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循环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doc-西安市循环经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市循环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doc-西安市循环经济.docx(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安市循环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西安市环境保护局西北大学环境科学系2005. 10 西安1- -西安市循环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编 制 组审 定: 翁正强编 审: 杨 栋主 编: 王伯铎(西北大学)编制人员: 王伯铎 马俊杰 赵 丹 王 兵 林积泉 王康林 贾海娟 周立波 前 言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从根本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战略举措。循环经济以污染预防为出发点,以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以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运用生态学规律把区域内的社会经济活动
2、组织成若干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在生产和消费的源头努力控制废弃物的产生,在生产和消费末端实现可利用产品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通过对不能利用产品和废弃物进行合理的处理与处置,最终促进实现物质生产和消费的“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最大限度地高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西安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都和旅游名城,是我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之一。发展循环经济,对于进一步提升西安市的综合实力,加快“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建设,在西部率先实现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统筹经济、
3、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治本之策。西安市委、市政府提出编制西安市循环经济“十一五”规划,对保障西安市经济发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西安市循环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是西安市“十一五”规划48个专项规划之一。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借鉴和参考了国内外循环经济研究和实践科研成果,得到了很多专家的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西安市循环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规划编制组2005.10目 录0 总则10.1 规划范围10.2 规划期限10.3 规划依据11 基本情况21.1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21.2 资源环境概况51.3 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
4、92 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122.1 区域发展中的循环经济理念122.2 循环经济建设的必要性132.3 有利条件分析153 循环经济发展战略183.1 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183.2 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框架193.3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战略203.4 循环型社会发展战略224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目标244.1 指导思想244.2 基本原则244.3 总体目标254.4 循环经济建设的主要指标255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285.1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优先领域285.2 生态工业发展规划295.3 生态农业发展规划325.4 绿色服务业规划355.5 循环型社会发展规划375.6 循环经
5、济管理信息系统406 重点建设项目416.1 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416.2 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416.3 商住、旅游生态示范园区建设416.4 再生资源回收与加工体系建设426.5 城市污水处理再生利用二期工程426.6 火力发电厂资源综合利用工程426.7 造纸工业结构调整与资源循环利用工程436.8 循环经济信息管理系统建设436.9 清洁生产与ISO14000试点企业436.10 循环经济培训工程437 建设投资与资金筹措467.1 建设投资估算467.2 资金筹措渠道467.3 效益分析478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508.1 把循环经济建设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508.2 尽快
6、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508.3 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高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508.4 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法规体系518.5 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发展资金和人才518.6 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和培训,建立激励政策和措施528.7 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528.8 拓展对外开放领域,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53西安市循环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0 总则为了推动我市循环经济的发展,建立循环经济体系,促进循环经济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 )的建设,更好地发挥循环经济建设对减少废物排放、改善城市区域环境和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的作用,特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所指的循环经济建设是以污染预防为出
7、发点,以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以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高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废物排放。0.1 规划范围本规划包括西安市行政区划范围,面积9983 平方公里。0.2 规划期限2006年2010年0.3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1.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3)循环经济示范区规划指南(试行),国家环保总局,2003.12.31;(4)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5)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6)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7)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8)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第四
8、次修编);(9)西安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发展报告(白皮书)(10)西安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意见,西安市发展计划委员会,2004.12;(11)西安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西安市发展计划委员会,2005.02。1 基本情况西安市位于陕西省中部、黄河中游的关中盆地,地理位置为东经1074010949和北纬33393445之间。西安市辖新城、碑林、莲湖、雁塔、未央、灞桥、阎良、临潼、长安九区和高陵、蓝田、周至、户县四县,总面积9983平方公里,总人口725万。其中,中心城区规划面积275 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03平方公里,市区总人口510.26万人。西安市行政区划范围见附图1(
9、西安市行政区域图)。1.1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西安市目前已基本形成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城市服务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航空、航天、兵器、电子、通讯、设备、输变电设备、仪器仪表的科研、生产基地和辐射北方中西部地区的金融、科技、教育、旅游、商贸中心。2004年,西安市国民生产总值(GDP)1095.8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60.05亿元 (占5.48 %),第二产业495.67亿元(占45.23 %),第三产业540.15亿元(占49.2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0.4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6.0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8544元和3143元。(1)农业西安地处关中
10、平原中部,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城郊型农业框架已逐步形成,以粮、油、菜、果为主。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通过积极培育高技术产业和优质高效特色农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农业产业多元化、商品化、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2004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0.1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全市造林面积2.05104公顷,零星植树1024万株。猪、羊年末存栏数增加,大牲畜、家禽年末存栏数均有所上升,肉、奶、禽蛋产量均有较大增长,全年水产品养殖面积1654公顷。农业生产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08.1104千
11、瓦;有效灌溉面积20.34104公顷;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按折纯量计算)20104吨;农村用电量11.6108千瓦时。(2)工业西安已形成了以机械设备、交通运输、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石油化工为主的门类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中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飞机和航空发动机、重型载重汽车、数字程控交换机、彩色显像管、冰箱和空调压缩机、工业缝纫机、大型工业风机和乳制品等产品的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全市现有工业企业46243户,资产总额1054.36亿元,其中市属工业企业净资产约499 .42亿元;工业从业人员109万人,占全市就业人口的28 %。2004年,西安市工业呈现增速加快
12、、结构优化的良好态势,工业对经济的主导作用增强。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3660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264.1亿元,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789.2亿元。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完成工业总产值221.4亿元;股份制企业工业总产值425.5亿元;集体企业工业总产值24.4亿元;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105.9亿元。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总产值205.1亿元;重工业总产值584.2亿元。工业运行质量改善,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6.9 %,实现销售收入801.8亿元;
1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14.8。建筑市场不断规范,工程质量不断提高。建筑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02659元/人。全市建筑施工企业全年施工项目4859个,竣工项目2119个;施工面积1410.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84.6万平方米;实现总产值227.9亿元。(3)商贸业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知名的国际贸易中心,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商贸中心和物资集散地,市场覆盖西北地区及川北、晋南、豫西广大地区。全市拥有商贸和餐饮业网点14.16万个,从业人员107万人;各类商品交易市场514个,2004年实现成交额258亿元,其中成交额过亿元的有16个。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1万元,占西
14、北五省区省会城市的46.9 %;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16.7亿元;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3.3亿元。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25.8亿元;餐饮业零售额102.5亿元;其他行业零售额11.7亿元。(4)旅游业西安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浩瀚的文物古迹遗存,使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称。境内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8处,其中:国家级3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古遗址、陵墓4000多处,出土文物12万余件。西安拥有国家质量等级的旅游区(点)18家,其中:4A级9家、3A级4家、2A级4家,1A级1家。2004年末共拥有接待游客床位17万张,星级宾馆、饭店64家(五星级4家、四
15、星级11家、三星级37家、二星以下12家),旅行社193家(国际旅行社27家、国内旅行社166家)。2004年,西安接待海外旅游者65万人次、国内游客2084万人次。(5)文化教育西安是全国的科研和高等教育基地,高等教育规模和科研综合能力在全国城市中位居前列。全市现有高等院校38所,在校研究生、大学生44.8万人,其中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被列入国家“211工程”进行重点建设。2004年,全市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在校学生分别为63.8万人、37.5万人、19.1万人、4.6万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5.7万人。社会力
16、量办学蓬勃发展,全市拥有民办其他高等教育机构36所,民办普通中小学90所,民办职业学校30所。有各类科研及技术创新机构4080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7万人。在航空航天、电力机械设备、光学仪器仪表、电子、纺织、中医药领域具有较强的科研、生产能力。西安文化事业发达,现有电影院34个,开放性礼堂俱乐部35个,群众艺术馆2个,国画院1个,文化馆13个,文化站167个。公共图书馆14个,展览馆、博物馆9个,秦俑博物馆、碑林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西安地区有广播电台7个,开办了11套广播节目,日播音85小时以上。有线广播电台10座,省、市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台可基本覆盖全市区域。西安现有出版社
17、17家,每年出版图书近千种数千万册,发行报纸60多种。(6)交通西安市社会运输能力较高,是连接省内及西北、中南、西南的重要枢纽。全市现有公路总里程2877公里,2004年完成客运量8792万人次、货运量8901万吨;铁路里程1702.7公里,2004年铁路旅客发送量2754万人次,货运量3477万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中国四大机场之一,已开辟国际航线17条、国内航线六十余条,与国内通航的城市有46个,民航通航里程120433公里,年民航客运量298万人次,货运量5.13万吨。 (7)医疗卫生全面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推进城乡联动的社区卫生服务,健全了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体系。加强卫生防病工作,医疗卫
18、生条件继续改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2785 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74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1 万人,其中职业医师1.5万人;卫生机构床位3.3万张。农村社区合作医疗覆盖面达65.6 %。(8)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和管理力度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市容市貌得到改善。完成了城六区分区规划及城六区详细规划编制。城市重点建设项目规划工作得到强化,编制完成了环山路两侧用地控制规划、背街小巷道路整治及城市断头路打通工程方案设计、城市点亮工程系统规划、城市雕塑体系规划、城中村及旧村改造规划、大明宫御道广场规划、建筑垃圾造景选址规划、城市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的建立、三环道路工程
19、项目规划、西安市道路体系规划、西安市绿化体系规划、新建改造公共厕所布点规划。2004年市区新增绿地60公顷,绿化覆盖率38.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15平方米。1.2 资源环境概况西安市城区位于渭河平原二级阶地,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东有灞河、浐河,南有滈河、潏河,西有皂河、沣河,北有渭河、泾河等,其中绝大多数属黄河流域的渭河水系。西安市地表形态可划分为秦岭山地和渭河平原两大地貌单元,秦岭山地高差悬殊,垂直分异明显;渭河平原地势平坦,耕作悠久,城镇体系完善。1.2.1 土地秦岭山地以林地为主,渭河平原以耕地为主。土地利用现状见表1。人均土地面积为0.14公顷,人均耕
20、地面积为0.04公顷,分别占全国人均的18 %和38 %,土地资源贫乏。西安市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经济作物与粮食争地现象严重。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近年来果园面积迅速增加,大量占用优质耕地,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量较大,致使耕地面积减少,基本农田保护形式严峻。表1 西安市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比例(%)耕地31546231.6园地249572.5林地41529241.6牧草地139761.4其它农用地199662.居民点及其它工矿用地948389.5交通运输、铁路等用地69880.7水利设施19960.2未利用土地、荒草地798648.0其它土地249572.5合计99
21、83001001.2.2 水资源 西安市位于渭河流域,南北两侧共有支流53条,南侧支流发源于秦岭北麓,呈篦状结构,北侧支流由北向南注入渭河,呈树状结构。全市自产水资源总量为26.6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21.7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17.27亿立方米。河流源头水质良好,流经城镇区污染严重。地下水水质较好,不宜饮用的潜水面积占全市(市区)面积的4.14 %,河流及地下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西安市属缺水地区,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约325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可利用率较低。黑河引水工程建成后,每年可供水4亿立方米,用水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城市日供水量为150日万吨,
22、其中地表水110万吨,地下水40万吨。1.2.3 生物资源 西安市现有林业用地415292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1.6 %,但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秦岭山地。随着天然林保护等重点林业工程的实施,森林面积不断扩大,森林群落结构趋于合理,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有所增强。草地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区,总面积为13976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4 %。由于各个区县的大块草地多数海拔高,改良计划滞后,草地资源利用不充分。秦岭山地相对高差大,垂直分异明显,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共有野生植物138科,681属,2224种,为中国种子植物的重要“基因库”之一。渭河平原的植被类型则主要为大田农作物、蔬菜、果园和城市绿化等
23、栽培植物类型。野生动物资源主要分布在秦岭山地,有兽类55种,鸟类248种,包括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秦岭亚种、鬣羚、大鲵、黑鹳、白冠长尾雉、血雉、金鸡等珍稀动物。为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资源,境内已建立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4矿产资源 西安市境内地层发育复杂,构造类型多样。境内已发现的矿产资源共47种,其中金属矿产21种,非金属矿产22种,能源矿产2种,其他矿产2种。在金属矿产中,有黑色金属的钛、铁、锰、铬等,有色金属金、铜、铅、锌、钼、钨等,放射性矿产有铀矿。在非金属矿产中,有石墨、水泥灰岩、白云岩、长石、大理岩、脉石英、“蓝田玉”、砂线石、黄铁矿等。列入国家储量平衡表的只有
24、5种、7个矿产地,仅占全市矿产总数的20 %、矿产地的12 %。矿产自给率和利用率较低,属于矿产资源贫乏的城市,经济发展所需矿产资源主要依靠其他地区输入。1.2.5 环境质量概况 (1)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工业水污染物2004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为 15032.50万吨。工业废水中污染物排放总量为38907.59吨,主要污染物是COD、石油类、挥发酚、氨氮,COD排放量为38266.87吨,石油类为125.90吨,挥发酚为6.09吨,氨氮为507.65吨。 大气污染物2004年工业废气排放量为4299158万标立方米,万元工业产值废气排放量11746.98标立方米;大气污染物主要为二氧化硫,烟尘和
25、粉尘,2004年排放量分别为9.05万吨、4.37万吨、2.74万吨。 固体废物2004年,工业固体废弃物总产量为134万吨,主要以粉煤灰、炉渣为主,分别占工业固体废弃物的42 %、25 %,其次为尾矿和其它物质,各占12 %和9 %;危险废物0.2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86.17 %。2004年,城六区日产生活垃圾3300吨,年产生总量121万吨。基本清运到江村沟垃圾无害化处埋场进行卫生填埋处置。据市环卫部门调查统计,市区医疗单位、宾馆产生的有毒有害垃圾(即特种垃圾)日产量为20.65 吨,年产生量约7537 吨。医疗垃圾进行了集中焚烧处理。2004年西安市污染物排放总量如表2所示。
26、表2 污染物排放总量项 目工业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固体废弃物COD石油类氨氮SO2烟尘粉尘工业固废生活垃圾医疗垃圾污染物量(万吨)3. 820.0130.059.054.372.741341210.75(2)环境质量现状 西安市环境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地表水污染严重,多数河流自净能力弱化;道路交通噪声污染严重;城市绿化滞后于城市建设。 环境空气质量 2004年,5个监测点位(常年例行监测点)监测结果显示:SO2年均浓度值为0.060mg/Nm3,全年达标率均为100 %;NO2年均浓度值为0.033 mg/m3,全年达标率均为100 %;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值为0.142 mg/m
27、3,超过国家二级标准,为西安市的首要大气污染物。全市降水采集样本数为97个,pH值范围为4.77.9,酸雨频率为6.19%。酸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31 %。2004年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天数为260天,占全年总天数的71.2%。 水环境2004年,渭河、灞河、浐河、皂河、潏河、沣河、涝河等10条河流的24个监测断面中,有6个断面达到类水质,其余断面均为劣类。所有断面的水质均未达到功能区划分类别标准。10条河流污染程度由大至小排序为:皂河渭河涝河新河灞河浐河沣河临河潏河黑河。河流中主要污染物依次为:石油类、挥发酚、氨氮、BOD5、高锰酸盐指数、COD,其污染分担率分别为:34.48%
28、、18.63%、15.70%、11.79%、8.31%、7.91%。2004年,地下水监测结果显示:潜水质量较差,水质极差区呈点块分布在三桥等地,潜水超标项目有总固体、总硬度、硝酸盐、亚硝酸盐、氟化物、氯化物、六价铬、硫酸盐、锰、铁、耗氧量、PH值等;承压水水质相对较好,局部超标,超标项目为总硬度、氯化物、亚硝酸盐、氟化物、锰等。 声环境根据西安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结果,交通噪声源对城市的噪声污染最大,按声级值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交通噪声施工噪声其它噪声工业噪声生活噪声。2004年,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为68 dB(A),暴露在6670 dB(A)声级下的路段最长为169.56km,占所测道
29、路总长的83.11 %;暴露在7175 dB(A)级下的路段,长度为25.72 km,占所测道路总长的12.61%。2004年,全市区域环境噪声网格布点200个,平均等效声级为55.6 dB(A),峰值为58 dB(A),平均值为53 dB(A),本底值为47 dB(A)。工业集中区达标率为89.47 %;混合区、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居民文教区达标率分别为86 %、83.33 %、63.83 %。1.3 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 西安市是陕西省的经济发展中心,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先锋队滞后,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1) 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粗放型经济增长
30、方式有待转变。2004年西安市一、二、三产业结构为5.5 : 45.9 : 48.6。从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主要经济指标对比情况看,西安市人均GDP居第14位,工业增加值列第15位。工业经济所占比重小;主导产业带动作用不强;国有经济比重过高,产业规模偏小,缺少大型企业集团;产业链延伸不足,专业化程度较低;县域经济落后,产业特色不明显;中场产业薄弱。西安市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一些污染较重的行业,如设备制造、纺织、石化、电力等,在很长时间内还将保持支柱产业的地位,生产规模仍将扩大,这是工业污染最为突出的时期。虽然西安市科技实力雄厚,但科技转化水平较低,工业的技术水平不高,高技术产业化步
31、伐较慢,技术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未得到根本转变,导致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对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经济增长方式亟待改进。(2)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2004年,全市GDP为 1095.87亿元,万元GDP煤炭消耗1.11吨,电消耗1047kwh,水耗为39.94 吨。全年工业废气排放量为4299158 万标立方米,工业污水排放量为 15032.5万吨。与工业发达城市相比,西安市万元工业能耗、排污量都相对较高,明显反映出西安市工业发展的高投入与低产出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均耕地仅占全国人均耕地的38 %,土地供需矛盾突出。人均
32、地表水资源量约为325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人均量的1/24,属缺水城市;生产、生活资料大部分来自周边区域,资源相对紧缺,其生存与发展较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部输入,然而依赖产生的不确定性将带来较大的投资和环境风险,这将对西安市的未来发展有可能形成限制。(3)环境污染严重,污染控制基础设施薄弱2004年,西安市城区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浓度值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42 %;全年日均值超标率为33.75 %,最大超标倍数为0.39,超标现象严重。西安市境内的54条河流中,中度至严重污染的河流超过总数的50 %,呈有机型污染特点;地下水中度以上污染面积超过200 平方公里。工业污水排放达标率为89.71
33、 %。由于污染控制基础设施不足,相当部分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地表水体,导致地表水环境污染整体呈上升趋势,对主要靠地表水补给的地下水源地构成威胁。城市垃圾收集设施不足,回收体系管理混乱,回收利用率较低。城市噪声污染呈上升趋势,交通噪声污染突出。(4)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破坏逐年加剧,秦岭浅山及塬坡地带植被破坏明显,水源涵养能力降低。西安市水土流失面积3851平方公里,其中秦岭北麓和骊山为严重水土流失区,每年流入渭河的泥沙达1040万吨。全市约有20 平方公里已治理区域因人为破坏而重新出现水土流失。西安属资源型缺水城市,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浪费并存,地
34、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达82 %,地下水开采过度。长期以来,未有效从法规约束和价格调节方面形成节水机制,节水意识和节水技术尚未普及,用水粗放,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率偏低。(5)科技转化水平低,公众的环境意识薄弱 西安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云集,科技实力雄厚,但先进的科技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进程较慢,科技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持潜力发挥不足。西安市近年来实施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项目1000多项,选育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300个;2004年科技三项经费为4600万元。回收率仅为50%,与国内外同等城市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由于高技术成果向生产转移的环节薄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高技术产品出口地区过度集中,行业之间、地区之间
35、发展很不均衡;高技术产业配套能力差、经济效益低。受传统意识的影响,人们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薄弱,缺乏长远和全局观念。2 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废弃物排放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经济线形增长转变为依靠资源循环利用的经济。2.1 区域发展中的循环经济理念从物质流动的方面看,传统经济是一种物质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由“资源产品废物”的开环式经济流程所构成,其特征是高开采、高投入、低利用和高排放。在这种经济模式中,人们依靠的是高强度地开采和低效率地消耗自然资源,同时持续不断地排放
36、污染物破坏生态环境,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则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反馈式)经济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所有的物质和能量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使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以实现经济的质量型增长,从而可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尖锐冲突,推动传统经济向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环保型经济转变。(1)系统理念循环是指在一定系统内的运动过程,循环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循环经济观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大系统的一部分来
37、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运行原则。(2)经济理念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各要素中,重视资本和劳动力循环,忽视资源的循环与综合利用。循环经济观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不仅考虑工程承载能力,更重要的是考虑生态承载能力,将经济活动控制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保证区域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良性发展。 (3)价值理念循环经济观在考虑自然时,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将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也不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
38、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生产理念传统工业经济的生产观念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而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通过循环利用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在生产过程中,循环经济观要求遵循“3R”原则(资源利用的减量化(Reduce)原则、产品的再使用(Reuse)原则、废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同时,在生产中还要求尽可能地利用可循环再生的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农家肥等,使生产合理地依托在自然生态循环之
39、上;尽可能地利用高科技,尽可能地以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以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使人类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真正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5)消费理念循环经济观要求走出传统工业经济“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误区,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梯级消费,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同时,循环经济观要求通过税收和行政等手段,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的生产与消费。2.2 循环经济建设的必要性西安市是中国的千年古都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内涵、文物遗存、文化影响举世公认。西安拥有近百所各类高等院校,3000多个科研单位,是亚洲最大的航空城和中国的航天城。
40、拥有近40万专业技术人员和42名两院院士,有许多国家乃至世界一流的科学家,技术创新能力巨大。在全市的产业结构中,现代装备制造业产值约占工业总产值的55%,具有突出优势,已形成门类比较齐全、技术实力雄厚的产业体系和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名优产品。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突出,主要表现为:自然资源过度开发,资源的外部依赖程度日趋严重;城市快速扩张,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水环境污染负荷加重;城市规模扩大,土地资源锐减,生态环境得不到应有补偿;城市建设高速发展与古城保护、及对环境的要求等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日益明显,依靠传统的高消耗和高污染
41、排放的工业化模式,无法实现生态环境改善与经济持续增长的协调。因此必须寻求一条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又降低环境污染,缓解资源供给压力的经济发展之路。循环经济打破了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大大降低了经济系统末端输出对自然的影响,减轻了自然生态环境负担,为其自我恢复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影响摆脱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减少的恶性循环,有利于实现环境、经济的双赢局面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同时,循环经济依靠科技发展,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从废弃物中发掘出新的资源,有效地缓解了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限制,保证了经济增长的动力。以可循环资源为起点,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并
42、举,把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纳入自然循环过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努力,使生态负增长变为生态正增长,实现人类与生态的良性循环。20世纪80年代末,发达国家就已经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出发,发展循环经济。环境产业和清洁生产的兴起,环境产品设计和环境友好技术的蓬勃发展,环境贸易壁垒和绿色银行的产生,绿色消费浪潮的涌起以及环境审计、环境会计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应用等,都是全球实施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也反映了全球正在循环经济领域进行积极探索的实践轨迹。2005年5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
43、济研究院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提出了初步拟定的我国循环经济总体发展战略目标,计划用近 50年的时间,在我国全面建成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资源节约的循环型社会。中国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和运行机制,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陕西省政府提出,以推广和发展循环经济为导向,提出宣传推动、政府推动、市场推动、调整推动、技术推动等五项举措,重点组织和开发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等,从源头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的巨
44、大压力,推动陕西省循环经济深入发展。由此,积极采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响应国家政策,对于抓住推动西部开发主要战略机遇,进一步提升西安市综合实力,在西部率先实现小康社会,加快“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未来一个时期,随着西咸一体化、西安都市圈的建设,西安的经济规模将继续扩大,经济增长将继续维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如果继续维持资源高消耗和污染物高排放的特征,西安的人均资源拥有量、生态环境特征等将面临更为严重的发展制约。因此,只有运用循环经济的新型发展模式,推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才能将西安导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2.3 有利条件分析西安市作为西部开发的桥头堡、西北地区最大的
45、城市和陕西省的省会城市,地区经济基础雄厚,科技发展实力明显,环境管理组织健全,在企业、区域和社会层面已经形成了循环经济的典型或雏形,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等方面具有建设循环经济的良好基础条件。(1)产业发展基础雄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西安已形成了以机械设备、交通运输、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石油化工为主的门类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中国目前重要的中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飞机和航空发动机、重型载重汽车、数字程控交换机、彩色显像管、冰箱和空调压缩机、工业缝纫机、大型工业风机和乳制品等产品的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为走循环经济的道路,奠定了雄厚的工业基础。西安市农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稳
46、步发展,各级政府正在把发展农林牧渔业生产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积极培育高技术产业和优质高效特色农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农业产业多元化、商品化、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社会演进的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古代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都与古都西安密不可分。在我国109个旅游资源类型中,西安就有80个。特别是文化旅游资源,有许多属世界顶级水准,在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体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西安雄厚的科技实力使西安市环保产业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大大增加了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2004年,西安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大批环保科技企业在西安高新区发展迅速,170家环保产业技工贸总收入接近15亿元。西安高新区已建成环保产业园起步区,初步形成了以环境保护产品的生产、对环境友好的洁净产品的生产、环境保护服务业、环境贸易为核心的环保产业体系。(2)科技优势突出西安市科研机构众多,科技人才荟萃,高技术成果丰硕。西安的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大城市前列。全市现有高等院校众多,有两院院士42人,博士后流动站47个。全市有各类科研及开发创新机构3000多个,其中科研机构661所,居全国各大城市前茅。在环境工程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在内的“绿色技术”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