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DNA损伤与修复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24114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章DNA损伤与修复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第十二章DNA损伤与修复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第十二章DNA损伤与修复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第十二章DNA损伤与修复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第十二章DNA损伤与修复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二章DNA损伤与修复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章DNA损伤与修复课件.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二章 DNA损伤与修复,MOLECULAR BIOLOGY,一、概述:突变定义及其分类,1突变(mutation):可以通过复制而遗传的DNA结构的任何永久性改变,都叫突变。2突变体(mutant):携带突变的生物个体,或群体或株系。,3突变基因(mutant gene):突变位点可能存在于基因内,该基因称为突变基因。4野生型基因(wild type gene):指没有发生突变的基因。后习惯上指有机体的正性状。,引发突变的原因:,1突变剂:能引起突变的物理因素、化学因素。2自发突变:自然界中突变剂的作用或偶然的复制错误被保留下来引起的突变。3诱发突变:由于人们使用突变剂处理生物体而产生的突

2、变。,碱基序列改变,单点突变:只有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有以下几种:碱基替代:转换(transition):嘌呤嘌呤或嘧啶嘧啶 AG, TC;颠换(transversion):嘌呤嘧啶或嘧啶嘌呤A T or C T A or GG T or C C A or G,碱基插入;碱基缺失,多点突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碱基对发生改变,包括:缺失突变;插入突变。,移码突变(移框突变):插入或缺失12个碱基,引起阅读框的改变,其结果改变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Ser Glu Thr Met Phe ThrAGC GAG ACU AUG UUU ACG,野生型:,G,Ser Glu Asp Tyr Val Ty

3、rAGC GAG GAC UAU GUU UAC G,突变体:,对遗传信息的改变,同义突变:没有改变产物氨基酸序列的密码子的变化,与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关。错义突变:碱基序列的改变引起了产物氨基酸序列的改变。,致死突变:有些错义突变严重影响蛋白质活性甚至完全无活性,如果该基因是必需基因,则该突变为致死突变。渗漏突变:突变的产物仍然有部分活性,表现型介于完全的突变型和野生型之间的某种中间类型。,中性突变:有些错义突变不影响或基本不影响蛋白质的活性,不表现明显的性状改变。,无义突变:氨基酸的密码子变为蛋白质合成终止密码子。 UAG: 琥珀型(Amber, Am) UAA: 赭石型(Ochre, Oc)

4、 UGA: 乳石型(Opal, Opal),正向突变:背离野生型的突变。回复突变:突变体失去的野生性状可以通过第二次突变恢复,这第二次突变就称为回复突变。又称为抑制突变。,条件型突变,条件突变体:在许可条件下细胞生长正常或近乎正常,而在非许可条件下表现出病态或死亡。温度敏感突变体,其突变一般为错义突变,改变了的蛋白质产物在许可温度下,活性正常或接近正常,而在非许可温度下无活性(可能不能形成高级结构或多亚基复合物)。,三、回复突变和抑制突变,1回复突变的分类(1)真正的回复突变(原位点突变)很少单点突变:其回复突变频率一般是正向突变的十分之一。两点突变:多点突变和缺失突变,回复突变几率几乎为0。

5、,(3)抑制突变:通过第二点的突变,使第一次突变的效应被抑制,这样的第二点回复突变称为抑制突变。,基因内抑制:抑制突变发生在正向突变基因内;基因间抑制:抑制突变发生在其他基因之中;直接抑制突变:通过恢复或部分突变基因蛋白质的功能;间接抑制突变:通过改变其他蛋白质的性质或表达水平而补偿原来突变造成的缺陷,从而使野生表型得心恢复。,错义突变的基因内抑制突变:,错义突变可通过基因内的另一处突变使蛋白质功能得到恢复。,移框突变的基因内抑制突变:,可通过基因内第二点基因插入或基因缺失使蛋白质功能得到恢复。,Ser Glu Thr Met Phe ThrAGG GAG ACU AUG UUU ACG,野生

6、型:,G,Ser Glu Asp Tyr Val TyrAGC GAG GAC UAU GUU UAC G,突变型:,Ser Gly Thr Met Phe ThrAGC GGG ACU AUG UUU ACG,去除A,Ser Glu Asp X Phe ThrAGG GAG GAC UAG UUU ACG,去除U,需要琥珀抑制tRNA,3基因间抑制突变,正向突变的无义突变、错义突变和移框突变可被另一基因上的突变所抑制,分别称为无义抑制突变,错义抑制突变和移框抑制突变。这些突变均发生在tRNA或与tRNA功能有关的基因上,这些基因又叫抑制基因。,UAG抑制tRNA:琥珀型(amber)抑制突变

7、UAA抑制tRNA:赭石型(Ochre)抑制突变UGA抑制tRNA:乳石型(Opal)抑制突变,(1)基因间无义抑制突变:,4基因间间接抑制突变,(1)多亚基蛋白质的亚基间;(2)生化反应的两个步骤;(3)生化反应的两种途径;(4)一个突变产生有害物质,另一种突变消除之。,二、突变剂和突变组成,1碱基类似物在DNA复制时的渗入5-溴尿嘧啶(BU),酮式A,可产生ATGC的转换;烯醇式G,可产生GGAT的转换。,碱基类似物渗入DNA必须经过两轮复制后才能产生稳定的可遗传的突变。,2氨基嘌呤(AP,2-AP),主要产生ATGC的转换。,2DNA分子上碱基的化学修饰,(1)HNO2引起氧化脱氨反应,

8、A次黄嘌呤:CC U:AG黄嘌呤:C 不引起突变,转换,(2)烷基化试剂的致突变作用,常用的有:硫酸二甲酯,甲磺酸乙酯(EMS),乙磺酸乙酯等。作用机制有二种:,烷基化试剂可以产生转换,也可以产生颠换。,电离作用去嘌呤作用,3嵌合剂的致突变作用,常用的嵌合剂:吖啶橙、原黄素、吖黄素作用机制:插入碱基中引起阅读框的改变。,4转座成分的致突变作用,如果转座的位点处于一个基因内部,这种大片断的插入常常造成基因失活。,5紫外线的致突变作用诱发SOS修复系统,突变包括各种形式的转换的颠换。其他:电离辐射、X射线、射线及丝裂霉素C、黄曲酶素B1,都能诱发SOS反应。,6突变热点:某些位点的突变的频率大大高

9、于平均数,这些位点就称为突变热点。,DNA修复,一、复制修复尿嘧啶糖基酶系统错配修复系统二、损伤修复三、其他损伤类型及其修复,一. 复制修复,尿嘧啶糖基酶系统包括: 尿嘧啶-N-糖基酶 AP内切酶 Pol I DNA 连接酶,U=A, G,修复过程:尿嘧啶糖基酶切除U;AP内切酶制造切口;由Pol I 和DNA连接酶修复。,错配修复系统,修复系统如何识别错配碱基?系统组成和修复过程。,DNA的甲基化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DNA甲基化能引起染色质结构、DNA构象、DNA稳定性及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的改变,从而控制基因表达,腺嘌呤(A)的第6位氨基与胞嘧啶(C)的5位碳原子上,腺嘌呤的甲基化

10、是错配修复系统的识别标志,系统组成:,错配矫正酶(基因mutH, mutL和mutS编码)Pol IDNA 连接酶,错配修复机制:,DNA复制, 亲代链GATC位点A的N6甲基化, 子代链的甲基化要延迟几分钟.,MutL/MutS/MutH 识别错配的碱基对和附近的GATC.,DNA helicase II, SSB, exonuclease I 切除包含错配碱基对的DNA片段,DNA polymerase I & DNA ligase 填充缺口,1. 胸腺嘧啶二聚体的产生,二.损伤修复,2. 胸腺嘧啶二聚体修复的生物学指征,存活曲线: 用菌落的形成能力为指标,将存活的百分比与照射时间(或剂量

11、)作曲线。,光复活作用:细胞在UV照射后,立即用可见光照射,可显著增加细胞的存活率。液体保持恢复:将紫外线照射过的细菌在黑暗中置于非营养性的温暖的缓冲液中,可显著增加细菌的存活率。其实质是暗修复。,3. 胸腺嘧啶二聚体修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五种修复途径:光复活切除修复重组修复SOS修复二聚体糖基酶修复,光复活,光复活作用是在可见光(300600nm)的活化作用下, 由光复活酶催化胸腺嘧啶二聚体分解成单体的过程。,切除修复,四个步骤:切补切封,修复内切酶识别胸腺嘧啶二聚体,并在二聚体前的糖磷酸骨架上作一切口;Pol I 在3OH末端聚合一条新的DNA链,同时置换掉约20个核苷酸的DNA片段(其中

12、包含胸腺嘧啶二聚体);被置换出的片段被Pol I的5 3外切核酸酶和内切核酸酶切除;DNA连接酶封合新合成的DNA片段和原有DNA链间的切刻。,Uvr systemUvrAB recognizes damageUvrBC nicks the DNAUvrD unwinds the marked region.,根据切除的DNA片段的长短,切除修复可分为:,短补丁修复:切除片段 30个核苷酸, 占99;长补丁修复:切除片段1500核苷酸,占1%。,重组修复,实验现象:对于uvrA, 平均使一个细胞死亡的紫外线照射剂量能产生300个胸腺嘧啶二聚体;recA对紫外线更敏感(右图)。,重组修复机制,二

13、聚体后起始;姐妹染色体发生交换,从正常链上切下一段弥补缺失,由DNA连接酶连接;正常链上的缺口由Pol I和DNA连接酶补齐。,它允许新生的DNA链越过胸腺嘧啶二聚体而生长,其代价是保真度极大降低,是个错误潜伏的过程。,SOS修复是一种旁路系统:只在细胞受损伤时才出现;丧失校对功能,错误碱基可出现在任何位置。SOS修复是紫外线诱变的主要原因。,4)SOS修复,紫外线照射,二聚体形成,SOS系统的诱导,错误潜伏的复制超越二聚体而进行,错误碱基,SOS修复导致校对功能丧失,错误碱基可出现在任何位置。,SOS修复系统中的两个重要蛋白:,LexA:一种阻遏蛋白,结合于SOS系统中各基因的操作子上,关闭

14、这些基因;RecA:有3种活性重组活性;单链DNA结合活性;蛋白酶活性(活化需单链DNA,只作用于少数蛋白,LexA是其中之一),RecA引发SOS修复系统:,SOS基因:,又称din基因(damage induced genes), 是LexA控制的基因,有的基因只在DNA复制受抑制的时候才表达,有的在正常细胞中表达量低,DNA受损伤时表达量剧增。SOS boxSOS基因的操作子上LexA的结合位点,称为SOS框。20bp的保守序列。,嘧啶二聚体糖基酶修复系统,嘧啶二聚体糖基酶(具有AP内切酶活性)PolDNA连接酶,4. 其他损伤类型及其修复,非标准碱基:,尿嘧啶,二聚体,次黄嘌呤,非标准

15、碱基由糖基酶修复系统修复,DNA糖基酶有两类:不具有AP内切酶活性,如:尿嘧啶糖基酶;具有内在的AP内切酶活性,如:嘧啶二聚体糖基酶。,碱基丢失,形成原因:自发的去嘌呤作用,去嘧啶作用;体外:低pH,高温和烷基化试剂。,碱基丢失的修复:,两种修复方式:由AP内切酶修复,也称为无碱基内切酶;由碱基插入酶修复:只发现嘌呤碱基插入酶,只作用于双链DNA上的AP位点,碱基供体可以是自由的嘌呤碱基,也可以是嘌呤脱氧核苷,而不能是非脱氧的嘌呤核苷。,烷基化损伤的修复,由O6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修复。去除烷基;每个酶分子仅使用一次。,链的断裂,形成原因:一些化学试剂:过氧化物,巯基化合物,某些金属离子及DNAase;电离辐射,修复机制:单链断裂:切除修复;双链断裂:很少有修复的可能。,交联,形成原因:某些抗生素(如丝裂酶素C)和某些试剂(如亚硝酸)。通过与DNA的交联,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类似于烷化剂的作用。修复机制:切除修复。,细胞在射线或化学物质作用下死亡的原因:,DNA产生不可修复的改变;修复系统本身受到损伤;修复系统被饱和;修复结果引起突变。,复习思考题1.那些环境因素容易损伤生物体内的DNA?损伤有那些方式和类型?结果对生物细胞会有些什么影响?2.现在所知生物细胞对DNA损伤修复有那些方式?修复反应的结果会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