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染纸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27968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丽的染纸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美丽的染纸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美丽的染纸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美丽的染纸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美丽的染纸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丽的染纸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丽的染纸ppt课件.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美术人教版第五册,色彩滴染,小学美术三年级,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色彩滴染是课改实验教材第五册第一课内容。本节课是“造型 表现”领域的内容。造型 表现这一学习领域是运用形、色、肌理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以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教材分析:,首先,色彩滴染这一课在小学美术三年级起始课出现,这节课的主要内容也正是小学美术六年教材中学习色彩知识的起始课。它是今后学习美术色彩知识重要开始。因此在本课教学中要打下好的基础。 1.色彩滴染这一课,是利用彩色墨水和宣纸为工具。以染纸为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初步认

2、识和了解色彩的原色知识。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体验感受色彩的丰富表现力,感受色彩的美。 2.教材中介绍了法国画家莫里斯的作品小舟,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对名家艺术作品的分析,了解色彩的运用和的感受色彩丰富的表现力。感悟画家如何通过运用色彩对自己所看、所想事物的表达。 3.教材中是运用染纸的作业表现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知识的兴趣。认识原色的融合关系并能进行巧妙的运用。,学情分析:,1.本届的三年级学生我是第一次教,对他们的美术基础和学习习惯不是很了解。 2.本课以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因此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会很高涨,但是容易忽视课堂的秩序和作品的质量。 3.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色彩滴染一课,

3、学生容易将学习的重心侧重在染纸上而忽视了色彩知识学习和运用。 4.在作业创作时学生会出现盲目的选择和使用色彩,制作是过于大胆或过于小心的情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染纸这一表现形式使学生认识了解色彩的三原色。并能运用原色进行色彩融合表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色彩在宣纸上点染的方法,使学生了解染纸这一表现形式和感受色彩丰富的表现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实践是学生感受色彩的表现魅力。学会欣赏扎染等艺术作品懂得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重点:,学习认识色彩的基础知识三原色,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染纸这一表现形式,有目的的进行色彩的选择和表现。,教学方法:,谈话法:启发

4、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讲授法:讲解知识的准确定义演示法: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滴染方法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色彩的变化讨论法:学会感受评价作品的表现效果,1、抓紧重难点、进行由浅入深的组织教学。2、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3、利用三次体验练习,层层深入的尝试色彩滴染的不同方法来引导提高学生学习兴趣4、及时小结纠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过程和方法。5、师生评议讨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欣赏导入: 出示名作法国画家莫里斯的小舟。教师提问:作品中主要运用了那些颜色。你看到作品的色彩有什么感受.学生欣赏并发现画家主要运用了红、黄、蓝三种颜色。学生交流作

5、品中色彩的感受【设计意图】 通过对名作的欣赏感受红、黄、蓝三种颜色呈现的色彩效果,讲授新课:,1.出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色相卡。 在色彩中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原色,因为在丰富的色彩中原色只有三个又叫三原色。名词解释:三原色它是色彩中最基本的颜色。其他任何颜色都不能调配出这三种颜色,而用三原色中的任意两个原色互相调配,都能产生其他的颜色。教师演示:滴染的方法(滴色时要适量;色条色块间的距离要适当;染色时注意颜色的渗透融合),出示课件:体验一,每人滴染一幅作品,并在滴染过程中发现色彩有什么变化?小结学生作品效果,讨论色彩发生的变化 我们发现通过 红色加黄色出现了橙色 红色加蓝色出现了紫色 蓝色加

6、黄色出现了绿色 出示色卡:橙色、绿色、紫色【设计意图】 使学生认识三原色的基本知识,初步体验滴染的方法并能在滴染的过 程中发现色彩之间融合所产生的变化。,出示课件:体验二,每人再拿一张宣纸分别染出一片橙色、一片绿色 一片紫色(要求:色彩分明)小结滴染效果【设计意图】进一步引导学生练习色彩滴染和尝试色彩融合的方法,感受色彩融合的效果。 通过两次体验练习我们发现了色彩融合的神奇变化 出示作品:学生欣赏介绍工具: 透明的塑料纸教师演示方法;将选好的颜色滴染到塑料纸上(不同位置、面积大小不同)的色块。再将宣纸盖在上面,印好后拿起。,出示课件:体验三,每人借助塑料纸滴染12幅作品,(要求:有目的的选择原

7、色进行融合)作品的色彩表现有自己的想法。教师辅导注意色彩面积的处理和色彩融合的效果。【设计意图】通过塑料纸进行体验色彩的滴染,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色彩滴染的方法并体验色彩滴染的多种手段。通过作品感受色彩融合的奇妙变化和色彩丰富的表现力。,作品评价 :,出示课件:评价要求1色彩选择和滴染的面积效果2色彩之间融合的效果。3. 是否有自己的创作想法和目的。评价方式:师评、互评。 【设计意图】 教师对评价提出的要求是为了培养学生如何对作品进行有条理、有目的评价,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知识拓展,1欣赏利用滴染后的纸进行的作品设计(如剪纸、折纸)等。2欣赏我国民间的扎染作品

8、和日常生活中的扎染事物【设计意图】1.让学生了解滴染作品的再次创作,感受艺术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巧妙的设计。2.了解我国民间利用色彩融合进行扎染的创作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艺术为生活服务生活因艺术更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1.自我评价:在学习中,学生对自己作品进行评价,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使今后的学习不断进步.2.互相评价:通过交流、观察,开展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树立起学生客观公正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的习惯。3.教师评价:教师评价是在学习过程针对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及时的纠正、并给予正确的指导,促使学生提高学习效果。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的评价等就是不断的改进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本课特点,1. 本课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2. 在教学中教师进行知识点和方法的引导,主要是以自主、探究和体验方式启发学生自我发现事物的规律和特点3. 教学方式、方法设计意图明确、由潜入深层次清楚,谢谢,请多指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