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821906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菊花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菊花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菊花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菊花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菊花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菊花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菊花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菊花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宣威镇卡乌村菊花示范基地种植面积410亩,项目预算资金92.66万元申请财政补助资金30万元。主要种植观赏菊及食用菊,其中观赏菊示范基地360亩,食用菊示范基地50亩。项目整体实施效果中等,在项目立项、目标、预算及过程方面执行得较为规范,在产出指标上面,质量效益达不到预期,在满意度方面无论是观赏菊还是食用菊都不能100%是服务主体得到满意。通过项目实施从中得出3点经验,一是科学合理的选择种植地块。菊花喜干怕涝,在种植地区方面,结合麻江县地理气候,选择以宣威镇为主的中东部地区排水性好,透气性强、土壤疏松的地块进行种植。二是加强技术学习与培训。我县虽已基本掌握种植技术,但人

2、需要技术加强提升。组建由公司、乡镇组成的技术服务团队,借助南京农业大学帮扶契机,紧紧依靠南京农业大学技术力量,提高菊花种植加工能力。三是做好种苗选育工作。根据不同种苗种植对比,品质较好的杆插苗,在今后种植管护中病虫害较少且产量高,同时种植管护成本也会有所降低。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一是气候对菊花品质影响较大。虽然中东部地区适合菊花生长,但麻江县长年阴雨天气,雨水过多,导致病虫害频发,花朵偏小,采摘困难。二是种植成本高。受地形影响机械化操作困难,基本使用人工,这一点大大增加了种植成本。其次是雨水充沛,杂草生长较快,除草次数频繁,且均用人工除草,增加了后期管护成本。针对问题提出2点意见:一是

3、在地块选择上,尽可能选择连片、地势较平坦的土地,这样可以采用机械化操作,减少种植成本。二是起垄加宽加高,增强土壤的排水性,保持透气性,提高花朵质量及产量。一、项目基本情况(以下为正文)(一)概况麻江县种植菊花已经4年有余,在菊花种植已基本掌握初步技术,可进行大面积发展带动农户增收,且麻江县东部地区气候适合菊花生长,在地理位置上处于贵州中部交通便利,并且拥有南京农业大学为技术保障单位。2020年宣威镇卡乌村菊花示范基地种植面积410亩,主要种植观赏菊及食用菊,其中观赏菊示范基地360亩,食用菊示范基地50亩。通过示范基地带动全县种植菊花,种植品种以金丝皇菊为主,七月菊、杭白菊、黄菊、甜叶菊等为辅

4、。预算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项目预算资金92.66万元,自筹资金62.33万元,申请补足资金30万元。其中耕地总资金12.3万元,补助资金4.1万元;起垄覆膜总资金14.76万元,申请补助资金4.92万元;种植总资金20.5万元,申请补助资金6.22万元;施肥总资金12.3万元,申请补助资金4.1万元;除草总资金16.4万元,申请补助资金5.33万元,施药总资金16.4万元,申请补助资金5.33万元。实施情况(项目完成情况):2020年菊花产业通过“政府+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完成观赏种植360亩,并成功举办第五届品菊季活动,接待旅游人数15万余人,带动综合收益500万元以上。完成食用菊种

5、植50亩产值75万元。组织及管理(项目组织、管理流程及实际执行情况):2020年菊花产业已“政府+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发展模式政府负责统筹协调产业整体,公司负责种苗供应和技术指导培训(技术人员5人),干花收购及销售;合作社负责土地落实、发动农户种植、菊花加工项目的申报和建设。在种植管理上,每个环节开展技术培训,并对每个种植主体每周进行1次巡查。2020年花之韵公司开展技术培训95场,308人次,公司3名技术人员每周对种植地进行巡查1次,对种植地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下发工作提示单42份。(二)绩效目标绩效目标分别表述绩效总目标和具体绩效目标,具体绩效目标为各具体量化的产出目标、结果目标

6、。该项目的实施带动全县4个乡镇街道9个合作社参与种植,产出菊花干花12.5吨,现全县种植户已基本掌握种植菊花要点,带动全县农户325户1093人增收。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1 .总体目标项目区观赏菊标准化种植项目批复实施360亩,实际实施364亩。食用菊金丝皇菊项目区50亩,实际完成种植50亩2 .技术目标观赏菊项目区绿色高效耕作制覆盖率、优质品种覆盖率、规范化播种(育苗)技术覆盖率技术指标完成率均达100%,完成单品种冠幅平均增加5%。食用菊项目区实现化肥减量10%、农药减量15%;覆盖率达100%o3 .扶贫与产业发展目标项目实施目标:带动农户325户(1093人)实现增收。实际带动4个乡镇

7、,9个合作社实现增收。三、绩效评价分析(一)决策(投入)情况项目下拨资金30万元,项目立项、目标设置、资金预算严格按农业农村局项目指导意见进行编报。(一)过程情况项目项目资金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进行项目管理及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使用。()产出情况1.观赏菊种植项目项目区菊花品种J5平均冠幅比较上年增加2CM,达41CM直径,品种J7平均冠幅较上一年增加3CM,达45CM直径。2.食用菊金丝皇菊种植项目项目区实际平均亩产比非项目区增产48%,项目区平均亩纯收入比非项目区增加585元。(四)效益情况完成观赏菊种植364亩,开园期间接待旅游人数15万余人,带动综合收益500万元以上。完成食用菊种植50亩

8、,带动9个合作社参与种植,实现产量37.5吨,产值75万元。社会效益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实施,项目带动一批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低收入家庭增收。菊花项目通过保底收购,提高了菊花种植积极性和地区效应。四、综合评价结果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评分表)项目得分82.05,完成项目建设要求。五、主要经验及做法(一)主要经验及做法总结已实现绩效目标的主要相关经验及做法,反映其内容和效果,并从社会调查的访谈中提炼,经验和做法要与相应的满分指标相匹配。1 .科学合理的选择种植地块。菊花喜干怕涝,在种植地区方面,结合麻江县地理气候,选择以宣威镇为主的中东部地区排水性好,透气性强、土壤疏松的地块进行种植。2 .加强技术

9、学习与培训。我县虽已基本掌握种植技术,但人需要技术加强提升。组建由公司、乡镇组成的技术服务团队,借助南京农业大学帮扶契机,紧紧依靠南京农业大学技术力量。在育苗和采摘烘烤阶段“走出去”,前往南京农业大学示范基地及湖北、安徽等地学习标准化育苗技术及先进的生产加工经验,提高菊花品质。在种植管护前中后阶段引进来”,邀请南农大专家到我县开展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讲座,根据我县山地特色做好绿色防控工作。3 .做好种苗选育工作。根据不同种苗种植对比,品质较好的抨插苗,在今后种植管护中病虫害较少且产量高,同时种植管护成本也会有所降低。(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气候对菊花品质影响较大。虽然中东部地区适合菊花生长,但麻江县长年阴雨天气,雨水过多,导致病虫害频发,花朵偏小,采摘困难。种植成本高。受地形影响机械化操作困难,基本使用人工,这一点大大增加了种植成本。其次是雨水充沛,杂草生长较快,除草次数频繁,且均用人工除草,增加了后期管护成本。六、针对问题提出的建议和改进措施在地块选择上,尽可能选择连片、地势较平坦的土地,这样可以采用机械化操作,减少种植成本。1.加快资金下拨进度,按规定完善报账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