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蔬菜病害的诊断与防治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33538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豆科蔬菜病害的诊断与防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豆科蔬菜病害的诊断与防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豆科蔬菜病害的诊断与防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豆科蔬菜病害的诊断与防治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豆科蔬菜病害的诊断与防治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豆科蔬菜病害的诊断与防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豆科蔬菜病害的诊断与防治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豆科蔬菜病害的诊断与防治,返回,(一)豇豆疫病,1.症状识别,返回,豇豆疫病,返回,豇豆疫病,2.病原识别,蔬菜疫病由属鞭毛菌亚门疫霉菌属Phytophthora capsici)引起。,返回,3.发生规律,返回,(1)清洁田园 前茬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耕翻土地,采用菜粮或菜豆轮作,提倡垄作或选择坡地种植。(2)选用早熟避病或抗病品种,4.防治方法,返回,(3)按配方施肥 喷洒植宝素7000倍液,提高抗病力。 (4)加强田间管理 进入高温雨季,气温高于32,尤其要注意暴雨后及时排除积水,雨季应控制浇水,严防田间或棚室湿度过高, (5)药剂防治 当发现中心病株后,可用58金雷多米尔锰锌水分散

2、粒剂5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10%氰霜唑悬浮剂(科佳)2000倍液、25%阿米西达悬浮剂1000倍液等进行喷雾,间隔710d喷1次,连喷23次。,返回,(二)豇豆白粉病,1.症状识别,返回,豇豆白粉病,豇豆白粉病,2.病原识别 引起白粉病的病原菌有两种,即子囊菌白粉菌属葫芦科白粉菌Erysiphe cucurbitacearum Zheng et Chen(=E. cichoracearum DC.)和单囊壳属瓜类囊壳菌Sphaerotheca cucurbitae Jacz Z.y.Zhao。豇豆白粉病由子囊菌亚门单囊壳属引起。,返回

3、,3.发病规律,返回,(1)选栽抗病品种 豇豆抗病品种可选用金马长豇豆、金山长豇豆等 (2)栽培防病 施足基肥,平整土地,培育壮苗,切勿单一施用氮肥,防止植株徒长,要适当配合施用磷钾肥,防止脱肥早衰,增强植株对白粉病的抗(耐)性。科学用水,小水勤灌,雨后排渍,防止干旱。,4.防治方法,返回,(3)做好温室、大棚管理,返回,发病初期喷洒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1 000倍液、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 500 倍液、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50%硫黄悬浮剂200倍液。要注意做到早预防,喷雾均匀周到。,(4)药剂防治,

4、返回,1.症状识别,(三) 豇豆锈病,返回,返回,豇豆锈病,豇豆锈病,返回,豇豆锈病,2.病原识别 豆科蔬菜锈病由担子菌亚门单胞锈菌属(Uromyces appendiculatus(Pers)Ung)真菌侵染所致,豆类锈菌多为单主寄生的全型锈菌。,返回,3.发病规律,返回,豇豆品种粤夏2号、大叶青、铁线青豆角等,,4.防治方法,(l)选用抗病品种,(2)加强栽培管理,春播和秋播注意隔离;改变播期,实行高垄栽培;加强肥水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摘除老叶、病叶,采收后立即清除并集中处理,返回,(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25%敌力脱乳油4 000倍液加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1

5、0%世高水分散性颗粒剂2 000倍液、40%福星乳油8 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如果低温阴雨棚室发病,可选用粉尘剂防治,不增加棚室的湿度,效果也好。,返回,(四)豇豆炭疽病,炭疽病引起局部坏死,典型病斑圆形或近圆形,中央灰白或褐色,边缘红褐或深褐色,其上往往生许多小黑粒,天气潮湿时表现为桔红色粘液状小点。但同一炭疽菌为害不同蔬菜或同一蔬菜同一部位或不同部位症状往往差别很大,可能有不同类型病斑 炭疽病的诊断要点:病斑凹陷,边缘红褐色,病斑上有小黑点,天气潮湿

6、时小黑点转为桔红色粘液状小点。,1.症状识别,返回,豇豆炭疽病,豇豆炭疽病,炭疽病菌有性世代为子囊菌门的小丛壳属(Glomerella),无性世代为半知菌门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分生孢子盘初在寄主表皮下形成,后突出寄主表皮。,2.病原识别,返回,3.发病规律,返回,4.防治方法,(1)把好种苗关,返回,根部腐烂处绢丝状菌丝层和油菜籽状菌核为白绢病。青枯病株的诊断可以切开病茎,将切面插入玻璃杯中清水中,几秒钟后即可见牛奶状物从切面扩散到清水中。疫病一般引起地面部分腐烂,尤其是在茎节、叶柄基部等容易积水的部位先发病,潮湿时病部长出白色絮状霉层。,白绢病与青枯病、疫病的区别,返回

7、,白绢病由半知菌亚门小核菌属的罗氏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引起。,2.病原识别,返回,返回,豇豆白绢病,3.发病规律,返回,4.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返回,(2)化学防治,使用培养好的木霉菌或木霉菌制剂0.40.45kg加50kg细土,混匀后撒覆在病株基部,每亩施1kg,能有效地控制病害发展,(3)生物防治,返回,菌核病主要发生于茎基部,初为水渍状失绿病斑,腐烂产生大量白色菌丝体,造成病部以上的叶片萎蔫,后在病茎的表面或内部产生黑色的菌核,是此病的识别特征。,(六)豇豆菌核病,1.症状识别,返回,豇豆菌核病,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

8、b.)De Bary,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核初为白色,老熟后变黑色鼠粪状,由菌丝体扭集在一起形成。子囊盘浅褐色,盘状或扁平状。子囊盘成熟后子囊孢子呈烟雾状弹射。子囊棍棒状,无色,内生子囊孢子8个。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2.病原识别,返回,3.发病规律,返回,4.防治方法,农业措施 旱地应与禾本科作物轮作两年以上;重施基肥和苗肥;在病区不宜过早播种,早熟品种适期晚播为好,在子囊盘发生期中耕13次,有掩埋子囊盘的作用;摘除病、黄叶和清除病残体。种子处理 播种前,先筛去混杂在种子间的粗大菌核,然后用10%15%食盐水或10%20%硫酸铵水或黄泥水选种,除去上浮的秕粒和小菌核,将下沉的种子用清水

9、洗净晾干后播种。可选用药剂 有菌核利(原名纹枯利)甲基托布津或乙基托布津等,75%甲基托布津稀释500倍液喷雾。生物防治 核盘菌寄生真菌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和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及 T. harzianum)对该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返回,(七)豇豆枯萎病,地上部分枯萎,叶片呈缺水状,晴天中午尤其明显,剖茎可见维管束变黑褐色,湿度大时,病茎外表长出粉红色霉层,后期根变黑褐色腐烂。病株主茎、枝条或叶柄剖开后可见黑色或黑褐色条纹,这是维管束变色所致。,1.症状识别,返回,返回,豇豆枯萎病,2.病原识别,枯萎病的病原为尖孢镰刀菌(Fusari

10、um oxysporum),属于半知菌亚门镰孢菌属。,返回,3.发病规律,返回,(八)豇豆煤霉病,1.症状识别,豇豆煤霉病主要为害叶片,茎蔓和豆荚也可受害。发病初期在叶两面产生赤褐色小斑点,后扩大成直径为12cm、近圆形或多角形的褐色病斑,病、健交界不明显。潮湿时,叶背面病斑上密生灰黑色霉层,有时叶正面病斑也有霉层。严重时,病斑相互连片,引起早期落叶,仅留顶端嫩叶。病叶变小,病株结荚减少。,返回,返回,豇豆煤霉病,煤霉病,病菌为豇豆煤霉病菌,为Cercospora cruent,属半知菌亚门豆类煤污尾孢。分生孢子梗从气孔伸出,直立不分枝,数枝至十数枝丛生,具14个隔膜,褐色;分生孢子鞭状,上端

11、略细,下端稍粗大,淡褐色,具317个隔膜。,2.病原识别,返回,3.发病规律,以菌丝块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冬。第二年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在菌丝块上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从寄主的气孔侵入,进行初侵染,引起发病。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可以进行多次再侵染。,当温度2530,相对湿度85%以上,或遇高湿多雨,或保护地高温高湿、通气不良则发病重。连作地较轮作地发病重,播种过晚的田块发病重。豇豆一般在开花结荚期开始发病,病害多发生在老叶或成熟的叶片上,顶端嫩叶或上部叶片较少发病,返回,(1)实行轮作 与非豆科作物实行23年的轮作。 (2)加强栽培管理 施足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密植,使田间通风透光

12、,防止湿度过大。保护地要通风透气,排湿降温。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可减轻病害蔓延,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 (3)药剂防治 要力争“早”字,发病初期喷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0d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4.防治方法,返回,(九)豇豆细菌性疫病,特征,返回,豇豆细菌性疫病,返回,2.病原识别,病菌为薄壁菌门黄单胞杆菌属地毯草黄单胞杆菌菜豆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phaseoli (=X. campestris pv. phase

13、oli (Smith) Dye)。菌体短杆状,鞭毛单极生,有荚膜,革兰氏阴性反应。,返回,3.发病规律,返回,(1)选用抗病品种和种子消毒 种子消毒可用45温水浸种15min,沥干水后移入凉水中冷却 或用种子重量0.3% 的95%或50%敌克松原粉或5%福美双拌种,也可用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4h。 (2)栽培防病 与非寄主植物轮作3年;适当早播,及时中耕除草;施足基肥,配施磷钾肥;清园后将病残体集中烧毁。,4.防治方法,返回,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用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0DT杀菌剂400倍液、50琥胶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等。,返回,作业:1.绘豇豆白粉病的形态图。2.绘豇豆炭疽病的形态图。3.绘豇豆锈病的形态图。,思考:1.当地发生的豇豆苗期病害有哪几种?如何防治?2.试述豇豆灰霉病、豇豆炭疽病、豇豆疫病的典型症状。3.试述豇豆白绢病的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