提出了分布式网络的理论,可是仍然还有不少人觉得应该使用由 中央控制的线路交换网。因为,他们认为电话网是线路交换网的典型,既然全国的电话网工 作得很好,为什么按这种方
21、式建立的电脑网络就不能好好地工作?他们甚至提议将网络控制 的中心放在奥马哈,因为这个城市正好处于美国的地理中心。以后的事实证明,这此人犯下 了典型的经验性错误。无论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但通过首次联机实验,从侧面证明了Paul Baran的理论 长距离传输数据应该使用分布式的包交换网络。人类未来崭新的交流方法将从这里开始。1966 网父出山1966年,发生的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被后来尊称为“阿帕网之父”的Larry Roberts加入ARPA主持ARPANET(阿帕网,由ARPA组织建立的计算机网络)的研究工作。不过,事情的发生竟如此富有戏剧性,Roberts是在ARPA近乎于讹诈的手段下,阴差
22、阳错地成了ARPANET的创始人。J.C.R. Licklider在ARPA只呆了两年。1964年,他举荐著名电脑图形专家,人称“虚拟现实之父”的Ivan Sutherland接手了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IPTO)的领导工作。而第二年,Sutherland又从国家宇航局(NASA)聘请到33岁的Robert Taylor当他的副手。不久后,又把全部技术工作交给这位年青人管理。1966年,Taylor正式从Sutherland接过IPTO的工作,成为继Licklider之后,IPTO的第三任主任。同年,ARPA的局长也换成了来自奥地利的物理学家Charles Herzfeld。Herzfeld是个
23、十分爽快的人,只要是有意义的项目方案,他总是很快审批。Taylor的办公室位于美国五角大楼的第3层,里面放置了3台电脑终端,分别连接着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圣莫尼卡市的主机,以便于Taylor与他手下的专家们进行交流。不过,3台电脑终端的类型各不相同,并且各自使用了一套不同的操作系统。在这种情况下,Taylor开始考虑实施一个可行的联网计划,一来解决相互交流的问题,二来减少电脑资源的浪费。1966年的一天,Taylor走进ARPA局长Herzfeld的办公室,大胆提出联网项目的建议。很有趣的是,谈话不到20分钟,Herzfeld就批给Taylor 100万美元的项目启动资金。对于这
24、个项目的领导人,Taylor心里早有最佳人选,那就是1965年在林肯实验室负责远程联网实验的Larry Roberts。Larry Roberts是林肯实验室高级研究员, 年仅28岁。他与Licklider博士类似,也是靠自学计算机技术,而后成为行家的天才。他还为后一代机型TX2编写了分时系统。林肯实验室的人都知道,Roberts学习新知识非常快,一本新书10分钟就能读完;更可贵的是,他还具备组织管理才能,主持的科研项目大都能高效率地完成。可是,Taylor请Roberts到ARPA工作,比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还难。当时,身为学者的Roberts考虑的只是如何改进联网性能,根本没想到ARP
25、A正在打他的主意。当Taylor首次登门拜访邀请他时,Roberts委婉地回绝了盛情邀请。Taylor本来可以再找其他的人选,可是他心里非常清楚,再没有什么人比Roberts更合适的了。不久后Taylor再次前往林肯实验室,甚至暗示说Roberts将出任下一任IPTO主任。Roberts只好明确地告诉Taylor,他不愿去华盛顿当技术官僚,林肯实验室是他人生最佳的选择。在此之后,Taylor几乎每两个月要给Roberts打一次电话,苦苦劝说他为国家效力。1966年底,在一切努力都告失败之后,Taylor只好来到上司Herzfeld的办公室。这次谈话的目的不是为了要钱,而是为了要人,而且这次谈话
26、的时间比上次要求启动资金长了很多。看来,找一个合适的人选来工作,比找钱更难。Taylor问Herzfeld:“ARPA是不是每年把自己50以上的资金都给了林肯实验室?”Herzfeld感到这个问题有点莫名其妙,反问道:“是又怎样?”Taylor把自己多次屈尊求Roberts出山的经历讲了一遍。Herzfeld听后,立即拿起电话,拨通了林肯实验室主任的办公室。道理非常简单,让Roberts来ARPA,既符合国家的利益,也符合林肯实验室的利益。如果Roberts不来ARPA工作,后果对林肯实验室来说可想而知。这看起来简直就是讹诈。可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也就顾不上许多。两周后,Roberts就坐在了美
27、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的桌前,开始新的工作。从此,Roberts把全部精力转移到设计ARPANET上。1967 孕育中的第一网从Roberts加盟ARPA后,果然不负众望。他雷厉风行地调度人马,设计项目方案,不到一年时间,就提出了网络的构想。由于整个研究是在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的组织下进行的,所以这个网被称做“ARPANET”(阿帕网),也就是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网的意思。而后,Larry Roberts也就当之无愧地被称为“阿帕网之父”。随着计划的不断改进和完善,Roberts在描图纸上陆续绘制了数以百计的网络连接设计图,ARPANET框架结构逐渐成熟。不过,就在
28、这期间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怎样将不同型号的计算机连接起来?1967年初,Taylor和Roberts在密西根州安阿伯市召开了一次联网试验研讨会,请各路研究人员对这个问题发表见解。在会上,多数人对Roberts的ARPANET计划持怀疑态度。所有与会者争论的焦点,无非是如何让自己的大型机与其它机器直接通讯。不同的机器硬件和软件互不兼容,这样做不仅困难重重,而且管理十分不便。Roberts在W.Clark(林肯实验室的计算机专家,J.C.R.Licklider的挚友)的建议下,认识到应该设计出一种小型专用电脑,让它充当信息传输和转换的中介物。实际上,Clark以前就发明了工具电脑LINC(实验室
29、工具计算机的英文缩写)。LINC拥有1KB内存,而且成本不超过2.5万美元。除了缺少微处理器之外(当时微处理器尚未被发明),它实际上就是一台个人计算机。由于资金不足,Clark的LINC计划并没有最终实现,但类似于LINC这种简单的计算机完全符合条件去解决ARPANET设计中的这道难题。按照Clark设想,所有提供资源的大型主机都不必亲自参与联网,而在网络与主机之间插入一台中介电脑。中介电脑只需做两件事:第一,接受远程网络传来的信息并转换为本地主机使用的格式;第二,负责线路调度工作,也就是说,为本地传出的信息规定路线,然后传递出去。这样一来,在网络上实际相互“对话”的只是统一的中介计算机。这个
30、建议让Roberts十分兴奋,这个完美的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了计算机系统不兼容的问题。回到华盛顿后,Roberts立即拟定了一份备忘录,将中介电脑正式命名为“接口信号处理机”(英文缩写IMP)。而IMP就是我们今天所熟悉的网络路由器(Router)的雏形。1967年当年10月, 美国计算机学会在田纳西州盖特林堡召开年会。Roberts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在会议上宣读了有关ARPANET的论文。虽然,在论文中提到在ARPANET中可以使用IMP来实现互不兼容的电脑联网,但网络通讯可靠性差的缺陷还是让他感到不安。此外,ARPA要求他建设的是一个能够经受核攻击的通信网络。 当时正处于冷战的最紧张时期,像
31、电话系统那种高度集中式的网络,即使主要系统的一小部分遭到损害,所有的长途通信都会被中断。至止,Roberts还没有找到一个既能高效传送信息,又能承受攻击的理想办法。在会议中,英国科学家Donald. Davies的研究成果给了Roberts启发。Davies提出的分组交换技术,使Roberts预感到难题即将解决。实际上,在Davies提出分组交换技术的头两年,美国兰德公司的Paul Baran已经提出类似的理论。于是,Roberts在会后找出Paul Baran提出的关于分组交换技术的报告,进行反复研究。不久后,他还亲自上门拜访Baran,并聘请他担任ARPANET计划的非正式顾问。至此,AR
32、PANET计划所必需的技术理论已具备,接下来的事就是要将这些理论的东西变成事实。众所期望的“天下第一网”即将诞生。1968 群雄争夺,以小取胜1968年6月3日,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IPTO)向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递交了资源共享的电脑网络研究计划。时间过去不到20天,ARPA就正式批准了这个计划,预算金额高达50万美元。而这时,Roberts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接口信号处理机(IMP)的设计问题。8月,Roberts代表ARPA的IPTO正式提出了课题,要求设计并制造出网络通信的关键设备包交换装置。他们把这种装置称为“接口信号处理机”(IMP:Interface Message Pro
33、cessor)。希望通过IMP来研究在小型的、交互连接式的电脑上进行通信的系统。这个课题的具体要求是制造出给4个节点用的4个IMP,实现这4个节点之间的联网,并且设计出今后可以容纳17个网站的电脑网络。为了广泛地筛选适合做这项工作的公司,Roberts代表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发出了140份“项目招标”。这下子引来了几十家对该项目感兴趣的公司。其中就有IBM这样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不过,IBM给出的方案是使用他们自己生产的360MODEL 50型电脑来作为IMP。尽管其性能非常优越,但价格太高。要知道,国防部对IMP的需求量是很大的,每一个主机都要配上一台这样的机器。要是都用360 MODEL 50
34、的话,代价也实在太大了。另外,ATT给出的方案与IBM的相似,因此也遭到否决。ARPA经过大会招标之后选择了12份标书,再经过反复考虑,很快把范围缩小到4家公司。可是完全出乎意料的是,1968年12月,马萨诸塞州的BBN公司在Frank Heart领导下的一个小组正式得到了ARPA的IMP项目。而这规模很小的公司,当时职工不过600余人,在Frank Heart领导的小组也不过10来个人,的确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事实上,ARPA选择Frank小组的理由是,他们选择了一种名叫Honeywell DDP516的微型计算机作为IMP的原型, 该机不仅价格适当,而且坚固耐冲击,完全胜任ARPA规定的
35、战争环境要求。Frank小组要把DDP 516电脑改造成一台谁也没有见过的机器。 与当时所有的电脑一样, DDP516机既没有硬盘,也没有软盘,由磁芯阵列充当存储装置,穿孔纸带阅读机输入程序,用汇编语言设计软件。以如此简陋的设备完成如此艰巨的使命,他们面临着无数的困难和挑战。 除此之外,Frank小组还要与网络各节点相互协调,一个一个解决接口问题。千钧重担压在Bob Kahn肩上,许多时间他都伴随着电话生活,起草出一份精确明晰的接口技术参数说明书。在此期间,他的伙伴们也克服种种困难,按期完成了复杂的接口设备制作任务。而为了以后的联网实验,Roberts在美国西海岸选择了4个节点作为实验对象。第
36、一个节点选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因为Roberts他过去麻省理工学院的同事Leonard Kleinrock教授在该校主持网络研究。第二个节点选在斯坦福研究院(SRI),那里有D.Engelbart等一批电脑网络先驱人物。此外,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和盐湖城犹他大学(UTAH)分别被确定为第三和第四节点。这两所大学都是电脑绘图研究的先驱,Robert Taylor的前任Ivan Sutherland教授此时正任教于UTAH另外参加联网试验的机器包括Sigma7、IBM360、PDP10和XDS940四种大型计算机。1969互联网诞生经天纬地的互联网络,究竟诞生于哪一刻?业
37、界历来有不同的说词。1999年9月3日,中国首届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拉开序幕。有媒体报导说,这是为了纪念互联网络诞生30周年。据说在1969年9月3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雷纳德克兰罗克(L.Kleinrock)教授实验室内,两部电脑成功地由一条5米长的电缆接驳并互通数据,在场大约只有20来人,这天就被视为网络网骨干网络诞生的日子。若仅根据两部电脑在实验室内互联的资料,便断言互联网络诞生未免使人产生疑惑。要知道,麻省理工学院(MIT)林肯实验室的拉里罗伯茨(L.Roberts),在他尚未成为“阿帕网之父”前,就曾经主持过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远程联网实验。他成功地将MIT一台TX-2
38、小型电脑,以电话线传输和声音调制方式,连接到千里之外的加州圣莫尼卡,与另一台Q-32大型机实现了远程通讯,时间是1965年10月,只不过没有采用分组交换技术。正是这次成功的尝试,罗伯茨才被调到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规划署(ARPA),主持阿帕网(ARPANet)联网项目,从而催生了互联网络。上述判断的线索还是正确的:因特网起源于阿帕网,阿帕网UCLA第一节点与斯坦福研究院(SRI)第二节点的连通,实现了分组交换技术(又称包切换)的远程通讯,才是互联网络正式诞生的标志。UCLA联网实验的主持者正是克兰罗克教授,不过,准确的时间是1969年10月29日22点30分。这一过程充满了传奇彩色,有许多鲜为人
39、知的轶闻趣事。克兰罗克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计算机系教授、著名的网络先驱人物。他早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获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出版过6部著作并发表200多篇关于网络通讯的论文。事实上,克兰罗克甚至比兰德公司科学家保罗巴兰(P. Baran)和英国学者唐纳德戴维斯(D.Davies)等人,都更早提出分组交换的理论。1961年他发表第一篇论文大型通讯网络的信息流,1964年他出版第一部著作通讯网络 ,都涉及到分组交换概念。他原也在MIT林肯实验室工作,是拉里罗伯茨的挚友和网络技术的启蒙老师。罗伯茨把阿帕网第一节点选择在UCLA,与克兰罗克博士在那里主持研究有相当大的关系。1969年8月
40、30日,由BBN公司制造的第一台“接口信息处理机”IMP1,在预定日期前2天运抵UCLA。克兰罗克带着4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生进行安装和调试。10月初,第二台IMP2运到阿帕网试验的第二节点斯坦福研究院(SRI)。经过数百人一年多时间的紧张研究,阿帕网远程联网试验即将正式实施。UCLA由IMP1联接的大型主机叫Sigma-7,与它通讯的SRI大型主机是SDS 940。10月29日晚,克兰罗克教授命令他的研究助理、UCLA大学生查理克莱恩(C. Kline)坐在IMP1终端前,戴上头戴式耳机和麦克风,以便通过长途电话随时与SRI终端操作员保持密切联系。据克莱恩回忆,教授让他首先传输的是5个字
41、母“LOGIN”(登录),以确认分组交换技术的传输效果。根据事前约定,他只需要键入“LOG”三字母传送出去,然后由斯坦福的机器自动产生“IN”,合成为“LOGIN”登录。22点30分,他带着激动不安的心情,在键盘上敲入第一个字母“L”,然后对着麦克风喊:“你收到L吗?”“是的,我收到了L。”耳机里传来SRI操作员的回答。“你收到O吗?“是的,我收到了O,请再传下一个。”克莱恩没有迟疑,继续键入第三个字母“G”。然而,IMP仪表显示,传输系统突然崩溃,通讯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世界上第一次互联网络的通讯试验,仅仅传送了两个字母“LO”!但它真真切切标志着人类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那一刻到来!由于没有照相
42、机摄影留念,克莱恩把这一重大事件发生的准确时刻,记录在他的“IMP LOG”(工作日志)上,并签上了自己姓名的缩写(CSK),作为互联网络诞生永久的历史见证。克兰罗克教授幽默地说,根据语音判断,“LO”可以代表“喂”(Hello),是我们向SRI致意和问候。可业界人士后来却评论说,“LO”应该是“Lo and behold”(美国习惯用语,意为:哟,你瞧!),用汉语直译是“嗨,瞧一瞧,看一看!”,整个一街头小贩的吆喝。数小时后,系统完全修复,克莱恩不仅传出了“LOGIN”,而且传送了其他资料和数据。有趣的是,第一次通过IMP“握手”的两台大型主机,却分别操着不同的“方言”聊天。一台使用的是AS
43、CII码,另一台却使用着EBCDIC“方言”。幸亏克莱恩大脑里“储存”着两部字符编码词典,能快速地把一种“方言”翻译成另一种。 “愿上帝保佑他!”事后,克兰罗克教授感慨地说。或许,他想起了电报发明者莫尔斯发出的第一份莫尔斯电码:“上帝创造了何等的奇迹!” 不久后,1969年11月,第三台IMP3抵达阿帕网第三节点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1969年12月,最后一台供试验的IMP4在阿帕网第四节点犹他大学(Utah)安装成功,基本实现了罗伯茨规划的设计蓝图。于是,具有4个节点阿帕网(ARPANet)正式启用,人类社会从此跨进了网络时代。1970 ARPANET雏形初具70年代初的美国深陷
44、在越南战场的泥潭中,不能自拔,而国内的反战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美国到了二战后第一个内外交困的年代。虽然这样,但是国内的各种科学技术还是在飞速地发展。ARPANET在不断地壮大。1970年的ARPANET已初具雏形,并且开始向非军用部门开放,许多大学和商业部门开始接入。但是它只有四台主机联网运行,甚至连局域网(LAN)的技术也还没有出现。也许,当时的那种联网在今天看来实在是太初级了。当时用作接口机的Honeywell DDP516型小型机的内存只有12K。ARPANET在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斯坦福大学、犹他州大学四所大学的4台大型计算机采用分组交换技术,通过专
45、门的接口信号处理机(IMP)和专门的通信线路相互连接。为了把这四个不同型号、使用不同操作系统、不同数据格式、不同终端的计算机连在一起实现相互通信和资源共享,有许许多多的人为此煞费苦心、艰辛探索,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其中包括有“阿帕网”之父的拉里罗伯茨。伴随着ARPANET的成长,第一份有关最初的ARPANET主机主机间通信协议的出版物,由C.S. Carr、S. Crocker和V.G. Cerf撰写的 “HOST HOST Communication Protocol in the ARPA Network”,发表在了AFIPS的SJCC会议论文集上。这份出版物在当时成了不少工程师的“掌中宝”
46、。当然,政府的支持是早期ARPANET能够顺利发展的主要动力,以“保持美国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防止潜在对手不可预见的技术进步”为首要职责的DARPA(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主动把1969年的合同截止日期延续到了1970年12月31日。当初合同的总金额是50万美元,而实际执行的时候大约增加了一倍,在1970年与BBN公司新签定的合同中,金额则达到了200万美元。从此以后,ARPANET的规模开始不断扩大。ATT公司在UCLA和BBN公司之间建成了第一个跨国家连接的56Kbps的通信线路。这条线路后来被BBN公司和RAND公司的另一条线路所取代。第二条线路则连接MIT公司和犹他州大学。1970年12
47、月,S.Crocker在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领导的网络工作小组(NWG)制定出“网络控制协议”(NCP)。他也正是一年多前写出第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征求意见与建议(RFC)的人。最初,这个协议还是作为信包交换程序的一部分来设计的,可是他们很快就意识到关系重大,不如把这个协议独立出来为好。也在那个时候,天才的Kahn也为临时需要而开发过局部使用的“网络控制协议”。由于这个协议是局部使用,就不必考虑不同电脑之间、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因此也就简单的多。虽然“网络控制协议”是一台主机直接对另一台主机的通信协议,实质上它是一个设备驱动程序。一开始的时候,那些“接口信号处理机”被用在同样的网络条件
48、下,相互之间的连接也就相对稳定,因此没有必要涉及控制传输错误的问题。可是要把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的电脑和网络连在一起有多么困难。于是很多人都在研究怎样建立一个共同的标准,让在不同的网络后面的计算机可以自由地沟通。1971 E-MAIL的诞生帕网的规模继续不断扩大。到了1971年4月, 阿帕网上已经连接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研究院、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犹他州大学、BBN公司、麻省理工学院等15个节点,共23台主机联到了一起。这些电脑都是通过接口信号处理机(IMP)实现互相连接的。早期的接口信号处理机(IMP)造价昂贵,现在生产IMP的BBN公司开始使用更便宜的Honeywell 316来构造IMP。但由于Honeywell 316的IMP有只能连接4台主机的限制,BBN公司开始研究能支持64台主机的终端型IMP(TIP)。在这一年,受雇于BBN公司的Ray Tomlinson发明了通过分布式网络发送消息的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