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边的老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边的老人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A,1,桥边的老人,海明威,2017、5,A,2,海明威(l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我们在必修3学过他的老人与海),A,3,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 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30、40年代他转而塑造摆脱迷惘、悲观
2、,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第五纵队,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50年代后,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中篇小说老人与海。,A,4,文学常识迷惘的一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这个名词源出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辞,于是“迷悯的一代”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 所谓“迷惘的一代”,意思是指由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一代。在20年代初期,美国一批初登文坛的青年作家,他们年龄相仿,经历相似,思想感
3、情相近,文艺创作倾向也约略相同,他们带着玫瑰色的幻想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他们所看到的尽是残酷的厮杀和恐怖的死亡。他们的幻想破灭,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他们憎恨战争,但不知如何才能消灭战争,心情苦闷,对前途感到茫然。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动荡不安和社会危机,又加重了他们心灵的空虚和苦闷。他们没有明确的社会理想,只能消极逃避现实的斗争,躲到个人的小天地里去,企图用爱情、友谊、寻欢作乐来解除精神的痛苦,想在富有刺激性的活动中使自己振奋起来。,A,5,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 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A,6,小说读什么,怎么读?,一、整体阅读,初步感知。二、局部阅读,把握重点,本篇阅读提示
4、:1、从标题看场景;2、从时间(环境)看构思;3、从人物看主题。,A,7,对战争的控诉,对生命的怜悯。,一、整体把握, 人物:,作者主要描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是主人公桥边的老人;一个是线索人物我。 老人是个怎么样的人? “我”是谁?由“我”来说这个故事好处和缺点各有哪些?,情节:,老人与“我”的对话,环境:,战争来临前,主旨:,A,8,二、文本研讨(一):环境描写,以简单的白描手法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战争来临前忙乱的极富写实效果的画面。,齐读第一段: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扳着轮辐
5、在帮着推车。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太累,走不动了。,讨论:这一段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渲染战争将临的气氛;点明主旨,变现了战争的残酷性;交代地点、人物;衬托出老人的孤独与无知。,A,9,文本研讨(二):人物塑造,讨论:老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_的老人,年迈孤独、单纯善良、苦于战争,他热爱故乡、热爱(尊重)生命、热爱和平(与世无争),对未来感到迷茫,讨论:小说描写老人的主要方法。,主要是通过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另外还有情态描写、动作描写等。,A,10,老人只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是千千万万无辜受
6、害者的代表。残酷的战争来了,将他的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所以通过对这样一个小人物的刻画,更能展现出战争的罪恶,对于表现小说的主题具有重要作用。,文本研讨三:小说塑造”老人“形象的意义,冰山理论,“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冰山理论”就是:文本要简洁,即“少”;叙述者要不动声色,即“静”。海明威认为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与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来,不要袒露出来。所有这一切被省略的东西,读者会通过自己的想像加以联接与弥补的。,A,11,文本研讨四:找出并分析文中的“隐藏” 1、 细读小说的主体部分(对话部分),看看作者隐藏了什么?,(一)“你从哪儿来
7、?”我问他。“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微笑”作者隐藏的是:老人暂时忘却身处艰难凶险而微笑,是因为谈起了故乡,因为热爱故乡,因为故乡有他温暖的回忆,包括对这些动物的回忆。,A,12,(2)“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最后几辆大车”没赶上,就意味着老人要留在战场上了。平静而简洁的叙述中隐藏的是“我”对老人命运的深深担忧。,与老人命运相关的句
8、子还有哪些?,“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坐了下去”也就意味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来。,A,13,讨论:明知此处即将成为战场,“我”两次劝老人离开,老人为什么不走?(1)“我七十六岁了。我已经走了十二公里,我想我现在再也走不动了。”老人因为体力不支,疲惫不堪。(2)“那边我没有熟人”。老人还有对故园的留恋,有对未来的茫然,也因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而使求生的欲望减退了。,A,14,(3)“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
9、,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因为在这简单的疑问背后深深隐藏着老人对动物的同情、担忧。 老人“没家”,也就意味着没有亲人,那些动物是与他相依相伴的。但是,战争来了,人们自顾自的逃离,动物是最无助的,被人们抛弃在战火中。,A,15,讨论:这位老人连自己的生命都难以自保,为何还念念不忘他的那几只动物? 在老人眼中,动物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命是一样可贵的,老人博大的爱心,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与残害生命的战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生命何其可贵,战争多么残酷!,A,16,(4)“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
10、在照看动物。”讨论:这个句子中老人强调的是哪个词?隐含了怎样的意思? “只是”意味深长。这里交织着一种“怨”与“冤”的情感:我只是在照看动物,招谁了惹谁了?为什么要毁了这一切?在这个“只是”中隐藏着的是对战争的控诉。,A,17,语言简约 寓意深远,“冰山理论”即叙述用“减法” 。 含而不露的手法,使小说充满了弦外之音,给读者想象空间。使叙述客观真实。素描式的叙述,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 因此,“冰山理论”应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文本的简洁,二是含义的丰富含蓄,三是叙述者的不动声色,冷静。,A,18,“我”是谁?由“我”来说这个故事好处和缺点各有哪些?,1、“我”是谁? 课文有关介绍:“我的任务是
11、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文本研讨五:叙述视角和人称,推测:“我”也许是名战地记者,也许是名抗击法西斯的战士。,A,19,2、由“我”来说这个故事好处和缺点各有哪些?,答案要点:(1)由“我”来讲述故事,给读者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有很强的真实感、亲切感。(2)采用第一人称,可以避免作者的介入,更多的是显示故事而不是讲述故事,显得比较客观。具体说来,小说通过“我”之眼,通过“我”与老人之间的对话,尤其是老人三次唠叨着“猫会照顾自己,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这样的细节描写,将老人的内心之痛刻画入微。,A,20,
12、(3)由“我”来讲述故事,“我”所知道的内容是有限的,比如这个老人的身份、经历和未来,很难把故事的全部内容呈现出来。但给读者留下了思索的空间。这便是海明威所推崇的“冰山理论”。,A,21,点拨这种由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来讲述故事的视角便是有限视角,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通常用第一人称。,小说还有一种视角是全知视角。请看莫泊桑项链中的一个片断:,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 她不能够讲究打扮,只好穿着朴朴素素,但是她觉得很不幸,好像这降低了她的身份似的。因为在妇女,美丽、风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A,22,有限视角与全知视角的区别是什么?,全知视角的的叙述者是全知全能的,了解小说全部的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和命运,甚至在叙述过程中加入评论及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有限视角的叙述者则只介绍故事的部分情节,把其他部分内容隐藏起来。,A,23,小说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