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贸建设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28423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144.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贸建设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金贸建设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金贸建设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金贸建设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金贸建设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贸建设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贸建设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ocx(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分类号 密级 UDC注1 学 位 论 文金贸建设公司发展战略研究(题名和副题名)孙恒兴(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 刘卓林 副教授 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 专业名称 工商管理 论文提交日期 2007.11.1 论文答辩日期 2008.1.5 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 南京理工大学 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阅人 年 月 日注1:注明国际十进分类法UDC的类号。 声 明本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在本学位论文中,除了加以标注和致谢的部分外,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任何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学位论文做出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

2、确的说明。研究生签名: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南京理工大学有权保存本学位论文的电子和纸质文档,可以借阅或上网公布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向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并授权其保存、借阅或上网公布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对于保密论文,按保密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处理。研究生签名: 年 月 日 44南京理工大学MBA学位论文 金贸建设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率保持在很高的水平,而与此密切相关的建筑施工业增加值也在逐年平稳上升,建筑施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各级地方政府已充分认识到建筑施工业对本地区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并将做大做强

3、建筑施工业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举措。自1998年企业改制以来,金贸建设公司(江苏金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从一个名不经传的家族式施工队成长为一个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民营中型企业,其发展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就。如何能在群雄逐鹿的建筑施工业市场中站稳脚跟,保持企业长远、健康、快速发展,这是金贸建设公司决策者亟待解决的战略课题。作者深入基层一线,亲临施工现场,通过大量的调研访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借鉴同类企业的经验与教训,对金贸建设公司所处的行业发展现状及其综合环境进行分析,明晰了金贸建设公司的优势和劣势,确立其发展战略,阐述其发展的策略、主要措施和保障手段,并提出行业管理服务之要。关键词:金贸;

4、建筑;战略;研究Abstract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rate has been kept high in the recent years, the construction added value is rising stably, architecture has become a backbone industr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local government has recognized that constructio

5、n industry has powerful promotion function for the local economy even whole society and economy, and regarded enlarging and strengthening construction industry as a key method to develop the local economy.Since enterprise structural system reformed in 1998, Jiangsu Jinma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6、p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 it has developed into a middle private firm with competitive force from a family-typed construction group. But how to take precedence of contested construction market and keep the firm longterm , stable and fast development ,this is an urgent strategic problem for our f

7、irm.The writer entered production line and construction site himself , through great number of investigation and consulted and looked into many documents, drew lessons and experience from same kinds of enterprises , analyzed present trend and environment of Jiangsu Jinma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8、p, distinguished advantages and faults of the firm to set up a long-term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seek key action plans and guarantee measures, put forward the key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management .Keywords: Jinmao construction strategy research目 录引 言11 我国建筑施工业行业总体状况31.1 行业发展的历史回顾31.2 建筑施工业在国

9、民经济中的地位41.2.1 建筑施工企业成长迅速41.2.2 建筑施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51.2.3 建筑施工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61.2.4 建筑施工业为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庞大剩余61.2.5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增速明显加快71.3 施工企业所有制构成81.3.1 民营企业成为行业主体81.3.2 国有企业逐渐退出91.4 目前建筑施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91.4.1 经济效益不高,企业负担沉重91.4.2人均资本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下101.4.3 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高,行业收入水平低101.4.4 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影响行业竞争力提升102 金贸建设公司现状及影响因素分

10、析112.1 金贸建设公司概况112.1.1 金贸建工集团简介122.1.2 金贸建设公司的发展历程122.2 金贸建设公司外部环境分析142.2.1 政治与法律环境142.2.2 经济环境分析162.2.3 社会与物质环境分析172.2.4 技术环境分析182.3 影响金贸建设公司发展的内在因素分析192.3.1 工程总承包能力不强192.3.2 关键性人才匮乏192.3.3 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单一202.3.4 资源整合能力不足203 金贸建设公司发展战略规划213.1 总体战略目标213.2 实现总体战略目标的策略213.2.1 工程总承包大建筑产业发展策略213.2.2 科技创新与人才

11、开发并举策略213.2.3 走出去策略223.2.4 文化兴企策略224 实现战略目标的主要措施234.1 确立增强施工总承包能力的思想定位234.1.1 晋升资质以打造“金贸”的品牌竞争力234.1.2 发展大建筑产业234.1.3 建立合理的总分包管理体系244.1.4 瞄准升特目标,争做行业领头军244.2 优化项目现场管理体制254.2.1 完善项目经理责任制254.2.2 推行项目成本核算制度254.2.3 按照动态的原则组建项目管理班子254.2.4 推进大型建筑业企业管理层和作业层分离254.2.5 加强企业内部生产要素配置机制建设254.2.6 用5S模式改善施工现场管理现状2

12、64.3 以科技创新推进企业的腾飞284.3.1 大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294.3.2 加快信息化建设294.3.3 落实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资源节约措施294.4 力拓外埠市场新的空间304.4.1 全力抢点热点市场304.4.2 巩固发展传统市场304.4.3 潜心培植新兴市场304.4.4 深度开发占领高端建筑市场304.4.5 勇敢地步入国际建筑市场314.5 以良好的企业文化激发持续发展的动力314.5.1 强化企业的人本文化314.5.2 打造企业的绩效文化314.5.3 创新企业的管理文化314.5.4 塑造良好的行为文化324.5.5 创建独特的品牌文化324.5.6 形成优秀的服

13、务文化335 提供战略实施的组织保障345.1 提升企业决策层队伍素质345.1.1 提高企业高层的决策水平345.1.2 强化企业领导者人才社会化的理念345.1.3 推进领导层现代化管理进程345.2 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人才体系355.2.1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355.2.2 确立金贸建设公司人才体系355.2.3 建立市场化的人才管理机制366 对规范建筑市场行业管理的建议376.1 正确分析建筑施工业处于弱势的因由376.2 着力规范建筑市场运行386.3 全面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386.4 加快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39结束语40致 谢41参考文献42引 言建筑施工业

14、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城市化的衍生产业,能双向推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双向带动服务业、建材工业发展,双向拉动投资和消费增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推进,建筑施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十五”时期,我国建筑施工业各项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建筑经济总量年均增幅达23%左右,建筑施工业对GDP贡献率一直保持在5-6%左右,是名符其实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近年来,金贸建设公司充分利用有利因素,解放思想,锐利进取,较好地完成了确定的目标任务。但面对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双重压力”,面对前有标兵差距拉大,后有追兵步步紧逼的发展态势,特别是面对国际“巨无霸”

15、承包商的大举进入和零距离挑战,金贸建设公司必须登高望远,知彼知此;必须海纳百川,扬长避短;必须自加压力,负重奋进。为此,周密地研讨战略管理理论和战术实践途径,对金贸建设公司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作者之所以选择金贸建设公司发展战略作为研究的课题,除了基于建筑施工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以外,还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作者过去曾在盐城市亭湖区建设局担任行政职务五年之多,对区域建筑施工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趋势有所了解;二是因为作者现受聘于江苏金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任总经理已四年有余,本公司在全体员工的探索奋斗和共同努力下,近几年从过去一个家族式小企业成为建安产值4.2

16、亿元、销售收入2.6亿元,利税超6千万元,集建筑、建材、房地产为一体的集团式企业。通过基层的实践,作者总结出建筑企业成长的不少经验;三是作者曾先后应邀参与盐城市及亭湖区建筑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编制的论文研讨和座谈交流,对全省建筑施工业的概况和我国建筑施工业的发展趋势有一个肤浅的认识。同时,作者也想通过对建筑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进一步探讨建筑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争取在理论上能够有所创新,为建筑施工业的发展做出微薄的理论贡献。论文除引言和结束语外,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我国建筑施工业行业状况,显现出建筑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剖析了建筑施工业面对的困难。第二部分深入分析了金贸建设公

17、司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晰了企业的优势和劣势。第三部分提出适合金贸建设公司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和具体策略。论文的第四部分分别从增强施工总承包能力、优化项目管理体制、科技创新、拓展外埠市场、文化兴企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主要措施。第五部分对实现金贸建设公司发展战略的组织保障手段进行了描述,论文最后部分即第六部分还简要提出了行业管理的几点建议,以期金贸建设公司发展战略在实施时能按预期的目标进行。论文的研究方法也相对比较丰富。首先,作者凭借在建筑公司几年的工作总结,确立本课题基础性论点。其次,利用作者工作经历的得天独厚的人际资源,采用最实用的调查方法,与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朋友及建筑界的同

18、仁进行广泛的面对面零距离交流、沟通,博采有识之士的先进理念。再次系统调阅了近年来省、市建筑业行业会议及南通市、盐城市等建筑业年度报告和省建设厅、国家建设部年度行业报告,收取了市内外十多篇大型企业的典型交流材料。第四,为了高质量完成论文,作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其中通过电脑下载了多篇电子学术文章,到盐城图书馆查阅了相当数量的有关国有建筑企业、民营建筑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等方面的资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先后认真阅览了2005年至2007年之间由建设部主管建筑杂志社编辑的半月刊建筑刊物和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杂志社编辑的月刊施工企业管理刊物。这些资料的获得为本论文的撰写提供了第一手素材。通过论文的写

19、作,作者不仅锻炼了逻辑思维、归纳总结和写作能力,而且从理论的高度,系统地梳筛出金贸建设公司发展战略脉络,在此但愿本论文可以为金贸建设公司的发展乃至市内外建筑企业同仁提供一些工作上的理论借鉴。最后,不得不声明,由于作者的阅历肤浅,能力有限,尽管做了大量的实际调查和理论调研,得出的结果只能是孤家之言,也许还不值得专家、导师们一驳。作者愿意在本次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总结、提高,期望能为建筑施工业的发展作出更多有益的贡献。建筑施工业是指从事各种土木工程或建筑工程建造活动的产业。它包括建筑施工、设备安装和建筑维修等建筑生产活动,涵盖房屋建筑工程、公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力工程、矿山工程、冶炼工程

20、、石油化工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机电安装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领域,是以最终建筑产品为生产对象的物质生产部门。1 我国建筑施工业行业总体状况1.1 行业发展的历史回顾新中国成立后,建筑施工业从无到有,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筑施工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分析我国施工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成五个阶段。(1) 形成和成长阶段(19491957年)1949年8月,我国第一个大型国营建筑施工企业华北建筑公司正式开业,并很快成长为地区建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1951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全国建筑工作会议,第一次较全面、较深入地提出了建筑业的发展思路。1952年1月政务院财经委员会颁发了新中国

21、有关基本建设管理的重要规范性文件基本建设工作暂行办法,1956年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加强和发展建筑工业的决定,为我国建筑施工业走上正轨化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成立了中央建筑工程部和各省市的建筑工程局,整合了国营施工企业,扩大了施工队伍。(2) 曲折阶段(19581976年)正当我国建筑施工业蓬勃发展时,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随后的十年动乱使施工业遭到巨大破坏。1958年施工队伍急剧膨胀,60年代又高度压缩,施工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劳动者的比例从1957年的31降到1965年的20,行业管理几乎瘫痪,施工生产混乱,工程质量下降,工程事故增多。(3) 恢复阶段(1977-1983年)粉碎

22、“四人帮”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建筑施工业得到了恢复和加强。在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逐步增大的同时,施工业也开始摸索自身的改革之路,推行劳动工资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提升了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4) 探索发展阶段(1984年-1995年)198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把建筑施工业的改革作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由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任务分配开始走向市场调节下的招 投标制,推行项目法施工和资质管理制度,加快了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施工业从此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大量的施工企业改制,许多工程兵部队也转入地方。暂行规定中还明确提出,国有企业除必

23、需的技术骨干外,原则上不再招收固定职工,这一政策加快了用工制度的改革。在工资分配上,国有建筑企业普遍推行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的办法,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1987年,建筑业又推行了以“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为主要内容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国营企业获得较大程度的自主权,促进了企业的发展。(5) 规范发展阶段(1996年之后)这一时期,国家加强了法制建设。1997年11月1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为加强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建设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公布,2002年国家计委又颁布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招投标监督暂行办

24、法,对重大建设项目的招投标监督作了具体规定。 这一时期,行业管理明显加强。1995年l0月,建设部以48号令发布了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并制定了配套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2001年4月,建设部以87号令发布了修订后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自2001年7月1日起施行。1999年3月3日,建设部颁发了建设部、监察部关于工程建设若干违法违纪经济行为处罚办法,以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管理和监控。2002年国务院转发建设部、国家计委和监察部联合制定的关于健全和规范有形建设市场的若干意见,针对建筑施工领域的不良倾向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范措施。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对从事项目

25、管理的企业的资质、从事项目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执业资格、项目管理业务范围、委托方式、联合投标、合作管理、服务收费等进行了规定。 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建筑施工业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探索前行走向规范有序发展。特别是1984年之后,建筑施工业作为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者,率先承担着体制变革带来的种种成本,并为其他各行各业的改革提供着宝贵的经验,目前已是市场化程度最高行业之一。1.2 建筑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2.1 建筑施工企业成长迅速改革开放之后,建筑施工企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1980年2005年,建筑施工业总产值从287亿元增长到34552亿元,年均增长21;从业人员从648万人

26、增加到2670万人,年均增长5。特别是1995年之后,我国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建筑施工业吸纳劳动力的作用更为突出,从业人员年均增长6.06,超过了25年的平均增速5。施工业人均产值和企业均产值也得到了较快的增长。1980年人均产值为0.44万元,企业均产值为0.043亿元,而2005年人均产值为12.8万元,企业均产值为0.59亿元,分别是1980年的28.9倍和13.5倍。建筑施工业对国家税收贡献迅速增加。2005年,我国建筑施工业总体实现利润906.7亿元,近十年年均增长265,上缴税金1159.8亿元,近十年年均增长26.4。从最近10年的数据看,“十五”期间比“九五”期间税收增速明显加

27、快。数据来源: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05101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建筑施工业劳动生产率变化也较快。“九五”以来,按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3,从1996年的39003元人增长到2005年117317元人(现价);按增加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8.4,从1996年的11337元人增长到2005年23427元人。图1.2.1 建筑施工业人均产值变化情况(万元)数据来源: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00.20.40.6198019851990199520002005图1.2.2 建筑施工业企业均产值变化情况(亿元)1.2.2 建筑施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伴随

28、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大规模增长,建筑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越来越明显。按2005年的数据分析,在国民经济20个行业中,建筑施工业排名第五,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4。从历史数据看,建筑施工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138.2亿元发展到2005年的10134亿元,年均增长17,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除了20世纪90年代初有短期波动外,建筑施工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一直保持着5-6左右的份额,支柱产业的地位十分稳定。此外,施工业每年还为国家创造300亿美元左右的外汇收入,是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图1.2.3 建筑施工业增加值及其占GDP的比重1.2.3

29、 建筑施工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存在着鲜明的二元经济特征。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领域,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如果动态地从1995-2002年期间的就业增量结构看,由于19952000年国民经济处于下行(GDP增长率显著放缓)周期中,制造业、采矿业等就业人员一直呈负增长的态势,批发零售餐饮业、建筑施工业及社会服务业显现出确保非农就业增长势头的“中流砥柱”功能,分别提供了新增非农产业就业岗位的35、30和20。建筑施工业在吸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同时,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对保持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建筑施工业已成为最

30、为稳定的吸纳就业的领域之一,成为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1.2.4 建筑施工业为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庞大剩余进入21世纪后我国国民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投资额占国民经济产出的比率不断上升。建筑施工面积和建筑施工领域就业均呈现显著增长。应该说,国民经济的高涨为建筑施工业提供了非常好的市场景气环境。然而,建筑施工业的产出份额不仅没有显著的上升,甚至有所下降,这是个奇怪的现象。导致这种奇怪现象的原因在于:对建筑业产品的需求上升固然很快,但建筑施工能力供给增长得更快。由于建筑施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投入要素是简单劳动,而农村富余劳动力和隐蔽失业

31、者的大量存在,使劳动供给近乎“无限”。在1995-2002年,全社会各行业工资水平每年平均上升了28,而建筑业职工工资仅上升8.6。相对建筑施工行业的供给能力,建筑工程的设计、咨询、监管和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投资品的供给弹性要小的多。因此,导致2000年以来我国投资高增长给建设市场带来的利益,更多的被第三产业(设计、咨询、监理等行业)和投资品(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制造业获得,而总投资额中“建筑安装费用”的比例多年来在持续下降。数据来源: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0.0%2.0%4.0%6.0%8.0%10.0%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

32、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建筑业份额0%10%20%30%40%50%60%固定资产投资率投资额占GDP比重建筑施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总投资额中的“建筑安装费用”比重的下降,是在国民经济高涨时期保持建筑产品价格稳定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个比重的下降,意味着建筑施工行业(包括广大施工企业及其劳动者)为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形形色色的(包括政府、企业)买方业主提供了大量“消费者剩余”,为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持续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图1.2.4 在高投资率背景下,建筑施工业产值比重反而下降了1.2.5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增速明显加快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九五”期间年均增长

33、10.4:“十五”期间年均增长达到21。从增长趋势看,2001年我国加入WTO之后,对外承包工程的增速明显加快。承包工程范围不断拓宽,从最初的房屋建筑和交通领域发展到冶金、石油、化工、电力、通讯以至航空、航天及和平利用原子能等高科技领域,科技含量和带动国内机电产品出口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在“走出去”的队伍中,建筑施工企业涌现出一批优势骨干力量。许多项目都受到所在国政府和业主的一致好评。1.3 施工企业所有制构成近年来,施工企业采取了大中型企业股权多元化、 中小型企业民营化的改制模式。主管部门出台各种政策,引导企业通过改制进行结构调整。绝大部分地方企业已经完成了一轮改制,西部一些省份改制工作已基本

34、完成,中央企业正在进行二次改制。改制工作在促进企业治理改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产生了巨大的作用。1.3.1 民营企业成为行业主体建筑施工业企业所有制结构也在逐步实现多元化,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比重在逐步下降,非公企业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民营企业已成为行业主体。2005年民营企业数量占到全部企业的74.5,从业人员占到了70,产值占到66;而排名第二的国有企业这几项指标分别为10.2、17.8和24.4;集体所有制企业是13.8、10.4和8.2;外资企业的各项指标的比重仍然较低,这表明现阶段外商投资企业的数量和影响还是较小的。近年来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数量、产值和从业人员都在

35、下降,尤其是集体企业,降幅很大,而其它所有制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增幅明显民营企业逐渐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的主体。近年来民企的发展非常迅速, 一方面,民企加快了对国企和集体企业兼并收购的步伐,江苏、浙江等东部省份的民企或为了进入异地市场、或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或为了增强研发能力,纷纷兼并重组内地的建筑施工队伍和建筑研究机构;另一方面,民企也扩大了在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程中的市场份额,比如奥运鸟巢工程、国家大剧院等工程。图1.3.1 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建筑施工总产值1.3.2 国有企业逐渐退出近十年来,建筑施工业本着国有资本逐渐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的总体思路和抓大放小的原则推行改革和发展。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在企

36、业数量、从业人数和产值方面都呈下降趋势,但仍然在产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国有大型施工企业中的技术装备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较高,对整个产业的带动力和示范性都较强。1.4 目前建筑施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4.1 经济效益不高,企业负担沉重施工行业长期以来产值利润率维持在2-3,属于国民经济中的微利行业,而负债率2005年高达65,在第二产业中则是最高的,高出全国第二产业资产负债率56.8的平均值8个百分点,债务负担沉重,已制约了建筑施工业的良性发展。目前全社会拖欠款问题最严重的行业也是建筑施工业,这使得该行业的债务负担雪上加霜。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积累和运作能力不强,阻碍了企业的自身发展,在目

37、前情况下,企业几乎没有资本积累和积聚发展的能力。拖欠工程款、垫资施工、不合理的压价让利、回扣等,加剧了企业资金不足带来的困难。1.4.2 人均资本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下图7 2005年建筑施工业与主要工业行业劳动生产率比较(万元)数据源: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020406080100120140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建筑业纺织业食品制造业全国平均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建筑施工业资本含量低,2005年人均固定资产为2.8万元,仅是第二产业平

38、均水平11.24万元的四分之一。与第二产业的其他行业相比,由于人均资本水平低,建筑施工业的劳动生产率自然也偏低,处于40个行业中的倒数第8位,人均劳动生产率(按总产值计算)为11.7万,远低于全国工业人均23.9万的平均水平。图1.4.1 2005年建筑施工业与主要行业劳动生产率比较(万元)1.4.3 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高,行业收入水平低 施工业劳动者素质不高,专业技术人员比率较低。按从业人员的口径,建筑施工业技术人员比率为4.6,仅高于农林牧渔业、居民服务业、批发零售餐饮业等三个行业,排名倒数第四。建筑施工业收入水平较低,2004年职工年收入为14338元,是年收入最高行业的35。1.4.4

39、 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影响行业竞争力提升建筑施工业的微利和高负债率,是导致整个行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的基础性原因。此外,施工企业依靠专有技术和企业标准领先市场的意识还不够。许多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和专利技术,技术竞争优势不强。施工企业之间与科研机构、相关院校之间尚未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合作机制,同时政策方面缺乏对建筑施工业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知识产权保护不够。这将在长期影响行业竞争力.2金贸建设公司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2.1 金贸建设公司概况金贸建设公司系江苏金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简称,现为江苏金贸建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金贸建工”)的核心企业,具备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国家二级资质,同时拥有

40、市政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拥有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二级、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二级、装饰及装修专业承包二级资质。公司注册资金5090万元,总资产1.5亿元,从业年平均人数2000人;工程技术人员298人,其中高中级职称90人;各类资质项目经理68人,其中一级、二级国家注册建造师45人;管理人员160人,其中施工员、质检员、预算员、安全员108人;各类机械设备、检测设备540多台(套)。2006年度,完成施工面积50万平方米,建筑施工业总产值4.2亿元,工程结算收入4亿元,完成税收3000万元,实现利润1500万元,综合实力列所在区属企业前茅。图2.1.1 企业组织机构图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

41、经理负责制。下设行政、工程、技术、财务、党群等十一个科室。办公室除日常行政工作外,还负责人力资源管理、资质管理及合同档案管理。市场处主要负责内外市场的开拓,收集市场信息,评估市场风险,参与工程项目投标,跟踪合同履行情况。工程处、技术处、质检处、安管处、设备科由总工程师分管负责,共同指导、监督、考核各项目部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文明施工等现场管理,目前公司在盐城共设十二个工程处(项目部)。外施处受公司委托,全面负责现有的六个外施办的工程督查和奖惩,各外施办实现事业部制,以利润为中心,具有一定的独立职能。党群处建立党支部、工会、团支部组织,以适应新时期下民营企业群团工作的要求。2.1.1 金贸建工

42、集团简介金贸建工集团成立于2004年3月,它的前身为盐城市金贸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底,伴随着盐城市百万人口大城市框架序幕的拉开,盐城市城市化、工业化步伐以前所未有的节奏向前发展,工贸厂房、民用住宅、商业楼宇以及市政基础设施等建筑市场方兴未艾。以胡友华为首的决策者审时度势,经过多方调研论证,确定以原盐城市金贸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法人资本和民营资本的方式,涉足房产业和建材制造业,分别筹集资本1600万元成立了盐城市金业房地产发展公司,筹集资本2000万元成立盐城市金业建材制造有限公司,同时参股盐城市亿华装饰有限公司,控股盐城市金达建筑设备租赁有限公司,成立了江苏金贸建工集团公司。短短几年里

43、,集团公司以建筑产品为主业,以房地产业和建材业为两翼,以建筑产业链为纽带,以人才、技术、市场为支撑,年平均实现建安产值4亿元,营业额2.6亿元,利税6000万元。目前金贸建工集团下辖建筑工程、建材制造、房地产开发、建筑设备租赁、装饰工程、建筑劳务等六大公司,基本上形成产业关联、技术互补、资源共享的良好格局。2.1.2 金贸建设公司的发展历程金贸建设公司前身为盐城市城区通榆水利建筑工程公司,它成立于1993年7月,由盐城市原城区政府注入资本金40万元,肆级资质,集体性质,只承建政府指定安排的河道疏通及驳岸工程,年建安产值二三百万元,几名管理人员靠财政维持生计,属于计划经济后期的产物。由于经营机制

44、僵化,业务渠道狭窄,市场萎缩,仅一年半的时间,亏损近百万。1995年4月,因城市起步开发民用住宅,盐城市城区政府将原盐城市城区通榆水利建筑工程公司人员及资产划归同样隶属于城区政府的盐城市金贸房地产发展公司,更名为盐城市金贸建筑工程公司,配套承建房产公司开发的商业住宅工程。九十年代中期,绝大多数房产公司还属于集体性质,缺乏市场意识,开发规模偏小,加之更名后的建筑公司建筑技术力量薄弱,1995年至1997年之间,盐城市金贸建筑工程公司年建安产值虽然有所提高,但一直未能超过千万元,效益仍处于亏损状态,职工只能勉强解决工资问题。公司成为计划经济阴影下典型的吃不饱、饿不死、长不大的施工小企业。为响应新一轮企业改革号召,1998年3月,在盐城市原城区体改办的努力下,政府对盐城市金贸建筑工程公司进行出售改制,成立了盐城市金贸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经评估确认,截止1997年12月31日,公司净资产为负18.6万元,改制时其主管部门盐城市城区对外经济贸易公司负责原企业的债权债务,原在该企业负责建筑施工的胡友华出资30万元,买断企业除债权债务以外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企业注册资本全部由胡友华及职工投入,原企业注册资本由盐城市金贸房地产发展公司抽回,原企业的职工全部由改制后的企业负责安置。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