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中学生物学课程设置及其发展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24158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2.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中学生物学课程设置及其发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第2章中学生物学课程设置及其发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第2章中学生物学课程设置及其发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第2章中学生物学课程设置及其发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第2章中学生物学课程设置及其发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章中学生物学课程设置及其发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中学生物学课程设置及其发展课件.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章中学生物学课程设置及其发展,学习目标:1分析当代主要课程理论的观点及其课程实践主张,了解课程的概念、结构、目标;2分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与问题,理解课改的总体目标、理念与策略,了解各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3了解课程目标的内涵,及其与教育目的、教学目标的区别和联系;熟悉我国中学生物课程目标及其特点;,4理解科学的本质与科学素养,以及生物科学素养的内涵;5分析科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了解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的设置背景、原则和内容;6知道生物教学大纲与生物课程标准的区别和联系,理解生物学课程目标与生物科学素养的关系,了解生物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及特点;7分析比较国内外中小学生物学教科书,了解

2、不同版本生物学教科书的差别和特点;8培养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等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伟大事业的信心和责任感。,2.1课程概论,2.1课程概论,2.1.1 课程的产生和发展,课程概论,课程概论,2.1.1.1课程的概念,唐代孔颍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 这里“课程”是指宫室和宗庙,比喻伟大的事业。 宋朝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有“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句。 这里“课程”是指功课及其进程。,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在1859年发表的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最早提出“课程”一词,

3、意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课程(curriculum)一词源于拉丁文currere一词,意为“跑道”(race-course),转义为“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1)广义: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2)狭义:指一门学科,如物理、化学或综合科学或课程等。 课程:是指学校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设置的各种具体教学科目,包括教学的内容(学科、活动等)、安排、进程、时限、大纲、教材等。,讨论:你是如何理解“课程”的?,2.1.1.2课程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a.课程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b.课程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心理学基础;社会学

4、基础;哲学基础 c.课程论的主要流派:学问中心课程(学科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儿童中心课程,课程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廖哲勛):社会因素 课程的制约是一定社会的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对课程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学生因素 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两个方面。知识,d.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课程类型及其主导作用理想的课程优化结构包括:与时俱进的课程目标和谐完美的课程内容取长补短的课程形态相得益彰的课程类型,讨论:如何理解“表2-1课程结构的三个层次”和“表2-2课程的逻辑范畴、类型及起主导作用”?,相辅组成的课程范畴民主集中的课程管理全面完善的课程功能,2.1课程概论,2.1.

5、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1.2.1课程改革的内涵,什么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则是“按照某种观点对课程和教材进行改造,是课程变革的一种形式,包括课程观念的变革和课程开发体制的变革,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以一定的理念为基础。,2.1.2.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a.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背景(1)日本日本每十年更新一次基础教育课程。2002年实施的新课程突出四个方面: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为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个性发展创造环境 鼓励每所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2)英国英国是典型的校本开发模式的国家。1999年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强调四项发展目

6、标: 精神方面的发展自我成长,发展潜能,认识优缺点,具有实现目标的意志。 道德方面的发展明辨善恶,理解道德冲突,关心他人,采取正确行动的意志。 社会方面的发展人际关系的能力,了解社会的共同利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文化方面的发展了解文化传统,具有理解和欣赏美的能力,(3)我国台湾地区2000年推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可概括为3大关系、10种能力: 人与自己:强调个体身心发展 增进自我了解,发展个人潜能 培养欣赏、表现、审美及创作能力 提升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的能力,人与社会环境:强调社会与文化的结合 培养表达、沟通和分享的智能 发展尊重他人、关怀社会、增进团队合作 促进文化学习与国家了解

7、 增进、组织与实践的智能人与自然环境:强调自然与环境 运用科技与资讯的能力 激发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 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b. 新中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第一次:建国后,新中国实行了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第一次制定了统一的课程政策,制定颁发了两套全国通用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第二次:1953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学大纲(草案),主要学习苏联经验。第三次:1958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缩短学制,大炼钢铁,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四次:1963年7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对文化课、品德课、生产知识课,对教学、生产劳动和假期工作都作了统一

8、安排,一直沿用到文化大革命开始。第五次:1978年1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制定了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1978年秋季,小学、初中、高中的起始年级用上了新教材,1980年这套(第五套)教材全部编写完毕。,第六次: 1988年5月,颁布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包括六三制 和五四制两种)和24个学科的教学大纲,增加了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第七次:(1)1992年8月国家教委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 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和24个学科教学大纲。(2)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9、(试验),明确提出,普通高中课程结构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2.1.2.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a.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b.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由精英教育 走向大众教育 由侧重认知层面 走向关注整体素质 由学科知识本位 走向学生发展本位 由统一、硬性的规定 走向开放、灵活的管理,2.1.2.4各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目前各国基础教育进行的课程改革,一方面是为了顺应全球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变化;另一方面又是为了不脱离本国教育的优良传统

10、,及时反映本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趋势。课程综合化课程信息化课程职业化课程科学化,第2章中学生物课程设置及其发展2.2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学习完某一课程门类或科目以后所要达到的学生发展状态和水平的描述性指标。,2.2.1课程目标概述,与教学目标相比,课程目标要求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从知识目标的一维表述,发展成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呈现。,中学生物课程目标,课程具体目标,课程总目标,初中,高中,初中生物课程目标,2、课程具体目标,1、课程总目标,(1)知识,(2)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2.2中学生物课程目标 2.2.2.1初中生物课程目标,1.

11、课程总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1)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2)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3)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2.课程具体目标,知识a.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b.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

12、理的健康发展。c.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2.课程具体目标,能力 a.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b.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c.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d.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

13、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b.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c.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d.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e.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案例研究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课程目标部分(生命科学,5-8年级),通过5-8年级的活动,所有的学生应该具有理解以下内容的能力:1.生命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繁殖和遗传。 3.调节和行为。 4.种群与生态系统。 5.生命体的多样化和适应性变化。 6.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初中阶段,学生应从个别生命体的

14、观点出发去研究生命科学发展到生态系统的模式,并且建立起对生命系统细胞层次的理解。,中美两国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的课程目标的比较,2.2.2.2高中生物课程目标,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各方面得到方展:a.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b.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c.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2.2.2.2高中生物课程目标,d.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e.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

15、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f.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案例研究香港生物科综旨目标,在香港本课程具体宗旨是学生获得以下能力:1.认识生物之繁复,生物彼此之关系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2.认识人是生物之一种及人在自然界中之地位。3.能够解决困难及对问题懂得缜密地思考。4.能够欣赏生物界之美景并尊重一切自然界之生物。5.具有研究生物学上之一般技术与态度并能与他人商讨。,香港和大陆高中生物课程目标的比较,内地和香港高中生物教材中STS(STSE)教育内容的选择上,

16、存在一定的共性:体现了生物学科的发展;关注生物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重视高中生学龄段的特点;重视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不同点:标准对教材的STS(STSE)教育的指导性、明确性和针对性有差异;教材中STS(STSE)教育的呈现形式和内容广度、深度各不相同;对学生“职业准备”的关注程度不同;STSE教育对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影响有差别。,课程的具体目标,知识 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

17、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b.关心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对我国生物科学和技术发展状况有一定的认识,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与责任感。c.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e. 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

18、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f.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力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P39.,2.2.3科学的本质与科学素养,2.2.31科学本质的特征从词源学上看,英文“科学”(sc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中的scientia,意思是知识、求知。科学本质归纳为以下特征第一、科学应该具有系统化,它是对个别对象的一般性、共同性、规律性的描述。第二、科学要对统一性和预测性做解释。,第三、科学是极为严谨的、它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第四

19、、科学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人们不断地用过去的知识创造新的知识。第五、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的探索是一种带有游戏性的活动。第六、科学与技术之间呈现一种极其复杂的互动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七、科学家对待实验和一般人是不一样的,科学家在追求预想结果的时候,格外关注这些实验带来的副产品和副结果。第八、科学是不可替代的,然而科学是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的。第九、科学不仅仅是知识的本体,而且是一种思维方法。第十、科学是人类共同的文化。,2.2.3.2科学素养的内涵,1.科学素养的内涵科学素养:是对个人决策、参与公共和文化事务以及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过程的知识理解。科学素养的内涵所涉及到

20、的范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对科学和知识点理解;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2.确定科学实验内涵的维度,我国的专家在科学(七-九年级)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中,认为科学素养应当包括以下四个维度:(1)科学探究(过程、方法、能力);(2)科学知识和技能;(3)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4)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科学行为和习惯,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和能力,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价值观,3.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2.3 生物课程,2

21、.3.1生物课程发展概述,2.3.1.1中学生物课程性质和地位2.3.1.2生物学课程的价值2.3.1.3全国中小学生物课程设置内容回顾2.3.1.4国外生物课程改革简介,2.3.1.1中学生物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性质: 从课程性质来说,中学生物课程既属于学科课程,同时又是一门科学课程,而且还具有技术课程的性质。 一方面,生物课程属于学科课程。 另一方面,生物课程是科学课程。,地位: 首先,中学生物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须具有的基本素养。 另外,人类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文化,经济,道德等问题都与生命过程密切相关,一些与人类关系密切的领域,如医药,

22、农业,环保,人口,资源等,也被认为是生命科学技术的实际应用,所以它是人类文明和基础文化的一部分,它作为人类知识的重要领域已得到充分肯定。,2.3.1.2生物学课程的价值,主要表现为: 生物科学的学科思想和学科方法 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生命健康教育价值 生物科学技术教育价值 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学生终身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2.3.1.3我国中小学生物课程设置内容回顾,生物课程设置:是指这一课程哪些学段中开设,课程形式以及在各学科授课总学时中所占的比例等要求。我国各个不同时期生物科学的发展和中小学生物课程的设置的特点 。,1.清末时期 我国清末时期生物课程设置内容

23、回顾,2.民国初年 1912年国名政府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规定中学校乃设置博物课程。1993年颁布中学校课程标准,规定了各学科开设的年级,讲授的内容和课时数,其中博物课在一二三年级的授课时数每周分别为3、3、2。3.新学制时期 1922年11月1日,国名政府公布“学校系统改革案”,史称“新学制”新学制采用“六六三”制,并在1923年6月刊布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我国新学制时期生物课程设置内容回顾,3.新中国时期A.1949年大陆地区中学开设分科的生物课程,初一到初三年级开设的生物课程分别称为“植物”、“动物”、“人体生理卫生”。内容上分,可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B.20世纪90年

24、代,初中生物在分科,修改后初中各年级生物学统称为“生物”。C.21世纪,开设综合理科课程,并在广东、辽宁、山西等地进行课程实验区的实施。,我国高中阶段生物课的分科课程包括:选修和必修 选修:根据学生兴趣和志向,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以便为学生选择学习方向和择业提供帮助。 必修:在初中生物课基础上,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旨在进一步提高全体高中生共同的生物科学素养。,2.3.1.4国外生物课程改革简介,1957年,苏联第一课人造卫星的发射引发了西方国家科学课程现代化远动,这场课程改革主要有两个特点: 第一,吸取结构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主张安学科结构来设计课程。 第二,除了强调知识的结构,还

25、提倡生物学教学应以探究为基础。美国由生物科学课程研究会(BSCS)编制,由美国科学基金会赞助,英国由纳菲尔德基金会赞助编制的率先将生物学转向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学科主义课程以重视基础知识和理论,基本方法和技能为特征,同时不忽视社会的需求和个人的兴趣爱好,使学校教育与获得美好的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建立一种使人性、理智和社会互相协调的新型生物课程。生物课程的改革主要受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以及教育改革的推动。如:20世纪后半期美国的中学BSCS生物课程改革就是一个典型事例。,总体来说,各国课程改革普遍围绕两个中心点:,第一:强调知识的基础性和系统性,让学生掌

26、握最核心的知识,以满足未来社会的需要。第二:强调发展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更新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围绕两个中心,课程改革呈现两大趋势: 一;课程综合化 二;课程的基础性与课程系统性 综上:课程综合化和课程的基础知识与课程系统性相统一。,2.3.2生物课程及其设计,2.3.2.1生物课程设计的原则2.3.2.2生物课程设计的内容,课程设计原则,遵循生物课程标准体现生命科学的特点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生物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一下几部分内容: 1.学生特点分析 2.课程目标的设计 3.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 4.教学策略的设计 5.评价系统的设计,如下表所示:,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