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防诈骗主题班会 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26417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防诈骗主题班会 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小学生防诈骗主题班会 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小学生防诈骗主题班会 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小学生防诈骗主题班会 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小学生防诈骗主题班会 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防诈骗主题班会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防诈骗主题班会 ppt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防诈骗主题班会, 一(3) 安全主题班会,当前,在小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他们中有人被敲诈,有人被欺负,甚至有人被拐买,此类案件比比皆是,甚至有上升的趋势。因此,我们小学生要加强安全防卫意识教育,培养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 俗话说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我们该怎样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安全防范措施:,第一、要学法、守法、懂法、用法。,第二、要有及时报告的意识。特别是个子矮小,体力单薄的学生遇欺时,要及时报告家长、老师,请求其出面解决。,第三、要有机警的报警意识,即遇危急时临危不惧,寻找脱身之遇,求助于警方帮助。, 第四、要谨慎交友。,防拐卖、

2、防诈骗从我做起 如何防范,独自一人在家时,当我们独自在家时,记得把门锁好,门外来了任何人说任何理由都不要把门打开,如果是爸爸妈妈回来了,他们会自己用钥匙开门的。,和小伙伴在外玩耍时,和小伙伴一起在外面玩耍的时候一定要结伴而行,不能单独到偏僻、荒凉的地方玩耍。,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饮料、糖果、礼物和搂抱,不要和陌生人去任何地方。,独自外出时,不要向陌生人介绍自己的家庭、亲属和个人爱好等个人信息。,遇到陌生人搭讪时,放学离校时,我们每天放学时,会有很多家长到学校门口来接,一定要认清自己的家长确认后跟老师打过招呼才可以离校。,与家长一同外出时,当我们和爸爸妈妈一同去大型活动场所或者热闹街道时,千万不可以

3、离开家长的视线范围,以免因人多拥挤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1、若在公共场合发现受骗,立即向人多的地方靠近,并大声呼救;,2、如发现已被控制人身自由,保持镇静,设法了解买主或所处场所的真实地址(省、市、县、乡镇、村、组)及基本情况;向人贩子、买主及相关人员宣讲国家法律,告知严重后果,伺机外出求援或逃走;,如果发现自己被拐卖,你该怎么办?,4、不要放弃,想方设法,寻找机会向公安机关报案,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通过网络等一切可与外界联系的方式尽快报警,说明你所在的地方、买主(雇主)姓名或联系电话。,3、采取写小纸条等方式向周围人暗示你的处境,请求外人帮助,设法与外界取得联系;,预防电信诈骗 安全防范篇

4、,小学生防范诈骗安全知识,常见诈骗手段,一、冒充法院通知领取传票,要求转账至“安全账户”,公检法机关从未设立“安全账户”,切勿相信此类电话或短信。,二、谎称购车退税,政府部门税费减免,市民必须持相关证件到指定地点办理,绝不会电话通知,要求直接办理或转账。,小学生防范诈骗安全知识,常见诈骗手段,三、冒充熟人打电话,“猜猜我是谁”,接此类电话,直接询问对方姓名,确认身份再聊。,小学生防范诈骗安全知识,常见诈骗手段,四、汇款账户变更短信,一定要确认对方身份及账号的真实性。切记不要立即汇款。,小学生防范诈骗安全知识,常见诈骗手段,五、盗用QQ冒充熟人借钱,切记不要立即汇款。要用电话确认对方身份的真实性

5、。,小学生防范诈骗安全知识,、常见诈骗手段,六、虚假中奖,牢记“意外之财不可取”。千万不要支付获取奖品的手续费等。,小学生防范诈骗安全知识,常见诈骗手段,【虚假中奖】漫画,七、手机陌生电话,响一、两声就挂断。,切记此类电话不要回。一旦回复,可能支付高昂电话费。,中小学生防范诈骗安全知识,常见诈骗手段,小学生防范诈骗安全知识,如何预防电信诈骗,做到“三不一要”: 不透露:不贪小利或言语诱惑,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个人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应立即与身边亲友核实或求助110。 不轻信:不轻信不明电话或手机短信,不轻信不法分子的花言巧语或危言耸听,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短信电话,不给不法分

6、子布设圈套的机会。 不转账:封堵不法分子的最后一扇门,不向陌生人或不明账户汇款转账,保证自己银行卡内的资金安全。 要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以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工作,警方郑重提醒,凡接到“公安、法院、检察院、银联、邮政、税务、教育”等单位工作人员电话或短信,称“领取传票、银行卡透支、身份信息被冒用、涉嫌洗钱犯罪、包裹藏毒、发放购车补贴和义务教育补贴”等内容的,均为诈骗! 请各位同学转告父母、亲属、朋友,特别是爷爷、奶奶们: 接到此类电话或短信的,切勿相信! 如有疑问,可直接拨打110或向当地公安派出所、社区民警报警求助。,小学生防范诈骗安全知识,3、如何预防电信诈骗,同学们,让我们在听爸爸妈妈和老师话的前提下,用勇敢和智慧来保护我们自己的安全,不要给任何坏人可乘之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