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知识及优点分析.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836389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板式换热器知识及优点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板式换热器知识及优点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板式换热器知识及优点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板式换热器知识及优点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板式换热器知识及优点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板式换热器知识及优点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式换热器知识及优点分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板式换热器知识及优点分析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开展热量交换。板式换热器是液一液、液一汽开展热交换的理想设备。它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构造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一样压力损失情况下,其传热系数比管式换热器高3-5倍,占地面积为管式换热器的三分之一,热回收率可高达90%以上。板式换热器的型式主要有框架式(可拆卸式)和钎焊式两大类,板片形式主要有人字形波纹板、水平平直波纹板和瘤形板片三种。板换换热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维修方便、能够保护主机等,是最直观的优点。中文名:板式换热器组成:板式

2、换热器、平衡槽、热水装置等类型:框架式(可拆卸式)和钎焊式标准:GB16409-1996板式换热器优点: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含义: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高效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构造图拆解可拆卸板式换热器是由许多冲压有波纹薄板按一定间隔,四周通过垫片密封,并用框架和压紧螺旋重叠压紧而成,板片和垫片的四个角孔形成了流体的分配管和聚集管,同时又合理地将冷热流体分开,使其分别在每块板片两侧的流道中流动,通过板片开展热交换。基本组成构造如下图:板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相比较,具有的显著特点:1 .传热系数高由于不同的波纹板相互倒置,构成复杂的流道,使流体在波纹板间流道内呈旋转三维流动

3、,能在较低的雷诺数(一般Re=50200)下产生紊流,所以传热系数高,一般认为是管壳式的35倍。2 .对数平均温差大,末端温差小在管壳式换热器中,两种流体分别在管程和壳程内流动,总体上是错流流动,对数平均温差修正系数小,而板式换热器多是并流或逆流流动方式,其修正系数也通常在0.95左右,此外,冷、热流体在板式换热器内的流动平行于换热面、无旁流,因此使得板式换热器的末端温差小,对水换热可低于1,而管壳式换热器一般为5。(2。3 .占地面积小板式换热器构造紧凑,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为管壳式的25倍,也不像管壳式那样要预留抽出管束的检修场所,因此实现同样的换热量,板式换热器占地面积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

4、1/51/8。4 .容易改变换热面积或流程组合只要增加或减少几张板,即可到达增加或减少换热面积的目的;改变板片排列或更换几张板片,即可到达所要求的流程组合,适应新的换热工况,而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几乎不可能增加。5 .重量轻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厚度仅为0.408mm,而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的厚度为2.02.5mm,管壳式的壳体比板式换热器的框架重得多,板式换热器一般只有管壳式重量的1/5左右。6 .价格低采用一样材料,在一样换热面积下,板式换热器价格比管壳式约低40%60%o7 .制作方便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板是采用冲压加工,标准化程度高,并可大批生产,管壳式换热器一般采用手工制作。8 .容易清洗框

5、架式板式换热器只要松动压紧螺栓,即可松开板束,卸下板片开展机械清洗,这对需要经常清洗设备的换热过程十分方便。9 .热损小板式换热器只有传热板的外壳板暴露在大气中,因此散热损失可以忽略不计,也不需要保温措施。而管壳式换热器热损失大,需要隔热层。10 .容量小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IOQ20%。11 .单位长度的压力损失大由于传热面之间的间隙较小,传热面上有凹凸,因此比传统的光滑管的压力损失大。12 .不易结垢由于内部充分湍动,所以不易结垢,其结垢系数仅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3110o13 .工作压力不宜过大,介质温度不宜过高,可能发生泄露板式换热器采用密封垫密封,工作压力一般不宜超过2.5MPa,介质

6、温度应在低于250。C以下,否则有可能泄露。14 .易堵塞由于板片间通道很窄,一般只有25mm,当换热介质含有较大颗粒或纤维物质时,容易堵塞板间通道。基本分类一般使用中,我们主要根据构造来区分板式换热器,也就是根据外形来区分,可分为四大类:可拆卸板式换热器(又叫带密封垫片的板式换热器)、焊接板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板卷式换热器(又叫蜂窝式换热器)。其中,焊接板式换热器又分为:半焊接板式换热器、全焊接板式换热器、板壳式换热器、钎焊板式换热器。经常使用到的分类还有许多,比方:1 .根据单位空间内的换热面积的多少,板式换热器属于紧凑式换热器,主要是与管壳式换热器开展比较,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占地较

7、大。2 .根据工艺用途,又有不同的叫法:板式加热器、板式冷却器、板式冷凝器、板式预热器。3 .根据流程组合,分为单程板式换热器和多程板式换热器。4 .根据两种介质的流动方向,分为顺流(并流)板式换热器、逆流板式换热器、交叉流(横流)板式换热器,后两者用的比较多。5 .按照流道的间隙大小,分为常规间隙板式换热器和宽间隙板式换热器。6 .按照波纹,板式换热器有更详细的分别,不再累述,请参考:板式换热器板片波纹形式。7 .按照是否是成套产品,可分为单机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机组。板型选择板片型式或波纹式应根据换热场合的实际需要而定。对流量大允许压降小的情况,应选用阻力小的板型,反之选用阻力大的板型。

8、根据流体压力和温度的情况,确定选择可拆卸式,还是钎焊式。确定板型时不宜选择单板面积太小的板片,以免板片数量过多,板间流速偏小,传热系数过低,对较大的换热器更应注意这个问题。流程和流道的选择流程指板式换热器内一种介质同一流动方向的一组并联流道,而流道指板式换热器内,相邻两板片组成的介质流动通道。一般情况下,将若干个流道按并联或串联的方式连接起来,以形成冷、热介质通道的不同组合。流程组合形式应根据换热和流体阻力计算,在满足工艺条件要求下确定。尽量使冷、热水流道内的对流换热系数相等或接近,从而得到最正确的传热效果。因为在传热表面两侧对流换热系数相等或接近时传热系数获得较大值。虽然板式换热器各板间流速不等,但在换热和流体阻力计算时,仍以平均流速开展计算。由于“U”形单流程的接收都固定在压紧板上,拆装方便。压降校核在板式换热器的设计选型时,一般对压降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应对其开展校核。如果校核压降超过允许压降,需重新开展设计选型计算,直到满足工艺要求为止。产品设计特点高效节能、构造紧凑、容易清洗拆装方便不易结垢、使用寿命长、适应性强、不串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