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学院专升本《生理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838427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121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南学院专升本《生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湘南学院专升本《生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湘南学院专升本《生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湘南学院专升本《生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湘南学院专升本《生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南学院专升本《生理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南学院专升本《生理学》复习资料.docx(1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湘南学院专升本生理学复习资料一、考试要求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生理学的任务是阐明机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各种正常生命现象、活动规律及其产生机制以及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功能性活动的影响和机体所进行的相应调节,并揭示各种生理功能在整体生命活动中的意义。因此,生理学是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学科之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习生理学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了解本学科的新概念、新知识、新发展;医学生只有学好生理学,认识并掌握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才能防病治病、增进人类健康、延长人类寿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二、考试内容第一

2、章绪论生理学的概念、研究方法、研究的三个不同水平。内环境与稳态的的概念及生理意义。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特点。负反馈、正反馈的概念及生理意义。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单纯扩散的概念、转运的物质及影响扩散通量的因素;易化扩散的概念、类型、转运的物质;原发性主动转运的概念、机制,Na+泵的木质、激活条件、生理作用及生理意义;继发性主动转运的实例;出胞、入胞转运的分类及实例。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分子。静息电位(RP)的概念、产生机制及影响因素;动作电位(AP)、阈电位(TP)、局部反应的基本概念、动作电位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兴奋性的概念;阈值与兴奋性之间的关系;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分期及特

3、点。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过程及影响因素;兴奋-收缩耦联的概念、基本步骤;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第三章血液血细胞比容的概念、正常值;血浆与血清的概念及区别;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生理作用;红细胞的数量、血红蛋白的正常值。红细胞渗透脆性及悬浮稳定性,红细胞生成条件(生成部位、生成物质、成熟因子)及生成调节。白细胞的总数及分类计数。血小板的数量及在生理性止血中的作用;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血液凝固的概念、基本步骤及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ABO血型系统的分型依据及鉴定原理。Rh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交叉配血试验与输血原则。第四章血液循环心动周期的概念;心脏泵血过程中心室压力、瓣膜、血流方向及容积的变化

4、。第一、二心音的区别。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每分心输出量、心指数的概念及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力贮备的概念及意义。各类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和特点。心肌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的特点及意义;自律性的概念,正常起搏点;心脏内兴奋的传播途径、特点及意义。收缩压、舒张压与平均动脉压的概念及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中心静脉压的概念及意义。微循环的组成、血流通路及生理意义。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及影响因素。心迷走神经、心交感神经及交感缩血管神经的递质、受体和作用;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颈动脉窦及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的过程、特点及意义。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活动作用的异同点。冠脉循环

5、的生理特点。第五章呼吸1.肺通气的原动力与直接动力,呼吸运动的概念;2、在呼吸运动中肺内压的变化,胸膜腔内压的变化、形成机制及生理意义,人工通气的原理。弹性阻力与顺应性的相互关系。3、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作用及意义。肺活量、时间肺活量与每分肺泡通气量的概念及意义。4、影响肺换气的因素,通气/血流比值的概念及意义。5、气体在血液运输中的运输形式,血氧含量、血氧容量、血氧饱和度的概念,6、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7、二氧化碳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8、血液中82、H+、02浓度的变化对呼吸运动的调节及其机制。9、肺牵张反射的概念、反射过程及意义。第六章消化与吸收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胃液的成分

6、、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胃运动形式(容受性舒张,紧张性收缩和蠕动)及意义。胃排空的概念、动力及影响因素。胰液、胆汁的成分和作用及分泌调节。小肠运动形式(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和蠕动)及意义。小肠为什么是吸收的主要场所。几种主要营养物质吸收的途径及机制。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呼吸商及非蛋白呼吸商的概念。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率(BMR)的概念及测定的意义。体温的概念、正常值。主要的产热器官、产热活动的调节;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散热方式及调控。体温调节中枢。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及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的基本概念、正常值及意义。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肾小管与集合管

7、的重吸收的主要部位,Na+、Cl、水、HCO3、K+和葡萄糖的重吸收部位与机制,肾糖阈的概念。H+、NH3和K+的分泌及H+-Na+交换与K+-Na+交换间的相互关系及意义。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渗透性利尿的概念及机制。抗利尿激素(ADH)的生理作用及分泌的调节,水利尿的概念。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正常尿量、多尿、少尿或无尿的概念。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视近物时眼的调节,眼的折光能力异常。视网膜两种感光换能系统的分布及功能特点。视力的基本概念。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行波学说的基本要点。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突触的概念;化学性突触传递的过程及中枢兴

8、奋传播的特征,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的概念及产生的机制。外周神经系统中主要的递质和受体:胆碱能受体与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生理效应及受体阻断剂。脊髓在姿势和运动调节中的作用;牵张反射的概念、类型、生理意义及反射弧的特点;去大脑僵直的概念、产生机制。大脑皮质运动区及运动传出通路;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功能特征。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第十一章内分泌激素的概念及一般特性。腺垂体激素的分泌调节。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髓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分泌的调节。应激反应与应急反应的概念及区别。第十二章生殖睾丸的内分泌功能,雄激

9、素的生理作用。卵巢的生卵作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月经周期中卵巢周期与子宫周期的激素调节。三、考试方式(一)理论考试1.考试类别:闭卷、笔试2.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IOO分,占总成绩的70%。3.考试时量:120分钟。4.试题总数:约50题。5.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主要依据课程标准、课程性质、讲授时数和考试时量以及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全面考查学生对生理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学习、理解、掌握的情况。(1)考核要求分布、命题范围以本考核大纲所列考核内容为依据,最基本知识占70%左右,稍微灵活的题目占20%左右,较难题目占10%左右。(2)课程内容分布:主要根据各章讲授学时和

10、内容的重要性来确定分布比例,试题覆盖面大,几乎概括全部内容。具体分配是:绪论占5%,细胞的基本功能占10%,血液占10%,血液循环占有15%,呼吸占有15%,消化和吸收占5%,能量代谢与体温占5%,排泄占15%,感觉器官占3%,神经系统占10%,内分泌系统占5%,生殖占2%。6 .题目类型:为保证试题覆盖面大,较全面地测试学生的能力,必须做到题型多样化。(1)选择题:(在下列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少选、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35分,其中单项选择题约3035分,多项选择题。5分);(2)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3)名词解释题:(每题3或4分,共1

11、5分或20分);(4)简答题:(每题57分,共20分);(5)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7 .各类题目的特点及考试要求(1)选择题。从似是而非或意义相近的几个答案中,选择正确答案。一般具有简单、明确、客观的特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的准确程度。(2)填空题。填写内容一般较简短,要求十分准确。答案具有唯一性特点。主要考查学生对最基本的知识是否准确掌握并记忆。(3)名词解释题。解释内容较少,但要求答案比较规范。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4)简答题。属于中型题目。主要是要求学生简要地回答出一些基本原理。用这类题目考试,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本原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5)论

12、述题。在多数情况下,这是比较难的题目。它具有内容多、广、活的特点,用这类题目考试,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全面理解、综合分析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研究现实问题的能力。这类题目的分数一般不会全部丢掉,但也很难全部得到。8 .答题要求:同学们拿到考卷后,首先要把各类题目的要求和意思弄清楚,切忌看错题目,答非所问。对于各类题目的回答要求如下:(1)对于选择题,要求填写要准确,无需解释。(2)对于填空题,要求填写要准确、无需解释。(3)对于名词解释题,要求答出定义、它所包括的内容及实质。有正常值的或有计算公式的也应写出来。但是由于各个名词的含义不尽相同,因此,所回答的内容也各有区别。(

13、4)对于简答题,只要求答出要点,如果本身所表示的意思不明确,则需要对要点稍作说明。若要点本身所表示的意思己经很明确,则无须再作说明。(5)对于论述题,要求答出要点,每答出一个要点,就要求对这个要点加以比较详细和充分的解释和说明。如果只答要点不作解释和说明,就要扣分。无论是简答题还是论述题,凡题目中所涉及到的主要名词,都要求答出它的定义(不过,这样的名词在一般情况下都只有一个)。(二)实验考核见临床医学专升本专业生理学实验考核大纲。(三)平时成绩由学生完成全部的实验报告。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5%o四、教材及参考书目(一)教材朱大年主编(第七版).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二)主要参

14、考书目1唐四元主编.生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丁报春主编.生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3刘长金,余承高主编.医学生理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4许文燮,高永瑞,丁延峰等主编.生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END湘南学院生理学考试参考一、名词解释A兴查幽J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2.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生存环境,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称为内环境。嬲瞬礴翻*I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称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B&转运指细胞在特殊的蛋白质介导下消耗能量,将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转运到高浓度一侧的过程5.静息

15、电位/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内负外正的电位差。鼠诞苗噩J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细胞受到一个适当刺激时,膜电位发生迅速的一过性的波动,这种短暂可逆的、扩布性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股缢藕Ifcl将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纤维机械变化为基础的收缩过程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称为兴奋-收缩耦联。其结构基础为肌管系统,关键部位为三联管结构。段卸主要指细胞膜上某些蛋白质分子,它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能诱发细胞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9.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Ia悬浮稳定性细胞下沉缓慢, 凝固:将盛有抗凝血的血沉管垂直静置,尽管红细胞的比

16、重大于血浆但正常时红表明红细胞能相对稳定的悬浮于血浆中,这一特性称为悬浮稳定性。血液/W动周期心动周期是指心室或者心房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可分为收缩期和舒张期,通常指心室的活动周期。12.心动周期I心动周期是指心室或者心房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可分为收缩期和舒张期,通常指心室的活动周期。赣.心力贮缺又称心泵功能的储备,是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加的能力,包括搏出量贮备和心率贮备。电。缴/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Hji.中心静脉压指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与心脏射血能力呈反变,与静脉回心血量呈正变,判断心功能的指标之一。血血耀1.l

17、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也即压强。颠I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是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19.胸式呼吸:|胸式呼吸是指以肋间外肌运动为主,主要表现为胸部起伏明显的呼吸运动形式Oi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21 .迪/Ih汾比值:|是指每分肺泡通气量和每分肺血流量之间的比值,简写为VAZQo22 .消健是机体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和消化腺分泌物的酶解作用,使大块的、分子结构复杂的食物,分解为能被吸收的、分子结构简单的小分子化学物质的过程.I指被消化为小分子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霆溶受性舒张:进食时,由于食物对咽、食管等部位感受器的刺激,

18、使胃头区肌肉舒张,胃容量增加,有利于胃容纳食物,这种舒张形式称为容受性舒张。信量捶全J是指进入胃的食糜在胃的运动作用下,不断从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量1基础代,解在基础状态下,体内能量消耗只用于维持一些基本生命活动,能量代谢较稳定,基础代谢率为单位时间内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嘉渊/1是指机体内部的温度。二热供I指的是1克营养物质在氧化分解时所释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热价或卡价。I排泄是指机体将代谢终产物和进入体内的异物,经过血液循环带到排泄器官向体外排出的过程。30 .肾小球滤过率I肾小球滤过率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的量,即肾小球滤出的滤液量或原尿量。31 .滤过分数:肾小球滤

19、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M通常将尿中刚刚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正常人的肾糖阈为8.889.99mmol1.o33.感受播:由感受器及其附属器构成,感受器是机体接受内、外环境各种刺激的结构。筵逸是!眼尽最大调节时所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称为近点人突然从亮处进入暗处,最初眼前一片漆黑,看不清物体,但经过一定时间后,逐渐恢复了暗处的视力,这种现象称为暗适应。又称神经组织,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是具有长突起的细胞,它由细胞体和细胞突起构成.瞬!蜘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发生功能接触的部位,是传递信息的重要结构。魅兴奋性突触后电睚!突触后膜在递

20、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32肾上朦能纤维:以去甲肾上腺素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肾上腺素能纤维。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除支配汗腺和骨骼肌舒血管纤维)均为肾上腺素能纤维。趣某些内脏疾病往往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运动单位:|脊髓运动神经元的轴突一再分支,与许多肌纤维形成神经肌肉接点,该神经元兴奋发出神经冲动使这些纤维收缩。每个脊髓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骨骼肌纤维称为运动单位。是指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具有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是体液调节的物质基础。霸.激素的允许作用:I激素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关系,即某激素对特定的器官、组织或细

21、胞没有直接作用,但它的存在却是另一种激素发挥生物作用的必要基础,这就是允许作用。m:当机体受到有害刺激时,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的活动大大增强,称为“应急反应”。当机体受到有害刺激时,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的活动大大增强,称为“应急反应”。女性从青春期起,除妊娠外,约1个月出现1次子宫内膜脱落出血,血液经阴道流出的现象,称为月经。I是睾丸间质毛细血管与生精上皮之间的结构层次。由支持细胞的紧密连接、生精上皮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内皮及基膜构成。可阻止血液内的大分子物质进入生精小管,维持生精小管的内环境稳定,也可阻止生精小管内精子抗原物质逸出而发生自身免疫反应。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

22、时,会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拉的同块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称为牵张反射。49.去大脑僵直是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在抗重力肌紧张方面表现亢进现象,动物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是种增强的牵张反射。50.脊休克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在手术后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称为脊休克。主要表现为:在横断面以下的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紧张性减低甚至消失,血压下降,外周血管扩张,发汗反射不出现,直肠和膀胱中粪尿积聚。END湘南学院生理学考试参考二、简答题1.生理学几个水平研究?答:研究水平:整体、器官、细胞和分子。2 .举例说明细胞膜的各种物质转运形式。答: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五种:(一)单纯扩散

23、:如02、Co2、NH3等脂溶性物质的跨膜转运;(二)易化扩散:又分为两种类型:1.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葡萄糖由血液进入红细胞;2.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K+、Na+、Ca2+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三)主动转运(原发性)如K+、Na+、Ca2+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四)继发性主动转运如小肠粘膜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和重吸收葡萄糖时跨管腔膜的主动转运:(五)出胞与入胞式物质转运如白细胞吞噬细菌、异物的过程为入胞作用;腺细胞的分泌,神经递质的释放则为出胞作用。3 .什么是动作电位?简述其产生机制。答: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细胞膜产生的一次可逆的、并且是可传导的电位变化。产生的机

24、制为:包括锋电位和后电位,锋电位的上升支是由快速大量Na+内流形成的,其峰值接近Na+平衡电位,锋电位的下降支主要是K+外流形成的;后电位又分为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它们主要是K+外流形成的,正后电位时还有Na泵的作用。4 .什么是静息电位?简述其产生机制。答: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静息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产生机制:静息电位的产生与细胞膜两侧的离子分部不同,以及不同状态下细胞膜对各种离子通透性的差异有关。安静时,在膜对K+有通透性条件下,细胞内K+顺浓度差向膜外移动,使膜外正内负电位达到K+平衡电位。5 .试述Na+-K+泵的作用及生理意义。答:本质:钠泵每分解分子AT

25、P可将3个Na+移出胞外,同时将2个k+移入胞内。作用:将细胞内多余的Na+移出膜外和将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形成和维持膜内高K+和膜外高Na+的不平衡离子分布。生理意义: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内高K+为胞质内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需;维持胞内渗透压和细胞容积;建立Na+的跨膜浓度梯度,为继发性主动转运的物质提供势能储备;由钠泵活动的跨膜离子浓度梯度也是细胞发生电活动的前提条件;钠泵活动是生电性的,可直接影响膜电位,使膜内电位的负值增大。6 .试比较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的不同。答:局部电流是等级性的,局部电流可以总和时间和空间,动作电位则不能;局部电位不能传导,只能电紧张性扩布,影响范围较小,而动作电位是

26、能传导并在传导时不衰减;局部电位没有不应期,而动作电位则有不应期。7 .机体功能调节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相互关系怎么样?答:(1)神经调节:基本方式是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在人体机能活动中,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神经调节比较迅速、精确、短暂。(2)体液调节: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种调节方式。体液调节相对缓慢、持久而弥散。(3)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自身调节的幅度和范围都较小。相互关系: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相互配合,可使生理功能活动更趋完善。8 .什么是内环境?内环境的

27、稳态是怎样维持的?这种稳态有何意义?答:内环境指细胞外液。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稳态的维持需要全身各系统何器官的共同参与和相互协调。意义: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理化条件,因而细胞的各种酶促反应和生理功能才能正常进行;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并接受来自细胞的代谢终产物。9 .简述钠泵的本质、作用和生理意义?答:本质:钠泵每分解一分子ATP可将3个Na+移出胞外,同时将2个k+移入胞内。作用:将细胞内多余的Na+移出膜外和将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形成和维持膜内高K+和膜外高Na+的不平衡离子分布。生理意义: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内高K+为胞质内许多代谢

28、反应所必需;维持胞内渗透压和细胞容积;建立Na+的跨膜浓度梯度,为继发性主动转运的物质提供势能储备;由钠泵活动的跨膜离子浓度梯度也是细胞发生电活动的前提条件;钠泵活动是生电性的,可直接影响膜电位,使膜内电位的负值增大。10 .物质通过哪些形式进出细胞?举例说明。答:(1)单纯扩散:02、CO2、N2、水、乙静、尿素、甘油等;(2)易化扩散:经载体易化扩散:如葡萄糖、氨基酸、核甘酸等;经通道易化扩散:如溶液中的Na+、K+、Ca2+.Cl-等带电离子。(3)主动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如Na+-K+泵、钙泵;继发性主动转运:如Na+-Ca2+交换。(4)出胞和入胞: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11 .易

29、化扩散和单纯扩散有哪些异同点?答:相同点:都是将较小的分子和离子顺浓度差(不需要消耗能量)跨膜转运。不同点:单纯扩散的物质是脂溶性的,易化扩散的物质的非脂溶性的;单纯扩散遵循物理学规律,而易化扩散是需要载体和通道蛋白分子帮助才能进行的。12 .跨膜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和特征是什么?答:(1)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这类受体与神经递质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离子通道的快速开放和离子的跨膜流动,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膜电位的改变,从而实现神经信号的快速跨膜传导。(2) 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它是通过与脂质双层中以及膜内侧存在的包括G蛋白等一系列信号蛋白分子之间级联式的复杂的相互作用来

30、完成信号跨膜传导的。(3)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它结合配体的结构域位于质膜的外表面,而面向胞质的结构域则具有酶活性,或者能与膜内侧其它酶分子直接结合,调控后者的功能而完成信号传导。13 .局部电流和动作电位的区别何在?答:局部电流是等级性的,局部电流可以总和时间和空间,动作电位则不能;局部电位不能传导,只能电紧张性扩布,影响范围较小,而动作电位是能传导并在传导时不衰减;局部电位没有不应期,而动作电位则有不应期。14 .什么是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现象?它在兴奋传导中的意义的什么?答:含义:动作电位的幅度是“全或无”的。动作电位的幅度不随刺激强度而变化;动作电位传导时,不因传导距离增加而幅度衰

31、减。因在传导途径中动作电位是逐次产生的。意义:由于“全或无”现象存在,神经纤维在传导信息时,信息的强弱不可能以动作电位的幅度表示。15 .什么是动作电位?它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产生的原理?一般在论述动作电位时以mm答: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的刺激,可触发其产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包括锋电位和后电位,锋电位的上升支是由快速大量Na+内流形成的,其峰值接近Na+平衡电位,锋电位的下降支主要是K+外流形成的;后电位又分为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它们主要是K+外流形成的,正后电位时还有Na泵的作用。在论述动作电位时常以锋电位为代表。16 .试述骨骼肌兴奋一收缩偶联的具体过程及其

32、特征?哪些因素可影响其传递?答:骨骼肌的兴奋一收缩偶联是指肌膜上的动作电位触发机械收缩的中介过程。肌膜上的动作电位沿膜和T管膜传播,同时激活1.-型钙通道;激活的1.型钙通道通过变构作用,使肌质网钙释放通道开放;肌质网中的Ca2+转运到肌浆内,触发肌丝滑行而收缩。影响因素:前负荷、后负荷、肌肉收缩能力和收缩的总和。答:血浆中绝大多数晶体物质不易透过红细胞膜,水分子可自由透过红细胞膜,故相对稳定的血浆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红细胞内外水分的分布和红细胞正常形态、大小和功能起重要作用胶体物质分子量大,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因此,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调节血管内外的水平衡,维持正常血容量。因细胞膜,故胶体渗透压

33、也会影响红细胞内外水的平衡,但因其所占比例极小,作用甚微,可忽略不计.答:1骨髓造血致使红细胞数值低下(再生性障碍性贫血)2缺铁或蛋白质,造血原料缺乏或不足。(缺铁性或营养不良性贫血,也称为小细胞性贫血)3造血所需的成熟因子不足(巨幼红细胞性贫血)4肾脏释放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或功能低下(肾性贫血)5脾脏破坏红细胞速度过快,(脾亢贫血)答:(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2)凝血酶的形成(3)纤维蛋白的形成。答:心房收缩期:在心室舒张末期,心房收缩,心房内压升高,进一步将血液挤入心室。随后心室开始收缩,进入下一个心动周期。等容收缩期:心室开始收缩时,室内压迅速上升,当室内压超过房内压时,房室瓣

34、关闭,而此时主动脉瓣亦处于关闭状态,故心室处于压力不断增加的等容封闭状态。当室内压超过主动脉压时,主动脉瓣开放,进入射血期。快速射血期和减慢射血期:在射血期的前三分之一左右时间内,心室压力上升很快,射出的血量很大,称为快速射血期;随后,心室压力开始下降,射血速度变慢,这段时间称为减慢射血期。等容舒张期:心室开始舒张,主动脉瓣和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故心室处于压力不断下降的等容封闭状态。当心室舒张至室内压低于房内压时,房室瓣开放,进入心室充盈期。快速充盈期和减慢充盈期:在充盈初期,由于心室与心房压力差较大,血液快速充盈心室,称为快速充盈期,随后,心室与心房压力差减小,血液充盈速度

35、变慢,这段时间称为减慢充盈期。21 .比较区别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答:第一心音特点:音调较低;声音较响;性质较钝;占时较长(持续约0.1s);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心尖部听诊最清楚第二心音特点:音调较高;强度较低;性质较清脆;占时较短(持续约0.08s);在心尖搏动后出现;心底部听诊最清楚。22 .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分为几个时期,简述各期的离子机制答: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分为五期1:0期(除极过程)机制是:心室肌细胞受刺激兴奋后引起快钠通道的开放,造成钠离子的内流。2:复极过程:心室肌细胞去极化达到峰值后,便立即开始复极,复极过程比较缓慢,分为4期:1)1期(快速复极初期)机制是:钠内流停止,钾快

36、速外流形成。2) 2期(平台期):机制是:钙通道的开放钙离子缓慢内流和有少量钾离子缓慢外流形成的。3) 3期(快速复极末期):机制是:钙离子停止内流,钾离子迅速外流。4) 4期(静息期):机制是:通过钠-钾泵和钙-钠离子交换作用,将内流的钠离子和钙离子排出膜外,将外流的钾离子转运入膜内,使细胞内外离子分布恢复到静息状态水平,从而保持心肌细胞正常的兴奋性。23 .试述心脏内兴奋传导的途径、特点和意义。答:1)兴奋传导的途径是:正常心脏兴奋由窦房结产生后,一方面经过心房肌传导到左右心房,另一方面是经过优势传导通路传给房室交界,再经房室束及其左右束支、普肯也纤维传至左右心室。即:窦房结3心房肌(优势

37、传导通路)3房室交界房室束3左、右束支1普肯也纤维3心室肌。传导特点:心房肌的传导速度慢,约为04ms,“优势传导通路的传导速度快(1.0l.2ms)1.房室交界传导性较低。因此,在这里产生房-室延搁。末梢蒲肯野纤维的传导速度可达4ms,高于心室肌(Ims)3)生理意义:正常的心脏兴奋传到途径,使心室的收缩必定发生在心房收缩完毕之后,因而心房和心室的收缩在时间上不会重叠,保证心室的充盈和射血。24 .哪些因素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答:(1)前负荷:用心室舒张末期压来反映。(2)后负荷:动脉血压: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搏出量增加;动脉血压过高,搏出量减少。(3)心肌收缩能力:心肌不依赖于负荷而

38、能改变其力学活动的特性。(4)心率:在一定范围内加快可使心输出量增加;但心率过快,心输出量反而下降;心率受神经和体液因素及体温的影响。25 .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答:形成:循环系统内的血液充盈:前提条件心脏射血和循环系统的外周阻力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影响因素:心脏搏出量:收缩期动脉血压变化明显,收缩压的高低反映搏出量的多少心率:心率增快时,脉压减小。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增强时,脉压增大。舒张压的高低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动脉硬化,作用减弱,脉压增大。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循环血量减少,血管容量不变,脉压下降。26 .微循环血流通路有哪些?各自的功能

39、特点有哪些?答:微循环是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它的血流通路有:直捷通路:使一部分血液能迅速通过微循环而进入静脉,保证回心血量动-静脉短路:在体温调节中发挥作用。迂回通路:血液和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27 .有效滤过压的高低取决于什么?对组织液的生成有何影响?答:促进液体滤过的力量和重吸收的力量之差,称为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EFP=(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一(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有效滤过压是组织液生成的动力。EFPO,组织液生成增多;EFPO,组织液生成减少;EFP=O,组织液的生成平衡28 .试述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答:组织液是血浆滤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的。

40、其生成量主要取决于有效滤过压影响因素:毛细血管压:毛细血管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EFP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淋巴回流:淋巴回流减小,组织液生成增多;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组织液的生成增多。29 .何谓减压反射,反射的范围及生理意义?答:减压反射是通过对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刺激引起的。减压反射是典型的负反馈调节,且具有双向调节能力;减压反射在心输出量、外周阻力、外周血管阻力、血量等发生突然改变的情况下,对动脉血压进行快速调节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减压反射主要对急骤变化的血压起缓冲作用,尤其在动脉血压降低时的缓冲作用更为重要。生理

41、意义:对动脉血压进行负反馈调节,起缓冲作用。30 .简述心交感和迷走神经对心脏活动的调节作用?答:(1)心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的轴突组成心脏神经丛。轴突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和心肌细胞膜上B受体结合,导致心律加快,房室交界兴奋传导加快,心房和心室收缩力量加强。这些作用分别叫正性变时作用、正性变传导作用、正性变力作用。(2)迷走神经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与M受体结合,导致心律减慢。心房肌不应期缩短,房室传导速度减慢。以上作用分别称为负性变时、变力和变传导作用。31 .在实验动物中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后动脉他压有什么变化?其机制如何?答:夹闭侧颈总动脉后,动脉血压升高。心脏射血经主动脉弓、颈总动脉到达颈

42、动脉窦。当血压升高时,引起降压反射,使血压降低。当窦内压降低,降压反射减弱,血压升高。当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后,窦内压降低,降压反射减弱,因而心率加快,心缩力加强,回心血量增强,心输出量增加;阻力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强,导致动脉血压升高。32 .心肌有哪些生理特征?与骨骼肌相比有何区别?答:心肌细胞有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四种基本生理特性。与骨骼肌相比,心肌的自律性和传导性较高,而收缩性较弱。33 .什么叫胸膜腔内压?胸内压的形成和生理意义?答:胸膜腔内的压力称为胸膜腔内压。胸膜腔内压的形成与肺和胸廓的自然容积有关。从胎儿出生后第一次呼吸开始,肺即被牵引而始终处于扩张状态。胸膜腔内压=肺内

43、压+(一肺回缩压)生理意义:有利于肺保持扩张状态;有利于静脉和淋巴的回流。34 .简述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意义?答: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主要由肺泡Il型细胞产生,为复杂的脂蛋白混合物。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肺泡液一气界面的表面张力,减小肺泡回缩力。生理意义:有助于维持肺泡的稳定性;减少肺组织液生成,防止肺水肿;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做功。35 .试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答: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心脏每搏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及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等5个因素。36 .试述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简述其机制。答:心排出量等于搏出量和心率的乘积,凡是能影响搏出

44、量和心率的因素均可影响心排出量。搏出量受心肌收缩能力的影响,前负荷通常用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来表示,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心肌前负荷的增大,心肌初长度增加,心肌的收缩力增强,搏出量增多。后负荷大动脉血压是心室收缩时所承受的负荷与心排血量成反比。当其他因素不变,大动脉血压增高时,心室的等容收缩期延长,而射血期缩短使输出量减少。心肌收缩能力与心排出量成正比,心率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加快则心排血量增多,但如果心率过快超过180次min,搏出量和心排血量相应减少。37 .简述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C答:毛细血管压:毛细血管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EFP升高,组织液生成增

45、多;淋巴回流:淋巴回流减小,组织液生成增多;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38 .何谓呼吸?呼吸的全过程及生理意义是什么?答:1、呼吸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2、全过程包括:外呼吸:指在肺部实现的外环境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包括肺通气和肺泡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指细胞通过组织液和血液间的气体交换过程。3、生理意义: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给各项生命活动消耗39 .胸膜腔负压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生理意义?答:在被动扩张时产生弹性回缩力,形成胸内负压,婴儿在发育过程中,胸廓的发育速度比肺的发育速度快,造成胸廓的自然容积大于肺,由于胸膜腔内浆液分子的内聚力作用和肺的弹性,肺被胸

46、廓牵引不断扩大,肺的回缩力加大,因而胸内负压增加。胸内负压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肺的回缩力。胸内压=肺内压一肺的回缩力。生理意义:一是有利于肺保持扩张状态,不致于由自身回缩力而缩小萎陷;二是降低中心静脉压,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回流。10.何谓氧离曲线?试分析氧离曲线的特点及生理意义?答:氧解离曲线是表示Hb氧饱和度与PCO2关系的曲线。曲线近似S形,可分为上、中、下三段。(一)氧解离曲线上段曲线较平坦,相当于PO2由13.6kPa变化到8.0kPa时,表明这段期间PO2的变化较大,而对Hb氧饱和度影响不大。只要P02不低于8.0kPa,Hb氧饱和度仍能保持90%以上,血液仍有较高的载氧能力,从肺部携带足够量的氧气到组织,不致发生明显的低氧血症,显示该段对吸入气的P02变化有缓冲功能。氧解离曲线中段该段曲线较陡,相当于PO28.0-5.3kPa,是Hbo2释放02的部分,在此段,P02稍有下降,Hb氧饱和度下降较大,因而能释放较多的02满足机体在安静状态或轻微活动时对02的需求。(三)氧解离曲线的下段相当于PO25.3-2.0kPa,此段曲线为最陡的一段。表明02大量释放出来,此时,02的利用系数可提高到75%,为安静时的3倍,以满足组织活动增强时对02的需要。因此,该段曲线也代表了机体对02的储备。4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