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南山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新途径.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16098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7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虞南山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新途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虞南山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新途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虞南山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新途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虞南山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新途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虞南山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新途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虞南山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新途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虞南山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新途径.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虞南山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新途径学 校:城南中学作 者:徐园园 郑露芸 胡冰杰 任凌杰指导教师:高建江我们小组以虞南山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新途径为探究课题,以实地调查、请教专家、查阅资料、分析数据的基础等方式,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分析了虞南山区发展立体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和由此产生的问题,提出了虞南山区发展立体农业和促进环境保护的新路子,可供乡镇政府和有关农户参考。【引 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上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目标。尤其是鼓励农民发展生态效益农业,提高农民的收入,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是市委市府农村工作的重心。通过几年的发展,虞南山区扬长避短发展立体农业取得了显著成

2、绩。我们探究学习小组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以及请教有关专家、查阅资料、分析调查统计数据等方法,具体了解了蜮南山区发展立体农业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也提出了今后发展立体农业的相关建议。同时对政府的农业、农村、农民“三农”的问题政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有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的理解。【正 文】一、探究方法与过程我们探究学习小组的成员经常在电台、电视、报纸中听到或看到虞南山区的发展变化较快,想通过我们自己的走访调查,实地了解发展变化较快的现状及原因。同时,也想结合我们学习的知识,提出进一步更好发展的建议。因此,我们决定以虞南山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新途径为探究课题。立体农业(stereo farmi

3、ng):又称层状农业,是指着重于开发利用垂直空间资源即不同海拔、地形、地貌条件下呈现出的农业布局差异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主要是根据不同生物物种的特性进行垂直空间的多层配置。它有利于自然资源的深度利用,产品的多级、深度加工和副产品的循环利用。我们小组的探究方法与探究过程主要通过:1.实地走访赴岭南、丁宅、陈溪、下管等地考察山地资源综合利用的实际情况,了解山地资源的立体开发所产生的巨大效益。2.问卷调查对岭南、丁宅、陈溪、下管等地部分农户问卷调查,了解山区立体农业开发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问题。3.查阅资料赴上虞市气象局查阅气象资料、赴统计局收集农业生产、农业企业等有关数据。 4.访

4、问专家赴上虞市统计局、农林牧业局请教有关专家,请教探究中遇到的问题。5.整理分析将问卷调查、收集的气象资料和虞南山区人民立体开发的成就等有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6.撰写报告在整理分析、得出结论的基础上撰写结题报告。二、课题探究的结果我们探究学习小组通过赴丁宅、章镇、岭南等乡村,实地考察虞南山区立体农业发展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等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该地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状况,赴统计局收集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等有关数据,在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一虞南山区立体农业取得了丰硕成果上虞市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及省、市政府的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政策,提出了“发展生态效益农业,使农业增产、

5、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战略,出台了一系列发展生态效益农业的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鼓励农民发展生态效益农业,建立生态效益农业示范园区。虞南山区家民用自己的智慧,根据山多地少的实际情况,创造出了山区立体农业发展的新路子,通过几年的发展,立体农业成效显著。1、名茶基地建设茶叶是虞南山区的传统经济作物,也是分布最广泛的经济作物。2006年,全市共有茶园面积5万亩,茶叶总产量3511吨,产值947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6.3%和13.7%。其中良种茶面积1.5万亩,名优茶产量353吨,产值6979万元,产量和产值分别比上年增25%和35%。蒸青茶产量320吨,产值1124万元,分别比上年减20

6、%和28%。珠茶产量2427吨,产值1376万元。茶叶品种改良提早上市增产既增收,市场占有率更高;改传统珠茶生产为针形茶生产,取茶形轻盈灵动之胜;有机茶的发展,是当前形式下发展茶叶生产的根本之中,也为出口创汇创造了前提条件。目前已有“觉农舜毫”、“龙浦仙毫”等名优产品闻名国内外。2、魁栗基地建设上虞魁栗是劳动人民长期在生产实践中,精心培植和选育出来的一个地方优良品种,素以颗粒大、色泽鲜艳、风味佳美而闻名中外。栽培历史悠久,据清嘉庆上虞志记述,上虞魁栗形成的历史至少已有2000多年了,主要分布于下管、陈溪、岭南、丰惠、章镇等虞南山区乡镇,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市总数的80%以上。岭南乡被绍兴市人民政府

7、列为“绍兴市板栗之乡”,“浙江省魁栗之乡”。 魁栗外形美观,果皮赤褐色,富光泽,少茸毛,顶部平或微凹,肩部浑圆,底座小,接线平直。坚果大,为板栗之“魁”,平均单果重17.8519.23克。魁栗果肉淡黄色,味甜且粳性,宜作菜用,也可加工成罐头、栗子羹、糕点等副食品。魁栗营养丰富。据测定,种仁含总糖8.49.2%,蛋白质6.711.1%,淀粉4.767.6%,脂肪1.43.3%,还富含多种维生素(A、B1、B2、C)与矿物质(ca、P、K)。3、毛竹基地建设毛竹基地主要在陈溪乡。陈溪乡现有3万余亩毛竹林,当地农民在积极改造低竹林的同时,建设高效无公害竹笋两用山1.5万亩,亩值达到2000元。以虞南

8、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和现有6家毛竹加工企业为依托,新创建陈溪竹笋专业合作社,形成企业联基地再联农户的格局,做大做强竹笋产业,把陈溪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浙江省“毛竹之乡”。其次是下管,目前已建成竹山基地16000万亩其中包括省级森林食品基地10000亩,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6000亩。4、优质草莓基地建设丁宅优质草莓基地现有面积4000余亩,种植的品种个大,呈心形,鲜红红嫩,果肉多汁,酸甜可口,香味浓郁,是水果中难得的色、香、味俱佳者,因此常被誉为“果中皇后”。全镇现有1000多户农户大力发展优质草莓,并进行标准化、无公害化管理。5、果桑基地建设凭借多年蚕桑业发展传统和优势,丁宅乡近年来大力发展果桑

9、种植,目前全乡拥有果桑基地超过430亩,并成立了舜露果桑合作社。年产桑果5万公斤以上,产值超过400万元。 桑果的高回报促进了桑树的种植,带动了蚕桑养殖,带来了农民的增收。今年全市共饲养蚕种16800张,收购蚕茧16544坦,蚕农收入1566.7万元,平均单产达49.2公斤/张,比去年增加了5公斤,每张收入达932元;每担蚕茧价格947元,比去年增加77元,高产加上茧价的上涨,使蚕农的经济收入增加很多。而有养蚕传统的就是虞南山区各乡镇。 6、樱桃基地建设 下管、岭南是樱桃主要分布地区,樱桃种植的发展迅速,两地已有近三千亩种植面积,下管镇目前已有1000亩樱桃被认定为省级森林食品基地。三、课题探

10、究的讨论上虞市生态效益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在调查探究讨论的基础上,分析其原因,我们认为:一发展立体农业是因地制宜的好措施1.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理环境优势 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是影响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制约明显,农业生产要取得经济效益,首先要得益于“天时地利”自然条件。(1)位置优越。上虞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东离港城宁波67公里,西距杭州78公里。地处杭州湾南岸,宁绍平原中部。全市现有人口78万,面积1427.5平方公里,辖18个镇6个乡,属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上虞市位于北纬29443016,东经120361216。虞南地区为低山丘陵地区,地势起伏大,不利

11、于种植业发展,却为林业、经济林木种植,生态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气候适宜。上虞地处东南沿海,纬度较低,具有气候温和,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湿润多雨的气候特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市多年的平均气温16.5左右。最热7月平均气温28.8;最冷1月平均气温4.4。多年平均降水量1400mm;年平均日照在19732329小时,太阳辐射总量为43474625焦尔/,无霜期8个月(238天),日均温10的多年平均5积温24.5。气候条件优越,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3)交通便利。上虞不仅自然环境优势明显,社会经济环境也很好。东临宁波,西近杭州,杭甬铁路、杭甬高速、上三高速、104和329国道穿境而过

12、,素有“九县通衢”之称。北濒杭州湾,有上虞港出海码头。向东北、西、东有上海、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辽阔经济腹地为依托。上虞市交通便捷,社会经济环境优越,发展生态效益农业的交通区位优势明显。(4)市场广阔。上虞有“九县通衢”之称、交通便捷,邻近杭州、宁波、上海等大中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人们生活消费水平高,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上虞市内建有农副产品、水果交易等大型专业市场,辐射区域广,发展生态效益农业的市场区位优势明显。(5)地形优势。虞南山区海拔100500米,最高海拔超过800米,属四明山、会稽山余脉,地势起伏大,南高北低,坡度较大,耕地面积小,山地资源丰富,全市76万

13、亩林地基本上集中在虞南各乡镇。2.立体农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却带来了严重的水土流失(1)立体农业增加发农民收入。立体农业发展,是虞南山区人民发家致富的好方法。这不仅改变了该地区地势起伏大,土层薄,耕地面积小的不利条件,而且通过立体农业的发展,有效地利用了山区资源,在酸性土壤中种植适合对路的经济林木,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2)立体农业发展引起了水土流失。立体农业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地表植被的破坏。地表植被的破坏,土地的翻耕,失去了地表植物对土壤的保护作用,也失去了地表植物涵养水源的能力,地表径流增加,水土流失日趋严重。从发展立体农业的山坡,可以看到雨后从山上冲下来的滚滚泥流,汇聚到曹

14、娥江中,则使曹娥江的泥沙含量不断提高,水环境恶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3)立体农业发展造成了地质灾害的隐患。地表植物的破坏,增加了虞南山区地质灾害的潜在危险。山区地势起伏大,重力作用强,地表植被的破坏,一旦遇强降雨,极有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严重影响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4)与“青山绿水”的环境目标相矛盾。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提出了“青山绿水”的总体目标。立体农业生产,必然破坏原有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曹娥江的水基本上天天是黄褐色的,汛期的情况更糟。今年的两次洪水,使百官的十八里景观带蒙受了淤泥之苦,洪水退后,景观带绿草沾上了厚厚的淤泥,造成大批植物死亡。(二)林下套种

15、,实现了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 更高层次的立体农业就是利用光、热、水、肥、气等资源,同时利用各种农作物在生育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在地面地下、水面水下、空中以及前方后方同时或较互进行生产,通过合理组装,粗细配套,组成各种类型的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的高产优质生产系统,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根据光照在林中垂直衰减的原理,可建立多层次人工经济林,最上层为乔木,下面种植灌木类的茶树,在灌木层下面再种植草果等喜阴的地被植物,从而充分利用光照,达到一地多用、增加收益的经济和保持水土的生态效益。采取套种的立体农业新措施,还可解决劳动力的季节性剩余问题。各种作物的农忙与农闲时间是不同的,采取套种的立体

16、农业新方式后,劳动力的利用效率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剩余问题也得到缓解。虞南山区的不少农民不用背井离乡去打工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更强大了。 (1)板栗林下套种茶叶 板栗是落叶植物,每到秋季,叶落归根,到第二年四五月份才又一次枝繁叶茂。春茶生产和采摘时期,正是板栗叶片凋零时期。板栗林下套种茶叶,首先对茶叶的光照并无影响,对春茶品质不构成影响。板栗与茶叶也不构成肥力之争。板栗根系深,茶叶根系浅,肥力来源各不相同。相反,板栗的落叶不仅给茶园施上了有机肥,在冬春季节防霜冻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 为了避免板栗对茶叶的影响,板栗林下套种茶叶,在品种上要有所选择。早熟品种采摘期早,可避免春茶采摘后期板栗叶

17、片因阻挡阳光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为了达到茶园保持水土的作用,茶叶的种植要与径流流向相垂直,即茶园要平行于等高线分布。(2)茶叶园中套种樱桃 乔木的涵养水源能力远远超过灌木。樱桃涵养水源能力远远超过茶叶。利用樱桃的根深叶茂的作用,茶园中套种樱桃,可达到茶园更好的涵养水源的效果。茶叶和樱桃这两种不同的作物,由于相互依存,实现了“双赢”。茶园套种樱桃有3大优越性:一是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一亩茶园产值2000元,樱桃每亩产值1000元,茶园套种樱桃每亩多赚千余元。二是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樱桃是深根植物,能吸收土地中茶树不能吸收的养分。三是樱桃大量的落叶腐烂后,增加了土地的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地的蓄水

18、、供肥能力。茶园套种樱桃还能改善生态环境。樱桃花香四溢,吸引着许多蜜蜂和鸟儿前来采蜜、吃虫、栖息,提高了茶叶的自然品质。在高温季节的6月下旬至9月上旬,旱情较为突出,而这时樱桃正好绿叶成荫,成为茶树遮避烈日的天然屏障,利于茶树生长;寒冷的12月至翌年1月,茶树盖满厚厚的樱桃落叶,获得了自然“棉被”,提高了抗寒能力。除以上两种模式处,还可在经济林下栽种草果如草莓等,在竹林中生产蘑菇等,达到一地多用。三我们探究小组提出发展建议 虞南山区通过立体农业发展,经济上取得了很大成绩,农民人均收入提高较平原地区农民要快。但是现代农业的发展以不再是自给为主,而是要发展商品农业,农业生产要与生态环境保持相协调。

19、虞南山区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们探究学习小组在了解虞南山区立体农业发展现状、请教有关专家的基础上,提出今后持续发展立体农业的如下建议:1、制定统一的标准,促进名茶生产上虞市的高档名茶生产最早是在上虞市觉农茶业有限公司和上虞市舜龙茶业有限公司的带动下逐年兴起的。目前,龙浦仙毫已获省著名商标,觉农牌觉农舜毫已获绍兴名牌,上虞市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的舜水仙毫也获绍兴市著名商标。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茶农的品牌意识逐渐提高。由于缺乏对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的宣传和扶持,加之近几年名茶生产的一哄而起,导致每个企业一个品牌,相互压价,无序竞争,既影响了上虞名茶的知名度,也影响了名茶企业的经济效益。

20、据统计,全市现有30家名茶企业,都有自己的品牌,特别是在针型茶和翠茗茶生产方面,“仙毫”到处都是,使上虞人自己也搞不清,更何况外地客商。更为值得注意的是,个别名茶企业只是注册登记一个公司,搞了一个品牌,而一直无茶叶生产基地和茶叶加工场地,长期靠收购包装在经营,出现编造卫生许可证、绿色无公害标志等包装不规范的现象,导致无序竞争,扰乱了市场秩序,也影响了茶叶品牌建设。茶叶基地建设不规范,农残含量难控制,缺乏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也是制约因素。全市5万亩茶园中,除近10%有机茶基地外,绝大多数茶园在施肥、施药方面缺乏科学规范,而且均没有完整的记录,难以按照国家检验检疫局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规定的标准进行

21、生产。特别是对茶叶出口企业而言,随着欧盟和日本对茶叶农残含量检测标准的提高,没有规范的备案茶叶基地和严格的农残含量认定,出口的关卡已经把严,从而导致这些企业无法生存。据上虞市多哈茶叶有限公司的老总反映,该公司年销售出口茶叶7000吨,需建登记备案和规范施肥、施药的茶叶基地28000亩,但公司至今仍未实施,对今年和今后的茶叶出口带来严重的影响。樱桃、板栗、桑果、竹笋等生产都需要及时制定统一的标准,促进立体农业的发展。2、增加投入,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下管镇芦山村、陈溪乡旭峰村的樱桃山上看到,绝大多数樱桃树上不见樱桃。据芦山村党支部书记邵富强介绍,该村多户农户,每户的樱桃树都

22、在棵以上,但今年的樱桃总产量不到去年的十分之一。主要原因是“倒春寒”实在太厉害了,今年月份的一场雪,正是樱桃树开花时,而樱桃树开花时气温在摄氏度左右最合适。一场“倒春寒”使樱桃树受到重创。产量减少了,价格上去了。据了解,去年的樱桃平均每公斤卖元左右,而今年一开始便是每公斤卖元,其后一天一个价,最高时竟达到每公斤元。”这是2005年刊登在绍兴日报上的文章。“倒春寒”影响春茶等产量和质量。避免此类灾害的影响的方法,从改变作物品种入手,改良耕作制度也是有效措施,而发展温室农业可从根本上免除此类灾害的发生。2001年上虞市进行了中国樱桃设施栽培进行了试验,共建春暖式大拱棚5个,每个面积400 m2.栽

23、培品种为当地农家传统栽培的早红樱桃.该品种果实较大,扁圆球形,单果重3.2 g,果肉细而多汁,甜酸适度,品质上等,当地4月中旬成熟,为中国樱桃中鲜食品质最佳者之一,但皮薄,贮运性稍差,建棚翌年平均每棚产果421.6kg,折合每667 m2产量702.6 kg,,较露地栽培提前成熟2026天。大棚茶生产也在一些地区进行了实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稳定了春茶产量。3、增强农产品加工能力,扩大知名度,提高产品附加值板栗不易贮藏,草莓、桑果皮薄,不宜远距离输送,为了扩大产品知名度,首先要在产品包装上下功夫,要使外包装有时代气息,符合时尚生活的要求,还要采用冷藏方式,提高产品保鲜和贮藏时间。其次要提高产品的

24、加工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如桑果加工生产纯桑葚干红酒,已在我市各大超市和餐饮酒店露面,赢得消费者的好评。竹笋加工成笋干菜,已是南方各地夏天一道必不可少的消暑好菜。板栗加工成罐头,或加工成板栗羹,使其成为即食食品,肯定能受顾客欢迎。4、发展交通,提高交通通达度,促进旅游业发展,带动农业增收2007年4月22日杭州都市快报上的一段文章:到山上吃樱桃难啊。 你看了照片就明白了。人太多,车太多。我们堵在路上整整晒了四个钟头的太阳,才到山上。到了山上,已经没樱桃了,都被前面的人摘完了。车主吃樱桃去了,车挡道了,众人合力抬吧否则樱桃不是我们的了吃樱桃的车排成了长队虞南山区的交通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的要求上看,是远远不够的。要想通过旅游带动农业的发展,当地政府一定要把改善交通条件作为大事来抓,顾客扫兴几次,下次来的可能性就不大了。【参考文献】1.高中研究性学习基础,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编;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5年12月;3.浙江省气象统计年鉴;4.上虞市统计年鉴(2004)等。5. 上虞市茶叶产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徐光仁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