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厂矿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与监测结果分析.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836588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市厂矿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与监测结果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某市厂矿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与监测结果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某市厂矿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与监测结果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某市厂矿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与监测结果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某市厂矿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与监测结果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厂矿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与监测结果分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市厂矿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与监测结果分析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种类、浓度(强度)及其分布状况与生产环境职业卫生条件的优劣有密切关系。为了解我市工矿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及危害程度,给有关部门治理职业病危害、改善劳动条件、预防控制职业病发生提供依据,于20*年1*月对市辖区厂矿企业的作业场所开展了职业卫生调查及监测,分析如下。1调查内容与方法1.1 调查对象凡在市辖区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或单位,均列为本次调查对象。1.2 企业职业卫生学调查制定统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表,采取企业填写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保证调查资料的完整性。1.3 生产性有害因素的监测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产生和存在

2、职业病有害因素的作业环境,按GBZ159720*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开展设点检测。(1)生产性粉尘测定:用经校正的国产FC?2型粉尘采样器,按GB5748985国家标准的要求开展测定。(2)化学毒物(气体)的检测:分别按化学毒物(气体)的性质、理化特性选择国家规定的检测方法,按要求开展样品分析。(3)生产性噪声测定:用校正后的HS5618精细声级计,按我国工业企业噪声标准附件要求开展测定,以A声级为评价指标。2.1 劳动卫生学调查_市以纺织、医药、化工和电子业为主,本次共调查大中型厂矿企业72家,涉及纺织、化工、医药、电子、冶炼、机械、石油炼焦、建材、橡胶等9个工业系统。在这些

3、工矿企业中,生产场所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30种:其中粉尘6种,生产性毒物(气体)22种,物理因素2种。职业病危害因素行业分布的特点是建材、冶炼、机械系统以粉尘危害为主,化工医药系统以生产性毒物为主,纺织系统以生产性噪声为主。2.2 生产场所有害因素的监测(1)生产性粉尘测定:对61家厂矿企业测定396个粉尘作业点总共792个样品,合标点312个,合格样品670份,点和样品合标率分别为78.8%和84.6虬见表1。(2)化学毒物测定:对生产过程产生化学毒物的1060个作业点开展了检测,结果见表2。合标点965个,合标样品1789份,点和样品合标率分别为91.0%和94.1虹(3)生产性噪声的

4、测定:72家企业16个作业点的噪声声级测定,结果见表3。生产性噪声声级国家卫生限值为85dB(A),合标点796个,测点合标率为71.3%。2.3 生产场所职业卫生现状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以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判定,以达标率衡量不同行业职业卫生状况,见表4。表4显示,各行业的企业间职业病危害因素达标率各不一样,如冶炼业粉尘、噪声合标率低;纺织业噪声合标率仅18.8%。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合标率顺序为化学毒物91.0%;生产性粉尘78.8%;生产性噪声71.3%o3.1 通过对市72家企业生产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调查测定,基本查清了企业中生产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种类、浓度

5、(强度)及其分布特点,为有计划、有重点开展厂矿企业职业病危害治理工作提供了依据。当前,工业生产发展迅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不断增加,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达30余种。随着接触职业有害因素人数的增加,作业场所有效防护措施的缺乏,必然会造成职业病的发生。因此,各级监视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职业卫生工作,做好尘毒的治理,从源头上控制职业病的发生。3.2 生产性粉尘是危害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各企业点合标率相差悬殊,高的达100%,低的全部不合格,仍有相当部分企业生产性粉尘严重超标,最高的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十多倍。粉尘高浓度点主要在建材、冶炼生产企业的固料破碎、配料、包装等岗位。据61

6、家企业的396个粉尘监测点共792份样品的结果分析,点和样品的合标率分别为78.8%和84.6%,略高于全国水平。3.3 生产性噪声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已成为严重危害职工安康的因素。本调查结果,生产性噪声主要来自企业中的纺织机、破碎机、鼓风机、球磨机、空压机、发电机等作业处,对1116个噪声作业点测试结果,点合标率为71.3%,低于全国水平。3.4 生产性化学毒物由于各厂矿企业生产性质及防护设施各异,因此各企业化学毒物检测结果相差较大。作业场所的化学毒物浓度较高,主要是由于缺乏相应的通风排毒设施或通风效果较差所造成,作业人员长期暴露于超标的环境下,这是导致慢性职业病危害的原因。通过对厂矿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与检测结果的分析,可以认为市职业病危害的特点是危害因素种类繁多,涉及行业、企业面广,接触人群日益增加,职业病防治工作面临新的形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以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为重点,制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作业岗位、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有计划、有目标地治理职业病危害,改善作业条件,为劳动者提供清洁卫生的作业环境,切实保障广阔劳动群众的安康权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