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旅行役诗鉴赏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27766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羁旅行役诗鉴赏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羁旅行役诗鉴赏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羁旅行役诗鉴赏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羁旅行役诗鉴赏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羁旅行役诗鉴赏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羁旅行役诗鉴赏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羁旅行役诗鉴赏ppt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羁旅行役,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行役,“羁旅行役”,就是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它往往表达羁旅之苦、行役之苦、宦游之艰。,这类诗产生原因: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抓住诗人选用的意象和构造的图景,弄清诗人所思所想,从而理解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羁旅诗抒发的情感,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

2、思乡之情。,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抒发漂泊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表现手法: 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烘托渲染”等表达技巧外,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绝句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

3、是归年? 反衬(乐景衬哀情)。杜甫的绝句,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想象联想(对写法)。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如杜甫的月夜中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远的画面,忆之深,故望之久,将妻子写得娇美动人,也衬托出诗人的思之切,爱之深,读来格

4、外动人。另外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都是想象家中的亲人在思念、谈论自己,从而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常见术语:,景:萧条冷落、萧瑟悲凉、暗淡凄寒、 幽寂清冷情:羁旅愁绪、孤独寂寞、凄凉哀伤、幽深的乡思、满腔的离愁别绪,常用意象 月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伤。“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 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碛(沙漠)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唐;李益从军北征)茫茫沙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

5、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

6、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只有年年鸿雁飞”,鹧鸪羁旅乡愁,古载“其志淮南,不思北,南人闻之思家”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成为一种象征意义上的鸟了。,柳,“柳”、“留”二字谐音,折柳又是汉代惜别的风俗据三辅黄图桥

7、记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汉乐府就有折杨柳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所以“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经常暗喻离别,表示 留恋、伤感。“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五柳先生“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船,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杜甫诗中的“船”意象出现得极为频繁,表现漂泊

8、之感也非常强烈:“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其他常见词语: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如浮萍、飞蓬、孤雁、沙鸥 、飘蓬双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桑梓:家乡,表现怀乡之情。 阳关:古地名,指代离别送行的歌。西楼: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爱人、友人的伤心之楼。关山:指遥远的地方,多用以表现怀乡、思人。天涯、他乡、孤灯声音 常见

9、的有笛声(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芦管声(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角声(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鸦鸣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村行 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注本诗是王禹偁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概述本诗所描写景物的特点。概述作者通过本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初秋晚景,富有生命力,色彩斑斓,悠闲中体现失意,有着漂泊异乡的凄苦悲凉及对故乡亲人的思念。,第二联“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所传诵的名句,试分析人们传诵赞叹的原

10、因。,运用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将无情之景赋予人的灵性,显得形象生动;又以听觉写动景,以视觉写静景,动静结合,勾勒出秋日山林的特有美丽。,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什么特点?,“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

11、己这个远行之人。作者从对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而说家人想念自己,更突出了自己的“思家”之情。语言通俗易懂,口语化。,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首诗前两句写景,请分析当时诗人的心境。诗评家认为此诗妙在后两句,请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作简要分析。,当时诗人孤独无眠,久久望月苦思,心境颇为凄凉。,后两句不直抒自己的相思之情,而用委婉的问句表达,这样便饱含言外之意:“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全唐诗录入此诗时,“落”写作“在” ,请你说说是“落”字好,还是“在”字好?,“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在” 字相形见绌,平淡寡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