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28929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15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docx(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陕西省人民政府文件陕政发200838号陕西省人民政府批转省环保局等六部门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2008年2012年)的通知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市人民政府,杨凌示范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省环保局、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建设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等六部门制订的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2008年2012年)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批转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八年八月十八日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2008年2012年)省环保局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建设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厅 3 目 录第一章 渭河流域综合治理现状第一节 陕西省

2、渭河流域概况第二节 当前渭河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三节 渭河流域治理现状第二章 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第一节 规划依据第二节 规划水平年第三节 规划范围第四节 指导思想第五节 编制原则第三章 治理目标、任务和主要工程第一节 治理目标第二节 治理任务及主要工程第四章 项目实施计划与资金筹措第一节 项目投资估算及安排思路第二节 资金筹措原则及投资构成第五章 保障措施第一章 渭河流域综合治理现状第一节 陕西省渭河流域概况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流域总面积为13.5万平方公里,流经陕、甘、宁三省区。其中陕西境内流域面积为6.71万平方公里,占渭河流域总面积的50%,包括宝鸡、杨凌、咸阳、西安、渭南、铜川、延

3、安、榆林等7市1区61个县(市、区)的全部或部分。陕西境内渭河流域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但却集中了全省三分之二的人口和生产总值、56%的耕地、72%的灌溉面积。渭河流域的发展对陕西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渭河干流全长818公里,陕西境内河长502公里,宝鸡峡以上为上游;宝鸡峡至咸阳为中游;咸阳至潼关为下游。渭河支流众多,泾河、洛河是渭河的两条最大支流。泾河自长武县进入陕西,于高陵注入渭河,流域总面积为45421平方公里,省内为9391平方公里,占20.7%。洛河发源于定边县,在大荔县注入渭河,流域总面积为26905平方公里,省内面积为24552平方公里,占91%。渭河流域北部分布着

4、以子午岭、劳山、黄龙山为代表的天然林区,降雨丰沛,植被茂盛,为关中经济区的发展涵养了优质的水源;流域南部分布着以秦岭为主线庞大的森林生态系统,其中秦岭北坡是渭河南岸众多支流的发源地,水源涵养功能十分明显;流域中部是面积广大、土地肥沃、水利条件优越的关中平原,区内人口稠密,经济较为发达。渭河北岸关中平原外围西北部的漆水河流域、泾河中游地区、铜川市南部石川河流域、洛河在富县以下的中游地区属黄土高塬沟壑区;宝鸡市北部的千河流域等属黄土丘陵沟壑区。这些地区沟壑纵横,植被较差,是主要的水土流失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第二节 当前渭河存在的突出问题渭河是陕西人民的母亲河,她不仅创造了灿烂的三秦文化,而且对华

5、夏文明的形成也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渭河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已成为关中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制约。一、水资源短缺渭河流域是资源性缺水地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的扩大和人口增加,缺水问题日趋严重。一方面是上游陕西境外来水呈逐年减少的趋势,1990年至2000年渭河入境水量年均减少19.3亿立方米;另一方面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用水量增加。据测算,即使在采取强制节水措施的情况下,如不加快建设供水工程,增加新的供水量,2010年缺水量将达到26亿立方米,2020年缺水量将达到28亿立方米,水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显现。渭河流域陕西段因水源不足、水质污染等因

6、素,共有4市41个县城缺水,日缺水量达55万吨左右。关中地区是陕西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水利化程度较高,但现有灌区多为径流式引水,灌溉保证率低,加之近年河源来水锐减,2000年有36%的土地灌溉面积失灌。由于严重缺水,流域内地下水超采量年均达到4亿立方米6亿立方米,致使地下水补给的河道生态流量大幅减少。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渭河河道地表径流反向侧渗补给地下水,部分严重污染的河段又污染了地下水。枯水期内,渭河陕西境外来水减少,加上发电和灌溉用水,渭河干流除少量南山支流清水汇入外,基本无生态水汇入,下游逐渐增加的水量多为沿途排入的城镇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用水高峰季节,河道断流,生态用水更加短缺。水资源的

7、严重短缺是导致渭河污染加剧、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二、水质污染严重近年来,随着关中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渭河沿岸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逐年增多。通过不断加大治理力度,大多数排污单位建设了污染治理设施,工业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仍有部分企业不能稳定达标排放。加之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标准(工业达标排放标准为COD100mg/L450mg/L)远远高于地表水标准(COD高于40mg/L即为劣类)。所以,即使工业废水全部处理达标排放,对自然河道而言,仍是污染物浓度很高的废水。伴随着城镇扩张速度的加快和城镇人口的急剧增加,来自渭河流域城镇生活污水的污染压力逐年增加。2007年,渭河流域城镇污水处理率仍不足4

8、0%,还有60%的未经处理的城镇生活污水直接或间接排入渭河。即使所有的生活污水全部达标排放,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判断,这些处理后的水仍属劣类水质(COD60mg/L)。农业生产中化肥的使用、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及水土流失也对渭河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面源污染。由此分析,渭河流域的水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而生态水的严重缺乏使污染得不到有效降解。枯水期内,渭河水几乎全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渭河已成为“关中下水道”。自1990年后,渭河干流宝鸡以下河段均为V类或劣V类水。渭河干流水质现状见表11。表11: 渭河干流重点断面水质现状序号地市断面名称2007年水质状况1宝鸡林家村类2卧龙寺桥类3虢

9、镇桥类4常兴桥类5咸阳兴平劣类6南营劣类7铁路桥劣类8西安天江人渡劣类9耿镇桥劣类10新丰桥劣类11渭南沙王劣类12树园劣类13吊桥劣类注:本表所列目标以化学需氧量(COD)为主要控制指标三、生态环境脆弱 渭河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治理速度较慢,森林分布不均衡,生态体系尚不发达,尤其是渭河沿线生态体系建设尚未全面启动,与关中经济区和城市群发展极不适应。近年来,渭河流域陕西境内森林面积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生态系统已呈改善趋势,但仍存在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功能脆弱、湿地退化等问题;主干道路两侧、主要河流两岸以及大中城市周围的整体绿化骨架尚未形成,绿化档次低,景观效果差,生

10、态支撑功能不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成果的巩固任务还十分艰巨。渭北黄土高原和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由于黄土高原沟壑区沟深坡陡,河道比降大,虽然流域内坡面植被覆盖有所增加,但陡峭坡面的暴雨侵蚀、岸坡崩塌仍较为剧烈,水土流失的危害依然十分严重。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达4.8万平方公里,目前治理达标的只有1.57万平方公里,进展缓慢。渭河及支流河道是关中经济区和关中城市群生态环境的依托和基础,但由于生态水严重缺乏、河道时常干涸等原因,使渭河生物种类大幅度减少;河床内无序挖沙、乱倒垃圾现象,以及河道沿线绿化美化不足等问题,与关中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与流域内整体生态环境的逐渐改善

11、形成强烈反差。四、防洪形势十分严峻自1960年三门峡水库投运以来,渭河下游淤积日益严重,至2005年已淤积泥沙量达17亿吨(合13.6亿立方米)。渭河入黄河口的潼关高程抬升了约5米,下游河道比降由建库前的1/5000减缓至近1/10000,溯源淤积已延伸至咸阳,临渭区以下河床高出两岸地面2米4米。渭河下游河槽萎缩,主槽行洪能力由建库前的5000立方米/秒降至现在的2200立方米/秒左右。过去40年内,渭河下游堤防虽经多次加高加固,但随着河床的淤积抬升,防洪能力不断降低,经测算,目前堤防仅能抵御12年一遇洪水,与50年一遇的设防标准相差甚远。随着渭河干流河床的淤高,南岸12条南山支流下段已成为地

12、上悬河,连年引发的小流量、高水位洪水造成了多次漫溢、决口灾害。 由于渭河干支流堤防大多数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由群众集资投劳兴建,工程标准低、质量差、隐患多,约有455公里长的堤防达不到设防高度,占已建成堤防长度的82%。渭河下游控导工程不完善,河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横河”、“斜河”时有呈现,特别是近年来水沙条件变化较大,河势上提下错剧烈,严重危及堤防安全。此外,三门峡库区335米高程以下的移民返迁区防洪能力较低,防洪安全仍然得不到有效保障。渭河中游堤防断续分布,洪水极易造成决口、溃堤等灾害的发生。第三节 渭河流域治理现状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渭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社会各界普遍

13、关注。2005年12月,国务院批复了由水利部组织编制的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要求通过重点治理,用10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成渭河流域防洪减淤体系,确保重点河段和地区的防洪安全,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改善渭河干流及支流水质,遏制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近期要把渭河下游防洪减淤作为治理重点,坚持节流与开源并举,加大节水和治污力度,把解决渭河流域水资源不足和水污染问题放到突出位置;切实加强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加快淤地坝建设,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还要求原国家环保总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及流域内三省区人民政府,抓紧制订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列入国民经济和发展规划,认真组织实施。根据国务

14、院对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的批复要求,2006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委托省环保局组织编制了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20062010年)。2008年,环境保护部将该规划纳入黄河中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环发200815号)。为确保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提出的治理任务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顺利实施,如期达到规划目标,省水利厅组织编制了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陕西省水利项目实施方案,分解了规划目标和任务,明确了建设项目内容和规模,落实了各项治理措施,提出了建设计划和资金筹措方案。目前,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中确定的治理项目已开始实施。截至2007年底,已经完成或正在实施的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项目情况如下:一

15、、水污染防治项目近年来,编制并印发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渭河流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陕政办发200436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陕政办发2004122号)、陕西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0645号)等相关配套文件,并在省发展改革委建立了渭河流域污染治理项目建设办公室,专门负责渭河流域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在省环保局建立了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办公室,负责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领导协调和重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通过争取国家支持,加快流域内污染治理项目建设和工业污染综合治理、加强水土保持和

16、生态环境建设等综合措施,渭河流域污染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2005年以来,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为主的渭河流域污染治理项目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7年,渭河流域新开工26个污水处理厂,建成4个。截至2007年底,已建成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项目15个,污水配套管网项目10个,垃圾处理项目6个,完成投资32.32亿元,形成日处理污水能力81.8万吨,中水17万吨,垃圾处理能力4800吨/日(见表12)。此外,还有30个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项目及2个配套管网项目正在建设之中。表12 2007年底已建成污水、垃圾处理及配套管网项目表序号项目名称建设规模总投资(万元)一污水处理项目污水处理能力81.8万吨/日,

17、中水17万吨/日1482661西安邓家村污水处理厂污水16万吨/日,中水6万吨/日102002西安北石桥污水处理厂污水15万吨/日258663西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污水10万吨/日,中水5万吨/日240984临潼区污水处理厂污水2.5万吨/日64505宝鸡市污水处理厂污水9万吨/日124906陈仓污水处理厂污水5万吨/日69007千阳污水处理厂污水0.4万吨/日12008陇县污水处理厂污水0.6万吨/日15009渭南市污水处理厂污水6万吨/日1240010咸阳市污水处理厂污水10万吨/日1948411铜川市污水处理工程污水3.5万吨/日680012杨凌污水处理厂污水2.5万吨/日619013礼泉

18、污水处理厂污水1.25万吨/日280014西安北石桥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中水5万吨/日986815宝鸡市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中水1万吨/日2020二配套管网项目1342151西安市城市排水管网一期改造工程41.73公里318002西安市城市排水管网改造二期工程117.6公里622583西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新建、改造干管19.9公里,增加3万吨4万吨污水量65004西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改建、新建污水管道12条,总长度50公里123685宝鸡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33.8公里51636宝鸡市渭河北岸污水管网改扩建工程27.2公里58817宝鸡市渭河南岸污水管网工程6.6公里21

19、008宝鸡市陈仓区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18.2公里11609渭南城区污水管网改扩建工程54.65公里588510杨凌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11.35公里1100三垃圾处理项目垃圾处理能力4800吨/日406861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填埋场3000吨/日150002西安中建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项目500吨/日91563宝鸡市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厂700吨/日97804渭南市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300吨/日30005华阴市垃圾处理厂200吨/日29206千阳县城垃圾处理场100吨/日830造纸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渭河流域工业企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的60%以上,是渭河流域最大的工业废水污染源。2006年至2

20、007年期间,渭河流域淘汰关闭了113家造纸企业,并将污染强度大的22家化学、半化学制浆造纸企业转产为污染强度较小的废纸造纸企业。同时,督促保留的5家全化学制浆造纸企业建设了正规碱回收装置,20余家无脱墨废纸造纸企业建成了废水“零排放”工程。据陕西省2005年环境质量状况公报显示,渭河综合污染指数已由2003年的9.042降低到2005年的4.441。根据环境保护部设在潼关出境断面的水质自动监测站数据统计,2006年至2007年,渭河潼关出境水主要污染物高锰酸钾指数每年以20%左右的速率在下降。沣河、涝河等原污染严重的渭河流域部分支流已恢复自然河流生态。二、灌区节水项目关中九大灌区世界银行贷款

21、改造项目全面建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累计下达工程投资计划10.09亿元,其中国债资金6.28亿元,地方配套资金3.81亿元。完成干支渠道衬砌797公里,渠系建筑物改造3585座。三、生态建设项目主要包括:林业生态建设、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河道生态建设三个方面。林业生态建设:“十五”期间在国家的重点支持下,森林生态状况大为改观。自1999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渭河流域共完成退耕造林面积277.32万亩,宜林荒山造林面积386.48万亩。渭河流域陕西境内森林面积由1998年的3243万亩增加至341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原先的28.4%提高到2004年的29.6%,2007年提高到3

22、0.6%。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流域内2645万亩天然林全面停止了商品性采伐,90%以上的面积落实了管护措施。目前,渭河流域生态状况已由“整体恶化,局部好转”转变为“总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局面。水保生态建设:截至2007年底,国家已安排10条水土保持淤地坝系和2个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重点项目区建设,同时完成了黄土高原世行贷款二期水保项目。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600平方公里,使项目区内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河道生态建设:宝鸡、咸阳、西安、杨凌等大中城市,根据城市发展规划,为改善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在穿越城市的渭河干流及大的支流上相继建成了一批河道生态景观工程,林业部门在渭河河道上已建立了两个湿地

23、自然保护区。四、防洪减淤项目2005年至2007年已完成或正在实施的防洪项目包括:(一)渭河中游防洪工程。渭河中游宝鸡、咸阳、杨凌城市段,新修干流堤防1.5公里,加固干流堤防10.7公里,新修支流河口堤防1.3公里。完成工程投资0.54亿元,占中游防洪项目总投资的16%。(二)渭河下游防洪工程。主要包括两大防洪项目:渭洛河下游近期防洪工程建设可研报告:完成渭河干流堤防加高培厚4.8公里;河道工程续建4处,续建坝垛11座,长度1.12公里;新建支流河口桥1座。完成南山支流堤防加高培厚3公里。三门峡库区陕西返迁移民防洪保安近期工程建设可研报告:完成河道工程续建5处,新修坝垛33座,长2.65公里;

24、新建移民围堤跨支流河口桥2座;改建防汛撤退路24.79公里;完成南山支流河道拓宽退建堤防3.1公里;加高培厚堤防3公里,安排拆除或改建支流桥梁2座。 上述两工程项目已完成投资0.93亿元,占水利部审查核定工程投资额的8.7%。五、重点水源工程目前建成的引乾济石调水工程,年可跨流域调水0.52亿立方米;2006年,开工建设引红济石调水工程,该工程年均跨流域调水规模为0.94亿立方米;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前期工作正在抓紧进行,2008年4月项目建议书已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待批;泾河支流黑河亭口水库、灞河支流李家河水库等其他重点水源工程正在进行前期工作。 83 第二章 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第一节 规划依

25、据编制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主要目的是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已有的治理规划和方案,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为国务院批复的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和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的黄河中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2年)。编制依据包括:(1)国务院关于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的批复(国函200599号)。(2)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3)黄河中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环发200815号)。(4)“好”的发展若干重大举措研究报告。(5)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陕政办发2004122号)。(6)渭河流

26、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20062010年)。(7)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陕西省水利项目实施方案。(8)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9)陕西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10)陕西省林业发展“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11)陕西省“十一五”生态建设专项规划。(12)渭洛河下游近期防洪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13)三门峡库区返迁移民防洪保安近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4)陕西省人民政府批转省环保局等四部门关于加强渭河流域造纸行业环境管理意见的通知(陕政发200618号)。(15)其他规划文件或设计资料。第二节 规划水平年本次五年规划的现状年为2007年,规划水平年为2012年。第三节

27、规划范围本次规划将范围限定为渭河流域陕西省关中地区,包含了渭河流域在关中地区涉及的全部52个县、市、区和不在渭河流域的宝鸡市凤县及渭南市的韩城市,共54个县、市、区。渭河支流北洛河流域涉及的榆林市、延安市的9个县,部分污染治理项目已纳入黄河中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其河道综合治理也应纳入两市的相关规划,统一安排。第四节 指导思想以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为框架,以“好”的发展若干重大举措研究报告提出的渭河治理思路和治理重点为参考,以有关专业规划和治理方案为基础,以国家在新时期的治理思路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注重效果、

28、公众参与”的原则,结合流域发展现状合理安排、科学布局,提出渭河治理的各项措施,促进渭河流域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五节 编制原则(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优先保护饮用水源,确保城乡居民用水安全;优先安排城镇水污染防治项目,促进渭河城市段水质尽快改善;积极推进流域生态建设,改善流域内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健全水利和防洪设施,促进流域的生产发展,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举。在安排各项水利、环保等工程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水质监测监管能力建设,健全信息化、水环境监测、水保生态监测以及管理法规、制度等非工程措施建设,提高科学管理能力。(三)远近结合,标本兼

29、治。分清轻重缓急,分期落实综合治理工程,既要还历史旧账,又不能再欠新账。既要立足当前,抓好规划期内引水工程和污染治理,改善渭河水质和生态环境,又要着眼长远,为规划期后的渭河治理打好基础。规划实施中要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在抓好综合治理、减少渭河污染的同时,要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产生。第三章 治理目标、任务和主要工程第一节 治理目标一、渭河水质得到改善以工程治污和淘汰关停污染企业等措施,削减渭河污染负荷,改善渭河水质。到2012年,在削减新增量的前提下,使渭河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在2007年27.3万吨的基础上削减15%以上,控制在23.2万吨以内。突出重

30、点支流的污染治理,以支流水质改善带动干流水质的改善。到2012年,渭河干流消灭黑臭现象;在引汉济渭工程完成、有生态基流保障的前提下,渭河干流消灭劣类水。城市饮用水水源区水质达到或保持类水质目标要求。建成水污染监控体系,形成水质监管和应急处置的快速反应能力。渭河干流水质控制目标见表31,主要支流水质控制目标见表32。表31 20082012年干流水质市(区)界控制目标序号市(区)出入境2007年水质状况2012年水质目标1宝鸡甘肃入境(宝鸡峡)类类2出境类类3杨凌出境类类4咸阳出境劣类消灭黑臭现象5西安出境劣类消灭黑臭现象6渭南出境(潼关吊桥)劣V类消灭黑臭现象注:本表所列目标以化学需氧量(CO

31、D)为主要控制指标。市界断面和水质类别以水质自动监测站所处市界断面及其所测数据为依据。表32 20082012年渭河重点支流水质控制目标序号支流名称责任(流经)区域2007年水质状况2012年水质目标备注1小韦河凤翔县、岐山县、扶风县劣类(COD在900mg/L左右)劣类(COD低于300mg/L)二级支流2漆水河永寿县、乾县、武功县及杨凌示范区劣类(COD在400mg/L左右)劣类(COD低于200mg/L)一级支流3泾河长武县、彬县、永寿县、乾县、旬邑县、礼泉县、泾阳县类类一级支流4涝河户县类类一级支流5沣河西安市长安区、咸阳市秦都区类类一级支流6灞河西安市灞桥区劣类类一级支流7新河户县劣

32、类(COD在400mg/L左右)劣类(COD低于300mg/L)一级支流8皂河西安市未央区劣类(COD在500mg/L左右)劣类(COD低于300mg/L)一级支流9尤河渭南市临渭区劣类类一级支流10洛河白水县、蒲城县、大荔县劣V类类一级支流说明本表所列目标以化学需氧量(COD)为主要控制指标二、节水型社会建设初见成效大中型灌区农业亩均灌溉用水量较现在减少20立方米40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在2006年84立方米基础上降低30%,城镇生活用水标准降低10%。初步实现行业节水的较高目标,使节水型社会建设初见成效。三、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推进水土流失防治、河道生态环境建设、森林生态系统的修复

33、与保护工程建设,使渭河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初步建立起以南北两山为屏障、以渭河绿色走廊与主干道路为骨架,以河滨公园、沿河湿地和城市森林为主体的渭河流域整体生态系统框架,实现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将渭河建设成为生态型河流,使渭河中下游成为关中经济区的绿色长廊。流域内国家级重要湿地得到有效恢复,90%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晋升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个,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2.6%。四、河道防洪能力得到提高完善渭河防洪减淤工程体系,建设和加固渭河干流堤防,使宝鸡市区和咸阳市区左岸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咸阳市区右岸陇海铁路桥以下堤防达到百年一遇防洪标准;西安市区段堤防达到百年一遇防洪标准;渭河下

34、游重点堤防渭南市临渭区、华县、大荔段达到或基本达到国家批准的五十年一遇防洪标准;三门峡库区返迁移民防洪保安工程达到批准的设防标准;加大南山支流治理力度,完成尤河、赤水河、罗纹河、石堤河、罗夫河、柳叶河等支流的治理工程,使经过治理的支流河段达到国家批准的防洪标准。五、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力争四年内建成“引红济石”工程,为关中地区跨流域调水0.94亿立方米,缓解生产生活用水紧缺矛盾;“引汉济渭”工程力争2009年正式开工,2012年建成三河口水库以下工程,为关中地区从汉江支流子午河自流调水5亿立方米,初步解决渭河中下游地区用水紧张局面,并尽快建成三河口水库以上工程。整体工程建成后,可从汉江流域

35、给渭河流域调水15亿立方米。同时,加快黑河亭口水库、李家河水库前期工作进度,争取尽快开工建设。六、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压缩高污染行业的规模,大力发展科技型、环保型、节水型、低耗能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利用关中地区的科技优势进行废物综合利用和中水回用技术开发,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促进渭河流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逐步摸索出一条科技含量高、既节能又环保的经济发展之路。规划期内,渭河流域不再新上造纸、果汁、化工、印染、电镀、淀粉等高污染项目,现有造纸企业总规模再压缩10%以上。第二节 治理任务及主要工程根据以上目标,今后五年渭河流域要完成的主要目标任务和重点工程项目如下:一、治理渭河

36、污染,改善渭河水质2007年的监测数据显示,渭河干流常年监控的13个断面中,还有9个断面水质为劣类,咸阳市以下的市界断面仍为劣类水质。据预测,今后五年内渭河流域的COD新增量将达到15万吨左右,加上15%的基数削减目标即4.1万吨削减量,渭河流域COD的总削减量将达19万吨左右。因此,为确保规划目标按期实现,必须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促进渭河水质的改善。(一)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工程。城镇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是污染治理工作的重点,要加快现有在建项目建设并尽早投运,使其发挥减污作用,继续加大规划中尚未启动的项目前期工作,并尽快开工建设。同时,要大力推进雨污合流管网系统改造,实施“管网优先”并统筹考虑

37、城市水域的水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城镇污水收集的能力和效率,改善城市水域的环境质量。2010年前,渭河流域54个县区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要全部建成投运。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的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80%,其他地区的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新建的污水处理厂要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并逐步配套建设除磷、脱氮设施;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的中水利用率要达到20以上;西安市的中水利用率要达到30以上。工程名称、建设规模及投资见表33、表34、表35、表36。表33 2008年污水处理设施在建及新开工项目表序号项目名称建设规模总投资(万元)一在建项目(32个)污水98.9万吨/日,中水9.5万吨/日23246

38、71西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25万吨/日,干管50公里512492西安市北郊泾渭污水处理厂10万吨/日,干管83.1公里230603西安市西南郊污水处理厂8万吨/日,中水1.5万吨/日203504西安市阎良区污水处理厂2.5万吨/日,干管17.8公里82005高陵县污水处理厂1万吨/日,干管4公里22006西安市长安区污水处理厂5万吨/日75007户县污水处理厂3万吨/日,中水2万吨/日,管网6公里68008宝鸡市高新区污水处理厂5万吨/日,干管17.4公里105659宝鸡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3万吨/日305610扶风县污水处理厂2万吨/日,干管11公里547411太白县污水处理厂0.3万吨/日,

39、干管7.2公里105012麟游县污水处理厂0.3万吨/日,管网7公里200013凤翔县污水处理厂1万吨/日,管网6公里270014凤县污水处理厂0.3万吨/日,干管1.5公里172015岐山县蔡家坡污水处理厂4万吨/日,干管8.5公里797716眉县污水处理厂1.5万吨/日,干管20.3公里417417乾县污水处理厂1.5万吨/日,管网20.65公里450018泾阳县污水处理厂1.5万吨/日,干管4.6公里350019旬邑县污水处理厂0.6万吨/日,干管5.7公里244020咸阳市西郊污水处理厂8万吨/日,干管8.3公里1320021兴平市污水处理厂5万吨/日,干管18.3公里950022三原

40、县污水处理厂1.5万吨/日,干管4.16公里540023武功县污水处理厂1.5万吨/日,干管10.88公里378224彬县污水处理厂1万吨/日,干管12公里300025永寿县污水处理厂0.6万吨/日,干管12.5公里300026淳化县污水处理厂1万吨/日,干管10.6公里345027渭南市西区污水处理厂3万吨/日,干管10.3公里622028蒲城县污水处理厂1.8万吨/日,干管12公里500029宝鸡市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扩建工程日处理中水4万吨,中水管道19.33公里673530杨凌示范区中水回用工程日处理中水2万吨,中水管道4.8公里185031西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配套干管工程截流井4座,干

41、管1030米177932礼泉县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管网3.7公里1036二2008年新开工项目(13个)污水处理42.5万吨/日903491铜川市新耀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3万吨/日,干管14公里97422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20万吨/日321973咸阳市南郊污水处理厂3万吨/日,干管12.7公里70004长武县污水处理厂0.8万吨/日,干管8.9公里32005华阴市污水处理厂2万吨/日,干管9.8公里52406富平县污水处理厂2.5万吨/日,干管14公里58007大荔县污水处理厂2万吨/日,干管5公里56508合阳县污水处理厂1.5万吨/日,干管10公里38009澄城县污水处理厂2万吨/日,干管6

42、.6公里500010韩城市污水处理厂3万吨/日,干管4公里550011华县污水处理厂1万吨/日,干管3.5公里260012潼关县污水处理项目0.7万吨/日,干管6.65公里250013白水县污水处理项目1万吨/日,干管5公里2120表34 2008年垃圾处理设施在建及新开工项目序号项目名称建设规模总投资(万元)一在建项目日处理垃圾3095吨726351岐山县蔡家坡垃圾填埋场日处理垃圾300吨27102凤翔县范家寨垃圾填埋场日处理垃圾110吨20003麟游县城垃圾处理场日处理垃圾70吨12734凤县垃圾处理场日处理垃圾50吨14225彬县垃圾填埋场日处理垃圾120吨7846淳化县垃圾填埋场日处理

43、垃圾100吨8587杨凌示范区垃圾处理场日处理垃圾100吨25608周至县马召虎峪垃圾填埋场日处理垃圾200吨9209西安市阎良区垃圾综合处理场综合处理垃圾200吨/日600010宝鸡市陈仓区红李沟垃圾填埋场日处理垃圾180吨180011陇县垃圾处理工程日处理垃圾75吨138412太白县垃圾处理工程日处理垃圾30吨116413眉县垃圾处理工程日处理垃圾100吨120014扶风县城垃圾处理工程日处理垃圾110吨145015咸阳市区垃圾焚烧热电厂日处理垃圾1000吨4440016韩城市垃圾处理项目日处理垃圾200吨301017澄城县生活垃圾处理项目日处理垃圾150吨2000二新开工项目日处理垃圾1180吨237571三原县东沟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日处理垃圾150吨33222旬邑县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日处理垃圾80吨11003武功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日处理垃圾100吨12004长武县垃圾处理场日处理垃圾80吨12425大荔县垃圾处理项目日处理垃圾110吨15606华县垃圾处理项目日处理垃圾80吨15607潼关县垃圾处理项目日处理垃圾80吨15808蒲城县垃圾处理项目日处理垃圾150吨22009白水县垃圾处理项目日处理垃圾90吨150010铜川市新耀垃圾处理场日处理垃圾260吨4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