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黑斑病识别与防治.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836376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树黑斑病识别与防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杨树黑斑病识别与防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杨树黑斑病识别与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树黑斑病识别与防治.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杨树黑斑病识别与防治杨树黑斑病又称杨树褐斑病,该病病菌能侵染多种杨树,苗木、幼树、大树都可感病,严重发病时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造成经济损失。病症:一般发生在叶片嫩梢及果穗上,自上而下夏延,以危害叶片为主,发病初期首先在叶反面出现针状凹陷发亮的小点,后病斑扩大到1毫米左右,黑色、略隆起,叶正面也随之出现褐色斑点,56天后病斑(叶正、反面)中央出现乳白色突起的小点,即病原菌的分抱子堆,以后病斑扩成大斑,多成圆形,发病严重时,整个叶片变成黑色,病叶可提早脱落2个月;苗木幼嫩时,若全部叶片枯死,易导致植株死亡,若小苗于出土时发病,小叶及苗颈将全部变黑,病苗扭曲不直。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落叶或枝梢的

2、病斑中越冬,该病5月初开始发生,夏秋最盛,直至落叶为止,可危害杨树叶片、叶柄、果穗、嫩梢等,在其上形成角状、近圆形或不规则的黑褐色病斑,直径约1毫米,有的达5毫米。病斑多时可连成不规则的大块斑,引起早期落叶。次年五六月间病菌新产生的分生抱子借风力传播,落在幼苗叶片上,由气孔侵入叶片,34天出现病状,56天形成分生抱子盘,开展再浸染。综合防治方法:加强苗圃管理。应选用抗病品种育苗,注意及时间苗,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搞好排水等田间管理,减少发病条件,苗圃地应防止连作或防止将苗圃设在感病植株附近,可有计划地换茬育苗,种子带菌需化学处理,防止实生苗发病,可用8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IOOO1500倍液或用甲基托布和多果定喷粉处理干燥种子。合理密植、及时间伐,保持林内通风透光。及时清扫林内落叶,以减少病源。发病期间,苗圃和成林用200倍波尔多液或85%代森镒锌250倍液喷洒,雨季喷药时,药水中应参加0.3%明胶(或豆粉汁、豆浆),防止被水冲洗掉,并应随时清扫处理病叶、落叶,消灭病原菌,也可在6月上旬喷40%多菌灵800倍液,或25%百菌清600至800倍液,或0.3%尿素及磷酸二氢钾混合液防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