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捷兼并重组整合地质报告.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29640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5.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麦捷兼并重组整合地质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麦捷兼并重组整合地质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麦捷兼并重组整合地质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麦捷兼并重组整合地质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麦捷兼并重组整合地质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麦捷兼并重组整合地质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麦捷兼并重组整合地质报告.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50312开切眼沿15号煤层底板掘进。设计采用锚杆支护。巷道宽7.0m,高2.8m,断面19.6m2。150312工作面煤层开口至100m范围,由于受断层影响,煤厚2.5-2.7m,100m-切眼煤层厚度达到5.3-5.5m,平均厚度5.2m,含一层夹矸,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150312皮带顺槽沿15号煤层底板掘进。设计采用锚杆支护。巷道宽4.2m,高3.1m,断面13.02。150312工作面煤层开口至100m范围,由于受断层影响,煤厚2.5-2.7m,100m-切眼煤层厚度达到5.3-5.5m,平均厚度5.2m,含一层夹矸,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

2、150311工作面开切眼设计巷道断面尺寸如下:巷道断面呈矩形,掘进宽7.5m,高3.0m,掘进断面积为22.5m2。1目 录第一章 概 况1第一节 目的任务1第二节 位置及交通4第三节 自然地理6第四节 周边矿井及小窑7第五节 地质勘查及矿井地质工作10第二章 矿井地质22第一节 区域地质简况22第二节 矿井地质23第三章 煤层、煤质及有益矿产29第一节 煤层29第二节 煤质36第三节 有益矿产49第四章 水文地质51第一节 区域水文地质51第二节 矿井水文地质55第三节 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及水害防治措施58第四节 矿井涌水量预算66第五节 供水水源66第五章 其它开采技术条件68第一节 煤层顶

3、底板岩石工程地质特征68第二节 瓦 斯70第三节 煤尘爆炸危险性74第四节 煤的自燃倾向性76第五节 地温、地压77第六章 环境地质78第一节 地震与矿井稳定性78第二节 地质灾害78第三节 水文环境79第四节 有害物质79第七章 矿山开采81第一节 煤矿生产建设情况81第二节 井田内小窑开采情况82第三节 探采对比82第八章 资源/储量估算83第一节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及工业指标83第二节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与参数确定83第三节 资源/储量类别划分原则84第四节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85第五节 资源/储量估算需要说明的其它问题87第九章 结论及建议8782附 图 目 录顺序号图号图 名比例尺1

4、1区域地质图1:5000022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图1:500033地层综合柱状图1:20044煤岩层对比图1:20055111地质剖面图1:200065222地质剖面图1:200075333地质剖面图1:20008616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1:50009628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1:500010639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1:5000116412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1:5000126515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1:500013716号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1:500014728号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1:500015739号煤层采掘工程

5、平面图1:5000167415号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1:500017816号煤层井上下对照图1:500018828号煤层井上下对照图1:500019839号煤层井上下对照图1:5000208415号煤层井上下对照图1:500021916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1:500022928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1:500023939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1:5000249415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1:500025101麦-1号钻孔钻探、测井曲线柱状图1:500 1:200 1:50 26102麦-3号钻孔钻探、测井曲线柱状图1:500 1:200 1:5027103麦-4号钻孔钻探、测井曲线柱状图1:500 1:200

6、 1:5028104麦-5号钻孔钻探、测井曲线柱状图1:500 1:200 1:5029105麦-6号钻孔钻探、测井曲线柱状图1:500 1:200 1:5030106麦-7号钻孔钻探、测井曲线柱状图1:500 1:200 1:50附表目录 顺序号附表表 名1附表1钻孔施工情况一览表2附表215号煤层井下见煤点成果利用表3附表36号煤层钻孔综合成果表4附表48号煤层钻孔综合成果表5附表59号煤层钻孔综合成果表6附表612号煤层钻孔综合成果表7附表715号煤层钻孔综合成果表8附表8-1附表8-46号煤层煤芯煤样化验分析成果表9附表9-1附表9-38号煤层煤芯煤样化验分析成果表10附表10-1附表

7、10-59号煤层煤芯煤样化验分析成果表11附表11-1附表11-412号煤层煤芯煤样化验分析成果表12附表12-1附表12-415号煤层煤芯煤样化验分析成果表13附表136号煤层钻孔瓦斯样试验成果汇总表14附表148号煤层钻孔瓦斯样试验成果汇总表15附表159号煤层钻孔瓦斯样试验成果汇总表16附表1612号煤层钻孔瓦斯样试验成果汇总表17附表1715号煤层钻孔瓦斯样试验成果汇总表18附表18麦-3孔15煤筛分试验报告表19附表19麦-3孔15煤浮沉试验报告表20附表20麦-5孔15煤筛分试验报告表21附表21麦-5孔15煤浮沉试验报告表22附表22麦-4孔抽水试验成果汇总表23附表23麦-4孔

8、水质分析成果表24附表24-1附表24-3岩石力学试验成果表25附表256#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基础表26附表268#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基础表27附表279#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基础表28附表2812#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基础表29附表2915#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基础表30附表308#、9#、12#、15#煤层资源/储量汇总表附件:1、兼并重组批准文件复印件。2、报告编制单位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复印件。3、采矿许可证、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4、报告编制单位及业主对报告资料真实性承诺书。5、采(古)空区积水、积气、火区调查报告。6、山西煤炭设备安全技术检测中心鉴定报告(15号煤煤尘爆炸性、煤的自燃倾向性)复

9、印件。7、山西煤炭设备安全技术检测中心鉴定报告(8号煤煤尘爆炸性、煤的自燃倾向性)复印件。8、测绘资质证书复印件。9、山西省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2009年度)复印件。10、潞安矿业(集团)公司2010年度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批复表复印件。11、钻孔煤炭试验报告、钻孔瓦斯样试验报告、水质分析报告、岩石力学试验报告复印件。12、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文件,晋煤瓦发2011467号,关于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第一章 概 况第一节 目的任务一、目的山西寿阳潞阳麦捷煤业有限公司是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

10、998文精神,该矿为单保矿井,兼并重组整合主体企业为山西潞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兼并重组后企业预核准名称为“山西寿阳潞阳麦捷煤业有限公司”新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400002009121220050463,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12月26日发放,批准开采615下号煤层,开采标高自1279.95m至719.94m,生产规模90万t/a,井田面积8.0305km2,有效期限为自2009年12月26日至2011年12月26日。山西寿阳潞阳麦捷煤业有限公司于2010年6月委托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一一九勘探队,在本井田内施工6个孔。编制山西寿阳潞阳麦捷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其目的是对矿

11、井初步设计提供地质依据。二、任务本报告是按照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制定的山西省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的要求进行编制的,其主要任务是:对井田范围内地层、构造发育情况、可采煤层赋存情况及主要煤层和煤质特征、水文地质、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和其它开采技术条件等进行评述,估算各可采煤层现保有资源储量等。地质工作达到勘探程度。报告的主要地质任务、技术要求:1详细查明井田内落差等于和大于30m的断层,评价井田的构造复杂程度。2详细查明可采煤层层位及厚度变化,确定可采煤层的连续性,控制井田内各可采煤层的可采范围。3详细查明可采煤层的煤类、煤质特征及其在井田内的变化,着重研究与煤的开采、洗选、加工有关的煤质特征

12、和工艺性能,并做出相应的评价。4 详细查明井田水文地质条件,评价矿井充水因素,预算井田涌水量,预测开采过程中发生突水的可能性及地段,评价水文地质条件类型。5详细研究主要可采煤层顶底板的工程地质特征、煤层瓦斯、煤的自燃趋势、煤尘爆炸危险性及地温变化等开采技术条件,并做出相应的评价。6详细查明老窑、小煤矿和生产矿井的分布和开采情况,划出其采空范围,查明采(古)空区范围及积水、积气及火区情况。7基本查明其他有益矿产赋存情况。8估算各可采煤层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资源储量。要求探明的、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比例达到勘探阶段要求。三、编写依据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83142001);2.

13、原能源部1989年颁发的煤矿测量规程;3.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4.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5. 2009年9月2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煤矿防治水规定。6、中国煤炭分类(GB/T5751-2009)、煤炭灰分分级(GB/T15224-2004)、煤炭硫分分级(GB/T15224.2-2004)和煤炭发热量分级(GB/T15224.3-2004)。7、山西省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晋煤规发2010177号。8、煤矿防治水规定。9、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第二节 位置及交通一、位置 山

14、西寿阳潞阳麦捷煤业有限公司井田位于寿阳县城北解愁乡荣家沟村东。行政区划属解愁乡管辖。井田地理坐标为:东经11313481131656,北纬375915380113。批准井田范围由以下8个拐点坐标连线圈定(6度带),见表1.2.1。 井田范围拐点坐标 表1.2.1编号北京54坐标系(6度带)编号西安80坐标系(6度带)X坐标Y坐标X坐标Y坐标14211435.0019695865.0014211387.2519695795.1324209826.0019695865.0024209778.2419696500.1434210350.0019697760.0034210302.2519697690

15、.1444208600.0019698266.0044208552.2519698196.1554209260.0019700502.0054209212.2619700432.1564211184.0019699668.0064211136.2619699598.1474210720.0019698490.0074210672.2619698420.1484212250.0019697870.0084212202.2619697800.13二、交通 本井田距寿阳县城23km,距草沟煤炭集运站23 km,距小武公路2 km。井田南部有石太铁路、107国道、太旧高速公路连通石家庄、阳泉和太原。太

16、旧高速公路在寿阳城有上下出入口,石太铁路在寿阳城有客运、货运站,交通极为便利。(见交通位置示意图,图1.2.1)。 交通位置示意图 图1.2.1第三节 自然地理一、地形、地貌本井田位于沁水煤田北部边缘,为低山丘陵地貌,地表零星出露二叠系地层,西部被第四系黄土覆盖。土梁与冲沟发育,地势北东高南西低,地面最低标高为1220m,最高标高为1527m,相对高差307m。二、水系 区内冲沟发育,平常无水,汛期有洪流通过。温家庄河自东 向西从井田外南侧流过,汇入白马河,平时无流水,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 三、气象该区属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春多风,气候干燥,夏秋多雨,雨量大多集中在69月份。年平均气温7

17、.6,一月份最低,极端最低气温-34,平均气温-8.8;7月最高,极端最高气温38.2,平均气温21.1;年均降水量为23 5.3806.2mm,平均505.41mm;霜冻期为9月中旬至次年4月中旬,年无霜期约148天,年平均冻土深度0.904m,最大冻土深度l.llm,最小0.65m,最大积雪厚度36cm;春、秋、冬三季多西南风,夏季多东北风,最大风速24米/秒。四、地震山西省地震局于1982年编绘的全省地震分布及破坏地震预测图表明:本区处于两个较大地震带之间,东部为昔阳和顺地震带,西部为大同太原临汾地震带;本区位于两带之间的盂县寿阳弱活动区,按山西省地震局颁布的地震基本烈度区划图本区应属6

18、级烈度区。寿阳地区根据矿井建设抗震设防烈度GB18306-2001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lg。五、社会经济状况寿阳县人口21万,矿藏以煤为主。工业有采煤、化工、机械、陶瓷、建材等;农产品有小麦,玉米、高梁、谷子、胡麻等;特产手工编织。煤炭行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第四节 周边矿井及小窑井田内无其它煤矿,井田西邻山西寿阳潞阳昌泰煤业有限公司,西南邻寿阳县博大工贸有限责任公司马尾沟煤矿,北为寿阳县富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山西寿阳潞阳长榆河煤业有限公司。详见井田四邻关系示意图1.4.1。现将各煤矿开采情况介绍如下:井田四邻关系示意图1.4.11山西寿阳潞阳长榆河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本井田北部,与本井

19、田相连,由山西寿阳潞阳长榆河煤业有限公司和寿阳县正泰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9年整合而成,井田面积6.5545 km2,矿井能力90万t/a。批采6、8、9、12、15、15下号煤层,现采8、15号煤层。沿界相邻采空范围,有瓦斯积聚。无越界现象,沿边界设有保安煤柱。2山西省寿阳富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本井田北部,与本井田相连,采用斜井盘区式开拓,中央并列式通风。井田面积4.6792km2,批采8、9、12.、15号煤层,核定生产能力21万t/a。为高瓦斯矿井。该矿现开采8号煤层,和本矿相邻部分8号煤层已采空,形成采空区,有瓦斯积聚。无越界现象,与本矿之间留有边界煤柱。该区8号煤经检测煤层自然倾

20、向性为级,属不易自燃煤层。3山西寿阳潞阳昌泰煤业有限公司 位于本井田西部,与本井田相连,采矿许可证批准井田面积3.7251 km2,矿井能力60万t/a,批采8、9、12、15、15下号煤层,斜井开拓,刀柱式采煤,现采8、9号煤层。为高瓦斯矿井。本矿与该矿临界区段以基本采空,形成采空区,有瓦斯积聚。无越界现象。4寿阳县博大工贸有限责任公司马尾沟煤矿位于本矿西南部。1981年建井,1992年投产,2000年3月实行股份改制,更名为寿阳博大工贸有限责任公司马尾沟煤矿。采用一对斜井开拓,长壁式采煤。原井田面积7.1226 km2,批采6、8、9号煤层,原核定生产能力30万吨/年。2006年资源整合中

21、未与其它煤矿进行整合兼并,只是扩界。矿区范围扩大后,煤矿名称、批准开采煤层和生产能力不变,面积由7.1226km2增加至11.1226km2。矿井正常涌水量约353/,为低瓦斯矿井,无越界现象, 8号煤层沿界形成采空区,有瓦斯聚集。该区8、9号煤经检测煤尘自然倾向性为级,均属不易自然煤层。第五节 地质勘查及矿井地质工作一、以往勘查地质工作本井田位于沁水煤田北部边缘,与本井田有关的地质勘查工作有:1、1955年7月11月,华北地质局215队在本区进行过普查工作,完成1/5万地质测量800km2,采取煤样11个,著有山西省中部交城寿阳间普查地质报告。2、1958年,华北煤田地质勘探局119队对寿阳

22、宗子坡区进行精查勘探,共施工钻孔54个,进尺6207.82m,获得(A+B+C)级储量30688.5万t,于1960年提交山西省沁水煤田阳泉矿区盂县勘探区坡头南北、秀寨南北井田精查地质勘探报告,1962年6月该报告经山西省储量委员会以79号决议书将其定为“精查不合格”。1980年煤田图册称“坡头南北、秀寨南北井田详查”。寿阳宗子坡未提交地质报告。本井田位于该区的西部。本次工作利用了本区施工的1个钻孔(A26)。4.19591960年,原山西省煤矿管理局阳泉矿务局119队对棕子坡井田、郑家庄井田和山底井田及详查区内的盘湾底井田进行了精查,施工钻孔97个,钻探进尺28623.14m,本次工作利用的

23、10个钻孔(D313、D310、D342、 D344、 D343、 D341、D315、D340、D505、D309)均为在此期间施工的钻孔。二、矿井地质工作及本次勘查工作该矿在煤层开采过程中,配合生产需要做了一定的矿井地质和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一)、矿井工作该矿自建井以来,配合井巷掘进,其矿井地质、井巷测量、矿井地质与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也在不断地进行着,积累了一定的矿井地质与矿井水文地质资料,本次工作通过搜集、整理并分析研究这些资料,对其不足之处补做了部分地质工作,使矿井地质与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更进了一步。本次工作由矿方委托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一一九队(证书编号:丙测字1310404

24、3,有效日期至2014年12月30日)测量。1矿井地质及井巷测量工作矿井地质与井巷测量工作同步进行,为了随时掌握生产进度和便于规划,对井口、井下巷道和采空区进行了详细测量。井口和主要大巷使用NTS322型全站仪实测,利用国家三、四等三角点的基础上加密控制,先测得近井点做联系测量,然后采用井下导线逐点实测,其精度达到规范要求,质量可靠,可满足生产实际情况的需要。2水文地质观测该矿在生产过程中对井下涌水情况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积累了一定的涌水量经验数据,并根据涌水量情况及时向地面抽排,保证了井下安全生产。3采样工作根据煤炭销售的需要,进行了商品煤样采样化验工作,由县、地区、省质检部门以及用户定期或不

25、定期地进行抽样化验,但只是按商品煤的要求进行采样化验,对煤质全面了解不够。该矿对15号煤层煤尘爆炸性及自然倾向性进行了测试工作。4矿井瓦斯监测认真监测矿井瓦斯含量变化,并按要求进行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为防范瓦斯事故发生,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提供充分依据。5综合图件编制及质量评述该矿技术人员在搜集以往地质资料的基础上,依据矿井测量资料绘制有采掘工程平面图,该图反映出井下巷道、地质构造等实际分布情况,资料较齐备、精度较高。(二)本次勘查工作1、勘查手段的选择本次勘查以钻探工程为主、同时配合地球物理测井及采样测试工作的综合勘探。2、勘查类型的确定及基本线距(1)、本区基本构造形态为一单斜构造,地层倾角

26、小于5-10;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2)、本次勘探的主要目的层为太原组的8、9、12、15号煤层,8、9、号煤层属较稳定大部可采煤层;12号煤层属稳定大部可采煤层;15号煤层属全区稳定可采煤层。选择500m的基本线距,以垂直地层走向布置勘查线。本次完成的各项实物工作量,见表1.5.1。本次完成的各项实物工作量 表1.5.1工作项目单位数 量备 注收集资料、矿井调查以往地质资料、矿井地质资料、矿井调查工程测量孔6钻探工程米/孔2600.10/66孔为甲级物探测井实测米2556.30/66孔为甲级简易水文观测孔6孔样品采集煤芯煤样个/点16/16瓦斯样个/孔16/5煤尘爆炸、自燃倾向性个/点4/4

27、顶底板样组/孔59/1煤岩样个/孔4/1水样个/孔2/13、勘查工程及质量评述(1)、钻孔定位测量1)地形图的来源本次勘查测量工作所使用的地形图是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基本等高距为5.0m。地形图质量和精度能够满足本次报告的需要。(2)、作业依据;GB/T 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本次施工的钻孔的定位,使用南方灵锐S-82RTK全球定位系统,共施测钻孔6个,施测钻孔的精度完全符合规范要求。(2)、钻探工程本井田本次施工钻孔6个,钻探总进尺2600.10米,按MT/T 1042-2007煤炭地质勘查钻孔质量标准验收,钻探评级6个甲级孔,

28、见表1.5.2。1)煤层本次钻探共验收可采煤层18层次,其中17层为优质层,1层为合格层,见表1.5.3。钻探验收煤层总厚度52.81m,总采长49.84 m,总长度采取率94%;煤层验收总重量147.19,总重量采取率83%,达到甲级孔的标准。2)岩芯采取率本次施工的6个钻孔均为半取芯孔,钻探取芯总厚度1517.45m,取芯总采长1306.22m,取芯总采取率87%,达到甲级孔的标准。3)简易水文所有钻孔均进行了简易水文观测,观测率达100%,达到甲级孔的标准。本次钻孔施工质量情况一览表 表1.5.2顺序号孔号钻探目的施工时间开孔层位终孔层位终孔深度质量评级钻探测井综合1麦-1探煤2010.

29、10.302010.12.20Q4C3t393.13甲甲甲2麦-3探煤2010.09.232010.10.17P2sC3t381.36甲甲甲3麦-4探煤及水文2010.09.082010.12.08P2sO2f693.66甲甲甲4麦-5探煤2010.10.232010.11.05Q4C3t322.30甲甲甲5麦-6探煤2010.10.302010.11.24Q4C3t453.85甲甲甲6麦-7探煤2010.11.152010.12.04P2sC3t355.80甲甲甲合计2600.10本次钻孔验收煤层质量一览表 表1.5.3煤层编号钻探测井综合合格层优质层合格层优质层合格层优质层61118112

30、1194441255515666合计117181174)孔斜所施工的6个钻孔中,均进行了钻孔孔斜及方位角测量,其中6个钻孔均达到甲级要求。所采用的测斜仪为JJX-3A型数字测斜仪,施工期间严格按照规程规定进行了调校和刻度,精度符合要求。测量时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现场标定、孔口吊零等仪器校验工作,测量过程中每200m和终孔均按规定进行了质量检查测量,发现相邻两测点的孔斜或方位差超过规程规定的“相邻两个测点顶角变化不大于2或方位角变化不大于20”的规定时,均进行了加密测量。本阶段完成6个钻孔的测量点的测斜工作。测斜成果质量全部为优质,成果质量可靠。孔深校正每百米进行一次,见煤前(或见煤后)10m范

31、围内都已经准确丈量钻具,终孔丈量钻具,孔深误差均小于0.15%,并进行了合理平差。5)钻具丈量各个钻孔,孔深校正每百米进行一次,见煤前(或见煤后)10m范围内都已经准确丈量钻具,终孔丈量钻具,孔深误差均小于0.15%,并进行了合理平差。6)终孔层位各钻孔终孔层均达到设计要求。有1个孔终孔层位揭露奥陶系,5个孔终孔层位为太原组15号煤下,达到甲级孔的标准。7)钻孔封闭钻孔终孔后,用水泥、砂子、水按110.65比例配制水泥砂浆,然后通过钻具送入孔内。本次施工的6个钻孔全部采用二段封闭。第一段:孔口向下10m-15m的范围内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封闭,并在孔口埋设标石。第二段:孔底至K8以上50m,用水泥

32、、砂子、水混合的水泥砂浆样进行封闭。 全部钻孔均按设计要求进行封闭,质量良好,本次工作未对钻孔进行起封检查,经矿方、监理和钻探技术人员现场验收均达到要求。8)原始资料原始资料按“三边”工作制及时整理,施工过程中岩芯鉴定员对岩芯及时鉴定、编录整理,钻孔竣工后各项原始资料装订成册,各项原始资料齐全完整,数据准确可靠,符合煤炭地质勘查钻孔质量标准的要求,达到甲级孔的标准。(3)测井工作1)、测井工作任务根据地质任务的要求和现阶段数字测井的实际情况,测井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划分钻孔地层岩性,确定地层界面;、确定各煤层深度、厚度、结构;、通过钻探取芯和测井资料的对比分析,解释井田内构造(如陷落、断层等)

33、;、提供钻孔井斜、长源距伽玛伽玛、侧向电阻率、自燃伽玛、井径资料;2)、工作量及质量本次勘探共施工6个钻孔,6个钻孔均按照设计及测井规范的要求进行了数字测井工作,完成实测米2556.30米,占钻探总进尺2600.10米的98.32%,全部钻孔均进行了井斜测量和井径测量。测井资料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080-1993)煤田地球物理测井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MT/T1042-2007煤炭地质勘查钻孔质量标准进行评价验收。6个钻孔均为甲级,甲级孔率为100%,测井共解释煤层55层次,其中参加质量验收可采煤层(0.80m)18层次,全部评为优质层,优质层率达100%。

34、详见表1.5.4。 测井工作量及质量一览表 表1.5.4测井质量情况钻探总进尺测井实测米测井占钻探总进尺参加质量验收煤层(18层)甲级孔乙级孔甲级率优质合格优质率个个%米米%层层%601002600.102556.3098.32180100总之本阶段测井工作完成较好,记录质量、成果质量、测井工程总体质量良好,测井提供的煤层深度、厚度和结构正确。根据煤层顶、底板的岩性选用界面反映清楚、定性可靠、符合本区物性规律的参数方法的解释成果为确定成果。本区物性条件较好,定性定厚方法较多,煤层的定性、定厚可靠。岩性的解释可靠程度以高电阻率、低伽玛的石灰岩、砂岩、砂层及低电阻率、高自然伽玛的泥岩、粘土等为可靠

35、,介于之间的过渡岩性解释可靠程度相对较低。煤层的物性特征:利用测井曲线所反映的物性特征来了解煤层厚度、沉积的变化规律,是其它手段难以比拟的,其具有独特性。确定煤层层位的主要依据为:煤层自身的物性特征、上下围岩的物性特征、物性标志层、层间距和钻探取芯资料等。本区含煤地层分属上石炭系太原组和下二迭系山西组,全区较稳定及稳定可采煤层依次为6煤、8煤、9煤、12煤、15煤, 8煤、9煤、12煤煤层一般结构单一,含一层夹矸,物性上视电阻率曲线呈高阻值显示,伽玛伽玛、声速曲线上均为高幅值显示,自然伽玛曲线则为低值。15煤结构较为复杂,一般含13层夹矸,但物性特征明显,易于识别。15煤的直接顶板为K2,视电

36、阻率曲线高异常突出,伽玛伽玛曲线呈多齿状峰顶高异常显示,自然伽玛曲线则呈明显的低值异常。 15煤物性特征示意图(4)水文工作本次施工的麦-4水文地质钻孔,严格按照煤田资源地质勘探抽水试验规程进行抽水试验作业,抽水2层次,(见表1.5.4),山西组砂岩、太原组灰岩各一层次。抽水成果依煤田资源地质勘探抽水试验规程和煤田地质勘探钻孔工程质量标准的要求进行了验收,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抽水试验共采集水样2件,水质分析化验由太原煤炭地质研究所承担,测试成果可靠,满足水质评价的要求。 水文地质钻孔抽水试验情况一览表 表1.5.4孔号孔深(m)终孔层位抽水试验层位抽水段孔径采样质量麦-4693.66O2mK8及

37、山西组砂岩、太原组灰岩各一次。110 mm2优质合计693.66(5)采样与测试本次勘查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勘探规范及采样规程采取了各种样品。施工过程中,煤芯煤样的采取是在钻探取煤后,24小时内进行现场煤芯鉴定,然后按照规程要求,剔除厚度大于0.05m的夹矸,采样装袋,及时送至化验室。采取煤芯样16个,瓦斯样16个,煤岩样4个,岩石力学样59个,煤层爆炸试验样4个。详见表1.5.5 各煤层采样种类统计表 表1.5.5工程(工作)项目单位工程(工作量)备注煤芯样个/点16/16岩石力学样个/孔59/1瓦斯样个/孔16/5煤岩样个/孔4/1煤尘爆炸试验样个/点4/4水样个/孔2/1化验工作由山

38、西省煤炭地质研究所承担。具有计量认证资格证书,化验测试结果准确可靠。(6)、钻孔综合质量本井田本次施工钻孔6个,钻探总进尺2600.10米,测井完成实测米2556.30 米,占钻探总进尺2600.10米的98.32 %。按MT/T 1042-2007煤炭地质勘查钻孔质量标准综合质量验收评级,钻孔综合质量评级6个甲级孔,见表1.5.2。1)钻孔综合煤层质量本次施工6个钻孔共验收可采煤层18层次,综合煤层质量其中17层为优质层,1层为合格层。6个孔达到甲级孔标准,见表1-5-3。2)钻孔编斜本阶段施工的6个钻孔中,测斜成果质量全部为优质,成果质量可靠,全部钻孔均达到甲级孔要求。3)终孔层位6个钻孔

39、终孔层均达到设计要求。均达到甲级孔的标准。4)岩层6个钻孔钻探岩芯采取率均符合钻探甲级孔岩芯采取率质量要求,各钻孔测井均进行了全孔岩性解释。达到甲级孔的标准。5)钻孔封闭各钻孔均达到钻孔封闭设计书的设计要求,达到甲级孔的标准。6)原始资料各钻孔竣工后全部原始资料内容准确、清楚、完整,达到甲级孔的标准。7)其他设计要求采样工作:本次勘探共施工钻孔6个。采取煤芯样16件,瓦斯样16件,煤芯煤样的采取在钻探取煤后,24小时内进行现场鉴定,按照规程剔除厚度大于0.05m的夹矸,煤样的包装为结实洁净的塑料袋包装,对于顶底板是炭质泥岩的采取了一定数量的样品,在规定时间内送达试验单位。依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

40、范(DZ/T0215-2002)、煤炭资源勘探煤样采取规程(87)煤地字656号及有关采样规程和设计要求,正确采样。第二章 矿井地质第一节 区域地质简况一、区域地层本区处于阳曲盂县纬向构造带南翼,其东西两侧受太行径向构造带和新华夏系的控制,南部受寿阳西洛径向构造带的影响。区内主要赋存地层有上古生界奥陶系下统三山子组、中统马家沟组、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及新生界第四系等(表2.1.1)。二、区域构造本井田位于沁水坳陷的北端轴部,为一倾向南的单斜,地层倾角512,在单斜的基础上发育次一级的波状起伏。三、区域含煤特征本区位于沁水煤田北部边缘,含煤地

41、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亦含有不稳定薄煤层,均无开采价值。据原煤炭部119队于1989年1月提交的山西省沁水煤田寿阳(东)勘探区详查地质报告,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含可采煤层5层,编号为81、82、9、15和15下,其中81、15号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9号煤为不稳定煤层,82、9、15下为较稳定局部可采煤层。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含可采煤层2层,编号为3、6号煤层,均为不稳定局部可采煤层。区域地层表 表2.1.1界系统组符号厚度(m)岩性描述 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41050砾石、砂土、亚砂土上更新统马兰黄土Q3540亚砂土、粉砂土中更新统离石黄土Q2780亚粘土夹亚砂土

42、、钙质结核、古土壤层上第三系上新统静乐组N216309粘土夹钙质结核古生界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P2sh325464鲜红色泥岩夹紫色砂岩上石盒子组P2s褐黄色,棕红色砂质泥岩及砂岩下统下石盒子组P1x143275黄绿色泥岩、砂质泥岩、黄灰色砂岩山西组P1s泥岩、粉砂质泥岩夹砂岩及煤层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61120砂岩、灰岩、泥岩、煤层中统本溪组C2b2557铁质粘土岩、铝土岩、铝土质页岩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140150泥灰岩、角砾状泥质灰岩夹泥晶灰岩,泥晶灰岩上马家沟组O2s196200豹皮状白云质灰岩、泥灰岩、灰岩下马家沟组O2x200260角砾状泥灰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白云岩下统三山子组O1s170细中晶白云岩夹粉晶白云岩第二节 矿井地质一、地层井田东部有基岩裸露,中西部黄土覆盖,井田内主要赋存地层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