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与综合康复联合治疗运动员脊柱侧弯症的临床价值研究.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831571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针刀与综合康复联合治疗运动员脊柱侧弯症的临床价值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针刀与综合康复联合治疗运动员脊柱侧弯症的临床价值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针刀与综合康复联合治疗运动员脊柱侧弯症的临床价值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针刀与综合康复联合治疗运动员脊柱侧弯症的临床价值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针刀与综合康复联合治疗运动员脊柱侧弯症的临床价值研究.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针刀与综合康复联合治疗运动员脊柱侧弯症的临床价值研究闵振炜1杨林全2(1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南昌330003;2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针灸科南昌330077)摘要:目的:研究采用中医小针刀联合综合康复干预模式治疗出现脊柱侧弯症的运动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52例出现脊柱侧弯症的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牵引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小针刀联合综合康复干预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和CObb角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2%高于对照组的76.9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牵引治疗。采用四维整脊牵引床实施牵引治疗,治疗过程中,运动员取仰卧位,正常情况下,牵引的重量设为40kg,1次d,每次牵引控制在2min左右;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5个疗程。1.2.2 治疗组采用中医小针刀联合综合康复干预治疗。其体方案如下:(1)综合康复: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主动功能性运动训练,以矫正训练操为主,其目的是在运动中形成侧弯,使不同体位下的运动姿态所

3、形成的侧弯与运动员原有的侧弯相互抵消,以达到辅助矫正的作用,这个主动训练一般根据运动员自身体能情况,每次进行68组的日常锻炼,每天的持续锻炼时间控制在3050min;在锻炼计划实施完毕后,接受手法按摩,缓解肌肉疲劳。第二阶段为主动抗阻力运动训练,具体方法是:患者在运动时达到自我矫正的终末姿态,康复师给予患者局部施加运动方向相反的阻力,并持续12min,待动作结束后,对患者训练部位进行手法按摩,以缓解局部肌肉疲劳。(2)小针刀:运动员取俯卧位,先以触诊方式在脊柱两旁寻找压痛点或痛性硬节阳性点作为治疗点,它们往往存在于脊柱凹侧或凸侧顶点或它们之间的交接处,确定58个治疗点后,常规消毒,右手持刀垂直

4、皮肤进针,采用切、剥、铲等分离术式对硬节组织进行分离粘连和松解硬节操作,往往病变部位有阻力感并可听到“咔咔”声,待指下阻力感消失时,则停止分离并留针Imin后拔针。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1)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疼痛程度VAS评分和Cobb角:(2)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治疗后,X线检查结果提示脊柱侧弯畸形状态完全消失,脊柱没有发生侧弯,生理曲线完全恢复正常状态,生理功能检查结果正常,Cobb角5;有效:治疗后,X线检查结果提示脊柱侧弯畸形状态基本消失,脊柱没有发生侧弯,生理曲线恢复正常状态,生理功能检查结果基本正常,Cobb角的下降程度25;无效:治疗后,X线检查结果显示脊柱侧弯畸

5、形无任何改变,Cobb角的下降程度V502(3)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4)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时间。1.4 统计学处理数据处理采用SPSSl8.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1检验,计量资料以(Ms)表示,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VAS评分和Cobb角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和Cobb角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1。表1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VAS评分和Cobb角比较(工s)组别治疗前VAS(分)治疗后tP治疗前Cobb()治疔后tP对照组7.56+0.394.62+0.3812.86370.0525.4

6、7+3.2620.18+2.4315.21760.05治疔组tP7.96+0.572.03+0.3912.34080.0515,75160.0525.99+3.7514.72+2.9415.84690.0520.64830.052.2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2%高于对照组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2。表2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例(%)组别n治愈有效无效总有效对照组265(19.2)15(57.7)6(23.1)20(76.9)治疗组2616(61.5)9(34.6)1(3.8)25(96.2)*注:与对照组相比较,X=4.32,*P0.05o2.3 两

7、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两组的治疗总时间比较对照组治疗总时间为(39.612.57)d,治疗组治疗总时间为(26.852.04)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3 讨论采用小针刀技术对脊柱侧弯症进行治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物理方法直接对患者的肌肉组织及韧带位置的粘连组织进行全面剥离,使已经处于僵硬状态的肌肉,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有效的松解,尽量恢复脊柱形态|3。但由于人体的脊柱形态与肌肉的运动形态和功能关系较为密切,因此,在治疗该病的恢

8、复期应进行系统的恢复性锻炼,结合矫正训练操为基础的主动和抗阻力训练,加强脊柱凸侧的肌肉力量,并对凹侧挛缩的肌肉进行牵拉,从而调整两侧肌肉平衡,使脊柱能够维持正常的形态,加强稳固形态,降低得到改善的脊柱形态发生再形变的可能性。所以,采用中医小针刀联合综合康复干预模式治疗出现脊柱侧弯症的运动员,不仅可以显著改善疼痛症状,还可以使失能状况得到有效扭转,提高治疗效果|45。综上所述,采用中医小针刀联合综合康复干预模式治疗出现脊柱侧弯症的运动员,能够改善运动员的脊柱功能,缩短恢复时间,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参考文献11任凯,龚晓明,章荣,等.自贡市中小学生特发性脊柱侧弯患病率的调查与分析J.四川医

9、学,2014,35(7):853-855李连泰,张树峰,佟继铭.非手术方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国内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S2):531-532张惠香,海渊,毛书歌.三步五法正脊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36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抵2016,22(10):78-80曾庆洲,陈礼彬,伍秀丽.小针刀结合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6):130-131付微平,张海鹰,楚戈,等.椎弓根螺钉和椎板钩选择性融合治疗胸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差异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7,15(22):4051-4055(收稿日期:2018-09-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