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血管周讲义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25557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7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例讨论血管周讲义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病例讨论血管周讲义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病例讨论血管周讲义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病例讨论血管周讲义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病例讨论血管周讲义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例讨论血管周讲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例讨论血管周讲义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病例讨论血管周,病史:5岁儿童,头痛,呕吐,左侧肢体乏力1月余,左侧肢体肌力3级,CT,病理结果,血管周细胞瘤(血管外皮细胞瘤),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概述,血管外皮细胞瘤(hemangipericytoma,HPC):是一种不常见的软组织肿瘤,可发生于身体各部位软组织中,以肺、骨骼最多见,其次可见于肾、肝脏和皮肤,在中枢神经系统是一种少见的富血管性肿瘤.,HPC的起源及WHO分类,1942年Stout和Marry首先报道并命名HPC。目前认为HPC起源于毛细血管的Zimmerman细胞,又称血管周细胞,它是紧贴毛细血管网状纤维断续排列的梭形细胞,具有多分化潜能。1954年Begg和Garret

2、首次报道原发于颅内的HPC。Kawashima认为颅内HPC与外周HPC存在不同的分子表型,并且其起源可能与蛛网膜细胞存在密切关系。这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证实。,临床表现,HPC患者的病程一般较短,从发病到确诊多在12个月以内,多见于男性,男女比例可达2:1左右。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成年人多见,且年龄多在45岁以下。症状无特殊性,主要为局灶压迫和颅内压增高症状为主,也有以自发性颅内出血起病者。颅内HPC除了容易原位复发和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外,还可以出现颅外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骨、肝、肺。,影像学诊断,CT:平扫多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等、略高或混杂密度颅内占位,边界清晰,周边颅骨多有侵蚀,瘤内多无

3、钙化。增强后肿瘤明显强化。MRI: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且随回波时间的延长信号有所衰减。肿瘤多有明显边界,形态呈分叶状或瘤周有“蘑菇样”小结节,瘤组织内可见丰富血管流空信号和血窦样结构。增强后病灶呈明显持续强化,强化效应类似于动脉瘤的强化征象。DSA:典型的表现为静脉期延长的螺旋状血管性结构。PET:蛋氨酸摄取量增加5倍,肿瘤呈高灌注,且高灌注区葡萄糖利用率降低。,影像学诊断,病理学特点,肉眼观:呈分叶团块状,灰红或红色,质地坚韧。光镜下:瘤内有许多内衬扁平细胞的毛细血管,壁菲薄,或扩张成血窦,或受压呈裂隙状,相互吻合似“鹿茸”状。短梭形、圆形或卵圆形肿瘤细胞围绕毛细血管

4、呈“洋葱皮”样或片状排列。瘤细胞胞浆中等,胞质染色普遍较淡,细胞边界欠清,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核膜明显,核仁明显1-2个,染色质较细多靠近核膜。,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发现瘤细胞间富有CD34和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阳性的血管及裂隙,且波形蛋白(Vim)阳性,上皮膜抗原(EMA)阴性。电镜下:肿瘤细胞散在分布于毛细血管周边,细胞间无桥粒和缝隙连接,细胞浆相对丰富,细胞膜表面可见一层清晰的基板,胞浆内可见线粒体粗面内质网轻度扩张,细胞核形态不甚规则,可见核膜凹陷及异常形态的胞核,核仁较大。,病理学特点,HPC与脑膜瘤的鉴别诊断,HPC病程较短,多不超过1年;而脑膜瘤的病程相对较长。HPC多见

5、于男性,男女发病比例可达2:1;而脑膜瘤则多见于女性。HPC的CT扫描以毗邻骨质破坏多见,少见骨质增生及瘤内钙化;而脑膜瘤则多见骨质增生及钙化,少有骨质破坏。MRI扫描可见HPC瘤体多分叶,周边水肿少见,基底多窄,信号可混杂,瘤内常可见坏死囊变,时有血管流空现象及血管窦;而脑膜瘤无上述表现。,HPC与脑膜瘤的鉴别诊断,DSA可见HPC可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并可见静脉期延长及特征性的螺旋状血管结果;脑膜瘤则无上述表现。病理检查光镜下HPC多见毛细血管,可形成“鹿茸状”的血管窦;而脑膜瘤则多为沙砾样或纤维团结构。免疫组化:HPC的Vim阳性,而EMA阴性;脑膜瘤则两者均为阳性

6、。,治疗方法及预后,手术全切或扩大切除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因肿瘤血供丰富,术中可见肿瘤表面及周边硬膜密布增生的丛状血管,手术的关键在于控制和减少出血。有学者提出对于术前怀疑HPC的患者应行DSA,栓塞其主要供血血管后再行手术切除以减少术中出血。Soyuer等研究结果:全切除的无复发率为84%,部分切除的为38%,组间差异明显。,治疗方法及预后,对于术后放疗,很多研究认为有必要。Kim等报道单纯的全切肿瘤与全切肿瘤并术后常规放疗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0%和100%,且差异显著。Dufour等报道9例未行术后放疗的患者有88%的复发率,而术后常规放疗的患者复发率仅为12%。因此对于HPC,目前的治疗观点认为首次手术争取全切,随后的术后放疗能延缓原位复发,延长生存期。,治疗方法及预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也是一种选择Someya等报道肿瘤直径小于2cm,50%等剂量线的照射剂量大于15Gy时,9例患者均反应良好。Galanis等对复发的直径小于25mm的肿瘤,边缘照射剂量在12-18Gy,10例患者的20枚肿瘤均反应良好,中位随访时间为3年时未见复发。,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