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集团及跨国公司治理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18726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 集团及跨国公司治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第六章 集团及跨国公司治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第六章 集团及跨国公司治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第六章 集团及跨国公司治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第六章 集团及跨国公司治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 集团及跨国公司治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 集团及跨国公司治理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七章 新兴治理,集团公司治理跨国公司治理,2,第一节 集团治理,企业集团与集团内的企业集团公司治理 母公司的行为与子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保护,3,企业集团与集团内的企业,企业集团子公司关联公司,4,企业集团,通过股份相互持有、融资关系、交易关系,以及连锁董事而形成的企业结合体,这些企业形成一个群体。,企业集团的联结纽带:以资本为中心,配合生产、技术、产品、销售、信息和人事等多元联结。,多法人性:以母子公司为主体的多法人经济联合体,5,企业集团的类型:财团型企业集团松散的联合体横向的独立法人关系目的:相互联系业务、减少市场风险三菱、住友、摩根、洛克菲勒、杜邦、花旗等母子公司型企业集团紧密的经济

2、联合体途径:通过控股、参股、控制和协调众多子公司、孙公司、关联公司,6,子公司,1、形式标准(数量标准):资本多数标准 有表决权的股份比例控股,2、实质标准(事实标准):实际控制权有能力施加重大影响,财务与经营战略,有权任免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的多数成员,在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的会议上有多数投票权,7,关联企业,1、一公司直接或间接地制约某公司A公司与B公司、A公司与C公司、A与E,2、受某公司制约E 、B、C,3、与某公司处于同一公司控制之下B与C,A公司,C公司,B公司,D组织,E公司,8,集团公司治理,一般问题集团内各公司制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集团母公司作为出资人与子公司之间委托代理问题特

3、殊问题关联企业之间协调与合作成员企业的自身利益与集团整体利益之间的协调,9,集团公司治理,集团内企业的独立性财产边界公司产权以独立财产和实体为基础承担相应民事责任拥有占有、使用、支配、处分的全部权利永恒性质组织边界关于法人边界人格化的企业法人,10,公司的法人边界与公司治理边界独立企业法人边界与治理边界的一致性集团内子公司的治理边界大于法人边界集团治理与企业治理,1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公众公司A,股东A股东B股东C股东D股东E。,债权人,其他利益相关者,12,母公司的行为与子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保护,母公司的行为转移定价产品买卖 转让、置换和出售资产 (包括无形资产交易)资金拆借 托管经营 逃废债

4、务贷款担保 债务充抵 操纵股市,13,股东及债权人利益保护公司法:母公司连带责任税收及会计制度信息透明度,14,英美法系“戳穿公司面纱”和“深石原则”,戳穿公司面纱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是指在母子公司的体制下,由于母公司的过错而导致了子公司无法生存,这时,要对子公司的法人人格予以否认,即否定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强制要求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15,“深石原则”即公平居次也称次级债权原则,是在母子公司的体制下,如果存在母公司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导致子公司因资本不足而破产或重组时,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权应该次于子公司的其他债权人。,16,德国:,母子公司之间存在支配合同时,支配企业

5、的法定代表人对从属企业应尽一个正直的、有责任心的业务领导人之谨慎义务。如果支配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违背其义务,则他们应作为连带债务人对从属公司遭受的损失承担责任。从属公司的管理人员在不得不服从指令的情况下将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17,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6、我国公司法的规定,18,税收及会计制度,1、公司间股利税:当持股比例达到一定数额,控股股东的现金权与控制权比较统一时,才对公司间股利所得给予免税或扣除的待遇,2、遗产税,19,第九条 企业无论是否发生关联方交易,均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母公司和子公司有关的下列信息:(一)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名称。母公司不是该企业最终控制方的,还应当披露最终控制方名称。母公司和最终控制方均不对外提供财务报表的,还应当披露母公司之上与其最相近的对外提供财务报表的母公司名称。(二)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业务性质、注册地、注册资本(或实收资本、股本)及其变化。(三)母公司对该企业或者该企业对子公司的持股比例和表决权比例。,企业会计

7、准则第 36 号关联方披露,20,中国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强制信息披露制度的历程,1、1994年7月1日生效的公司法,并未就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行为进行规范。在此后的两次修正中,也未涉及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内容。由于法律规定的缺失,导致了诸如德隆系、科龙系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利用法律规定的空白侵害上市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进而扰乱证券市场秩序的现象频频发生.,21,2、2006年1月1日生效的公司法和证券法,第一次在法律层面上对关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规定:“两法”界定了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法律含义;明确了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信息披露义务;规定了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违反法定

8、义务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公司法第217条第(三)款对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法律含义做了如下规定,即“实际控制人,是指虽不是公司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它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证券法第66条及67条分别对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和发生实际控制人变革的披露要求。,22,3、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5号,第16条规定 “信息披露义务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披露如下基本情况:(二)信息披露义务人(包括一致行动人)应当披露其实际控制人的有关情况,并以方框图或者其他有效形式,全面披露其相关的产权及控制关系,列出股份持有人、股份控制人及各层之间的股权关系结构图,包括自

9、然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最终控制人;”,23,第二节 跨国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的国际化视野跨国公司治理的问题,24,公司治理的国际化视野,全球公司治理模式公司治理准则公司治理评级,25,全球公司治理模式,外部控制主导型模式;内部控制主导型模式;家族控制主导型模式,26,外部控制主导型模式英美模式,外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的产生企业资本来源分散化的股权融资股权资本居于主导地位,资产负债率低 股权分散,机构投资者占据重要地位 上述资本结构特征下的股东行为股东人数众多和股份过于分散使股东无法对公司实施日常控制分散的股东很少有或没有激励监督经营者,“搭便车” 盛行,27,外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

10、式的特点强调董事会的核心作用单层制董事会职能董事会独立性公司控制权市场在外部约束中居于核心地位经理市场发育健全经理人股权激励信息披露,28,外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的缺陷公司股票的持有者分散,股东大会“空壳化”比较严重典型的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代理问题经理人受外部金融市场短视的压力而注重短期利益对股东利益的强调超过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关注,29,内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 日德模式,内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的产生 企业资金来源金融机构融资为主,资产负债率高法人(含银行)股占据主导地位制度因素日、德对金融机构的管制政策较为宽松 日、德对证券市场的限制过于严格 日、德在信息披露方面规定不太严格

11、,30,内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的特点双层制董事会 经营者控制企业与银行共同治理公司之间交叉持股 表决权卡特尔,31,内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的缺陷违反股份公司原则经营者主导股东大会形式化,32,家族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 东南亚模式,家族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的产生东南亚和韩国家族治理模式的产生过程 历史与政治因素韩国和东南亚家族治理模式产生的原因 文化因素,33,家族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的特点 所有权主要由家族控制 企业决策家长化 经营者激励约束双重化 企业员工管理家庭化 来自银行的外部监督弱 信心透明度差,34,公司治理模式的趋同金融市场与资本流动的国际化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公司治理的

12、国际标准OECD原则财务报告准则趋同利益相关者日益受到重视,35,公司治理原则国际性组织的公司治理准则国家层面的公司治理准则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准则金融机构制定的公司治理准则大型企业的公司治理准则,36,37,英国的公司治理原则,1992、12公司治理财务方面的报告(Cadbury报告):以防范财务风险出发,强调董事会结构与作用。,美国的公司治理原则:,1、1987年, Treadway Commission Report, 针对财务欺诈问题,强调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的作用,2、1999年蓝带委员会报告(Blue Ribbon Committee),强调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外部审计的作用,及

13、独立性对财务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和参与监督的重要性。,3、2002年的SOX法案,38,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原则,美国加州公职人员退休基金系统(CalPERS)1998年推出公司治理核心原则与方针,重点提出独立董事和领导权、董事会程序和评估、独立董事特征、股东权利等方面的核心原则与指南。,全美教师保险及年金协会(TIAA-CRFF)于1997年10月出台TIAA-CRFF公司治理政策说明强调管理层的报酬机制设计。,39,公司治理评级上市公司治理实践指南与投资者决策依据评级机构指标体系,40,参与评级的机构,1、机构投资者评级,里昂证券(亚洲)对新兴市场的公司治理评级2、非营利的民间机构,董事协会、

14、投资者保护协会等3、媒体,如亚洲货币和欧洲货币的每年最佳公司治理评选4、证券交易所评级5、营利性的中介机构评级,如S&P, Deminor,41,评级指标体系(S&P),国家层面法律基础监管信息披露制度市场基础,企业层面所有权结构和影响金融相关者关系财务透明性和信息披露董事会结构与运作,42,中国公司治理评价体系,上海证券交易所控股股东行为的规范关键人的约束与激励股东权利透明度董事会的结构与运作,南开大学公司治理评价体系控股股东行为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43,公司治理评级的作用,公司治理评级与长期投资回报公司治理评级与外部融资成本公司治理评级与长期制度建设公司治理评级与监管部门

15、的监管,44,跨国公司治理的问题,跨国公司治理中心议题是有关公司决策权力如何在内部网络组织中的合理、科学地配置,是一种基于母子公司的网络治理模式,治理目标是提升企业的战略领导力。,45,46,跨国公司、母国、东道国母公司及子公司的股东及债权人母国及东道国的其他利益相关者,47,在跨国公司的治理体系中,并不存在一般国内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同时,由于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经理市场、证券市场和公司控制市场在国家之间存在重大差异,难以形成对跨国公司有约束力的外部监督机制。,48,跨国公司治理现存问题缺乏适用于跨国公司治理的法律框架跨公司并不具有自己的法人资格,因此,也不具有正式的国籍;对于跨国公司的法律

16、管辖权仍然没有普遍适用的评判标准;各国的公司组建和运营机制与稳定的公司法条款在政策上的一致难以达成,49,国内部门无力监管跨国公司的内部交易公平交易原则作为衡量跨国公司内部交易合理性的标准,在检验跨国公司内部交易时往往面临很大的困难母公司服务价值及R&D的分摊存在困难,50,对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在国际范围内,没有一个就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进行全面界定的单一社会合约;许多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对跨国公司行为缺乏应有的约束力; 跨国公司的影响已远远超过了单个国家所能控制的范围,对其行为的规范必须依赖于国际监督,51,跨国公司的内部治理,母公司的治理传统美国模式:两级中心日本模式:集权制欧洲模式:分权制跨国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的母子公司治理集中控制分权再集中跨国公司战略与母子公司治理国际战略条件下 多国战略条件下全球战略条件下跨国战略条件下,52,跨国公司的外部治理,各国政府对跨国公司的治理针对跨国公司的政府政策各国对跨国并购的监管国际组织对跨国公司的治理国际组织对跨国公司的约束民间团体对跨国公司的约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