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基本情况.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819384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141 大小:58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基本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1页
第1章基本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1页
第1章基本情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1页
第1章基本情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1页
第1章基本情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章基本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基本情况.docx(1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章基本情况1.1 自然地理概况1.1.1 地理位置燕子岩国家森林公园(以下简称“公园”)位于贵州省北部的赤水市境内,公园入口(张家湾)距赤水市城区约20km,距遵义市区约290km,距四川省泸州市区约80km,东距重庆市主城区240km,北距成都市300km,南距贵阳市450km。2001年11月,该公园经国家林业局林场发2001519号文批准建立国家森林公园。公园总面积10400hm2(156000亩)。公园南北长21km,东西宽15km。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53807”1054715”,北纬281625”2827500公园四至边界为:张家湾触垄高石坎触垄钓鱼台(300.08)里送明省

2、棚(IOOO.0)里鳍串家棚(1020.0)亚遗庙子坪以西(700.0)也遇庙子山以东(800.0)犯也庙子山(1192.5)犯法小窝函蛆圣大阳口(1200.0)型如黄连沟口(854.4)见法麻子沟口(900.0)/圣黄连沟(1000.0)型法大石包口(1300.0)如法银匠沟口(820.0)犯法冒火山(1145.2)9法冒火山北(1077.0)生喳斑竹林(700.0)型篁磨子坝(800.0)皿t观音山娅口(1120.5)电遵大坝山(1216.2)血!逸观音山坳口(1020.0)曲好杉树坪(1000.0)里逮小屋厂坝(279.0)独生张家湾1.1.2 地质、地貌、土壤1.1.2.1 地质背景(

3、1)地层公园地层主要是中生代(M2)的侏罗系(J,距今1.41.95亿年)、白垩系(K,距今0.71.4亿年)和新生代的第四纪(Q,距今0.01200万年)。出露地层以侏罗系和白垩系红层分布最广。(2)地质构造公园所在地区,在大地构造上属于扬子准地台四川中台坳泸州小区的赤水陷褶束。四川中台坳在晚三迭系至晚白垩系期间一直处于大型内陆湖盆地环境,沉积了上千米的红色、紫色泥岩。白垩纪末发生的燕山运动,使得这一地区抬升、脱离内陆湖盆的沉积环境,形成娄山孤形构造。进入第四纪后,伴随着青藏高原在新构造运动中的强烈隆升,贵州高原发生掀斜式抬升,娄山弧形构造受到强烈挤压而大幅上升,地势拔起于四川盆地之上,海拔

4、达到IOOOrn以上。白垩系嘉定群厚层紫红色砂岩因刚性大、褶皱构造微弱、断层构造不发育、地层倾角小、陡倾节理众多,有利于高大挺拔的赤壁丹岩的形成。公园所在区域位于东西向、南北向构造体系交接复合区域。其构造线大致分为两组。一组呈东西向,即太和、旺隆等短轴背斜圈闭线。一组呈北北西-南南东向,即官渡、血柏坪等构造线。1.1.2.2 主要地貌形态赤水市地处大娄山北麓贵州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按褶皱起伏程度,从东南向西北,依次为中山、低山、丘陵。海拔2211730m0最低点在习水河出境口的磨刀溪(221m),最高点在金沙乡的葫芦坪(1730m),相对高差为1509.0m。赤水河和习

5、水河由南部和东南部,分别向北部和西北部几乎平行切割市境,形成“两谷一梁,四面坡”的地形特点。在快速的地壳抬升过程中,由于大面积出露的侏罗系和白垩系红色岩层遭受强烈下切,在公园及周边地带,形成了广泛分布的红层侵蚀地貌。其中,白垩系嘉定群是公园丹霞地质发育最为核心的物质基础,以厚层块状的红色砂岩夹粉砂岩为主,岩石坚硬、抗侵蚀性强、垂直节理发育,在流水的侵蚀切割及崩塌风化等作用下,形成了壁立千仞,峡谷飞瀑的典型丹霞地貌景观。公园境内枫溪河及其支流、沟槽纵横交错,侵蚀、切割深度5001000m;山岭具有顶平、坡陡、麓缓、谷深的地貌特点。海拔500IOOOm地带以平顶单面山为主,其主要地貌类型为低中山、

6、中山和阶地。公园主要区域位于东西屏列、南北走向的庙子山核桃坪铁夹嘴、桓山大坝山大山头O两大山岭所包围范围,形成一谷、二岭、三坡的地貌特征,其地貌以峡谷、山地、坪状低山为主。公园山地属大娄山系,境内海拔高度2651506m,最低点位于张家湾附近枫溪河谷(海拔265.0m),最高峰洋华顶(海拔1506.0m),相对高差1241.0m。1.1.2.3 土壤赤水市土壤成土母质多为侏罗系或白垩系紫色、红色砂岩和紫色泥岩。共有5个土纲,8个土类,18个土属,146个土种。土壤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十分明显。黄壤、紫色土为市境内的主要土壤,占总面积的88.39%,其中黄壤占27.78%,紫色土占60.61%。山地

7、黄棕壤、潮土、水稻土共占11.61%。公园内地带性土壤主要以紫色土为主,其成土母质为棕红色、紫红色细砂质(泥)岩残坡积物。此外,在海拔80Om以上山地局部地区有由红层古风化壳残留发育成的黄壤。1.1.3 气候与水文1.1.3.1 气候公园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为多雾、多阴雨的高原山区亚热带气候类型,其基本特征为夏季炎热,冬季温凉,四季分明,水热同季,无霜期长,日照偏少。公园气候具有立体气候特征海拔40Om以下的河谷地区,光热条件好,为炎热的中亚热带气候类型;加之地形封闭,因而又有南亚热带气候特点。海拔400800m地带,季节较河谷地区迟10-15天,时有冰雹。海拔IOOOm以上的中山地

8、区,山涧峡谷多云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日多,湿度大。公园境内的主要气候因子参数,详见表11。表1-1公园境内主要气候因子参数一览表海拔高度(m)年均气温()极端高温()极端低温()0C积温()年均日照数(h)年均降雨量(mm)年均无霜期(天)湿度(%)大坝山桓山i(i40()12.1-14.128.3-3.345(X)-58001297.7120(“30028032086张家湾两河口250-50017.7-18.136.8-2.14550-55201056.212001300340-350901.1.3.2 水文(1)地表水公园地表水资源丰富。地表径流主要由大气降水形成。公园内由地表径流形

9、成的山溪、河流均属长江水系,赤水河流域。赤水河,古称大涉水,晋名安乐水,唐名赤虺河,明清为赤水河。源出云南省镇雄县境豆夏山香,纳铜东河后始称赤水河。入贵州境后,经毕节、仁怀、习水县境,在习水县与赤水市交界处的居士岩入赤水市境,由南往北,在小关子转西,至切角娅转北,经夹子口绕县城三面(西、北、东),于链鱼溪入四川境,至合江县城南关汇入长江。全长524km,落差1588m。沿途纳数百条溪河,流域总面积20440km2,为长江一级支流。赤水河于赤水市境段长73.6km,落差67.2m。丙滩以上属其中游河段,河床较狭窄,呈“V”形谷,滩多流急,可通机动船。丙滩以下属下游河段,河床宽阔,水流平缓,可通行

10、100-300T级轮船。公园地表河流主要有赤水河一级支流枫溪河及其众多小支流。枫溪河为公园内最大河流,源于四川省古蔺县黄荆乡境内的普照山(1727.2m),由南至北纵贯公园中部,于赤水河西岸枫溪河口(226m)汇入赤水河,河流总长度46km,总落差1502m,河床平均比降为29,流域集水面积292km2,地表径流总量达2亿多立方米。由于公园及周边区域丰富的降水及地层岩性的影响,枫溪河流域地表水系极为发达,河网密度大于0.77kmkm2,最高达1.37kmkm2,仅公园境内枫溪河支流就达二十余条,多与枫溪河成直角交汇,构成扇状和网状水系。公园内从南至北的支流主要有黄莲沟、瓢匠沟、盘龙溪、皇木沟、

11、燕子沟等。黄莲沟位于公园最南端,属枫溪河支流。源于柏香坪(海拔1300m),全长约6km,比降80mkm0溪流自西向东到大坪子附近汇入枫溪河。瓠匠沟位于公园南部,枫溪河支流。源于桓山西侧(海拔1480m)、全长4.5km、比降130mkm,溪流自西向东到放猪岩附近汇入枫溪河。盘龙溪位于公园东南部,枫溪河最大支流,源于四川省古蔺县黄荆乡境内山王阳,河流总长度约30km,公园境内段长约Iokm,河流自南向北经两河口汇入枫溪河。(2)地下水公园内的地下水储量较大,水质优良。主要是基岩裂隙水。以可溶性砂岩为主的裂隙溶洞水,水源丰富。但不同地层的地下水储量各不相同。白垩系夹关组为砂岩裂隙储水,泉流量0.

12、10.5升/秒。侏罗系蓬莱镇组以砂岩裂隙储水为主,因岩层多为砂、泥岩互层,泥岩较厚,透水性好,故储水量不富;遂宁组以砂质泥岩风化带网状孔隙和小溶孔储水,其储水量较蓬莱镇组多,可打井提水;上、下沙溪庙组为孔隙裂隙储水,但其地下储水能力差,故其泉流量常为0.010.1升/秒。1.1.4 植被与动物1.1.4.1 植被公园植被在贵州植物区划系统中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带-贵州高原湿润性常绿阔叶林地带-川黔边缘常绿樟楮林松杉林及毛竹林地区赤水河谷中山樟楮林松杉林及毛竹林小区。公园植被主要是天然常绿阔叶林,同时有以杉木为主的人工针叶林、楠竹为主的大径竹林和斑块状南亚热带河谷季雨林。天

13、然常绿阔叶林主要包括原生性的南亚热带雨林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两个类型地带性特征显著。在海70Om以下地段,是南亚热带性质比较明显的沟谷季雨林,分布有黄葛树、青果榕、厚壳桂、重阳木、蕈树、小叶榕等和杪楞、观音莲座蕨等大型蕨类和海芋、野芭蕉等植物。常见“老基生花、板根”和“气根”等特征以及蕨类、兰科植物的附生现象。在海拔70Om以上地段,为湿润型常绿阔叶林,主要成分有樟科的樟、楠、香桂、润楠,山茶科的含笑、木莲等。河滩植被以河滩冬青、四川十大功劳、蚊母树、黄杨、黄葛树等为主。大径竹林以人工楠竹林为主,间有慈竹、绵竹、凉山慈、黔竹、麻竹、硬头黄(黄竹)、斑竹(刚竹)、金竹、龟甲竹、桂竹等20多种其

14、它竹类。据有关调查资料,公园境内有维管束植物80多科200多属1000多种。其中有砂才罗、福建柏、南方红豆杉等多种珍稀植物。尤其还分布有赤水玉山竹、红壳箭竹、剌箭竹、赤水箸竹、赤水蕈树、狭叶瘤果茶、美丽红山茶、冬青叶山茶、黎平瘤果茶、贵州石笔木等10多种赤水特有的植物种类。具有如此多的特有种,这在国内亦属少见。公园有林地约9000hm2,森林覆盖率约90%。其中常绿阔叶林地6500hm2,大径竹面积约5OOhm2,针叶林面积约200Ohm2。1.142动物公园所在的赤水市境,不仅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动物资源也很丰富。据有关科考调查,公园境域有野生动物5纲46目102科197属345种。其中昆

15、虫114种、鱼类39种、两栖类10种、爬行类32种、鸟类110种、兽类40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云豹、黑熊、称猴、藏酋猴、大灵猫、小灵猫、穿山甲、水獭、苏门羚、林麝、白鹏、鸯、红腹锦鸡、红腹角雉、普通焦、白尾鹑、器、红隼等18种。1.2社会经济概况1.2.1 历史沿革公园所在的赤水市境,远古时代即有人类生存、繁衍。夏为梁州地域,商、周属巴国边境,周代、战国、秦代为巴郡属地,西汉元光五年(前130)起属犍为郡符县,东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改隶江阳郡。西晋永嘉年间(307312)撒符县后为江阳郡域。东晋永和年间(345-356)为东江阳郡新置之安乐县城。南北朝时,先后属东江阳郡绵水县、安乐县、

16、泸州安乐戍地、合江县域。隋、唐、五代十国至北宋大观(11071110)初年均属合江县。北宋大观三年(1109)之后,分属仁怀县、仁怀堡。南宋时仁怀堡隶于潼州府路泸州合江县。元属播州仁怀古磁等。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播州战乱结束,改土归流,重建仁怀县于留元坝(今赤水城)。此后,先后在仁怀县旧治所赤水设遵义分府、仁怀厅、仁怀直隶厅、赤水厅,均隶于遵义府。民国三年(1914)1月,赤水厅改置赤水县,隶于黔西道。民国24年(1935)6月,赤水县隶于第五行政督察区,直至解放。1949年12月1日,赤水县解放。1950年2月10日成立赤水县人民政府,隶属于遵义专区。1990年12月,赤水县撤县设市;

17、1997年6月,赤水市改为贵州省直辖,后贵州省人民政府委托遵义市代管。1.2.2 赤水市人口、民族、宗教(1)人口赤水市幅员面积为1801km2,辖9镇5乡,3个街道办事处。2010年末全市人口311665人。其中农业人口238467万人,非农业人口7319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3,人口密度为168AZkm20(2)民族赤水市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区。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县有汉、苗、彝等13个民族。在全市总人口中,汉族占98.4%,少数民族占1.6%。(3)宗教赤水地区民众历来信奉宗教,至清代、民国时期,建有道佛宫观寺庙150多座。基督教于民国二十年(1931)传入赤水,现有教堂一座,信徒近

18、百余人。天主教于清同治九年(1870)传入,曾兴盛一时,民国三十年(1941)有组织的教务活动逐渐停止。1.2.3 国民经济概况1.2.3.1 近年社会经济概况赤水市解放后经过60多年的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综合实力逐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近年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生态立市、旅游兴市、竹业强市”战略,各项社会经济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绩,为社会经济发展增添了新活力。2010年赤水市国民生产总值(GDP)335597万元,比上年增长13.0%o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2965万元,比上年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144017万元,比上年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

19、值128615万元、比上年增长15.9%;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8.8:42.9:38.3。全市人均生产总值12938元,比上年增长12.7%。全市财政总收入31976万元,比上年增长32.9%,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38元,比上年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4569元,比上年增长14.3%;在岗职工年平均劳动报酬26497元,比上年增长11.1%。1.1.1.1 经济状况解放以来,赤水市林业经济几经波折,但总体上仍有较大的发展。全市有林地137414hn2010年有林地森林覆盖率由1996年的48.4%上升为76.17%,位于贵州省前列。市林业部门广泛、持久地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狠抓护

20、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林政管理、森林利用等工作,近年来大抓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竹业和森林旅游业,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2010年全市林业总产值22382.0万元,比上年增长12.6%,占全市GDP的6.67%。赤水市林业经十一五期的大力发展,推进以纸浆原料和楠竹为主的森林资源持续增长,使林地综合生产力得到有效发挥,基本实现了粗放经营向集约化和科学化经营的转变、资源培育向产业化转变、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战略目标。赤水是贵州省林业大县,竹林面积在全国县级市中排名第二。到2010年末,全市竹林面积达125.3万亩。其中楠竹面积49万亩,杂竹面积76.3万亩。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竹加工企

21、业5家,全年完成竹产品加工业总产值213572万元,比上年增加51.8%。1.2.3.3 公园所属林场概况赤水市同兴林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的赤水市,东南面与本市旺隆镇、葫市镇、元厚镇相邻,西部、西南部分别与四川叙永、古蔺县相接,北部、西北部与四川合江县接壤。全场森林面积分布在大同、复兴、天台、两河、宝元、丙安等乡镇范围内,与集体林区插花分布。跨越范围东西长30km,南北宽55.35km。地理位置为北纬28。1202282242,东经105。36251055342之间。同兴林场是赤水市市属自负盈亏的国有林业森工企业,场部设在赤水市区。场部下设管理部门包括:行政办公室、财务科、营林科、业务科、林政科

22、、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天保工程管理办公室、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森林消防中队;生产经营单位包括:蒲家沟工区、大同工区、丙安工区、两河工区、桓山工区、绿化苗圃场。林场现有职工总数88人,其中:离退休职工14人,占职工总数的17%,在职职工74人,占职工总数的83%o在职职工中:按学历分,大专以上学历27人,占36.5%,中专及高中以上学历24人,占32.4%,初中以下23人,占31.1%;按工作性质分,在职管理干部17人、占在职职工的23%、在职专业技术干部10人、占在职职工的7.4%,其中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9人、在职生产技术工人47人、占在职职工的63.5%,其中中级技术工人5人,初级技术工

23、人42人。2010年林场总收入176万元。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16652万元。林场经济较收入不高,职工生活相对困难。林场现有办公用房、工区、护林点用房共15栋,其中有4栋为砖混结构,建筑面积2300m2,有10栋为土木结构,建筑面积1950m2,有1栋为串架结构,建筑面积260n林场的林区内交通较为便捷,有多条乡村公路穿过林区,林场自建有林区便道165km,形成纵横交错的林区道路网络。移动通讯信号基本覆盖林场范围。林场总经营管理面积6869.23hm2,林业用地6855.27hm2,其中:有林地6795.19hm2,占总面积的98.92%;未成林造林地26.(Hhm2,占总面积的0.004%;无

24、立木林地34.07hm2,占总面积的0.005%;森林覆盖率为98.9%。林场公益林面积3334.32hm2,占总面积的48.54%。其中:有林地3334.32hm2,有林地中,防护林面积1768.95h占有林地面积的53.05%,蓄积104083m3,占100%;竹林面积1565.37ho?,蓄积653.82万株。林场商品林面积3520.95hm2,占总面积的51.26%。其中:有林地3460.87hm2,占商品林地面积的98.3%,蓄积248602n林场活立木总蓄积355547m3,其中:乔木林蓄积352685m3,占总蓄积的99.2%;竹林653.82万株;散生木蓄积2862P,占0.8

25、%。林场乔木林总面积5229.86h其中:幼龄林面积448.77hm2,占乔木林的8.6%,蓄积21840.6m3,占林场总蓄积的6.2%;中龄林面积3549.88hm2,占乔木林的67.8%,蓄积226173.9nA占林场总蓄积的64.1%;近熟林面积491.34hn?,占乔木林的9.4%,蓄积41657.9n,占林场总蓄积的11.8%;成熟林面积699.1hm2,占乔木林的13.4%,蓄积59612P,占林场总蓄积的16.9%;过熟林面积40.73hm2,占乔木林的0.8%,蓄积34000?,占林场总蓄积的1%。林场人工林面积3624.23hm2(不含竹林),占乔木林的69.3%;蓄积26

26、4805m3,占乔木林蓄积的74.5%。天然林面积1605.6hm2,占乔木林面积的30.7%;蓄积90742m3,占乔木林蓄积的25.5%。1.2.3.4 公园现有农村居民状况随着赤水市旅游知名度的进一步提升,赤水市旅游业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2010年全市接待游客175.6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0%;全市旅游总收入18.13亿,比上年增长46.0%。年末拥有星级宾馆4家,旅游社3家。根据赤水市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赤水市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生态立市、旅游兴市、竹业强市的发展战略;在不断建立完善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的基本发展机制的同时,一手大力加强市

27、场开发,实现多种媒体传播推动宣传,建立完善营销网络,不同地域市场的差异化营销和同一地域市场分层次营销并举,全面开拓客源市场,通过聚人气、扩外需提升品牌,带动旅游产品开发;一手加强接待能力建设,提升软、硬件的接待水平,全面推动旅游产业发展。赤水市旅游产业规划目标为: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总体目标,到2015年,赤水旅游系列品牌知名度明显提升,客源市场不断拓展,形成由周边、沿海、境外为主体的市场结构。到十二五末,实现年接待游客400万人次以上,发展成为中国主要旅游目的地和赤水河流域游客集散中心,旅游综合收入22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28%。到2020年,发展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国

28、际旅游城市。实现年接待游客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提高到60%,成为赤水市的支柱产业。公园在赤水市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在赤水市旅游资源总体特征中,“千瀑之市、竹子之乡、才沙楞王国、丹霞之冠等四大主要特征之“千瀑”“竹子”“秒楞”“丹霞”,均集中分布在公园之内,是赤水丹霞世界遗产的核心景区,发展潜力十分巨大。1.2.3.5 赤水市旅游资源概况赤水市境内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既有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资源,又有灿烂辉煌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资源。从地域特色看,西部以大同古镇风情为主,西南部以赤水标志性景观十丈洞大瀑布资源为优势,中、

29、南部以低中山峡谷森林景观为主(如森林公园、峡谷、河流等),西北部以人文风光为特色(如古城、古寺、梯田景观等)。2010年8月,赤水丹霞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其核心区面积72.178km20赤水市还被评选为“国际最佳休闲旅游城市1.3公园保护管理与旅游开发现状1.3.1 公园旅游开发现状1.3.1.1 公园基础设施条件(1)交通条件赤水市位于川、渝、黔三省(市)交界处,随着三省(市)高速、高等级公路网络的建设,将极大地改善赤水市和公园的对外交通条件,缩短公园至周边中心城市的距离和行车时间。随着黔北、川南、渝西地区铁路、航空事业的发展,公园进入全国铁路、航空运输网络的条件将大为改善,公园旅游业发

30、展将获得交通运输保障。公园位于赤水市公路、水路交通大动脉地区,能非常便捷地与市内各乡镇相通,市域交通条件优越。公园内的燕子岩和十丈洞景区,内部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2)水电状况赤水市主要由国家电网供电。市内地方小水电对国网供电具有一定的补充作用。公园内各景区均通电,与国家电网相连接,用电有保障。公园内溪河纵横、地下水丰富,各景区旅游、生活、生产用水水源充足。(3)通讯状况赤水市目前开展电信业务的公司有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全市城区已实现了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下属各乡镇也开通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通信业务。公园内各景区目前已开通固定电话。移动通讯信号覆盖公园大部分区域。13

31、1.2公园内食宿、医疗、商业等现状公园内的食宿、医疗、商业等旅游服务设施较少,除少量农家乐设施外,在两河乡场有一定的餐饮、住宿能力。1.3.2公园综合经营概况1.3.2.1 旅游开发经营概况燕子岩国家森林公园自2001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以来,一直按同兴林场“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经营方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建园10年来,尚未做总体规划,管理机构不健全,加之公园境域70%以上为集体林地,其核心景区十丈洞景区又为国家风景名胜区范围。目前公园建成开放的景区主要有燕子岩和十丈洞两个景区。(1)燕子岩景区燕子岩景区大多为同兴林场国有林地,2001年至2002年,同兴林场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景区的基

32、础设施和服务管理设施建设。燕子岩景区经营权于2002年12月承租给赤水市旅游投资公司经营,2004年赤水旅游投资公司又转租给赤水百龙旅游公司(对外招商公司)经营。现由赤水市旅游投资公司每年补偿林场35万元(承租底价30万元,隔5年增加5万元,40万元封顶)。此后,市旅投公司相继建设了景区入口停车场、大门、导游牌等旅游设施。燕子岩景区2010年共接待游客约6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150万元。(2)十丈洞景区十丈洞景区由赤水市旅投公司开发,已建大门、道路、停车场、环保观光车队、环卫、导游牌等设施。十丈洞景区2010年共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1350万元。1.3.2.2 公园林业生产经营概

33、况同兴林场属森工企业性质。近10年间林场完成了大量采伐迹地、荒山荒地和疏林地的造林改造任务,年采伐林木2400m3,择伐楠竹10万株。在最新编制的赤水市同兴林场森林经营方案(20092018)中,制定了“永续利用、采造并举、面向市场、科技兴林、依法治林的经营方针,确定了生产性、经营性、意向性经营目标。规划“十一五”期间商品林采伐量为5000m3,完成竹林抚育200Ohm2、低效竹林改造540hn?,年竹林择伐72.5万株,乔木公益林更新伐3968.54n第2章公园风景资源及其评价2.1 景观资源构成评析根据景观资源调查成果,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X)3)中的旅游资源

34、分类结构体系,将公园的旅游资源分为8主类、19亚类、43个基本型。详见表2。表2公园景观资源分类表主类亚类基本类型代表景观地文景观综合自然旅游地山丘型旅游地、谷地型旅游地、自然才不志地中山地貌、峡谷风光、丹霞世界自然遗产沉积与构造地层剖面、生物化石点丹霞赤壁、仙鸡石地质地貌形迹丹霞、峡谷段落、石壁与岩缝、岩石洞与岩穴、奇特与象形山石、岸滩燕子岩、枫溪峡、生命之源水域风光河段观光游憩河段枫溪河天然湖泊与池沼潭池、观光游憩湖区红龙潭、香溪湖瀑布悬瀑、跌水十丈洞瀑布、神龟瀑布生物景观树木林地、丛树原始老林、杪楞园、竹林花卉地林间花卉地野生动物栖息地陆生动物栖息地、鸟类栖息地、水生动物栖息地、蝶类栖息

35、地瘠猴、苏门翔、水鹿、各种鸟类、枫溪河天然鱼类、森林中各种蝴蝶天象与气候景观光现象日月星辰观察地大坝山日出、桓山月色天气与气候现象云雾多发区、避暑气候地、物候景观桓山云海、避暑胜地、洋华顶彩林遗址遗迹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废弃寺庙观音寺遗址、桓山寺遗址建筑与设施综合人文旅游地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建设工程与生产地会水寺、梯田风光景观建筑与附属性建筑建筑小品亭、廊居住地与社区传统与乡土建筑乡村传统民居交通建筑栈道燕子岩栈道水工建筑堤坝段落香溪湖大坝旅游商品地方旅游商品茶品饮食、农村畜产品与制品、中医药材及制品,传统手工产品及工艺品全竹筵席、竹笋、竹苏、虫茶、天麻、石斛、竹工艺品、晒醋等人文活动民

36、间习俗地方风俗与民间礼仪、民间节庆、民间演艺、庙会与民间集会、宗教活动婚俗、庙会、传统节日、民间乐器、民歌、民间舞蹈等81943表21表明,公园的景观资源类型丰富、覆盖面广、典型景观众多,开发利用的资源基础很好。2.2 森林景观类型分析公园的森林景观主要有6大类群、8大景观组、44个景观型。详见表22。表2-2燕子岩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类型表景观类群景观组景观型针叶林景观群中亚热带针叶林景观组杉木景观型柳杉景观型福建柏景观型南方红豆杉景观型阔叶林景观群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组秒楞景观型野笆蕉景观型黄葛树景观型丝栗景观型甜楣榜景观型青冈栋景观型香樟景观型润楠景观型木荷景观型杜鹃景观型大头茶景观型

37、黄毛榕景观型福建观音座莲蕨景观型中亚热带落叶阔叶林景观组盐肤木景观型枫香景观型榛木景观型麻栋景观型植树景观型漆树景观型野樱桃景观型鹅掌楸景观型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景观组木荷+枫香景观型冬青+野樱桃景观型木莲+榛木景观型杜鹃+麻栋景观型针阔混交林景观群杉木+阔叶树景观型杉木+杜鹃景观型杉木+械树景观型楠竹景观型慈竹景观型绵竹景观型水竹景观型竹林景观群亚热带竹林景观组斑竹景观型方竹景观型金竹景观型硬头黄景观型杜鹃+白茅景观型禾草灌丛景观群中亚热带灌草景观组小果蔷薇+白茅景观型禾草景观型表22表明,公园的森林景观类型多样,是公园资源之主体,生态旅游之根基、可持续发展之命脉。2.3 景观资源定性评价公园

38、内森林壮阔,林海莽莽,珍稀植物众多,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公园内丹霞地貌发育,丹崖红岩密布,是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重要区域;公园内水系发达,瀑布众多,是赤水“千瀑之市”的代表。“丹山、碧水、林海、飞瀑等主要景致,使公园成就了一幅丹崖苍翠、山光水曲共谱的风光胜境,展示了独特的自然现象和非凡的自然美,拥有极高的美学价值。2.3.1 自然景观特色2.3.1.1 森林景观多样壮丽公园境内,天然林、竹林面积大(9000hm2以上),森林覆盖率高(90%),生物多样性显著,孑遗植物众多,具有多样统一、宏阔壮丽的审美特质。(1)原始浩瀚的天然林海景观公园内的森林多为常绿阔叶林,占公园总面积的60%以上,并

39、与四川境内的黄荆林区连为一体,达数万公顷。绝大多数是原始天然林,山茶科、壳斗科、樟科树木,覆盖园区沟谷山岭。登高远望,常绿阔叶林海遮峰掩壑、无际无涯,绿浪翻波、涛声盈耳。茂盛的森林犹如硕大无比的负离子制造机,使公园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超过IOOOO个/cm3,不断地为林中的空气添加“维生素”和“清新剂”,具有很强的杀菌降尘、强身健体的功能,营造了极为优良的生态环境。(2)丰富多样的植物群落景观在公园的天然常绿阔叶林中,既有源于古生代、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植物蕨类(如观音座莲蕨)、古生代晚石炭系开始出现的裸子植物松柏类,又有源于中生代侏罗纪的秘楞、白垩纪的被子植物(如杨柳科、胡桃科、壳斗科、木兰科、

40、樟科、豆科等),还有新生代第三纪残遗植物,如松科、木兰科、山茶科、蔷薇科、杜仲科等科中的部分植物。同时,森林植被成分复杂,既有占明显优势的中亚热带植物类群的成分,又有热带、南亚热带植物类群的代表树种。因此,生物多样性特征十分明显。(3)神奇独特的热带雨林景观公园特殊的地理位置,丹霞地貌地质分异和现代气候背景,在海拔700m以下的沟谷地带形成了神奇独特的热带雨林景观,以秒楞、海芋、福建观音座莲蕨、黄葛树等热带植物群落为主,林中藤蔓蔽日,气生、附生现象多见。在地球同纬度地区实属罕见,是我国乃至世界研究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最有代表性的典型试验基地之一。(4)珍稀古老的孑遗植物景观从地质演化史

41、看,公园境域于中生代三迭纪结束海浸历史,成为稳定的大陆,形成了季风性气候和相对封闭的地理空间,很多古老植物残留至今,孑遗种类众多。杪才罗、观音座莲蕨、南方红豆杉、鹅掌楸、青钱柳、福建柏等珍稀濒危植物,被誉为植物活化石。(5)婀娜多姿的竹海景观公园内竹林面积一千多公顷,建群竹种大多为楠竹,亦有慈竹、绵竹、水竹、硬头黄等20多种竹类。竹林漫山遍野,如翠绿色的海洋,是公园内最重要的生物景观资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种竹、用竹、赏竹、爱竹的特点。不仅在物质生活上离不开竹,而且把竹引进了精神生活领域,孕育了灿烂的竹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竹子和松、梅被并誉为“岁寒三友;与梅、兰、菊一起有“四君子

42、”之称。竹子具有劲节虚心、根固挺拔、随处而安、抗寒耐热、四季常青、外形优雅的特点,与人的优秀品格、高尚情操有相通之处。竹子的蓬勃生气,竹干的强劲,竹叶的茂盛,竹笋的可爱,竹声的悦耳,竹影的感人,无不给人以无限的魅力和美感,具有特殊的观赏和审美价值。公园内以竹类植物为主的自然景观和竹文化景观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资源。231.2地貌景观多样绚丽公园境内丹霞地貌极为发育,奇岩怪石比比皆是,峰岭峡谷风姿各异,景色绚丽,堪称一绝。(1)绚丽多彩的丹霞地貌景观公园境内及周边地区出露地层岩性全为侏罗系、白垩系河湖相红色沉积岩。在内外营力作用下,发育成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峰林状丹霞地貌

43、,形成绚丽多彩的丹霞地貌景观,是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我国著名地质学家黄进教授评价其“面积之大,发育之成熟、典型,壮观美丽之程度,当属全国第一(2)鬼斧神工的丹霞奇石景观在公园张家湾、燕子岩、枫溪河中下段等地分布着不可胜数的丹霞奇石,有的如三头神龟、有的如吉祥罗鼓,有的如玉冠、有的如伏牛、有的如仙桃、有的如生命之源鬼斧神工,形态各异,令人扼腕称绝。(3)幽深险峻的峡谷景观公园境内溪河成网,深切山体,沟壑纵横。30多条深沟,多为丹霞V型峡谷,犹以枫溪峡、燕子峡、皇木峡、黄连峡最为著名。峡谷之内丹霞绝壁夹岸(高200500m)、溪流清澈甘甜,跌水飞瀑众多,植被丰茂珍稀,各类景观荟萃

44、,组合优势十分明显。1.1.1.3 水体景观多姿壮丽公园水体包括天然水体和人工水体,动静相宜,多姿壮丽。(1)气势磅礴的丹崖飞瀑景观公园内瀑布众多,尢以十丈洞瀑布最为有名,被称为“中国丹霞第一瀑“,气势磅礴,给人以震撼心灵的美感。公园内有大小飞瀑上百处,形成十分壮观的动态水体景群。中洞瀑布、燕子岩瀑布等景点,风姿万种,令人惊叹。(2)碧波荡漾的静态水体景观公园境内唯一的人工水体是香溪湖。香溪湖位于枫溪河中游,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坝高约70m,长约Ioom,面积约50hm2,库容量约5000万立方米。湖面宽100400m,坝头至湖尾长约5km。绿水泱泱,碧波荡漾,是公园最主要的静态水体景观。(3

45、)密如珠网的溪河景观由于公园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优美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密如蛛网的溪河景观,或断崖飞瀑、或潺潺流水,水量稳定、水质优良,是赏水玩水的理想场所。公园内的大坝山、桓山等地,虽地势高峻,但清泉四溢,山高水长。1.1.1.4 天象景观多彩奇丽公园境域日月星辰、雨雾云海皆成景致,以多彩奇丽为特色。日出、晚霞随处可见,辉煌瑰丽。明月如镜,繁星灿烂,云海凝脂,清纯壮阔。1.1.2 人文景观特色公园的人文景观底蕴比较深厚,包括名胜古迹、宗教文化、民俗风情和民间文艺等,以宗教文化和民俗风情为特色。1.1.3 借景景观特色公园的借景景观品类众多,气势宏大。借相连之森林,感受公园森林之浩瀚;借田园风光

46、,渲染公园森林之幽雅;借古镇古迹,增添公园人文之高雅;借周边世界自然遗产景观,展示公园景观之壮美。2.4 景点定量评价2.4.1 景点等级分值标准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根据景点生态旅游资源质量评价因子单项分值总分,将公园景点分为五级,其分值标准如下:特级:五级优良级四级三级 普通级:二级一级总分N90分总分7589分 总分6074分 总分4559分总分30-44分2.4.2 景点质量等级评定根据评价标准,对各参评景点按质量评价因子进行评分定级。公园参评主要景点45个(自然景点41个,人文景点4个)。其中,五级景点1个,四级景点5个,三级景点7个,二级景点11个,一级景点21个。详见表2-3o序号景点名称景观类型价因子分值定级观赏游然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及几率完整性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1.十丈洞瀑布水体26241410593394五2.秒移园生物2223139373383四3.原始老林生物2422129563384四4.燕子岩地文2223129553382四5.生命之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