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ppt课件(完整).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26682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14.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运动ppt课件(完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地球运动ppt课件(完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地球运动ppt课件(完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地球运动ppt课件(完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地球运动ppt课件(完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球运动ppt课件(完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运动ppt课件(完整).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行星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坐地日行八万里, 隔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必修一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一、地球的自转,1.什么是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 自转轴:地轴。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经线与经度,赤道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思考?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看遥天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在哪?,(一)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一、地球的自转,(一)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顺时针,一、地球的自转,(一)地球的自转,方向:

2、,自西向东,周期:,探究1 地球自转的周期,3600,23小时56分,360059,24小时,科学研究计时,生产生活计时,(一)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1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速度:,探究2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与线速度,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 处处相同,均为15/时线速度:赤道处最大,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指哪里的线速度?、哪个纬度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赤道),(南北纬60),二、地球的公转,(一)地球公转1.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黄道)2.公转方向自西向东3.公转周期1恒星年,365日6时9分4.公转速度近日点(每年1月初)最快, 远日点(

3、每年7月初)最慢,近日点(每年1月初)地球南极倾向于太阳,远日点(每年7月初)地球北极倾向于太阳,与课本P21图1-14对比看, 思考地球公转的特点?,? 地球仪为什么是倾斜的?,第一章 行星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15,经度的划分,东经,西经,15,30,45,60,90,30,45,60,90,0,本初子午线,向西增大,向东增大,15,经度,180,120,0,30,45,60,75,90,105,135,150,165,165,150,135,120,105,90,75,60,45,30,15,15,西经,东经,经度划分:,书写方法:北京:,东经116

4、 或116E,从0经线起,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北极,本初子午线,在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有座子午宫。那里有一条宽十几厘米,长十多米的铜制子午线。铜制子午线嵌在大理石中间,笔直地从子午宫伸出,它就是本初子午线地面标志。,东、西半球的划分,划分标准:西经20度、东经160度,东、西,两个半球划分: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如图),20W,160E,160E,20W和160E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西半球,东半球,纬线与纬度,书写方法:北京:北纬40 (或40N),赤道0 南北极点90,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世界上最雄伟

5、的赤道纪念碑,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以北24千米的圣安东尼奥镇上的赤道纪念碑,碑高30米,四方塔体坐落在一个直径为100米的大圆盘上。碑的四面刻有代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西班牙文字母E、S、O、N,并书有“这里是地球的中心”字样。碑顶放置直径4.5米的铝质大地球仪,北极朝北,南极朝南,中间用白线标示的赤道从球面一直延伸到碑底部的石阶上。慕名而来的游客都喜欢两脚踏在赤道线两侧,拍一张跨“世界之半”的照片作纪念。,思考?,昼夜是怎样形成的呢?地球不自转,地球上会不会有昼夜?昼夜为什么交替?,晨昏线,光照图,光照图中地方时计算原则:,1.晨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上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

6、上地方时为18时.2.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2时,和正午线相对的另一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3.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同一晨线上同时日出,同一昏线上同时日落(但地方时不同,太阳直射赤道时地方时与日出和日落时间相同).4.从西向东顺地球自转的方向经度每增加10,地方时增加4分钟.,思考?根据某地某日昼长,如何计算日出和日落地方时?,晨昏线,(晨线),晨昏线,晨线和昏线的判读:,晨线,昏线,夜半球,昼半球,昼夜状态的表达太阳高度,什么叫太阳高度?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多少?昼半球、夜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的情况如何?,我们通常说的一天24小时,是指什么周期?,(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

7、昼夜、昼夜交替的成因晨昏线、晨线/昏线的判读太阳高度(昼夜状态的表达): 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高度. (在黑板上板图解释)昼夜交替的周期:24小时, 1太阳日,(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产生地方时差地方时概念: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正午12时,将连续两个12时之间等分为24个小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原因: 地球自转,因经度而不同.,原理: 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差1 ,地方时差4分钟.同一日期内,东早西晚.,12,所求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分(东“” 西“”),如:杭州市(120E)为10时,求北京(116E)的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杭州的地方时44分

8、=10:0016分 = 9:44,0,180,东十二区,地球自转方向,时区:,全球共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经度15 ,中央经线:,每个时区中间的那条经线,等于时区数15 ,区时:,定义:就是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标准时),计算原理:东加西减,日界线两侧钟点相同但日期正好相差一天。,ACTITY活动:请同学们阅读P19第2小题,已知某地的经度求该地的时区,已知经度数15,若所得余数 7.5时区数为所得商+1,计算:东经116,西经110所在的时区?,注意,【活动】(请同学们认真阅读P20的内容回答相关问题),1.如果两个时间相加超过24小时,那么日期加上1天,而时间减去24小时;如果两个

9、时间相减,不够减时,那么日期减去1天,而时间加上24小时.2.有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用时区数轴,这两种方法也适合地方时计算)在中时区两侧(或同在东时区或同在西时区)的换算:所求地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的时区差加减号选取的原则:东加西减时区差求法:同减异加,下图A和B相差13小时,若两地同时位于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减;若一个位于东时区,一个位于西时区,则加.要注意的是,如果计算结果小于24小时,那么日期不变,时间也不变.如果计算结果大于24小时,那么日期加上1天,而时间减去24小时;如果计算结果是负数,那么日期减去1天,而时间加上24小时.过日界线区时的换算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1天相隔时区

10、数加减号选取原则: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则加1天,减去相隔的时区数;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则减1天,加上相隔的时区数.,相隔的时区数=(12-已知地时区数)+(12-所求地时区数),3.从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两个经度相差较大的城市往往出现大于24或小于0的情况,涉及日期变更.方案之一:划定国际日期变更线.(思考)有了国际日期变更线,在世界的时区中就有了一个特殊的时区,为什么?(东西12时区.这两个时区实际上是在同一个时区,中央经线是1800经线.两者各点一半.在1800经线东侧是西12区,1800经线西侧是东12区.),下图A和B两地相差11个小时,时区图, 读图思考:1、中时区以哪条经线作为中央经

11、线?2、哪两个时区合二为一?3、北京位于哪个时区?4、北京时间为9月19日9:00时,求纽约(西五区)和东京(东九区)的时间?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中时区)是多少?,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经过长达3年的十分艰苦的海上航行,于1522年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探究 :1521年,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之后,水兵们发现,在航海中丢失了整整一天!为什么?,探究 :1521年,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之后,水兵们发现,在航海中丢失了整整一天!为什么?,(船队向西航行,地球向东自转,船队每天向西航行1

12、50就比当地时间多1小时,因此船队每天是以25小时航行的.绕地球1周,自然少24小时即1天. ) 船队向东航行呢?,172.5E 180 172.5W,东12区,西12区,日界线,A、国际日期变更线,两侧日期要变更,B、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并不完全与180度经线重合,C、实际应用中,日界线还有一条,即地方时为0钟点的经线,时间不变;日期减1天,时间不变;日期加1天。,0,日界线:国际上统一规定,原则上以1800经线作为地球上的“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实践运用:日期图判读?,日期图判读,1800经线,0(或24点)经线,日期分界线(日界线),例:

13、如图的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区为3月21日,非阴影 区为3月22日.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 NA的经度_ NB的经度_,(2) 这时北京时间为3月_日_时,600E,1800,22,4,(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发生偏转 偏转规律: 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赤道上,不偏。 判断方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 注意:四个手指指向物体初始运动方向,掌心向上,母指为偏向.地转偏向力对地球环境有何影响?主要表现在:河流(水流);大气(气流);地球形状等.,练习:学海导航P158和9小题,地球公转演示,地球公转速度演示,一年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14、示意图,从A到E为一回归年=365天5时48分,黄赤交角度数=南或北回归线度数,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例: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时,太阳光在地球表面直射点的位置是:( )A.在北回归线以南,并向北移动 B.在北回归线上C在北回归线以南,并向南移动.D.在北回归线以北,并向北移动,C,1.形成五带,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 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寒带: 极圈之内,(二)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思考: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有什么关系?,注意:黄赤交角等于回归线度数=23.50,思考? 黄赤交角变大或变小五带范围将怎样变化?,1.概念:太阳光线与某地地平面所成的角度。(如图H)2.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可以

15、通过观察物体影子的长短来比较太阳高度角的大小,观察:当太阳上中天(正午,地方时为12时)时,影子最短。据此判断,此时的太阳高度角最大。即正午太阳高度.,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随纬度的变化:同一时刻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随季节变化,夏至日: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值冬至日: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春分、秋分:赤道为最大值,向南、北逐渐递减,H=900某地纬度直射点纬度H=900-|=900-纬度差,(同一半球取“”,不同半球取“”),(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4用数学方法推导正午太阳高度角公试),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规律 (以同升湖280

16、N为例),图中: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一回归年=356天5时48分),正午太阳高度角演示,长沙夏季高温的原因?,光照图绘制(特殊线),(6月22日光照图绘制过程),实践运用: 等太阳高度线? 房地产开发中楼间距问题? 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问题?等(见学海导航P21 (910题),特殊日照图绘制,例:假如黄赤交角扩大为25,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为:( )A、冬至日变大,夏至日变小 B、冬至日变小 ,夏至日变大 C、夏至日变小,冬至日变小 D、冬至日变大,夏至日变大,黄赤交角变小呢?,B,地方时演示,昼夜长短演示,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而且越向南昼越长,南极出现极

17、昼,北极出现极夜。 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3.昼夜长短的变化,思考?在图中如何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完成活动P22各题),晨昏线与极圈的位置关系如何?,如何根据某地某日昼长,计算日出和日落地方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而且越向北昼越长,北极出现极昼,南极出现极夜。 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思考?如何计算图中特殊线正午太阳高度角?,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切点所在的地方时为多少?,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思考? 图中的太阳高度角是怎么计算的?,规律: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地方,昼长=夜长 (见学海导航P20(78题),图中晨昏线和经线位置关系如何?,如何判读日照图? (以后讲),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1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活动】P23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并回答这一回题. 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如何?,阳(公)历的闰年和平年是怎么回事?,北温带一些国家采用的四季(使季节和气候相吻合),春季 (3. 4.5)夏季 (6.7. 8)秋季 (9.10.11)冬季 (12.1.2),看上图思考? 欧美四季为什么比我国传统四季晚一个半月?,4.四季变化,(中纬度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