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流变理论分析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27612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石流变理论分析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岩石流变理论分析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岩石流变理论分析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岩石流变理论分析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岩石流变理论分析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岩石流变理论分析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石流变理论分析ppt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5.3.1 流变的概念5.3.2 蠕变的类型和特点5.3.3 描述流变性质的三个基本元件5.3.4 组合模型及其性质5.3.5 岩石的长期强度,5.3 岩石流变理论,三个概念: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时间无关,是否能恢复粘性流动与变形率有关,时间相关流变现象:材料应力-应变关系与时间因素有关的性质,称为流变性。材料变形过程中具有时间效应的现象,称为流变现象。岩石流变的种类:蠕变松弛弹性后效,5.3.1 岩石流变的概念,应力不变,应变随时间而增加,三个概念: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时间无关,是否能恢复粘性流动与变形率有关,时间相关流变现象:材料应力-应变关系与时间因素有关的性质,称为流变性。材料变形过程中具

2、有时间效应的现象,称为流变现象。岩石流变的种类:蠕变松弛弹性后效,5.3.1 岩石流变的概念,应变不变,应力随时间而减少,三个概念: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时间无关,是否能恢复粘性流动与变形率有关,时间相关流变现象:材料应力-应变关系与时间因素有关的性质,称为流变性。材料变形过程中具有时间效应的现象,称为流变现象。岩石流变的种类:蠕变松弛弹性后效,5.3.1 岩石流变的概念,加载或卸载时,弹性应变滞后于应力的现象,1940.05,1939.01,5.3.1 岩石流变的概念,阿尔卑斯山谷反倾岩层中蠕动,5.3.1 岩石流变的概念,湖南五强溪板溪群轻度变质砂岩、石英岩、板岩中的蠕动,深达4050m,5.

3、3.1 岩石流变的概念,a.稳定蠕变:低应力状态下发生的蠕变,图中Cb.不稳定蠕变:较高应力状态下发生的蠕变,图中A 、B,(1)蠕变的两种类型,5.3.2 蠕变的类型和特点,第一阶段(a-b) ,减速蠕变阶段:应变速率随时间增加而减小。第二阶段(b-c),等速蠕变阶段:应变速率保持不变。第三阶段(c-d):加速蠕变阶段:应变速率随时间增加而增加。,(2)典型蠕变三个阶段,5.3.2 蠕变的类型和特点,5.3.3 描述流变性质的三个基本元件,流变方程: 本构方程、蠕变方程和松驰方程研究岩石流变的方法 (1)经验方程方法根据岩石蠕变的试验结果,由数理统计学的回归拟合方法建立经验方程。,蠕变经验方

4、程的通常形式为:,5.3.3 描述流变性质的三个基本元件,常用的拟合函数幂函数方程、指数方程、幂指对数函数混合方程,右图是典型的大理岩应变()-时间(t)曲线.第一、二阶段轴向蠕变方程为拟合为:,侧向为:,5.3.3 描述流变性质的三个基本元件,(2)微分方程法(流变模型理论法) 将介质理想化,归纳成各种模型 模型用理想化的具有基本性能(弹性、塑性、粘性) 的元件组合而成。 形式:串联、并联,推导模型本构和特性曲线 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简便、形象、比较容易掌握,是大学本科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之一,(1)弹性元件 力学模型: 材料性质:物体在荷载作用下,其变形完全符合虎克 (Hooke)定律。称

5、其为虎克体,是理想的线性弹性体。 本构方程:s=ke应力应变曲线(见右图):模型符号:H虎克体的性能:a.瞬变性 b.无弹性后效 c.无应力松弛 d.无蠕变流动,5.3.3 描述流变性质的三个基本元件,(2)塑性元件 材料性质:物体受应力达到屈服极限0时便开始产生塑性变形,即使应力不再增加,变形仍不断增长,其变形符合库仑摩擦定律,称其为库仑(Coulomb)体。是理想的塑性体。 力学模型: 本构方程: =0 ,(当 0时) , (当0时),5.3.3 描述流变性质的三个基本元件,(2)塑性元件 应力应变曲线 模型符号:C 库仑体的性能: 当0时,=0 ,低应力时无变形 当0时,达到塑性极限时有

6、蠕变,5.3.3 描述流变性质的三个基本元件,5.3.3 描述流变性质的三个基本元件,(3)粘性元件 材料性质: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应力与应变速率成正比,符合牛顿(Newton)流动定律。称其为牛顿流体,是理想的粘性体。 力学模型: 本构方程: 应力应变速率曲线(见右图) 模型符号:N,(3)粘性元件 牛顿体的性能: a.有蠕变 即有蠕变现象,应变-时间曲线,5.3.3 描述流变性质的三个基本元件,(3)粘性元件 牛顿体的性能: b.无瞬变 c.无松弛 d.无弹性后效,5.3.3 描述流变性质的三个基本元件,(4)注意点(小结) a.塑性流动与粘性流动的区别 当0时,才发生塑性流动,当0时,就可

7、以发生粘性流动,不需要应力超过某 一定值。 b.实际岩石的流变性是复杂的,是三种基本元件的不同 组合的性质,不是单一元件的性质。 c.用粘弹性体:研究应力小于屈服应力时的流变性; 用粘弹塑性体:研究应力大于屈服应力时的流变性。,5.3.3 描述流变性质的三个基本元件,(1)串联和并联的性质 串连即两个或多个元件首尾依次相联的模型。 并联即两个或多个元件首与首、尾与尾相联的模型。 例如串连模型: 并联模型:,5.3.4 组合模型及其性质,(1)串联和并联的性质,5.3.4 组合模型及其性质,(2)马克斯威尔(Maxwell)体, 本构方程:由串联性质: =1=2,模型符号:M=H-N,5.3.4

8、 组合模型及其性质,(2)马克斯威尔(Maxwell)体,对H体:,对N体:,本构关系:,5.3.4 组合模型及其性质,(2)马克斯威尔(Maxwell)体, 蠕变方程,当 t=0 时,突然施加,代入本购方程:,得,初始条件 t=0,5.3.4 组合模型及其性质,(2)马克斯威尔(Maxwell)体,蠕变方程:,蠕变曲线,等速蠕变,且不稳定,5.3.4 组合模型及其性质,(2)马克斯威尔(Maxwell)体,松弛方程,当t=0时,保持应变不变,初始条件:t=0, =0 (0为瞬时应力),得,代入本构方程得到一个一阶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代入上式整理得:,则,5.3.4 组合模型及其性质,(2)

9、马克斯威尔(Maxwell)体,松弛方程:,5.3.4 组合模型及其性质,(2)马克斯威尔(Maxwell)体,有瞬变性,无弹性后效,描述岩石的特点,具有瞬变性,有不稳定的蠕变,有松弛,有残余(永久)变形,5.3.4 组合模型及其性质,(3)开尔文(kelvin)体,模型符号:K=H|N,5.3.4 组合模型及其性质,(3)开尔文(kelvin)体,由并联性质:,=1=2, 本构方程:,对N体:,对H体:,本构方程,5.3.4 组合模型及其性质,(3)开尔文(kelvin)体, 蠕变方程:,得,当 t=0 时,突然施加,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初始条件:当t=0时,代入本构方程,5.3.4 组合模型

10、及其性质,(3)开尔文(kelvin)体,蠕变方程:,蠕变曲线:,5.3.4 组合模型及其性质,(3)开尔文(kelvin)体,初始条件 t = t1,=1,代入求得A,因此,卸载方程, 有弹性后效:卸载时,也是如此,下面研究卸载方程如果t = t1时卸载, = 0代入本构方程,5.3.4 组合模型及其性质,(3)开尔文(kelvin)体,卸载曲线:,5.3.4 组合模型及其性质,卸载方程:,(3)开尔文(kelvin)体, 无松弛,代入本构方程得,表明无松弛现象,无瞬变性(显然),描述岩石的特点,有稳定蠕变,有弹性后效,无松弛,无瞬变性,5.3.4 组合模型及其性质,5.3.4 组合模型及其

11、性质,(4)理想粘塑性体,理想粘塑性模型是由一付摩擦片和一个阻尼器并联而成,其力学模型如图所示:,5.3.4 组合模型及其性质,(1)本构方程根据并联性质,又知各元件本构关系为,由此可知,当s,= 0,这时模型为刚体。,(4)理想粘塑性体,5.3.4 组合模型及其性质,当,因此,理相粘塑性体的本构方程为:,以, 为坐标轴作图得应变速率曲线为斜直线,如图所示:,(4)理想粘塑性体,5.3.4 组合模型及其性质,(2)蠕变方程,只研究 s的情况,将恒载= 0 s,代入上式得:,由初始条件决定A,当t=0时,=0,代入上式得A=0。因此蠕变方程为:,5.3.4 组合模型及其性质,(4)理想粘塑性体,

12、(3)卸载方程在t = t1时卸载,根据模型各元件的特性,卸载后模型停留在当时位置上,即已发生应变值为,全部变形将永久保留,不能恢复。这种模型没有弹性和弹性后效,属不稳定蠕变。,5.3.4 组合模型及其性质,(5)弹粘性体Burgers(伯格斯)体,伯格斯体是一种弹粘性体,它由马克斯威尔体与开尔文体串联而成。力学模型如图所示。,5.3.4 组合模型及其性质,(1)本构方程建立此体本构方程的方法是将开尔文体的应力1、应变1与马克斯威尔体的应力2 、应变2分别作为一个元件的应力和应变,然后按串联的原则,即可求出整个模型的本构方程。对于开尔文体,有,对马克斯威尔体,有,因串联,故,5.3.4 组合模

13、型及其性质,故可得,将 表达式代入,得,等式两边各微分一次,得,将 表达式再次代入,得,5.3.4 组合模型及其性质,(2)蠕变方程利用同一瞬时叠加原理,可把两体的蠕变方程相叠加成为该体的蠕变方程。,对开尔文体有,对马克斯威尔体有,因为,所以有,5.3.4 组合模型及其性质,有分析得出t=0时,0=0/k2可见此模型有瞬时弹性变形。t = 0时,只有弹簧元件2有变形,其他元件无变形,随时间的增长,应变逐渐加大,粘性元件按等速流动。如图所示:,5.3.4 组合模型及其性质,(3)卸载方程如在某一时刻突然卸载,其卸载曲线如图所示。,卸载时有一瞬时回弹,回弹变形为0/k2,即弹簧2在t=0时的瞬时应

14、变量;随时间增长,变形继续恢复,直到弹簧1的变形全部恢复为止,其变形值如图所示。若t1足够大,则可将该段恢复的变形视为0/k1,这一段就是弹性后效。,5.3.4 组合模型及其性质,最后仍保留一残余变形,变形值为(0/2)*t1 。所以这种模型有瞬时弹性变形、减速蠕变、等速蠕变的性质。这种模型对软岩(如泥质岩)较适用。,5.3.4 组合模型及其性质,(6)圣维南体有一个弹簧和一个摩擦片串联组成,代表弹塑性体。,(7)西原体由胡克体、开尔文体和理想粘塑性体串联而成。能全面反映岩石的弹-粘弹-粘塑性特性。,(8)宾汉姆体由一个胡克体和一个理想粘塑性体串联而成,(9)饱依丁-汤姆逊体由一个马克斯威尔体

15、和一个弹簧并联组成。,5.3.5 岩石的长期强度,瞬时强度:岩石单轴抗压强度长期强度:荷载作用时间t的强度,S,岩石承受的荷载低于其瞬时强度的情况下,如持续作用较长时间,由于流变作用,岩石也可能发生破坏。岩石强度随外载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长期强度曲线如下图表示,可用指数型经验方程表示:,t=0t=s0s0=A+Btt=ss=AB=s0-A=s0-s.由此可写为:,为另一经验系数,利用各种应力水平的长期恒载试验数据确定长期强度的两种方法,(1)设在荷载12 3 试验的基础上,绘得非衰减蠕变的曲线簇,并确定每条曲线加速蠕变达到破坏前的应力及荷载作用所经历时间如图(a)所示。,5.3.5 岩石的

16、长期强度,以纵坐标表示应力,横坐标表示破坏前经历的时间,作用破坏应力和破坏前经历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b)所示。所得长期强度曲线的水平渐近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即为所求长期强度极限s,5.3.5 岩石的长期强度,5.3.5 岩石的长期强度,(2)通过不同应力水平恒载蠕变试验,得一簇蠕变曲线。作平行线,各交点包含,r,t三个参数,5.3.5 岩石的长期强度,(1)岩石长期强度是一种极有意义的时间效应指标。当衡量永久性可使用期长的岩石工程的稳定性时,不应以瞬时强度而应以长期强度作为岩石强度计算的指标。在这方向的研究工作,很有限。(2)对大多数岩石,长期强度/瞬时强度为0.40.8 ,软的和中等坚固岩石为0.40.6,坚固岩石为0.7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