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指导手册--教师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832821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指导手册--教师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指导手册--教师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指导手册--教师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指导手册--教师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指导手册--教师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指导手册--教师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指导手册--教师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指导手册一教师篇二十三、教师如何激发幼儿的上学愿望?幼儿园教师要在幼儿一日生活中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幼儿上学愿望。如:学唱毕业歌;在日历上圈画出上学的日期;在主题活动、区域活动中创设入学情境;模拟课间十分钟,引导幼儿自主管理时间、安排自己的事情;组织幼儿走进小学,由小学教师带领大家参观校园文化、升旗仪式、学生课堂、讲述少先队的故事,激发幼儿上学愿望。二十四、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园教师要遵循幼儿学习规律,利用视频、手偶、挂图、操作材料等方式让幼儿直观形象的进行学习,积极创设在玩中学、学中玩的良好环境,在游戏中激发学习兴趣、分享学习成果、体验学习快乐。小学教师要在课堂上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他们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点滴进步应表示赞赏,在教师的鼓励、表扬、支持和引导下,新入学的孩子会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对学习充满兴趣。二十五、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集体归属感?幼儿期是建立集体归属感的关键期,幼儿园教师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通过一日生活,引导幼儿喜欢与小朋友一起游戏、学习和活动,感受集体的温暖,得到他人的帮助和关爱,逐步建立集体归属感。小学教师注意在集体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共同遵守班级的基本规范,通过班级值日生、运动会、小组学习竞赛、优秀班级评选等活动,使学生对班级有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愿意为班级做事情的责任感。二十六、教师如何引导幼

3、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幼儿园教师面对幼儿的争执时,引导幼儿学会相互谦让、礼貌待人,在沟通交流中懂得“规则”的重要性,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幼儿进行换位思考,学习理解别人;学会友善的对待同伴,友好相处。小学教师运用团队游戏、班会活动、课堂互动、体育运动等方式,鼓励、支持孩子大胆结识新朋友。关注胆小内向的孩子,帮助他们克服交往的胆怯心理,学习用微笑、赞赏等友善的行为与同伴友好相处,获得更多的同伴友谊,较快地适应小学生活。二十七、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教师要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用自己独特的魅力去感染、带动幼儿,帮助幼儿逐渐养成基本的文明礼仪习惯。在日常活动中,

4、有效结合班级环境布置、开设幼儿品德教育课程,设计礼仪纠纠错怎么去做客等趣味游戏,做到品德教育与日常教学紧密相连,养成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诚实守信、热爱劳动等优良品质。二十八、如何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及为班级服务的能力?在入学前掌握一些生活技能,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对幼儿入学后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有很大帮助。因此,生活自理能力也是入学准备的必要内容。在幼儿园里除了培养幼儿自己吃饭、穿衣、洗手等自理能力,能根据天气自己增减衣服等,还要指导幼儿能有序的整理自己的物品和玩具,将用过的物品及时归位,保持清洁。为班级服务的能力,可以通过设置班级“值日生”的形式进行,值日生工作并非是让幼儿代替老师做一些杂事

5、,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方式。教师要重视对值日生工作的评价,提高幼儿责任感,促进幼儿服务他人的社会行为发展。二十九、如何培养幼儿的注意力?教师结合幼儿一日生活,在班级内创设阅读区、手工区、益智区等,鼓励幼儿参与到下棋、画画等活动中,要求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引导其专注、安静地做事情,对幼儿在学习和活动中的表现,教师要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多与家长联系,了解幼儿还存在哪些问题、不足等,给予有针对性的训练,养成幼儿坐定、静心、认真学习的好习惯。三十、如何培养幼儿的倾听与表达能力?教师在与幼儿交流时说话速度应放慢,使幼儿听清每个字的正确发音,特别是针对幼儿难以发出的音或发不准确的音,在说话时

6、口型稍微夸张些。同时可以用按指令行事的方法发展幼儿的倾听能力,如:要求幼儿听指令做相应动作。在日常生活中交给幼儿一些任务、让其完成,发展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用完整的语言进行交流,教师跟进指导并给予肯定。三十一、如何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可采用以下方法:教师利用班级阅读区域为幼儿准备图文并茂、浅显易懂适合本班幼儿阅读的书,组织开展入园阅读、区域阅读、睡前阅读、离园前阅读等活动,将阅读贯穿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多个环节;有效结合语言教育活动,给幼儿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多问幼儿几个“为什么”引发阅读的思考;利用师生阅读、同伴阅读、亲子阅读等多种形式,激

7、发幼儿阅读兴趣。三十二、如何引导幼儿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幼儿园里幼儿要使用画笔进行绘画,大班下学期要写10以内的数字,因此,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幼儿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儿歌的形式培养幼儿良好的书写习惯,如: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边一拳,改编成儿歌“小小虾儿,真不好,小小年纪弯着腰,我们不学小小虾儿,书写姿势要摆好,身体离桌一拳头,挺起腰杆要记牢,两腿摆平放前面,天天做到身体好。”这样幼儿既有明确的认识又能自我检查书写姿势是否正确。小学教师在培养孩子良好书写习惯时要注重在书写过程中的不断纠正,在书写练习时,根据孩子的能力差异,重点做个别指导。安全护航措施三十三、如何开展“15

8、30”安全教育?为了让孩子们充分认识到安全知识的重要性,主动避免和防御各种不安全因素,树立安全意识,济南市教育局要求学校、幼儿园开展好“1530安全教育”。“1530安全教育”是指每天放学(离园)前1分钟,每周放学(离园)前5分钟,每个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对孩子们进行安全知识讲解和安全提醒。做好“1530安全教育”一要教师提前备课,有计划的开展;二要保证教育的时间,长期坚持;三要保证教育的内容,要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四要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形式,提高教育成效。教师应时刻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逐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三十四、如何禁止孩子不带危险物品入园或入校?幼儿园禁止幼儿携带一切物品入园。教师

9、在每日晨检环节中,应有意识的与幼儿进行交流,看是否携带零食、饮料、玩具等其他东西入园,如有发现,教师应先代为保管,与家长做好交流工作。小学禁止学生携带与学习无关的一切东西入校,如水果刀、玩具等物品。三十五、如何指导幼儿安全使用学习用品?教师在集体活动中,组织幼儿学习正确使用剪刀的方法,如在剪刀一开一合时注意不要剪到自己的手,更不能用剪刀随意玩耍;知道铅笔使用的安全事项,如铅笔不要削的过于锋利,铅笔头不能冲着别人等。在幼儿操作使用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并提醒幼儿用完后要收好,不随意摆放。三十六、如何教育幼儿正确应对陌生人?在幼儿园里,教师要加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教育幼儿独自在家时,不给陌生人开

10、门;不吃陌生人给的零食;不跟陌生人走等,也可采用情境表演等形式模拟再现如何应对陌生人。在小学里,教师教育学生上放学路上不要和陌生人搭讪。如路上遇到特殊情况,要沉着冷静,可拨打家人电话,求助路人、找警察,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三十七、如何针对幼小衔接工作与家长进行沟通?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家长保持联系,除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进课堂等形式,也可以利用便条、电话、短信、网络等个别交流的方法,及时与家长互通信息,引导家长参与到幼小衔接工作中来,使双方及时地、更多地了解幼儿在幼儿园、家庭中的一些表现,达成家园共育的美好愿景。三十八、如何向家长客观地反映幼儿在园表现?教师要细心观察幼儿在园一日

11、生活中的表现,有效指导每一位幼儿,以真诚的态度、真实的表述、鼓励的口吻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的具体情况,提出自己的教育建议,达成共识,赢得家长的有效配合。三十九、如何引导家长正确看待教师对孩子的批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些小错误,教师要履行教育职责,及时对孩子开展批评教育,同时从事情本身出发,客观地和家长共同分析孩子的不足之处,通过沟通交流,引导家长正确看待教师对孩子的批评教育,逐步在教育理念、方法上达成共识,及时改正孩子的缺点,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四十、如何指导家长对幼儿“放手”?教师要引导家长理解“成人放手,幼儿动手”的教育原则。在家里,家长要多提供幼儿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机会,如擦嘴、擦鼻涕、洗手、吃饭、收拾玩具、整理床铺等,这些看上去虽是小事,却无形中增强了幼儿独立能力。当幼儿独立完成后,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同时,家长还应当注意培养幼儿自己做决定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