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ppt课件第六单元.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23291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PPTX 页数:222 大小:1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ppt课件第六单元.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22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ppt课件第六单元.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22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ppt课件第六单元.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22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ppt课件第六单元.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22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ppt课件第六单元.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ppt课件第六单元.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ppt课件第六单元.pptx(2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8.童年的水墨画,张继楼,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学习目标,1,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溪边。,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三首诗歌中描绘的景象,体会儿童自由快乐的心情。,4,了解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欢乐美好,体会儿童在大自然间的天真快乐的心境。,会认的字,生字学习,会写的字,多音字,斗,钻,墨(墨水) 染(点染)黑(黑夜) 杂(杂乱)拨(点拨) 竿(竹竿) 拔(拔草) 芋(芋头)腾(腾飞) 碎(破碎)藤(藤条) 翠(翠绿),形近字,爽(清爽) 蘑(蘑菇)夹(夹心) 磨(折磨)浪(波浪) 葫(葫芦)狼(狼窝) 胡(胡说)菇(香菇) 姑

2、(姑妈),词语学习,词语理解,梳妆:梳洗打扮。造句:小莉正在镜子前梳妆打扮。钓竿:依钓鱼或其他水生动物用的竿子,一端系线,线端有钩。造句:我拿着钓竿跟着爷爷来到了河边。 扑腾:形容重物落地或落水的声音。造句:只听扑腾一声,他把包扔进了池塘里。,拨动:手脚或棍棒等横着用力,使东西移动。造句:我们用小桨拨动水面,小船就缓缓前进了。清清爽爽:清洁凉爽。造句:洗完澡后,他感觉全身都清清爽爽的。斗笠:遮阳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用竹篾夹油纸或箬竹的叶子等制成。造句:小明戴上斗笠,拿起雨伞,冲出了门。 欢叫:欢快的叫喊。造句:是谁在林间发出了阵阵欢叫?,近义词,梳妆打扮 平静安静 戏耍嬉闹 清清爽爽凉凉

3、爽爽 开放盛开 明明亮亮闪闪亮亮 欢叫欢笑,反义词,平静喧闹 清清爽爽黏黏糊糊明明亮亮昏昏暗暗,词语辨析,平静 安静 相同点:都有“安宁、不受打扰”的意思。 不同点:“平静”侧重形容心情、环境等安安稳稳,没有动荡。“安静”侧重形容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运用示例: 房间里十分( ),刚才还吵吵闹闹的小兄妹此刻已经( )下来。,安静 平静,1.全文分成了几个部分?分别描绘了哪些场景? 全文用三首小诗分成了三个部分。 分别描绘了孩子们在溪边钓鱼、在江中游泳戏水、在林中欢笑嬉戏的场景。,整体感知,2.你从这几个场景中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孩子们的天真、活泼、欢乐,他们亲近大自然,无忧无虑、自由自

4、在,让人羡慕。,1.仔细阅读溪边,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这首诗的大意。 这首诗描绘了溪边钓鱼的场景,先静后动,勾勒出一个垂钓儿童的形象。,课文解读,2.“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垂柳当作人来写,以溪水为镜梳妆,写出了垂柳也爱美。由于有垂柳的倒影,溪水变绿了,如玉带一般,也写出了溪水的碧绿、狭长、平静。,3.品读“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一句。 这是一幅色彩艳丽的画。这里有绿色的柳树、绿色的溪水,连人影都被溪水染绿了,还有红色的蜻蜓点缀,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多美的画面啊!“染”字富

5、有动感,“立”字运用传神,静静的钓竿上立着红蜻蜓,使人仿佛觉得空气都停止了流动,似乎大家都怕鱼儿受惊。此处为下文的描写做了铺垫。,4.怎样理解“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一句? 这句写鱼儿上钩的一刹那,孩子手忙脚乱,原有的寂静被鱼的挣扎、人的欢笑打破。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跃人欢,溪边热闹起来。,5.仔细阅读江上,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这节诗的大意。 这一节描绘了江上游泳嬉戏。写了一群孩子的嬉戏和一个孩子的特写,给人鲜明的形象感。,6.“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这一句用了比拟(拟物)的修辞手法。 句中的“鸭群”指一群孩子,“翅膀”指

6、孩子们的胳膊,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跳入水中的情态。,7.品读“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你拨我溅笑哈哈”一句。 在江中戏水的孩子们,是那样调皮,那样欢快。他们像小鸭子一样跳入水中,挥动着胳膊拨水嬉戏。“你拨我溅”“笑哈哈”写出了孩子们打水仗的场面,多么快乐啊!,8.“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中的“水葫芦”指什么? “水葫芦”原指一种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直立,卵形或圆形,叶柄中部以下膨大,花呈漏斗状,蓝紫色。 句中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用“水葫芦”代指人,形容孩子们水性极好。,9.怎样理解“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一阵水花两排银牙”写出了孩子的顽皮、可爱。“一阵水花”是指孩子从水中冒出头

7、来时掀起的水花,“两排银牙”是指孩子咧开嘴大笑时露出了两排雪白的牙齿,从中可以体会到孩子们在江中游泳、戏水的无限欢乐。,10.仔细阅读林中,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内容。 森林里的松树被一场大雨冲洗得干净而清爽,松针上还挂着亮晶晶的水珠。树下,小蘑菇长出了地面,它们伞状的蘑菇顶盖就像一顶顶斗笠,一个个可爱的小蘑菇就像花儿一样在树下开放。 忽然,林中传来一声欢叫,把松针上面的雨珠都震落了。是谁呀?原来,那是戴着斗笠在林中嬉戏的孩子们。,11.“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一句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什么? 这一句属于景物描写,描写了雨后的松树。 先整体描写松树被雨洗得干干净净、清清

8、爽爽,再用特写镜头的方式,局部描写松针上还挂着亮晶晶的水珠。 “刚洗过澡”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大雨淋湿松树的样子,十分生动、有趣。一串串晶莹剔透的水珠挂在翠绿细长的松针上,也许正反射着五彩的阳光,多么漂亮啊!,12.“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一句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什么? 这一句也属于景物描写,描写了树下的小蘑菇。 雨后,蘑菇从地里长了出来,菌盖部分的外形犹如一把张开的伞,也很像一顶斗笠。因为蘑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通常雨后会大量生长,所以这里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蘑菇“戴一顶斗笠”,十分形象。又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了一朵朵蘑菇零零星星或成片成片地长在树下,就像一

9、朵朵小花开放在树下一样。,13.“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这里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一声欢叫能把树上的雨珠都抖落下来,足见这欢叫声是多么响亮、多么欢快啊!,14.你知道这“一声欢叫”是谁发出的吗?为什么? 这声欢叫是在雨后林中嬉戏的孩子们发出的。从“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可以看出来。“一个个斗笠”实际上指的是一个个戴着斗笠的孩子。,1.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拟人、比喻) 2.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景物描写、拟人、比喻),佳句积累,童年的水墨画系列诗歌之 街

10、 头 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 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 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 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 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拓展延伸,课堂小结,课文用三首儿童诗,通过“溪边”“江上”“林中”三个小标题,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展现了儿童俏皮的生活场景,动静交织,构成了一幅幅令人向往的纯真童年的美好画面。 三首小诗风景各异,虽然不是图画,但字里行间处处充满了诗情画意,充满了童真童趣。同学们喜欢作者描绘的这三幅图画吗?大家也可以尝试拿起笔来,用诗歌的形式写一写自己的童年生活。,结构图示,静态:垂柳照镜、溪如玉带 溪边钓鱼 蜻蜓竿上立 动态:人影碎、鱼儿跳

11、 拟物:如鸭群拍水戏耍童年的 江上戏水 动作:你拨我溅、笑哈哈 清新自然水墨画 特征: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纯真欢乐 景物描写:松树清清爽爽 林间嬉戏 松针挂满雨珠 蘑菇戴着斗笠 比喻:孩子头上的斗笠像蘑菇,当堂测试,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首儿童诗通过 、 、 三幅画面,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展现了儿童俏皮的生活场景,动静交织,构成了一幅幅令人向往的纯真童年的美好画面。 溪边 江上 林中,2.你知道在林间玩耍的孩子们为什么发出欢叫吗?发挥想象,试着说一说。 也许他们正在雨后凉爽的林间追逐、嬉戏、打闹着,忽然望见了远处山边架起了一座彩虹桥; 也许他们中间那个最顽皮的家伙正在摇动松树,树上

12、冰凉的雨珠哗啦啦全掉到小伙伴的头上了; 也许他们刚发现了一大片新鲜的小蘑菇,正拿出篮子准备采摘,1.说说你在溪边、江上、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1)我在静静的溪边,看到了绿绿的垂柳和平如玉带的小溪,一个孩子正在钓鱼;鱼儿上钩的一刹那,孩子手忙脚乱;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跃人欢,溪边热闹起来了。,课后习题,(2)我在清清的江上,看到了一群正在江中游泳、戏水的孩子,他们是那样调皮,那样欢快。他们像小鸭子一样跳入水中,挥动着胳膊拨水嬉戏,打着水仗。他们的水性极好,从水中冒出头来的时候,咧开大笑,露出了两排雪白的牙齿,多么可爱啊!,(3)我在雨后的林间,看到了松树被大雨冲洗得干净而清爽,松针上还

13、挂着亮晶晶的水珠;树下,小蘑菇长出地面,伞状的蘑菇顶盖就像一顶顶斗笠,一个个可爱的小蘑菇就像花儿在树下开放。忽然,林中传来一声欢叫,把松针上面的雨珠都震落了。是谁呀?原来,那是戴着斗笠在林中嬉戏的孩子们。,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1)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这句话是个被动句,是说溪水把人影染绿了。 因为碧绿的垂柳倒映在清澈的溪水里,溪水看上去就成了绿色的;同样倒映在溪水里的人影,也跟着变成了绿色的。一个“染”字富有动感,把溪水写得有情有意。,(2) 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实际上指的是一个个戴着斗笠的孩子。因为蘑菇的伞状菌盖就像斗笠的样子。孩子们像蘑菇

14、一样,出现在雨后的林中,尽情的嬉戏玩耍,欢乐极了。,谢谢观看,19.剃头大师,秦文君,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习目标,1,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划分层次结构。,3,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何不同。,4,通过学习本文,体会童年生活的乐趣。,会认的字,生字学习,会写的字,多音字,折,处,表(表现) 胆(胆量)麦(麦苗) 担(扁担)鬼(捣鬼) 理(道理) 愧(惭愧) 里(里程)夺(争夺) 骂(骂人)守(守卫) 驾(驾车),形近字,付(支付) 倍(加倍)附(附加) 培(培养)虽(虽然) 件(

15、零件)强(强壮) 伴(伙伴)仇(仇恨) 差(差不多)九(九霄云外) 羞(害羞),词语学习,词语理解,监督:察看并督促静。造句:我愿意接受全班同学的监督,一定把值日做好。 否则:如果不是这样。造句:我们应当先把场地清理干净,否则无法施工。,仇人:因有仇恨而敌视的人。造句:他们兄弟俩怎么闹得跟仇人似的?。冤家:仇人。造句:他和张强是冤家对头,一言不合就吵起来了。 规规矩矩:合乎标准或常理;(行为)端正老实。造句:张老汉是个规规矩矩的手艺人。,夺门而逃:忧摆脱阻拦,冲出门逃跑。造句:听见老妈打上门来了,闯祸的小明夺门而逃。 耿耿于怀: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造句:他还因升职

16、一事耿耿于怀。 央求:恳求。造句:张朱小星央求我帮他捎封信回家。,处置:安排(事物);解决(问题)。造句:这件事怎么处置,还得听张老师的。表示:用言语行为显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造句:大家热烈鼓掌,表示对小明的欢迎。无所谓:不在乎;没有什么关系。造句:他大家都替他着急,而他自己倒好像无所谓似的。,近义词,监督督促 仇人冤家 摆布操纵 央求恳求 处置处理 架势姿势 时髦时尚 清除清理耿耿于怀念念不忘,反义词,胆小勇敢 噩梦美梦 监督放任 抗议支持 折磨享受 随意谨慎耿耿于怀不以为意,词语辨析,耿耿于怀 念念不忘 相同点:都有“一直放在心上”的意思。 不同点:“耿耿于怀”指事情在心里,难以排解

17、,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念念不忘”指随时都想着,强调牢记在心,时刻不忘,多为好的事情。,运用示例: 1.他所( )的是祖国的命运和民族的前途。 2.朱小星对老鼠偷吃他的苹果还( )。,念念不忘 耿耿于怀,1.全文可以分成了几个部分?概括每部分大意。 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写小沙天生有“四怕”。 第二部分(26):写以前小沙是怎样理发的。 第三部分(718):写“我”给小沙理发,因为手艺太糟糕,最后小沙只能去理发店剃了个光头。,整体感知,2.通读全文,说说文中哪些描写最吸引你。 本文的描写生动而充满童趣,比如第3自然段的神态描写、第9、11、14自然段的语言描写,第10、16

18、自然段的动作描写和第13、16自然段的外貌描写。,1.阅读第1自然段,回答问题: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有何作用? 这一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表弟小沙天生有“四怕”,为后文写他去理发店里剃头买下了伏笔。,课文解读,2.第2、3自然段是怎样表现小沙害怕剃头的? 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进理发店的,而且姑父还得拿一把木尺在一旁监督着,否则小沙就会逃跑。小沙会骂给他剃头的师傅是“害人精”,还用仇人一样的目光怒视对方。,3.以前都是谁给小沙理发的?为什么是他来理发? 以前总是一个老剃头师傅给小沙理发。因为老师傅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抗议,而且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这让小沙又害怕又无可奈何

19、,所以只得由老师傅摆布。,4.老剃头师傅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小沙在此过程中有怎样的表现和感受? 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老师傅眼神也差,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一会儿痛一会儿痒,就跟受刑一样,让小沙受尽了“折磨”。更让小沙不高兴的是,难受完了,还得付给老师傅双倍的钱。,5.文中的哪些段落写了“我”给小沙理发?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什么? 第10、16两段中运用了动作描写,写“我”给小沙理发。 第10自然段中,“围上”睡衣、“摆出”架势、“剪下”头发等描写,表现了“我”是如何给小沙理发的。“嚓嚓两剪刀”“剪下一堆头发”说明“我”剪头发时动

20、作干净利落,毫不犹豫。 第16自然段中“剪掉”“修了修”,写“我”在把头发剪坏以后想尽量弥补,结果越搞越糟。,6.“我”是怎样给小沙剪头发的?成果如何?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我”毫不吝惜地剪了很多头发下来,从第12自然段“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此处运用比喻,说明被“我”剪掉的头发之多)可以看出来。,“我”下剪刀的时候毫无章法,只图痛快,从第12自然段“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一厘米”可以看出来。 “我”知道自己剪坏了以后,急于补救,却越修越糟,从第16自然段“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发”“整个头上坑

21、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可以看出来。,7.小沙在“我”给他理发的过程中有怎样的表现? 刚开始时,他“有些慌”,怕被“我”剪破耳朵。当他看见“我”真剪下头发来时,很高兴。当他听见“我”叫“坏了”时,只是摸了摸耳朵,确定耳朵没受伤,就表示无所谓。最后剪完了,他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他是被自己的丑模样吓到了。,8.“我”这个剃头大师服务得好不好?为什么? 服务得不好。因为“我”的一通乱剪,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姑父睡衣上的碎头发怎么也清除不干净,害得他每天夜里都要爬起来两三次,捉跳蚤一样找身上的碎头发。最后“我”也没得到小沙答应付给“我”的五块钱。,

22、1.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动作描写、比喻) 2.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排比),佳句积累,AABC式成语 耿耿于怀 津津有味 窃窃私语 欣欣向荣 历历在目 奄奄一息 息息相关 滔滔不绝 摇摇欲坠 亭亭玉立 翩翩起舞 彬彬有礼 默默无闻 比比皆是 夸夸其谈 生生不息 闷闷不乐 斤斤计较 念念不忘 蒸蒸日上 寥寥无几 扬扬得意 振振有词 沾沾自喜,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大师”指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我”与理发店的师傅相比,技术差太多了,表现也很糟糕,但这是“我”第一次拿起剪刀帮表

23、弟理发,是“我”人生中一次有趣而难忘的经历,是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用“大师”一词可以很好地表现出“我”第一次拿起剪刀的骄傲和自信,充满了童真童趣,同时也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阅读故事的兴趣。,结构图示,耳朵不好,听不到抗议无可奈何 老师傅 老掉牙的推剪,咬住头发痛 童剃头 眼神不好,碎头发掉进脖子里痒 年大师 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 趣 “我” 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 事 长长短短,坑坑洼洼,只能剃光头,当堂测试,“我”的表弟小沙最怕_,因为理发店里的老剃头师傅总是弄得他 _。为了不去理发店,他央求“我”给他理发,从无经验的“我”一通乱剪,结果小沙被迫去理发店 ,姑父睡衣上的 怎么也清除

24、不干净,害得他每天夜里都要爬起来两三次。,剃头 又痛又痒 剃了光头 碎头发,1.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从课文中找出来,多读几遍,然后和同学交流。 老剃头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老师傅眼神也差,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一会儿痛一会儿痒,就跟受刑一样,让小沙受尽了“折磨”。,课后习题,而“我”毫不吝惜地剪了很多头发下来,“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我”下剪刀的时候毫无章法,只图痛快,“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结果“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一厘米”来。“我”知道自己

25、剪坏了以后,急于补救,却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发”“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因为“我”的一通乱剪,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2.一边读一边想,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 (1)“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指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 “剃头大师”指的是帮小沙理发的“我”。“大师”一词可以很好地表现出“我”第一次拿起剪刀的骄傲和自信。 “害人精”指的是理发店里为小沙理发的剃头师傅。因为小沙怕剃头,剃头师傅总是把他弄得又痛又痒,他讨厌他们,所以这么称呼剃头师傅。,(2)为什么“我” 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小沙更优秀的顾客了”? 因为小沙信任“我

26、”,并答应剪完后付给“我”五块钱。刚开始剪时,他“有些慌”,怕被“我”剪破耳朵;后来,当他看见“我”真剪下头发来时,很高兴;再后来,当他听见“我”叫“坏了”时,只是摸了摸耳朵,确定耳朵没受伤,就表示无所谓。,3.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大师”指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我”与理发店的师傅相比,技术差太多了,表现也很糟糕,但这是“我”第一次拿起剪刀帮表弟理发,是“我”人生中一次有趣而难忘的经历,是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用“大师”一词可以很好地表现出“我”第一次拿起剪刀的骄傲和自信,充满了童真童趣,同时也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阅读故事的兴趣。

27、,谢谢观看,20.肥皂泡,冰 心,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学习目标,1,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体会文中蕴含的感情。,4,体会作者对快乐的童年生活的留恋,学会仔细观察、生动描述生活中的小事。,会认的字,生字学习,会写的字,多音字,和,挨,皂(肥皂) 廊(长廊)息(休息) 郎(放牛郎)碗(饭碗) 若(假若) 宛(宛如) 苦(苦瓜)透(透明) 娇(娇艳)秀(优秀) 骄(骄傲),形近字,串(串门) 越(跨越)窜(逃窜) 超(超出)婴(婴儿) 希(希望)婪(贪婪) 稀(稀有

28、) 扯(拉扯) 仰(仰望)址(地址) 柳(柳树),词语学习,词语理解,和弄:搅拌。造句:小莉在小碗里和弄什么呢?黏稠:又黏又稠。造句:我这瓶糨糊太黏稠,反而不好用。 玲珑:(东西)精巧细致。造句:这件木雕小虫真是玲珑可爱。,颤巍巍:抖动摇晃的样子(多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动作或声音)。造句:那位老爷爷走起路来颤巍巍的,真让人担心。 山巅:山顶。造句:他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登上了白雪覆盖的山巅。婴儿:不满一岁的小孩儿。造句:摇篮里的婴儿带着甜甜的微笑睡着了。 希望:希望达到的某种目的或出现的某种情况。造句:这个希望不难实现,我们一起努力吧!,近义词,潮湿湿润 透明透亮 玲珑精巧 种类品种 时节时候 方

29、法方式 散裂碎裂 山巅山顶骄傲自豪 希望希冀,反义词,潮湿干燥 玲珑粗糙 破裂圆满 融化凝固 透明浑浊 自由约束快乐悲伤 轻悠悠沉甸甸,词语辨析,潮湿 湿润 相同点:都有“水分充足”的意思。 不同点:“潮湿”指含有比正常状态下较多的水分,单纯强调水分多。“湿润”指潮湿而润泽,强调因水分多而滋润、不干枯。 运用示例: 一场暴雨过后,地面变得( ),风里带着一股股清新而( )的气息。,潮湿 湿润,1.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各部分分别讲了什么? 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介绍“我”童年时最喜欢玩的游戏是吹肥皂泡。 第二部分(24):写玩肥皂泡的过程以及产生的奇妙想象。 第三部分(5):写吹

30、肥皂泡的感受不仅给“我们”带来快乐,还寄托了“我们”美好的愿望。,整体感知,2.说说课文是按照怎么的顺序来构建全文的? 吹肥皂泡欣赏肥皂泡的样子感受肥皂泡的乐趣。,1.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本段在文中起了怎么的作用。 这一段用简单的一句话点明了“我”小时候最爱玩的游戏就是吹肥皂泡,呼应文题。,课文解读,2.第2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交代了吹肥皂泡最适合的天气潮湿的阴雨时节。 “母亲总教我们在廊子上吹肥皂泡”,一个“总”字说明吹肥皂泡这个游戏“我们”经常玩。,3.第3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又是怎么描写的呢? 这一段写了做肥皂水和吹肥皂泡的过程。 这一段里集中运用了动作描写,如“放、加、和弄和弄、沾、

31、吹、提、扇”这些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做肥皂水和吹肥皂泡的详细过程,表现出“我们”快乐的心情。,4.第3自然段中的“先”“然后”“再”是表示什么的词语?有什么作用? 这些词语都是表示先后顺序的关联词。 它们准确地体现了做肥皂水、吹肥皂泡的过程。,5.怎样理解第3自然段中的两个“轻轻? “轻轻地一提”“轻轻地扇送”,这两个“轻轻”体现出“我们”喜欢泡泡,生怕肥皂泡破裂的心理,可见“我们”吹肥皂泡时认真的态度和快乐的心情。,6.第4自然段写了什么? 在这一段中,作者抓住了肥皂泡的哪些方面进行描写?展现了肥皂泡的什么特点? 这一段写了肥皂泡的美丽以及孩子们对肥皂泡的喜爱。 作者抓住了肥皂泡的颜色、形

32、状和变化进行描写,展现了肥皂泡的美丽与神奇。,7.第5自然中“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连续的四个“那么”构成了排比句,体现了作者对肥皂泡的喜爱。,排 比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的修辞手法,叫作排比。 用排比来说理,可以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还能深化中心。,8.在吹

33、肥皂泡、欣赏肥皂泡的过程中,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感受呢? 作者的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9.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中心主旨。 课文写了作者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做肥皂水、吹肥皂泡的童年趣事,不仅表现了作者细心观察生活的特点,还表达了她对自己童年时代快乐生活的留恋之情。,1.方法是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融化,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动作描写),佳句积累,2.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

34、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比喻、排比),3.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想象),冰心名言摘录。(1)有了爱就有了一切。(2)希望便是快乐,创造便是快乐。(3)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4)我读书奉行九个字: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5)修养的花儿在寂静中开过去了,成功的果子便要在 光明里结实。(6)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 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拓展延伸,课堂小结,课文讲述了伟大的世纪老人冰心童年时代做肥皂水、吹肥皂泡、看

35、肥皂泡、想象肥皂泡的过程。细腻真切的描写,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作者吹肥皂泡,不仅吹出了快乐,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梦想,也让我们感受到童年生活的美好。学完这篇课文,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大家可以拿起笔来,用简单的话写一写。课下还可以多读几遍课文,感受字里行间的美好、欢乐与纯真。,结构图示,做肥皂水:放、加、和弄 吹肥皂泡:蘸、吹、提、扇送肥 肥皂泡的特点:圆满、自由、透明、美丽 纯真皂 挨着明月、渡过天河 欢乐泡 美好的想象 飘过大海、飞过山巅 希望 落到熟睡的婴儿头发上 “我”的感受:充满了快乐、骄傲和希望,当堂测试,本文作者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 。文中运用丰富的 描写,记叙了作者小时候和小

36、伙伴们 、 的童年趣事,不仅表现了作者细心观察生活的特点,还表达了她,冰心 动作 做肥皂水 吹肥皂泡 对自己童年时代快乐生活的留恋之情,1.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 先将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融化。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泡泡便从管子上落了下来,软悠悠地向空中飘去。,课后习题,2.课文中有一些句子不容易读懂,如“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在课文中找一找,说说这些句子的意思。 (1)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 “轻”“清”“透明”写出了肥皂泡表面的特点

37、,“五色的浮光”在本就这样美丽的球面上“乱转”,不是更加动感十足、绚丽多彩,惹人喜爱了吗?这句话突出了肥皂泡的美丽。,(2)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 泡泡吹得大小适中又扇得好时,一个大球就能够分成几个小球。“玲珑娇软”表现了泡泡的小巧、柔韧,“四散分飞”的情景显然比一个泡泡飘飞更加美丽。,而吹得太大、扇得太急时,泡泡就会被扯长,“颤巍巍”写出了泡泡的动态,泡泡看上去似乎就要破碎了,真让人担心啊!从“光影零乱”中,又可以体会到颤动的泡泡制造出的一种美丽的梦幻感。,3.读句子,体会丰富

38、的想象,再想一想: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呢 ? (1)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2) 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3)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示例一:大大小小的泡泡,互相轻轻碰撞着,飘起来,穿过碧绿的草地,越过皑皑的雪峰,升上蔚蓝的天空,跟着太空飞船,飞向了浩瀚无垠的宇宙 示例二:浮光乱转的泡泡,笑着,叫着,飘向了医院。它们穿过窗户,来到生病的小朋友床边,落在他们的手上,为小朋友们带去了欢乐,带去了健康的祝福,谢谢观看,21.我不能失信,牟文正,会认5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

39、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习目标,1,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描写的人物形象,感受人物品质。,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这两句话的深刻含义。,4,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懂得守信的重要意义,学会诚信待人。,会认的字,生字学习,多音字,漂,奇,词语学习,词语理解,准备:打算。造句:我们打算周末去参观博物馆。特别:格外。造句:这朵花特别香,你闻闻! 解释:说明含义、原因、理由等。造句:如果你听完他的解释,你就会原谅他了。,忘记:应该做的或原来准备做的事情因为疏忽而没有做;没有记住。造句:糟糕,我临走前忘记给小猫喂食了。道歉

40、:表示歉意,特指认错。造句:他为错怪同学小强而向他诚恳地道歉。失信: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失去信用。造句:我们可不能因为一时贪玩爽约而失信于人。,近义词,准备预备 忽然突然 奇怪惊奇 解释说明 表示表达 忘记遗忘 道歉致歉 明白理解后悔懊悔 心疼疼惜,反义词,高兴难过 漂亮丑陋 忘记牢记 失信守信 明白困惑 耐心急躁没劲有趣,词语辨析,奇怪 奇异 相同点:都有“跟平常不一样”的意思。 不同点:“奇怪”表示很怪异,强调跟平常的不一样,出乎意料,难以理解;可以重叠成“奇奇。怪怪”。 “奇异”指奇特或惊异,一般表示人或事物十分另类,强调与众不同。,运用示例: 我感到十分( ),如此( )美丽的雾凇景观是

41、怎样形成的呢?,奇怪 奇异,1.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 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写宋庆龄非常想去伯伯家看那些漂亮的鸽子。 第二部分(210):写宋庆龄为了不失信于朋友小珍,说服了爸爸妈妈,坚持留在家里。,整体感知,2.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位朋友家去,而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接待朋友,可是宋庆龄还是坚决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诺言。故事赞扬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尚品质。,1.从第1自然段“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这句话中能体会到什么? 从“早”“盼着”两个词语可以体会到

42、宋庆龄想去伯伯家的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课文解读,2.宋庆龄为什么盼着去那位伯伯家?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因为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写出了鸽子的漂亮、可爱,从中可以看出宋庆龄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看那些鸽子。如此想去而未去,表明了她为守信做出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3.第3自然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表现了什么? 这一段运用了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 通过爸爸的神态和语言,表现了他的慈爱和疑惑。,4.第4自然段的语言描写交代了什么? 交代了宋庆龄不能去伯伯家的原因。,5.第5自然段中“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是什么句

43、式?在文中有何表现效果? 这是一个反问句,强调了宋庆龄一直想去伯伯家。,什么是反问修辞手法?,反 问 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反问句分为肯定反问句和否定反问句。 肯定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6.爸爸建议宋庆龄“改天再教小珍吧”,妈妈劝说宋庆龄回来再“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叠花篮”。你认为这两种做法好吗?为什么? 这两种做法看似可行,但都不好。 因为这些都是不守信用的表现。,7.第6自然段写道:“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

44、边把手抽回来。”你从宋庆龄的语言和动作中能体会到什么? 宋庆龄的话说明她已认识到尽管改天教小珍叠花篮不是不可以,但是让她来了却发现自己走了,会让小珍热别失望、难过。如果说父亲问庆龄怎么不走时,她的回答还略显犹豫的话(因为庆龄仅仅说明她当天要教小珍叠花篮,并未表明她因此就不去了),那么此时“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的动作,则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8.从第8自然段“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的回答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宋庆龄明明白白地表达了自己因为没有忘记这件事而失约,就是自己失信的表现。说明了这种明知故犯的失信比无意中的失信更加

45、不对,进一步表现了宋庆龄的优秀品质。,9.第9自然段中对妈妈进行了哪些描写?这些描写有何作用? 这一段对妈妈进行了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表明她对宋庆龄这种守信用的行为是赞同的,点明了文章中心。,1.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外形描写) 2.“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语言、动作描写) 3.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反问句),佳句积累,1.关于“诚实守信”的成语。 一诺千金 言而有信 抱诚守真 一言九鼎 金口玉言 一言为定 言信行果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拓展延伸,2.关于“诚实守信”的名言警句。 民无信不立。孔子 言不信者,行不

46、果。墨子 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课堂小结,课文讲述了一次小小的朋友约会,看似微不足道,却深刻地反映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言必信,行必果”,“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让我们向宋庆龄学习,做一个守信的人。 文中通过很多动作描写体现了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点。如,当父亲“拉起庆龄的手就要走”时,庆龄却“边说边把手抽回来”,这个动作直截了当地表明了宋庆龄守信的态度。同学们可以多体会一下。,结构图示,准备去 漂亮的鸽子 伯伯准备送她一只 我 伯伯家 显得特别高兴 早就盼着去 不 想起约定坚决不去 诚实守信 能 坚持留下来 父母劝说委婉拒绝 无愧于

47、心 失 坚决守信独自等待 信 小珍没有来庆龄因不失信而不后悔,当堂测试,课文中运用丰富的 描写、 描写 和 描写,记叙了宋庆龄为了 ,说服了爸爸、妈妈,不去伯伯家,自己坚持留在家里等待朋友赴约的故事,表现了宋庆龄 的可贵品质。,动作 语言 神态 不失信于朋友小珍 诚实守信,谢谢观看,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小书虫 乐天派 智多星 运动健将 故事大王 幽默王子 热心肠 昆虫迷 小问号 上面的词语让你想到了谁?为什么会想到他?你还想到了哪些这样的词语?这些词语可以用来形容谁?围绕以上问题和同学交流,然后选一个人写一写。,文题展示,1.以写人为主的作文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

48、写和典型事例的叙述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等特点。要写好这类作文,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写作指导,(1)写好人物的形象。 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容貌、衣着、姿态、神情等等。外貌描写首先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地描写。,人物的语言包括人物的独白、对话、交谈以及语气。“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现。因此成功的语言描写能恰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描写人物语言时,要注意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相互间的关系。,描写人物的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人物“做什么”

49、,还要写出“怎么做”。 心理活动是无声的语言,是直接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思想活动的手段。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注意把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叙述清楚,还要注意与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结合起来。,2.选用典型事例。 人与事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做的事很多,在写作文时,我们应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件。因此,要学会把人物放到事件中去写,人物只有在事件中才能真正“活”起来。行文时,可以采用“一人一事一特点”“一人多事一特点”或者“一人多事多特点”等不同的形式。,3.写完后,自改习作。 先进行错别字和病句的常规修改。然后对照“是否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了人物特点”这一要求进行重点修改。同桌之间或分小组相互传阅习

50、作,同学之间商讨需要重新修改的地方,然后根据对方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再次修改。 可以按照“原来怎么写的现在怎么修改的为什么要这样修改”的顺序说说自己修改的过程和理由,互相启发,加深印象,共同进步。,聪明又可爱的老宽 有个小男孩,黑黑的头发、宽宽的额头、红扑扑的脸蛋,两道弯弯的浓眉下面镶嵌着一双黑宝石般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像是会说话。他就是我的表弟老宽。,范文评点,“老宽”名叫罗闰腾,小名叫宽宽,还不到四岁。为什么叫他“老宽”呢?这是因为他刚学说话时,他爸要他叫“老爸”,他妈要他叫“老妈”,他就觉得名称前面加个“老”字很好玩,于是就给叫自己“老宽”了,还管我叫 “老哥”,管我妈叫“老姨妈”。 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