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成本管理综合能力提高讲义.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17023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24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成本管理综合能力提高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财务成本管理综合能力提高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财务成本管理综合能力提高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财务成本管理综合能力提高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财务成本管理综合能力提高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成本管理综合能力提高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成本管理综合能力提高讲义.docx(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财务成本管理综合能力提高讲义(1-14章)第一章 财务管理总论本章重点:1.财务管理目标。2.财务管理的12条原则。第二章 财务报表分析本章重点:1.熟悉一些重要的财务指标。2.杜邦分析体系。1资料: 某公司2002年、2003年的财务报表数据摘要如下(单位:万元):利润表数据:2002年2003年营业收入1000030000 销售成本730023560 营业费用及管理费用11003830 利息费用(均为年末长期借款利息,年利率5.4%)100810税前利润15001800 所得税450540净利润10501260资产负债表数据:2002年末2003年末货币资金5001000应收账款20008

2、000存货500020000其他流动资产01000流动资产合计750030000长期资产500030000资产总计1250060000无息流动负债6501000流动负债合计6501000无息长期负债029000长期借款185015000负债合计250045000股本900013500年末未分配利润10001500所有者权益合计1000015000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1250060000 要求:(提示:为了简化计算和分析,计算各种财务比率时需要的资产负债表数据均使用期末数;一年按360天计算): (1)权益净利率变动分析:确定权益净利率变动的差额,按顺序计算确定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变动对权益净利

3、率的影响; (2)资产净利率变动分析:确定资产净利率变动的差额,按顺序计算确定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净利率变动对资产净利率的影响;(3)假设2004年保持2003年的销售收入增长率、年末各项资产的周转率和资本结构(有息负债和股东权益)不变,无息流动负债和无息长期负债与销售收入同比例增长。各项营业成本费用与收入同比例增长,各项所得税率均为30%。企业的融资政策是:权益资本的筹集优先选择利润留存,然后考虑增发普通股,剩余利润全部派发股利;债务资本的筹集选择长期借款,长期借款的年利率继续保持5.4%不变,计息方式不变。计算2004年的下列数据:年末投资资本和净投资;年末长期借款和股东权益;利息费用、净利润

4、和当年应派发的股利;年末未分配利润和年末股本。(4)假设2004年保持2003年的销售收入增长率、年末各项资产的周转率不变,无息流动负债和无息长期负债与销售收入同比例增长。各项营业成本费用与收入同比例增长,各项所得税率均为30%。企业投资资本筹集的优先次序是:利润留存、长期借款和增发普通股,在归还借款之前不分配股利,在归还借款后剩余部分全部发放股利。长期借款的年利率继续保持5.4%不变,计息方式改为按上年末长期借款余额计息。计算2004年的下列数据:年末投资资本和净投资;利息费用、净利润和当年应派发的股利; 年末长期借款和年末股东权益;年末未分配利润。【答案】 (1)权益净利率变动的差额= 权

5、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上年权益净利率= 替代1 - 资产净利率变动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2.5%-10%=-7.5% 替代2 - 权益乘数变动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8%-2.5%=5.5% 两因素变动影响之和为=-7.5%+5.5%=-2% (2)资产净利率变动的差额= 资产净利率=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 上年资产净利率= 替代1 -资产周转率变动对资产净利率的影响=5%-8%=-3% 替代2 -销售净利率变动对资产净利率的影响=2%-5%=-3% 两因素变动影响之和=-3%+(-3%)=-6%(3)销售收入增长率=(30000-10000)/10000=200%年末投资资本和净投资:年末投

6、资资本=年末有息负债+年末股东权益=年末资产-年末无息流动负债-年末有息负债=60000(1+200%)-1000(1+200%)-29000(1+200%)=90000(万元);净投资=投资资本增加=90000-(15000+15000)=60000(万元)年末股东权益增加=年末有息负债增加=6000050%=30000(万元)年末长期借款和股东权益:年末股东权益=年末长期借款=9000050%=45000(万元)利息费用、净利润和当年应派发的股利:利息费用=450005.4%=2430(万元)净利润=(息税前营业利润-利息)(1-所得税税率) =(1800+810)(1+200%)-243

7、0(1-30%) =3780(万元)应增发普通股=股权净投资-净利润=30000-3780=26220(万元)年末未分配利润和年末股本。年末未分配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净利润-股利=1500+3780-0=5280(万元)年末股本=年末股东权益-年末未分配利润=45000-5280=39720(万元)或:年末股本=年初股本+增发的新股=13500+26220=39720(万元)(4)销售收入增长率=(30000-10000)/10000=200%年末投资资本和净投资:年末投资资本=年末有息负债+年末股东权益=年末资产-年末无息流动负债-年末有息负债=60000(1+200%)-1000(1+2

8、00%)-29000(1+200%)=90000(万元);净投资=投资资本增加=90000-(15000+15000)=60000(万元)利息费用、净利润和当年应派发的股利:利息费用=150005.4%=810(万元)净利润=(息税前营业利润-利息)(1-所得税税率) =(1800+810)(1+200%)-810(1-30%) =4914(万元)由于净利润小于净投资,所以当年不可能派发股利,而且需要增加长期借款。应增加长期借款=净投资-净利润=60000-4914=55086(万元)年末长期借款和年末股东权益:年末长期借款=15000+55086=70086(万元)年末股东权益=年末投资资本

9、-年末长期借款=90000-70086=19914(万元)年末未分配利润。年末未分配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净利润-股利=1500+4914-0=6414(万元)第三章 财务预测与计划本章重点:1.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的应用;2.稳态模型下和变化条件下的收入增长率的计算及应用,超高速增长资金来源分析;3.现金预算和预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1某商业企业2005年四季度现金收支的预计资料如下: (1)2005年预计全年的销售收入为8000万元,假设全年均衡销售,按年末应收账款计算的周转次数为12次,第三季度末预计的应收账款为500万元,预计的现金余额为6万元。 (2)销售毛利率为28%,假设全年均衡销售

10、,当期购买当期付款。按年末存货计算的周转次数为8次,第三季度末预计的存货为480万元。(3)四季度的费用预算为50万元,其中折旧为12万元其余费用须当季用现金支付。 (4)预计四季度将购置设备一台,支出103万元,须当期付款。 (5)四季度预交所得税58万元。 (6)假设该商业企业只经销一类商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7)该商业企业日常的现金管理采用随机模式,每季度最高现金存量与最优现金返回线的差额不超过5万元,已知每季度最低现金存量为2万元。要求:(1) 计算四季度的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和现金收支差额;(2) 计算确定四季度是否需要进行现金和有价证券的转换,如需要转换计算转换的数量以

11、及四季度末的现金余额。【答案】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现金预算的编制。(1)计算四季度的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和现金余额:2005年年末应收账款=8000/12=666.67(万元)由于假设全年均衡销售,所以,四季度预计销售收入=8000/4=2000(万元)四季度的预计销售现金流入=2000(1+17%)+(500-666.67)=2173.33(万元)。全年销售成本=8000(1-28%)=5760(万元)2005年年末存货=5760/8=720(万元)由于假设全年均衡销售,所以,四季度预计销售成本=5760/4=1440(万元)第四季度预计的购货(不含税)=期末存货+本期销货-期初存货=720

12、+1440-480=1680(万元)第四季度预计的采购现金流出(含税)=1680(1+17%)=1965.6(万元)四季度可使用现金合计=62173.33=2179.33(万元)四季度现金支出合计=1965.63810358=2164.6(万元)现金多余(或不足)=2179.332164.6=14.73(万元)(2)由于H=3R-2L,即H-R=2(R-L)=5万元,所以,R-L=2.5万元,根据L=2万元,可知R=4.5万元,H=9.5万元。而四季度现金收支差额为14.73万元,所以,四季度需要将多余现金购买有价证券,转换数量=14.73-4.5=10.23(万元),转换后四季度现金余额为4

13、.5万元。2.ABC公司是一零售业上市公司,请你协助完成2003年的盈利预测工作,上年度的财务报表如下:利润表2002年 单位:万元销售收入1260销货成本1008毛利252经营和管理费用:变动费用(付现)63固定费用(付现)63折旧26营业利润100财务费用10利润总额90所得税27税后利润63资产负债表2002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原值减:折旧固定资产净值资产总额14144280760806801118短期借款应付账款股本(发行普通股500万股,每股面值1元)保留盈余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2002465001721118其他财务信息如下:(1)下一年度的销售收

14、入预计为1512万元;(2)预计毛利率上升5个百分点;(3)预计经营和管理费的变动部分与销售收入的百分比不变;(4)预计经营和管理费的固定部分增加20万元;(5)购置固定资产支出220万元,并因此使公司年折旧额达到30万元;(6)应收账款周转率(按年末余额计算)预计不变,上年应收账款均可在下年收回;(7)年末应付账款余额与当年进货金额的比率不变;(8)期末存货金额不变;(9)现金短缺时,用短期借款补充,借款的平均利息率不变,借款必须是5万元的倍数;假设新增借款需年初借入,所有借款全年计息,本金年末不归还;年末现金余额不少于10万;(10)预计所得税为30万元;(l1)假设年度内现金流动是均衡的

15、,无季节性变化。要求:(1)确定下年度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新增借款数额;(2)预测下年度税后利润;(3)预测下年度每股盈利。 【答案】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现金预算的编制和预计利润表个别项目的计算。(1)确定借款数额和利息现金流入:应收账款周转率=1260144=8.75(次)期末应收账款=15128.75=172.8(万元)现金流入=1512-(172.8-144)=1483.2(万元)现金流出:年末应付账款=1512(80%-5%)2461008=276.75(万元)购货支出=151275%-(276.75-246)=1103.25(万元)费用支出=1512631260+(63+20)=158

16、.6(万元)购置固定资产支出: 220(万元)预计所得税: 30(万元)现金流出合计 1511.85(万元)现金多余或不足 -14.65(万元) 即(14+1483.2-1511.85)加:新增借款的数额 40(万元)减:利息支出 12(万元) 即10200(200+40)期末现金余额 13.35(万元)(2)预计税后利润收入 1512(万元)减:销货成本 1134(万元) 即1512(80%-5%)毛利 378(万元)减:经营和管理费: 变动费用 75.6(万元) 即(1512631260) 固定费用 83(万元) 即(63+20) 折旧 30 (万元)营业利润 189.4(万元)减:利息

17、12(万元)利润总额 177.4(万元)减:所得税 30(万元)税后利润 147.4(万元)(3)预计每股盈余每股盈余=147.4500=0.29(元/股)本题主要考核现金预算表和盈利预测的编制。题中首先给出了ABC公司上年度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以及有关的预测信息,要求确定下年度的现金流量及新增借款额并预测下年度税后利润和每股盈利。从本题给出的资料及要求看,要想计算出下年度新增借款额,应首先预计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进而计算出现金的多余或不足额,然后再分析解决其他问题。要熟悉现金流量表直接法下有关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现金流入量和购买商品接受劳务现金流出量的计算原理(本题为商业企业,所以知道商业

18、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简单编制原理就足够了,工业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稍微复杂一些,故不考虑增值税、预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其他业务收入等其他问题):(1)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现销收入=全部收入-赊销收入注意:赊销收入=(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具体计算公式如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票据期初余额)本题中预计的销售收入为1512万元,减去本期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72.8万元(根据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就可以计算出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与期初余额144万元的差额后,即为本期的现金流入

19、额1483.2万元。(2)期初存货+本期购货=本期销货+期末存货即:本期购货=本期销货+期末存货-期初存货 本期购货付现=本期购货-本期赊购=(本期销货+期末存货-期初存货)-本期赊购注意:本期赊购=(应付账款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具体计算公式如下: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票据期初余额)由于本题中期末存货和期初存货金额不变,所以,上式中期末存货-期初存货=0;又由于企业的销售毛利率上升5%,也就是说销货成本率将下降5%,即下降到75%

20、(原来为10081260=80%),进而知道本期销货成本为1134万元(151275%),减去本期应付账款期末余额276.75万元(根据题中“年末应付账款余额与当年进货金额的比率不变”这一条件,就可以计算出本期应付账款期末余额=24610081512(80%-5%)=276.75万元)与期初余额246万元的差额后,即为本期购货的现金流出额1103.25万元。这样就容易计算出未扣除借款利息(因尚未确定新增借款额,而不能计算借款利息总额)的现金不足额为14.65万元。由于年末现金余额不少于10万元,至少需借款24.65万元(14.65+10),同时又需偿付原有利息10万元,这样计算出至少应借款34

21、.65万元(24.65+10),进一步考虑新增债务利息,同时借款又必须是5万元的倍数,所以得出借款应是40万元。在确定了新增借款以后,计算税后利润与每股盈利都是比较容易的。3.某公司2002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如下:(单位:万元)货币资金5应付账款36应收账款53预提费用21.2存货54.5流动负债57.2流动资产112.5长期借款40固定资产净值183.6应付债券45股本10未分配利润143.9资产总计296.1负债和股东权益合计296.1公司收到了大量订单并且预期从银行可以取得短期借款,所以需要预测2003年1、2、3月份的公司现金需求量。一般地,公司销售当月收现20%,次月收现70

22、%,再次月收现10%。材料成本占销售额的60%;假设产品当月全部完工,当月全部销售。每月购买的原材料等于次月销售额的60%。购买的次月支付货款。预计1、2、3月份的工资费用分别为15万元、20万元和16万元。13月份每个月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税金、其他现金费用预计为10万元。2002年11月和12月的实际销售额及2003年14月份的预计销售额如下表(单位:万元):2002年11月502002年12月602003年1月602003年2月1002003年3月652003年4月75 根据以上信息:(1)请编制1、2、3月份的现金预算;(2)每月现金余额的限额为5万元,请确定每月短期银行借款或还款的

23、数量(假设借款或还款本金按1万元的整倍数,利随本清,借款在期初,还款在期末,年利息率为12%,利息在支付时直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不实行预提)。(3)请编制2003年3月31日的预计资产负债表(2003年13月份的折旧费用预计为2.4万元)。【答案】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第三章财务预测与计划中有关现金预算和预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1)现金预算(单位:万元)11月12月1月2月3月4月销售收入5060601006575现金收入:期初现金余额555当月销售收入的20%122013上月销售收入的70%424270上上月销售收入的10%566现金收入合计596889可供使用的现金647394采购366039

24、45向供应商支付现金和经营费用:上月采购的100%366039工资费用152016支付的其他费用101010现金支出合计619065现金收支差额3-1729现金筹措及运用(筹措为+,运用为-)222(23.48)本金和利息=2(1+3%)+21(1+2%)=23.48期末现金余额555.52(2)12月1月2月3月期初短期银行借款0224短期借款增加数222(23)利息不通过短期借款账户核算期末短期银行借款02241注意:上期末已有现金余额5万元。(3)2003年3月31日的预计资产负债表(单位:万元)资产:实际数(12.31)预计数(3.31)说明货币资金55.52应收账款53623月份销售

25、收入的80%加上2月份销售收入的10%存货54.563.5在54.5的基础上加上13月的采购数量144,再减去13月的销售收入225的60%流动资产112.5131.02固定资产净值183.6181.2预计折旧为2.4资产总额296.1312.22负债:实际数(12.31)预计数(3.31)说明短期借款01应付账款36453月份采购金额的100%预提费用21.221.2预计无变化流动负债57.267.2长期借款4040预计无变化应付债券4545预计无变化股本1010预计无变化未分配利润143.9150.02期末未分配利润等于期初未分配利润加上1-3月的利润(无所得税)。即加上收入减去材料成本、

26、工资费用、折旧费、13月的其他费用和还款的利息0.48万元。负债和股东权益合计296.1312.224.某公司的财务数据如下: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要求总资产周转率不低于1.5次但不会高于3次,资产负债率不超过60%。 单位:万元年度2002年2003年销售收入10001400税后利润5070股利2528股东权益250292资产负债率50%58.28%要求:(1)计算该公司2002年和2003年的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留存收益率和权益净利率(凡是涉及资产负债表数据用年末数计算);(2)计算该公司2002年的可持续增长率和2003年的实际增长率;(3)对2003年实际增长

27、超过可持续增长所需要的资金来源进行分析:计算实际增长超过可持续增长增加的销售额和增加的资金需求(假设不从外部股权融资);分析留存收益率和权益乘数的变动,对超常增长所需要的资金的影响;(4)该公司2004年计划实现销售收入1500万元,在不从外部进行股权融资,同时在保持财务政策和销售净利率不变的前提下可否实现?如果该公司2004年计划实现销售收入1800万元,在不从外部进行股权融资,同时在保持经营效率和留存收益率不变的前提下可否实现?【答案】(1)年度2002年2003年销售净利率5%5%总资产周转率2次2次权益乘数22.40留存收益率50%60%权益净利率20%25%(2) 2002年的可持续

28、增长率=11.11%2003年的实际增长率=40%(3)该公司2003年的实际增长率40%高于按2002年数据计算的可持续增长率11.11%。实际增长超过可持续增长增加的销售额=1400-1000(1+11.11%)=288.89(万元)实际增长超过可持续增长增加的资金需求=288.89/2=144.45(万元)超常增长所增加的留存收益=42-25(1+11.11%)=14.2225(万元)权益乘数的变动,对超常增长所增加的负债资金的影响:144.45-14.2225=130.2275(万元)或292(2.397-1)-250(1+11.11%)=130.149(万元)(4)2003年的可持续

29、增长率=16.82%在不从外部进行股权融资,同时在保持财务政策和销售净利率不变的前提下,2004年年末预计资产总额=预计股东权益权益乘数=(292+15005%60%)2.4=808.8(万元),预计总资产周转率=1500/808.8=1.8546(次),在1.5次3次之间,所以可行。在不从外部进行股权融资,同时在保持经营效率和留存收益率不变的前提下,2004年年末预计资产总额=1800/2=900(万元),预计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股东权益=900-(292+18005%60%)=554(万元), 资产负债率=554/900=61.56%高于60%的要求,所以,不可行。第四章 财务估价本章重点

30、:1.债券价值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债券到期收益率的计算;2.固定成长股票、非固定成长后的零成长和非固定成长后的固定成长股票价值的计算与评价;3.掌握两种证券投资组合的预期报酬率和标准差的计算、两种证券投资组合的有效集及其结论;分离定理及其应用(总期望报酬率和总标准差的计算,关键是Q的确定和借入组合和贷出组合的含义);证券市场线和资本市场线的异同。1.资料: C公司在2001年1月1日发行5年期债券,面值1000元,票面年利率10%,于每年12月31日付息,到期时一次还本。 要求: (1)假定2001年1月1日金融市场上与该债券同类风险投资的利率是9%,该债券的发行价应当定为多少?(2)假定1年

31、后该债券的市场价格为1049.06元,该债券于2002年1月1日的到期收益率是多少?(3) 假定其他条件同(2),将该债券改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单利计息, 该债券于2002年1月1日的到期收益率是多少? (4)假设该债券改为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付息两次,发行2年后该公司被揭露出会计账目有欺诈嫌疑,这一不利消息使得该债券价格在2003年1月1日由开盘的1118.52元跌至收盘的1010元。跌价后该债券的名义到期收益率和实际到期收益率分别是多少(假设能够全部按时收回本息)?【答案】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债券价值及其到期收益率的计算。 (1)发行价格=100010%(P/A,9%,5)+1000

32、(P/S,9%,5) =1003.8897+10000.6499=1038.87(元) (2)NPV=100(P/A,i,4)+1000(P/S,i,4)- 1049.06 用i=8%试算:NPV=100(P/A,8%,4)+1000(P/S,8%,4) - 1049.06=17.15 用i=9%试算:NPV=100(P/A,9%,4)+1000(P/S,9%,4) - 1049.06=-16.69(3)NPV=- 1049.06=0i=8.36%(4)假设到期收益率的周期利率为I,则有:NPV=50(P/A,i,6)+1000(P/S,i,6)- 1010 用i=4%试算:NPV=50(P/

33、A,4%,6)+1000(P/S,4%,6) - 1010=505.242+10000.790-1010=42.1 用i=6%试算:NPV=50(P/A,6%,6)+1000(P/S,6%,6) - 1010=504.917+10000.705-1010=-59.15 名义到期收益率=4.83%2=9.66%实际到期收益率=9.89%2.A股票和B股票在5种不同经济状况下预期报酬率的概率分布如下表所示:经济状况概率分布各种状况可能发生的报酬率KAiKBi0.230%-45%0.220%-15%0.210%15%0.2045%0.2-10%75%要求:(1)分别计算A股票和B股票报酬率的预期值及

34、其标准差;(2)已知A股票和B股票的协方差为-6%,计算A股票和B股票的相关系数。(3)根据(2)计算A股票和B股票在不同投资比例下投资组合的预期报酬率和标准差。WAWB组合的预期报酬率组合的标准差1.00.00.80.2(4)已知市场组合的收益率为12%,市场组合的标准差为18.86%,无风险收益率为4%,则A股票的系数以及与市场组合的相关系数为多少?【答案】(1)A股票报酬率的预期值=0.20.3+0.20.2+0.20.1+0.20+0.2(-0.1)=0.1=10%B股票报酬率的预期值=0.2(-0.45)+0.2(-0.15)+0.20.15+0.20.45+0.20.75=0.15

35、=15%A股票报酬率的标准差=(0.3-0.1)20.2+(0.2-0.1)20.2+(0.1-0.1)20.2+(0-0.1)20.2+(-0.1-0.1)20.21/2=14.14%B股票报酬率的标准差=(-0.45-0.15)20.2+(-0.15-0.15)20.2+(0.15-0.15)20.2+(0.45-0.15)20.2+(0.75-0.15)20.21/2=42.43%(2) A股票和B股票的相关系数=(3)A股票和B股票在不同投资比例下投资组合的预期报酬率和标准差WAWB组合的预期报酬率组合的标准差1.00.010%14.14%0.80.211%2.83%当WA=1,WB=

36、0,组合的预期报酬率=110%+015%=10%当WA=0.8,WB=0.2,组合的预期报酬率=0.810%+0.215%=11%当相关系数=-1时,组合的标准差=当WA=1,WB=0,组合的标准差=114.14%-042.43%=14.14%当WA=0.8,WB=0.2,组合的标准差=0.814.14%-0.242.43%=2.83%由于10%=4%+(12%-4%),所以,=0.75由于=,所以A股票与市场组合的相关系数=1【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涉及第四章的有关内容。第五章 投资管理本章重点:1.资本投资评价的基本原理;2.投资项目评价的基本方法(净现值和内含报酬率);3.项目实体现金流

37、量和股权现金流量的计算;4.的确定方式。5. 固定资产更新(平均年成本法和总成本法)。1.某大型企业W准备进入机械行业,为此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计划按25%的资产负债率融资,固定资产原始投资额为5000万元,当年投资当年完工投产,借款期限为4年,利息分期按年支付,本金到期偿还。该项投资预计有6年的使用年限,该方案投产后预计销售单价40元,单位变动成本14元,每年经营性固定付现成本100万元,年销售量为45万件。预计使用期满有残值10万元,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也为6年,税法规定的残值为8万元,会计和税法均用直线法提折旧。目前机械行业有一家企业A,A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40%,值为1.5。A的借款利率为1

38、2%,而W为其机械业务项目筹资时的借款利率可望为10%,公司的所得税税率均为40%,市场风险溢价为8.5%,无风险利率为8%,预计4年还本付息后该项目的权益的值降低20%,假设最后2年仍能保持4年前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水平不变,权益成本和债务成本均不考虑筹资费。分别实体现金流量法和股权现金流量法用净现值法进行决策。(折现率小数点保留到1%)。【答案】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实体现金流量法和股权现金流量法的区别与联系。(1)实体现金流量法:年折旧=(万元)前5年每年的现金流量为:营业现金流量=EBIT+折旧-所得税= EBIT+折旧- EBIT所得税税率=(4045-1445-100-832)+832-

39、(4045-1445-100-832) 40%=974.8(万元)第6年的现金流量为:营业现金流量= EBIT+折旧-所得税+残值流入= EBIT+折旧- EBIT所得税税率+残值流入=974.8+10-(10-8) 40%=984(万元)计算A企业为全权益融资下的:=1.5/1+(1-40%)=1.07计算W的:=1+(1-40%)=1.28确定W的权益资本成本r=8%+1.288.5%=18.8%=19%确定W的债务成本NPV=125010%(1-40%)(P/A,4)+1250(P/S,4)-1250当=6%,NPV=125010%(1-40%)(P/A,6%,4)+1250(P/S,6

40、%,4)-1250=753.4651+12500.7921-1250 =259.8825+990.125-1250=0.0075(万元)所以,债务税后成本为6%。或直接=10%(1-40%)=6%计算W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r=19%+6%=15.75%16%计算W的净现值=974.8(P/A,16%,5)+ 984(P/S,16%,6)-5000 =974.83.2743+9840.4104-5000 =3191.8+403.8-5000 =-1404.4(万元),故不可行。(2)股权现金流量法年折旧=(万元)前3年每年的现金净流量为:股权现金流量=企业实体现金流量-利息(1-税率) =974.8-500025%10%(1-40%) =899.8(万元)第4年股权现金流量=899.8-500025%=-350.2(万元)第5年股权现金流量=企业实体现金流量=974.8(万元)第6年股权现金流量=企业实体现金流量=984(万元)计算A为全权益融资下的:=1.5/1+(1-40%)=1.07计算W的:前4年=1+(1-40%)=1.28后2年的=1.28(1-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