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的人格理论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27497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罗杰斯的人格理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罗杰斯的人格理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罗杰斯的人格理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罗杰斯的人格理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罗杰斯的人格理论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罗杰斯的人格理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杰斯的人格理论ppt课件.ppt(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罗杰斯的人格理论,人本主义代言人-罗杰斯,理论观点,人性观人格界定现象场人格结构人格发展人格适应人格动力,人性观,罗杰斯对任性的看法与我国的孟子很相似,都认为人性本善,而且都是朝向自我实现、成熟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的。他认为宗教信仰尤其是基督教让我们相信人是有罪的。人们会犯错是因为个体没有完全将个人的功能发挥出来。他的理论观点是根据二十多年的心理治疗经验得出来的,他曾承认自己对人生并非持乐观的态度他承认人由于内心的防御和恐惧,会做出惨绝人寰、穷凶极恶、反社会及杀人的事情来。但是在对这种人进行治疗时,会发现他们内心深处存在着强烈的向上的力量,这是最令人振奋、鼓舞的事情。这就是他的理论中对人性的假设

2、。他假定人的内心都存在一种自然成长的力量,会朝健康、自我实现、自我了解的人格前进,而真正使人变坏的是企图控制人类的欲望。他认为恶来源于社会,文化的影响才是造成恶行的主要原因。他说我们的文化,越来越依赖于对自然的政府和对人的控制,因此正处于衰落之中,在废墟上涌现的将是新人,是高度觉醒的、自我知道的。总而言之他的人性观就是始终相信人性本善,改变人类之善的是社会。,人格界定,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力求自己得到最大发展的心理倾向,这是生物进化过程中所遗传的内容。人不仅要实现其生物潜能,还要实现其心理潜能。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潜能、个性和价值观,所以要尊重个人的经验和感受。人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

3、罗杰斯主张要建立人与人之间正向的关怀和充分的尊重,使人的个性能够得到正常的发展。,现象场,现象学强调个人的经验,认为人的世界就是经验的世界,经验就是现象场,对个人而言现象场就是现实,是一个人在某一刻的整个意识的范围。现象学认为每个人对于周围的世界,都有其独特的知觉,一个人的所有行为反应都与他所经历过的和感受到的现象场有关系。他认为行为的原因不是事件,而是主体对事件的知觉,由于个人对事件知觉的变化,行为会随之变化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这个主观世界可能跟当时的客观化境保持一致,也可能与环境有较大的距离,包括当事人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知觉,而行为时是最重要的原因。,人格结构,(一)自我:自我是

4、一个具有组织性、一致性和整体性的知觉模式,虽然自我会变化,但它总是维持这个组织的特性。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可以支配人的行动的,而罗杰斯认为自我是那些与自己有关并能被个体意识到的经验。罗杰斯非常重视自我概念和行为适应之间的关心。(二)理想自我是个体希望自己能够具备的样子。理想自我具有的品质是个体认为最重要和有价值的东西,可以是生理方面的,也可以是能力、财产或者社会地位方面的内容。认为给提的自我概念应当和理想自我接近,这样自己本省的知觉和所希望的形象相符合,人们对自己就会感到满意。还认为心理健康的人的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是相当接近或相互符合的。,人格发展,他认为人的发展受到他人的评价。在他的理论中,自

5、我是个格的核心部分,自我的充分发展是个体生长和发展目标,所以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其实就是自我的形成和发展,罗杰斯认为影响自我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积极关注的需要 自我概念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它依赖于环境中的许多因素。一个人在与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如父母、兄弟姐妹、老师朋友等交往时,会逐渐形成建立在周围人评价基础上的自我。积极关注的需要就是指生活中得到周围人的关心、同情、尊敬、认可、温暖等情感需求,每个人都有获得他人积极关注的需求,这种需求非常强烈和迫切,以至于小孩子会为了这种需求的满足而放弃某些其他的事情或者需要。,(二)价值的条件 要想得到别人的积极关注是有条件,需要

6、做某些事情才可以得到,如果做了另一些事情,就得不到这种关注,这就是价值的条件。当我们能做到这些条件的时候,提升我们自尊的可能就会增加。当价值的条件被内化,就会成为自我的一部分,可以指导人的行为。这种价值的条件对儿童的社会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有负面的作用。可能会阻碍儿童的成长和自我实现。(三)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都应当得到爱。他认为孩子需要的是父母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无论孩子是什么样子,无论孩子做了什么,无论孩子是聪明还是笨,都能获得父母的全部的真正的爱,父母是无条件的尊重孩子,也就是说孩子不会担心自己会失去父母对自己的爱和喜欢,他认为这对孩子的人格的发展是非常

7、重要的。 如果个体体验到的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就不会形成价值条件,积极关注和自尊的需求就不会与个体的评价过程相冲突,个体就可以成为功能完善的人。 他认为父母不必对儿童的任何要求都给予满足,但是必须将孩子的某个行为与孩子本身区分开来。不要让孩子的自我形象受到影响,不要影响他整个的人格发展。,人格适应,(一)自我的一致性他认为个体的功能要是维持各种自我知觉之间的一致性,并且在自我概念和经验之间起到调节的作用,也就是说个体所采用的行为方式多半与其自我概念相一致。个体愿意表现与其自我概念相一致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获得的经验能与自我概念相符合,那样就可以维持自我概念,而不必做任何的改变或修正。一个心理健

8、康的人,应该具有自我一致性,能够采取开放的态度,能够将他的经验同化到自我的结构中,也就是说,自我与经验是完全相符的、协调一致的,对经验是开放的,没有防御的。这样个体就能对环境有一个完整、准确、客观的认识,而且可以合理运用环境中的情况和事物以谋求自我的充分发展。这就是罗杰斯所说的功能完善的人。,(二)自我不协调当个体感受到自我概念与实际之间出现差距的时候,这个人就处于不协调的状态。这是一种内心紧张、纷乱的状态。个体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差距会使他产生强烈的焦虑。人们经常会采用否认的和曲解的防御方式来应付现状。否认是拒绝把有危险的经验纳入到自我概念中,使自我概念免受威胁。人们会拒绝接受与自我概念不一

9、致知觉和经验。既然有危险的经验不会为个体所意识到,那么个体如何能够察觉到它的威胁,从而采取自我防御呢?为此罗杰斯提出潜知觉的概念。他认为,有威胁的的经验在进入意识之前,会先经历隐觉过程,为当事人所察觉。而曲解会让经验进入意识层面,但是会曲解经验的含义。罗杰斯认为心理不健康的人,其自我概念与自身的经验是不协调。虽然这种否认或曲解的防御可能是在不知不觉中出现的,但是由于拒绝或排斥了对自我具有威胁性的知觉和经验,不愿意识到这些经验,个体就无法认识到客观环境的真实情况,那样就会妨碍他们的自我发展。,自我不协调是造成适应不良和病态行为的根源。知觉的威胁越多就越有可能去否认和歪曲事实,中等程度的不协调可能

10、会产生神经官能症,极端的不协调,会造成精神分裂。是所以适应不良是对自我的一种否认。由此可以看到,人格改变的困难非常大,因为本身就包含威胁。,人格动力,罗杰斯认为个体的基本动力就是谋求自我的充分发展,即自我实现的倾向。换句话说,个体有一种基本的驱力:实现自我、维持自我并提升自我。在他看来不仅人,所有的有机体,都具有求生、发展和提高自身的天生的需要。自我实现的倾向会促使个体发展,不仅仅指有机体生理方面的成熟,还包括其他方面的成长。罗杰斯认为这种倾向会促使个体从一个简单的组织成长为一个复杂的组织,从一个依赖的个体成长为独立的个体,从一个固执、呆板的状态发展为可以变化的、能够自由表达的状态,就是说,使个体更加复杂、独立、有创造性和责任感。他曾在诗中描述人生是一段积极主动的过程,就像长在大海岸边的一棵大树,笔直、坚强、活泼,不断地茁壮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